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与融合: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

2024-04-05周剑清

教育观察 2024年1期
关键词:通识讲座课程

周剑清,李 敏

(广西师范大学教务处,广西桂林,541000)

一、引言

通识教育也称通才教育、博雅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提升和知识积累的重要手段。[1]广西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我校)高度重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积极推进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2003年,我校设立了“独秀大讲坛”,广邀社会各界名家精英开坛讲学,在桂林各大高校和桂林文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2006年,我校牵头联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桂林医学院三所桂林市本科院校申报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并获得教育部批准。随后,我校整合校内优质资源,推出了以“女大学生素养”“中国传统文化”“桂林山水中的文化印记”“创新的奥秘”“中国―东盟社会历史与现实问题”“历史与科学的交响”“话说桂林”等系列讲座为代表的素质教育文化品牌,涵盖文化、科技、历史、社会、心理等多个领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和高品质的文化大餐,极大地提升了其文化素质水平。2015年,我校与东西部高校联盟、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超星尔雅等平台合作,引进了380余门次网络通识课,并自建了公共必修英语课程、公共必修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等一批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多样化的课程选择。2018年,我校评选出首批10门通识核心课程,并对课程进行建设。2019年,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我校对通识教育进行升级改版,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通识教育讲座,进一步推动通识教育的落地实施。2021年,我校成立通识教育中心,全面统筹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工作。在这一系列实践中,我校在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工作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研究旨在以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实践为例,探讨通识教育课程的理念设计、目标设定、模式构建与实践路径,以期为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多元与融合的课程理念与目标

(一)多元化的理念

1.立德树人是根本

通识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全人教育和完整教育。[2]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不仅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且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通识教育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必须始终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育核心理念进行。通识教育课程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秉承价值导向、知识导向和能力导向相融合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

2.公民教育是基础

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和国家的公民。[3]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有助于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发挥通识教育课程的价值引导和品德塑造功能,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素养提升是关键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通识教育课程则是高等教育中最基础的课程,具有学科化、专业化倾向。[4]通识教育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别于专业课程的教育,应着眼于学生素养的培育,发挥拓宽大学生视野,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水平、人文素养、认知能力,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效交流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的重要作用。

(二)融通化的目标

1.成就复合型人才

当前,我国高校在通识教育理念上多以基于结果的理念、普适性的理念为主,注重结果,强调培养“清一色”的高素质人才。[5]关于高等教育专注于“通才”教育还是“专才”教育的争论由来已久,而目前的社会方向更倾向于复合型人才。为适应社会的需求,高校通识教育有助于打破分门别类的学科壁垒,建立不同专业领域知识之间的联结,培养多学科交叉、文理交融、宽口径、厚基础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综合型的优秀人才,让学生根植中国文化、关注国际热点、具有国际视野。

2.贯通多学科内容

通识教育是一种传授普遍知识的教育,目的在于突破专业教育只专注于某一学科知识的局限,使学生能够广泛涉猎“普遍知识”。[6]因而,通识教育课程应覆盖多学科领域,提倡多学科交叉融合。我校以“独秀大讲坛”为载体,精心设计通识教育方案,整合校内优质资源,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建立了包含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公共艺术与“四史”教育等内容的通识教育讲座及课程体系,在内容上涵盖了传统文化与政治理论、历史哲学与语言文学、经济法律与社会文明、自然科学与信息技术、形势热点与创新创业、艺术体育与生命健康、教师教育与职业发展等模块,体现通识教育课程的多元化、个性化、融通化的特征。

3.贯穿教育全过程

通识教育是一种贯穿大学生涯全过程的教育。因此,通识教育不能局限于课程、课堂,还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支撑体系。[7]我校不仅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语文、大学英语、公共体育、创新创业基础等必修课程,还开设了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公共艺术类、其他专项类等公共选修课程,并通过课堂教学和通识教育讲座的融合,将通识教育课程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融通,强化课程育人功能。

三、四维驱动的课程体系

我校加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科学布局通识教育课程,形成了通识教育讲座、通识核心课程、通识素质教育选修课和通识网络共享选修课程四维驱动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帮助学生通过多样化的课程修读,形成基本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艺术素养,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价值判断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一)通识教育讲座

为实现通识教育培养目标,我校及时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2019级开始,在通识素质教育课程平台的选修课程中设计其他专项,借助“独秀大讲坛”以“听讲座+写心得”的方式获取2个学分,后调整为1个学分。“独秀大讲坛”主题讲座面向全校学生开设,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覆盖学校三个校区,努力实现“天天有讲座,人人有选择,场场都精彩”的授课理念,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2019年至今,我校共举办通识教育讲座490余场,受益学生20万余人次。

