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
——以广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国家文科基地班)为例

2024-04-05吴大顺

教育观察 2024年1期
关键词:汉语言文科课程体系

吴大顺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新文科是相对传统文科而言的,是国家在新时代对我国文科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愿景。习近平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1]《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指出,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2]“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指出,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推动全国高校掀起一场本科教学的“质量革命”。[3]2020年11月,《新文科建设宣言》发布,对新文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标志着新文科建设正式启动。[4]可见,新文科建设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拟围绕《新文科宣言》核心理念,剖析广西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汉语言文学国家文科基地班(以下简称汉语言文学基地班)的现实困境,提出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新方案。

一、《新文科建设宣言》的基本内涵与核心理念

(一)基本内涵

《新文科建设宣言》共三部分:一是“我们的共识”,从提升综合国力、坚定文化自信、培养时代新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文科教育融合发展五个需要指出文科教育加快创新发展的新时代新使命要求;二是“我们的遵循”,从坚持尊重规律、坚持立足国情、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分类推进四个坚持阐明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发展之路的基本遵循;三是“我们的任务”,从明确总体目标、强化价值引领、促进专业优化、夯实课程体系、推动模式创新、打造质量文化六个层面阐明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和任务要求。[4]全文两千余言,言简意赅、内涵丰富。

(二)核心理念

作为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新文科建设的内容十分丰富,就其核心理念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价值引领与守正创新。价值引领是文科教育的灵魂,特别是文、史、哲等基础文科,更要通过价值引领,实现促人修身铸魂的根本目标。新文科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牢牢把握文科教育的价值导向性,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4]强化价值引领,不是丢弃传统,新文科建设要坚持守正创新的基本原则。《新文科建设宣言》指出:新文科建设既要固本正源,又要精于求变,在立足两个大局中,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借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文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4]陈宝生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上指出:大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原则是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守正创新。[3]

第二,交叉融合与专业优化。交叉融合是新文科建设的基本思路,所谓交叉融合是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文科专业的深入融合,文科与理工农医的深度融合。借力现代信息技术和理工农医的相关理论和技术,积极发展文科类新兴专业,从而推动原有文科专业的改造升级,优化文科专业结构,带动文科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4]可见,新文科之“新”,即通过学科间的交叉融合特别是科技与文科的交互沟通实现文科的创新发展。

第三,专业改革与课程建设。优化专业结构与夯实课程体系是新文科建设的抓手。虽然新文科这一概念是学科层面的,对应我国新时代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但提出新文科的初衷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重点是专业建设问题。专业建设最基础的关键性要素是课程,《新文科建设宣言》指出,要紧紧抓住课程这一最基础、最关键的要素,夯实课程体系。[4]

二、发展历程及困境

(一)历史与现状

我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始建于1932年,著名语言学家陈望道、无锡国专教务长冯振、左联作家林焕平曾先后担任系主任,具有深厚的国学教育传统。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我校目前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三个本科专业,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我校汉语言文学基地班于1995年获准设置,每年招收30人。该基地班自建立以来,为边疆民族地区培养了一大批中文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在中文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其中,“少数民族地区文科基地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与高素质人才培养”“开发民族审美文化资源,推动民族地区中文学科教学改革”2项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另有与文科基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相关的教学成果,如“地方高校国家文科基地班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研究性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写作培养和提高中文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地域资源开发与经典文学活化——‘新西南剧展’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手段现代化运用与推广”“中文本科生读写能力‘一体四翼’立体化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等13项成果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二、三等奖。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先后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全国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

我校汉语言文学基地班有一支高水平教师团队。该团队于2008年获批国家级教学团队、广西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以该团队为核心的我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教师团队于2018年获批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我校汉语言文学基地班依托“桂学研究院”广西高校人文社科基地。2014年,“桂学研究院”获批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广西高校重点智库,成为我校边疆民族地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多年来,“桂学研究院”产出了一系列广西地方文化研究的优秀成果,培养了一大批致力于广西地方文化研究的拔尖创新人才,特别是以胡大雷教授领衔的“桂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立项、结题,标志着广西地方文化学术上升为国家层面。

