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高校二级党校建设新模式
——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党委党校为例

2024-04-05周坤钰

教育观察 2024年1期
关键词:党课党校学院

杨 昊,周坤钰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广东深圳,518000)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1]作为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清华大学立足立德树人办学理念,不断强化师生思想建设,近年来在二级院系党校(以下简称二级党校)建设方面加大力度。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党委党校(以下简称院党委党校)作为清华大学首批二级党校试点单位,积极探索异地办学党建工作模式。在创建过程中,借鉴其他高校党校建设方面的优秀做法,并将其转化为自身建设的有效实践。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高校党校建设中的关键问题,提供相应的解题思路,希望能够为我国高校二级党校特色化建设提供帮助。

二、高校党校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开展二级党校具体建设工作前,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以下简称学院)专门开展调研,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文献调研和走访调研的方式,了解并分析各高校党校建设中集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举措,针对问题确定建设目标和下一步工作方向。

(一)资源配置

《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提出,要构建完善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发挥好党校(行政学院)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分层级、分领域、分专题开展履职能力培训。[2]通过调研发现,高校党校存在学习资源不集中、课程搭配不合理、层次划分不明晰的问题。例如,在学习方案的制定上,没有对干部制订明确的分领域分专题培训计划,没有按照学期或季度制订规范计划,培训时间选择较随机,在培训对象上不做清晰分类,将干部、党员、群众召集在一起听长篇报告,学习没有针对性,导致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较差。这表明部分高校对新时期党校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深刻,对党校功能定位缺乏准确认识。因此,在创建二级党校之前,高校应首先分类配置相应资源,建立规范的培训体系。

(二)师资投入

部分高校对党校教师队伍的建设重视不足,党课教师队伍管理的机制体制不健全。例如,部分高校党校教师是兼职人员,专职教师大部分是党政管理干部,还要兼顾各种繁重的党务工作,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党课的教学研究。党校教师的选聘制度缺乏统一的规定和标准,存在一定的随意性。[3]部分高校邀请了本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任教师担任党校授课教师,但由于授课思路受限,课程缺乏通识性,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部分专业教师认为自己在讲课艺术、教学技法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改善。针对师资问题,一方面,二级党校要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拓展已有教师的素质能力;另一方面,要广纳外部的师资力量,以交融共促的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三)教学形式

教学形式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培训理念教条、培训内容缺乏生动性、教学与生活脱节。长期以来,高校面向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校党课教学模式始终秉持政治正确的原则,围绕党章的基本章节,沿用以单一讲授为主的单向灌输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多媒体的发展,传统室内教学在感染力和直观性上的不足越发明显,而寓教于行的实践类教学活动可作为教学的有效补充,对学生的心态、思维、技能、行为及社交产生较大影响。院党委党校在建设中也应借鉴各高校党校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成功经验,在教学形式方面推陈出新。

(四)组织协调

一些高校党校没有设置负责组织、管理和协调党校日常工作的专职部门,而是挂靠在其他部门或与其他部门合署办公。个别高校党校没有把党校工作纳入学校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在教研咨(即育人、科研、咨政)一体化方面做得不够好,没有把“党”和“校”有机结合起来。[4]另外,很多高校党校对教材、教学设施、网上党校等软硬件设施的投入不够,没有独立建设信息化系统,依靠人工和纸质文件传达培训通知,导致党校工作效率较低。因此,二级党校在创立阶段应统筹完善组织协调机制,加强软硬件保障,发挥二级党校的最大效力。

三、二级党校高质量发展路径

通过调研和分析,学院对二级党校的定位、功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结合学院未来的规划,院党委党校应以促进资源共享、强化思想引领、强化政治功能、把握立德树人为工作目标,力求将党校建设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各项任务紧密结合起来。

(一)促进资源共享,打造多层次、浸润式培训新模式

院党委始终按照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积极推动覆盖师生全员的培训体系建设,为创建二级党校奠定基础。

1.整合各板块培训资源,分层交融统筹规划

院党委党校培训整体方案经调整后,分为干部培训、党员教育、入党培养三大板块,考虑不同对象之间培训项目的交集(如适用于党员、干部、党支委多种角色的培训项目),在培训开展的时间段和培训内容设计上进行区分,并结合师生日常的工作和学习时间,合理安排培训频次。这样一方面能够使学习课程的整体规划更加精细,使培训对象有更清晰的学习规划和学习目标;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不同培训对象之间的交流互动,产生更多思想碰撞,达到入心入脑的学习效果。