(二)通识核心课程

2018年,我校加强通识教育品牌建设,在已开设的通识素质教育选修课程中,遴选出中国传统道德、女大学生素养、中国传统音乐视听、美术鉴赏与艺术人生、营养学概论、社会学与生活、性别文化与中国现代女作家研究、汉字与汉文化、中外美术欣赏、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10门课程作为通识核心课程。其中,女大学生素养课程获批广西壮族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入选教育部2020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三)通识素质教育课程

为延展学生的眼界视野,扩充学生的知识容量,我校为学生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创新创业基础、军事理论等公共必修课程。同时,我校还面向人文社科、自然科学、艺术体育等学科领域开设200余门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公共艺术类和“四史”教育及其他专项类等通识素质教育选修课程。每类选修课程包括若干门课程,每门课程1—2学分。目前,我校每学期平均开设通识素质教育选修课超过150门次。

(四)网络共享通识选修课程

为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我校不断挖掘在线教育课程资源,加强自建在线课程建设,大力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平台的课程作为网络共享通识选修课程资源,构建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集中研讨辅导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目前,我校已向全国开放的自主建设网络共享通识选修课程有172门次,选课学生达42.4万人次,参与教师3084人次,累计选课学校2023校次。同时,我校还借助东西部高校联盟、中国大学MOOC等线上平台资源,累计引进700余门次网络通识课,累计选课学生约22.5万人次,参与教师2000余人次。

四、三全贯通的课程模式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发挥通识素质教育选修课程的育人作用,我校积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推进通识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师生全员联动

1.教师全员投入

我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师覆盖面广,涵盖学校在职教师、退休教师、优秀校友和国内外专家学者,实现教师全员投入。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品牌,我校对通识教育教师学历和职称作出明确要求,要求主讲教师为专任教师,且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同时,我校还鼓励符合条件的高水平教授、教学名师、教学能手和教学新秀等开设通识教育讲座,有效保障了通识教育讲座的质量与效果。此外,我校还发挥优秀退休教师在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吸引退休教师参与通识素质教育选修课程的开设。部分熟练掌握网络信息技术的教师还借助网络打破时空限制,共享通识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线上通识教育课程选择。

2.学生全员参与

为确保学生全员参与通识教育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我校明确要求全体学生在校期间只有按照相关规定修读通识素质教育选修课程中五类不同类型的课程,并获得至少8个学分,才能达到毕业要求。其中,学生需在一学期内完成5场通识素质讲座的听课任务并完成相关的写作任务,考核合格后才能获得相应学分。限制学分的方式可以鼓励学生全员参与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实现学生的品德提升、知识拓展、技能训练。

(二)教育全过程贯通

通识教育课程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我校按照相关规定开齐开足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和创新创业基础等通识素质教育必修课程,贯穿大学四年。此外,通识教育讲座和通识素质教育选修课程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主要在周末及周一至周五晚上开设,丰富了学生的课余学习生活。授课时间和授课形式的多样化,也确保了通识教育有效覆盖人才培养全过程。

(三)形式全方位组合

1.线上与线下结合

我校通识教育课程突破人才培养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借助线下的通识教育讲座和通识素质教育选修课程、线上的网络共享通识选修课程,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通识教育课程获取路径。我校创新性地采取钉钉平台线上直播与现场讲座相结合的方式,解决现场讲座人数限制问题,让更多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参与通识教育。

2.讲台与舞台叠加

我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授课地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室与讲台,而是延伸至舞台。通识教育的讲座主要在大学生学术报告厅进行,传授各种学科交叉的知识。同时,利用“西南剧展”这一传播途径,将学校历史、文学名著、桂林抗战文化等内容,以话剧的形式搬上舞台,让学生直接、感性地接受历史与文化的熏陶。

3.理论与实践互动

我校通识教育课程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有机融合,通过开设花卉栽培应用及花卉礼仪、公益创业案例与项目运营等实践类课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抗战时期的桂林文化城、西南剧展的抗战风、湘江战役等课程则在桂学博物馆、湘江战役纪念馆中开设,让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直接感受与进行理性思考的空间。

五、实施路径

(一)强化课程思政建设

通识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通识教育全过程,凸显通识教育的价值导向功能,发挥通识教育的育人作用。

