STEAM教育理念在田野课程中的实践
2024-04-05华丹萍
华丹萍
一、STEAM教育与田野课程
(一)STEAM教育
STEAM教育是整合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各学科为一体的跨学科教育理念,它强调让幼儿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应用跨学科知识以及同伴之间的协作来解决问题,进而获得综合能力及品质的发展。不同于传统的单学科教学,STEAM教育更强调学科的跨越性和融合性,关注不同学科间的整合,通过“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思路→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让幼儿能够更加灵活地应用掌握的知识。
(二)田野课程
田野课程蕴含两层含义:一是强调课程以幼儿生活为中心,为幼儿提供真实、自然且丰富多彩的环境,激发幼儿热爱自然、关注生活的积极情感和态度;二是将“田野”理解为深入现场和情境,让幼儿在现实场景、生活情境中学习,以自己的方式去感知、发现,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通过“自然在场、自由自主、自身体验”,幼儿一步步建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
二、STEAM教育理念在田野课程中的实践价值
2016年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阐明要积极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模式。STEAM教育的优势在于知识的整体性、操作的实践性、儿童的主体性,将STEAM教育与我园的田野课程相结合,可以让幼儿在真实情境中综合应用多领域学科解决实际问题,进而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一)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STEAM教育的学习过程强调“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思路→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从一名“被灌輸式教育的对象”转变成主动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法、着手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者。在这一理念倡导下,幼儿会获得充足的探索与操作空间,并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开阔视野,促进认知发展,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转变可以有效激发幼儿学习的内驱力,有助于他们保持学习的热情以及对待问题的好奇心,培养他们从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STEAM教育强调对多领域学科的整合和应用,对大部分教师来说具有一定挑战。一方面,教师需要作为旁观者,通过观察敏锐捕捉幼儿的需求点;另一方面,教师需要作为有能力的支持者,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将多领域知识进行融合,从而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因此,教师需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不仅要对基本的教育理论和理念有一定了解,还要将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实际,更好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三)深耕田野课程
STEAM教育理念为田野课程注入新的生命力。在我园以往开展的田野课程中,尽管也会关注幼儿多领域的发展,但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往往只倾向于某一领域的发展,忽略了其他领域素养的提升。例如:在种植活动中,教师会将关注点放在幼儿对植物的日常养护、了解植物生长过程等方面,容易忽视种植活动中隐含的科学学习价值。而基于STEAM 教育理念的幼儿园园本课程作为一种融合创新的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短板,让田野课程更具深度和广度。
三、STEAM教育与田野课程融合的实践
(一)强化学习,转变教学思维和方式
STEAM教育注重跨学科应用,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田野课程为幼儿提供真实、自然的体验环境,引导幼儿在自主探究中建构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而要将STEAM教育融入田野课程,首先是思维方式的转变。
(二)深挖理论,寻找共同点
教师要对STEAM教育有深入认识,了解其核心理念和教育价值,从而将田野课程与STEAM教育有机融合。STEAM教育提倡用跨学科方法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幼儿园教师大多是女性,对于工程学、数学等学科钻研不深,在开展田野课程时,大部分注重语言以及艺术领域,要想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就需要加强教师工程学、数学方面教学能力的培养,提高科学素养,做到领域间的融会贯通。例如:在田野课程《你好,小鸟》中,鸟窝的建构涉及工程学方面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定的相关知识储备,以支持幼儿的深入探究。
(三)理念融合,科学选择田野课程内容
STEAM包含多学科内容,实施过程中强调合作、体验、创新。而田野课程的开展,也以幼儿“自然在场、自由自主、自身体验”为基础,两者理念相融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需要把握以下原则。
1.课程内容来源于生活