2.精准辅导,集体学习与个性学习搭配

针对部分高校采用大规模集中式学习的情况,院党委党校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特色培训项目,为培训对象提供精准辅导。学院针对全体党员开展学习教育,以常态化学习平台“求是”讲坛为依托,开展党支部党员轮训,并利用学校“唯真”讲坛等平台,实现教职工理论学习全覆盖。在此基础上,院党委党校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除了提供适用全体党员群众学习的“大锅”,还设立了形式新颖的“小灶”,如面向教师入党积极分子,开设“书记下午茶”活动,邀请院党委书记、副书记与入党积极分子面对面交流,针对近期学习要点进行答疑解惑。

3.培训对象联动,以特色活动促进群体学习交融

院党委党校以特色活动为纽带,加强培训对象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联动。每学期一次的知行读书会将干部培训与党员教育有效串联,助力学院行政团队能力水平、服务工作理念不断提升。干部培训通过“巴士课堂”与入党培养相贯通,为培训对象提供现场感、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向日葵下午茶”是教师入党积极分子、新党员的小型交流座谈会,以朋辈间的互动与共励助力全面发展。“求是”论坛将干部培训、党员教育、入党培训三大板块有机融合,采用每年3—4期党员集中轮训的形式,实现教职工理论学习全覆盖。

(二)强化思想引领,兼具清华品质和深圳特色新形态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快速发展,深圳市创新平台与高校布局蹄疾步稳。近年来,深圳高校数量不断增加,各校之间交流密切。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地处深圳大学城,与周边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北京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建立了多渠道合作,院党委党校借助这一平台优势,加强与周边高校的资源共享,在课程形式和内容上加入深圳元素,将“深圳精神”与“清华品质”紧密结合起来。

1.立足清华本色,党员干部带头讲党课

院党委党校着重强调培训模式内容要立足清华本色,院领导班子、理论中心组成员均在年度内带头讲党课。自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学院成立党的二十大精神师生宣讲团,以领导班子、院管干部和学生党员骨干为师资基础,建立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课程库,师生党支部通过院党委党校对接预约相关讲师,切身感受清华品质的党课。

2.借力深圳资源,助力党员发展

院党委党校在入党积极分子学习班的课程编排上,注重加入深圳元素的师资和内容。如院内入党积极分子学习班,在四次集中课程设计上采用“清华+深圳”的“2+2”组合,即院党委书记、负责组织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各讲一次党课,深圳市委党校和深圳高校教师讲其他二次党课。在课程内容设计上,授课教师与授课嘉宾前期沟通,保证将“清华+深圳”的理念传达到位。授课嘉宾结合清华校友参与深圳经济特区创建的经历,教育年轻的入党积极分子牢记使命担当,向前辈学习,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贡献力量。

3.融合各方力量,推进党校课程库建设

学院与深圳市党史研究单位部门紧密合作,在深圳党史馆、方志馆建立现场教学基地,架起了党史和地方志走进校园、走进师生心灵的桥梁,加深了与深圳本土师资的联系。学院邀请了诸多深圳名师入校开展主题报告,让师生充分领会广东省创新驱动战略,对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吸纳深圳市和大湾区的师资,院党委党校的课程库更加丰富。

(三)坚持开放理念,打造具备品牌特色的培训新场景

在当下互联网“眼球经济”蓬勃发展的环境下,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更加快捷,教育形态呈现出多元丰富的趋势,师生对党课的教育形式和内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集体式、单向式的大课堂集中培训吸引力下降。着眼于建设面向未来的新型二级党校,高校要坚持开放理念,打破课堂壁垒,让理论学习与实践、交流紧密结合,让书本学习与在线学习结合,让“标准化”学习与“订制式”学习结合,不断积累经验做法,形成品牌化的培训模式。

1.“巴士课堂”的内涵式转型

“巴士课堂”是学院教职工党员发展特色工作,活动以乘坐巴士的形式,在城市周边开展主题实践。每期邀请不同的嘉宾进行途中授课,为培训对象提供现场感、沉浸式的学习体验。院党委党校考虑将“巴士课堂”的主题与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紧密结合,进一步挖掘与活动匹配的元素,加强教育的思想深度,将“巴士课堂”开进深圳高新企业。在学院举办的最新一期“巴士课堂”中,以“创新驱动发展,探究‘卡脖子’难题”为主题,赴深圳著名创新企业开展活动,除了与大疆相关负责人座谈和参观企业,还邀请了学院相关学科教师在巴士途中开展“巴士党课”和党的二十大学习分享。教职工踊跃报名参加本次活动,参与热情高涨,在活动中获益颇丰。

2.“知行”系列活动的递进延伸

针对《中共清华大学委员会党校工作规定》提出的面向教师和职员的培训要求,院党委党校不断思考和探索实践路径,先后推出“知行工作坊”和“知行读书会”两项活动。“知行工作坊”是由教工办与人事办联合创办的特色能力提升活动,作为学院行政职员学习与实践平台之一,工作坊采用灵活开放的交流形式,每期围绕不同主题,邀请院内外的业内名师通过访谈对话、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进行互动学习,促进学院行政团队能力水平、服务工作理念不断提升。