具体来说,我校重点建设了一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宪法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的通识教育课程,让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第一,我校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四史”教育等设定课程模块,开设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法典等9门选择性必修课程。第二,为服务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我校教师积极作为,开设了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农业电商——打开返乡创业之门”、“我为家乡代言——青春创客助力乡村振兴和科技创业梦工厂”等一批课程。第三,我校强化五育并举,开设了零基础形体舞蹈(上)、“艺术的历程:文化与美育”和“妙‘手’生‘花’——劳动与创意生活美学”等一批有特色的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课程。第四,我校持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成功打造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实务、设计小白的创新工坊、“知否知否——大学生公益创业”、大学生创客马拉松等7门创新创业类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引导学生在创新创业课程中增强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第五,作为师范院校,我校通过教育法治经典案例评析和家庭教育心理学等课程强化师范教育,凸显师范教育本色。

自2020年以来,我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通识教育课教师通过系统梳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中国传统音乐视听、“中国成语故事走进屋里——基础物理”等一批通识教育课程被立项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动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自觉主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在通识教育课程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突出专业教育融合

我校重视在专业教育中贯穿通识教育理念,建立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全程不断线的教育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全过程中,我校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交织在一起,两类教育全程不断线,建立了二者相互支持、共同作用的学生成长教育教学体系,让课程兼具通识性与专业性。此外,我校还组织和开发兼具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性质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大学生创客马拉松、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营、“创新杯”大学生学术科技竞赛等活动,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为一体,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我校深入实施精品课程战略,利用学科专业优势与专任教师资源,通过各项举措提升教学质量,取得了一定成效。借助一流课程建设,我校积极组织申报一批特色、优质的一流课程和通识核心课程,打造一批具有通识性、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通识教育“金课”,促进通识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通识素质教育必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女大学生素养、观石读史、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营等19门通识教育课程入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14门课程入选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在线课程。

(三)聚焦“四新”建设要求

通识教育课程是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媒介。构建多样化、集群化、智能化、国际化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是贯彻落实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四新”建设要求的直接体现。我校在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中重视整合各学科资源,全面、系统地设计面向“四新”建设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将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融入教育教学,实现跨专业交叉融合。

我校紧紧围绕新文科建设的理念、内涵、目标与任务,全面推进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不仅打破学校边界、学科边界、专业边界和课堂边界,构建新型跨学科课程模式,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开发出了科技伦理、新能源技术发展与应用、人工智能与人类进化和红楼梦影视与红楼现代化等一批具有跨学科视野的通识教育课程,还借助学科优势,以新文科理念开展通识教育建设,推出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现代教学启示,科技、权利与法律和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训练等一批新文科系列通识教育课程,着力打造高校人文实验室,构建面向全体学生的通识教育课程。此外,我校还运用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推进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协同育人,充分体现信息时代特征。

(四)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我校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不断提升通识教育课程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成立通识教育中心,全面统筹通识教育工作,开展通识教育宣讲会和问卷调查等活动,提高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认知度和满意度以及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首先,为解决通识课程内容选择的自发、零散、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的问题,我校通识教育中心加强课程的科学谋划与顶层设计,使通识教育课程形成品牌效应。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上,我校积极组织各学院和教师做好讲座的总体设计,引导教师参与通识课程教育,通过主题整合内容的方式,让教师围绕主题凝炼课程内容,从而实现通识课程内容的系统性、主题性,打造更多优质通识教育课程。特别是借助“独秀大讲坛”这一平台开展通识教育讲座,不仅让通识教育成为学生必修课,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校园文化,深度盘活了教师资源。此外,我校还以专题系列为中心设计讲座并申报,使通识教育遵循修学次第的原则,实现体系化、模块化,打造精品课程包。

其次,师生互动和集体研讨是训练思维、提高表达的重要方式。我校开展的通识教育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建立教学学习共同体,在师生互动中实现通识教育的功能。通识教育讲座采用“教师讲+学生问”的双向互动交流模式,每场通识教育讲座留出15—20分钟的互动交流时间,让学生与教师在思想智慧碰撞中互相成长、进步。教学学习共同体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注重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注重启发和探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考、提问、表达、自主探究的习惯和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族的发展,使学生形成国际视野。

最后,我校要求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诸如“大学生创客马拉松和创客——24小时带你玩转校园”等课程,就是用集中授课、项目设计、创业体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我校深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建设网络共享通识选修课程172门次,实现了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此外,我校不断建立健全通识教育课堂教学管理体系,出台《通识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开课说明》和《网络共享通识选修课程教学管理办法》等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与管理制度,改进课堂教学过程管理,提高通识教育课堂教学水平。教务处、学工部和校团委等多部门协调开展通识教育课程管理工作,利用平台进行课程建设与管理,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开展各种形式和内容的通识教育,不断创新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方法和途径。

六、结语

总之,通识教育课程作为高校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素质培养和能力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要树立先进的通识教育课程理念,形成科学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式,构建系统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通识讲座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他只做有“思享”的讲座,让小小微信装下一个“万人体育场”
书法史讲座(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