生活是幼儿教育发生的根基,它包含幼儿的在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区生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知都是通过亲身体验、直接感知获得的。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获得”。田野课程有自然的气息,也关注幼儿的生活,基于“自然在场、自由自主、自身体验”的课程理念,要充分挖掘周边的教育资源。源于幼儿生活的课程,更能激发幼儿在玩中学、在体验中成长。
2.课程内容要有融合性
STEAM课程融合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五门学科,关注幼儿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田野课程注重的是为幼儿创设真实的情境和让幼儿亲身体验,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同样要兼顾课程领域间的融合性。例如:《你好,小鸟》的课程中,通过利用园内独有的自然资源,在真实的情境中开展对小鸟窝的探究活动,通过鸟窝建构、设计图绘制、鸟窝装饰、绘画小鸟等一系列活动,达到领域间的整合,让幼儿在动手动脑、不断体验的过程中,建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并获得整体性的发展。
(四)方法渗透,科学融合STEAM+田野课程
我园有较成熟的田野课程体系,在与STEAM教育理念相融的过程中,发现有非常多的相似点和突破点,接下来,以我园的田野课程《小鸟,你好》为例,具体阐述STEAM+田野课程。
1.《小鸟,你好》与STEAM教育相结合的背景
我园结合园内树木资源,以幼儿为主体,开展了认识小鸟、探索小鸟筑窝、解密动物生长特性的活动。在开展过程中,结合五大领域的发展要点,让幼儿获得了多方面的知识经验,但在与STEAM教育理念融合的过程中,发现还有更多的突破点,让课程走向更深入。
2.《小鸟,你好》和STEAM教育融合的途径
在探索过程中,我们秉持以问题为导向、教师先行的策略。在将STEAM理念与《小鸟,你好》课程融合前,教师需要进行课程审议:了解幼儿对于小鸟的相关经验与需求,思索结合园内外资源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又有哪些可以和STEAM做结合。经过探讨,教师发现幼儿对于小鸟筑窝有很大的好奇心,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幼儿了解到小鸟可以叼起比自身重很多的树枝,并一点点搭建出自己的家。幼儿由此萌生了试一试搭建自己的“鸟窝”的想法。
明确了这一方向,教师便和孩子们一起思考搭建方法,并对接下来的任务做相关梳理:1.建构鸟窝需要哪些材料?2.鸟窝有怎样的外形?3.需要哪些工具和伙伴共同完成?明确任务清单后,教师便引导幼儿尝试用STEAM教育理念建构鸟窝,具体体现为:科学(S):鸟窝构建的原理;技术(T):搭建鸟窝所用到的树枝、布条、木槌等工具;工程(E):建构鸟窝的内部构造;艺术(A):用颜料、彩色纸等对鸟窝进行装饰;数学(M):对鸟窝所用树枝数的统计,以及鸟窝形状、高度的测量。明確目标后,幼儿还通过思维导图确定了鸟窝的搭建方法及思路,接下来便是寻找相关的材料开始创作,并在多次实践的基础上调整鸟窝的建构方法。
3.《小鸟,你好》和STEAM教育融合的成果
活动中,教师关注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经验,遇到课程成长的难点时,也会组织其他教师加入研讨,不断完善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优化课程。经过探索,田野课程《小鸟,你好》衍生出了丰富多元的系列活动,包括《小鸟》《各种各样的窝》《鸟儿的迁徙》《人类的朋友》《谁会飞》等。通过活动的开展,师幼共同绘制了《小鸟,你好》的课程资源地图,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综合素养等都得到了有效提高。
(五)空间创设,打造STEAM+田野课程环境
STEAM空间是幼儿零距离接触STEAM教育的一种重要且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幼儿园打造STEAM空间有一定必要,可为幼儿提供多维度、多层次的学习空间。
1.利用传统活动区,不断优化提升
STEAM科学空间基于STEAM教育理念,按照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五个学科,一般会设置基础科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趣味电磁、声光世界等专区,达到多领域学科的互补。在幼儿园已有实施设备基础上,幼儿园可进行优化提升。一是打造已有活动室,例如我园科学发现室内已有电光、生物、水利等探索性区域,就不需要再另外设置,而是可以取长补短,增设自然科学、AI机器人、文化科技等专区。又如在我园的美工室,原本有一些树枝类的自然美工材料,在此基础上,我们引入了木工等工程性区域进行补充和优化。二是优化活动区。在田野课程开展过程中,会随着活动的深入不断增设班级区域游戏内容,而区域游戏同样也涉及多领域知识。在《小鸟,你好》活动中,同样设置了美工区、阅读区和建构区,此时,教师只需在原有区域的基础上,根据课程需求,结合STEAM中的工程学及数学方向将原有区域进行升级,增添相应工具和图示引导,以支持幼儿更深入地探索。
2.结合课程内容,灵活构建STEAM科学空间
STEAM科学空间是幼儿利用各种工具解决问题的场域,在这里,幼儿可以根据需要找到相应工具或是材料,通过体验、探索,获得新的发现和认知。受幼儿园办园条件和经费的限制,在园内现有资源、区域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设是较合理的方案。但是,由于STEAM教育理念是跨学科教学,所以在空间设置时,要考虑到内容的整合性。例如:在田野课程《小鸟,你好》中,为满足幼儿对鸟窝的探索,我们在园所内小鸟住的一处区域设置了STEAM科学空间,在那里为幼儿提供了绘本、绘画工具,搭建鸟窝用的木块、树枝、帮带,测量工具,等等。通过科学空间的设置,让幼儿在体验、探索中获得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生.幼儿园STEAM教育的本土化实践[M].福州:福州教育出版社,2022.4
[2]汪丽.田野课程深耕与超越[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22.9
[3]韩雪梅.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实施策略探索[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