院党委党校创新推出“知行”系列之“知行读书会”活动,该活动是面向学院党员、青年教师、入党积极分子开展的小型读书分享会,每期邀请清华大学校内外知名嘉宾以读书讨论的形式分享个人心得,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氛围,增强文化底蕴,助力教职工发展。

3.创新场景体验:3D展厅与智慧党建平台

为全面实现理论学习全覆盖,优化学院教职工的学习体验,教职工工作办公室和信息与数据服务中心联合建设了师德师风3D展厅。师生可随时随地通过登录电脑端或手机端进行云参观和沉浸式漫游,实现足不出户尽览3D展厅。

此外,学院在党员之家设立了清华SIGS智慧党建学习平台,各党支部依托学习平台,主动开展观学结合、主题学习、自主学习等形式多样的党史理论学习活动,进一步拓宽了学习范围和主题。各党支部针对支委、党员、积极分子、群众等不同群体,将党史学习与专业背景、大湾区建设结合起来,围绕“两弹一星”精神、五四运动、红色经典著作等主题展开探讨学习。在“正风肃纪,从严治党”专题学习活动中,92个学生支部支委开展研讨交流,深化对全面从严治党意义的理解。依托“改革开放看世界”为主题的研究生党员骨干读书班,扩大了校内外专家讲座的覆盖面,明确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切入点,为党员骨干提供了更为集中、系统的党史学习途径,通过骨干间的交流与研讨加深了学习深度。

(四)把握立德树人,构建多方面协同保障育人新阵地

清华大学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新时期的清华大学二级党校应在建设过程中提供立德树人的举措,由不同组织和部门形成合力,完成全过程育人的完整链条。除了师资和资金保障,信息服务支持也不可忽视,各服务部门在为党校建设提供支持的同时,也要践行“三全育人”要求,不断提升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1.与师生党支部沟通,获取建议反馈

院党校办公室与教职工工作办公室本年度对全院在职教职工党支部逐一开展走访调研,通过党支部了解党员关注的学习主题和感想。通过参加学生党员发展会、组织生活的机会,了解学生对党课内容和形式、授课教师等方面的需求。师生的意见和建议为院党委党校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同时,院党委党校通过党支部牵线搭桥,拓宽了外部师资渠道。例如,学院机关第四党支部与光明区委党校党支部等单位联合开展党建联学共建活动,通过活动巩固和深化合作关系,为院党委党校引荐新的师资渠道。

2.协同教工学工部门,优化分工合作

教职工工作办公室与学生工作办公室每学期召开组织员交流会,就党员轮训、入党积极分子学习班、发展对象学习班、院党委委员对接联系师生党支部讲党课等项目的具体安排进行商议,细致研讨培训项目的规范性与合理性,针对特定培训班中的思想汇报审核和考试环节,确定审核、把关的分工和流程,保证各司其职,共同组织好教育培训工作。

3.依托信息团队支撑,搭建数字化平台

为配合院党委党校的建设工作,全面落实理论学习全覆盖,优化学院教职工学习体验,院党校办公室与信息与数据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信数中心)在学院原有“思政培训”程序的基础上,设计并建立了院党委党校思政培训管理系统“清深思学”,现该系统已正式上线试运行,成为学院年度教职工理论学习全覆盖的统计终端。

“清深思学”基于党员群众需求与痛点问题,设置活动管理、智能报名、自学管理、自动生成台账、数据分析等功能。该系统可按照党支部等多类目形成学习目标,实时显示进度,精准定位需求,推送个性化学习信息,支持面向特定群体发布个性化学习活动。该系统能够汇集品牌学习活动,激发教职工的学习热情,提升党支部工作效率,致力打造有温度的育人阵地。上述功能有效拓展了理论学习活动展示空间,提高了理论学习的感染力,突破了时空局限,拓宽了活动惠及面,搭建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平台,推动理论学习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此外,院党委党校以学院“智慧校园”建设为契机,多次与信数中心探讨党校信息化模块建设,努力推动学院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四、结语

院党委党校落实上级各项规范要求,在资源整合、师资融合、内容建设、组织机制等方面均有创新工作开展,为全院党员群众理论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为提升师生思政水平提供了坚实平台,初步实现了二级党校的功能。

在未来,面对新常态、新形势和新问题,党委党校在履行使命任务的基础上,将继续主动求变、创新活力,不断探索新常态下高校党校教学改革的创新路径,紧密围绕学校事业的发展需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二级党校在党员轮训、骨干人才政治引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持续培养思想坚定、品行优良的清华党员,同时形成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经验和办法,提高教育培训服务学校事业发展的水平,助力学院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党课党校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党课开讲啦》节目为讲党课“打了样”
乡村党课可以这样上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乡音党课”可以多一些
《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库
学院掠影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党校网站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