(二)发展困境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专业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设立的学科专业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中国文学”科。北京大学国文系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语言文学作为独立学科专业的确立。在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中,各大学的国文系都改为中国语言文学系,简称中文系。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在宏观层面,中国高等教育按照行业归口建立单科性高校,并大力发展国家工业化建设急需的工科院校,根据计划经济和工业建设的需要设置专业;在微观层面,成立“大学—系”的两级组织体系,系内设专业、教研组(室),以专业为中心、按照统一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5]直到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发,中国大学开始以欧美高教模式为主,参照世界各国经验,自主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新模式。[6]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以欧美高教模式为主开展的体制转型对我国高校体制层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学科专业层面的成效相对较小。面对新时代的新需求和新挑战,我校汉语言文学基地班面临诸多困境。

第一,学科专业口径过窄,知识划分过细。关于我国语言文学学科专业的知识划分问题,可以从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和研究生教育所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得到一些说明。

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施行〈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通知》,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说明》,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共有“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民间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古典文献学”“语言学”“现代汉语”“汉语史”“汉语文字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新闻学”12个二级学科,“世界文学”“比较文学”两个二级学科设在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之下。学科划分过细,二级学科口径过窄。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对1990版进行了调整,将二级学科由12个调整为八个[7],适当拓宽了各二级学科范围。但各培养单位长期以来还是按照二级学科招生和培养,直到近十年才统一执行一级学科专业招生和培养。研究生培养学科专业口径过窄、知识划分过细的问题仍然存在。

从本科专业设置情况来看,专业口径过窄、知识划分过细的问题更加突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原中国语言文学类本科专业有“汉语言文学”“中国文学”“汉语言文学教育”等8个及“藏”“维吾尔”“朝鲜”“壮”等17种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到1998年,调整后的本科专业还有“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外汉语”等5个专业。长期以来的单科培养模式和学科专业划分过细,导致学科内部的隔膜更加突出,文科与理科、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交叉融合的意识不够、能力不足。在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领域限制、视野狭窄的问题,导致专精有余而博通不足。

第二,传统中文专业人文性与工具性目标失衡。我国高等教育对工科、理科的关注较多,对文科教育的重视相对不够,导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成为普遍共识。在文科人才培养中,因受理科价值观和人们思维模式的影响,学校过多强调文科的工具性目标,对传统文科人文性的关注不够。就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高校更重视语言、文学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读写能力和专业综合素养的培养,强调专业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易于表现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忽略了对该专业学生在思想理念、使命担当、处世方法、教化思想和人文精神等方面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该专业学生难以在价值引领和人文情怀浸润方面形成自觉意识,导致传统文科教育中重要的人文性目标缺失,有关人的情感、价值观等德性思考和修习缺位较为突出。

第三,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脱节。现行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普遍注重知识传授的全面性、系统性,忽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在课程设置上表现为理论课程多、专业实践课程少,概论性课程多、经典导读性课程少;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教师讲授理论知识较多、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建构不足;在学生学习实践中表现为学生阅读经典和参加写作的实践活动偏少、读写水平不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文史哲基础学科专业之一,专业涵盖的知识面广、历史跨度长,涉及古今中外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经典名著较多,缺乏全面系统的知识讲授,学生难以建构本专业的知识谱系和理论框架,因而形成了以讲授为主导的教学传统。二是教师教学观念的制约。部分教师未能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有的教师将知识与能力目标等同,将基础理论知识记得多、记得牢等同于学习成绩好;有的教师认为知识向能力迁移是一个自然过程,无须教师过多干预。殊不知,实践是知识向能力迁移的主要路径,没有反复的实践,知识很难内化为个人的能力。

上述问题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在未来职业发展中面临两大困境。第一,从专业应用人才的就业面来看,中学语文教师的读写能力不强,主要表现为独立解析课文和作文的能力不足。其他领域的专业人才也会因读写能力而影响其专业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制约未来的发展后劲和发展空间。第二,从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发展来看,目前跨学科和综合性研究是学术研究的总体趋势,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等课题研究中,尤其需要文史哲传统基础文科的跨学科攻关。如今,传统基础学科的研究也越来越离不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学科专业知识划分过细、专业口径过窄的问题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现有的知识领域和专业课程结构难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重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三、实践探索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把促进交叉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建设跨学科课程体系、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设立交叉学科研究课题,为拔尖学生参与跨学科学习和研究创造条件。[3]《新文科建设宣言》也明确提出要夯实课程体系,鼓励高校开设跨学科跨专业新兴交叉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4]根据新文科建设的基本精神和具体要求,我校在重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针对目前专业知识划分过细、过专的问题,重组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模块。

第一,文史哲课程模块的重组。一是增加史学、哲学课程。在原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哲学史”两门课程,拟通过这两门课程,让我校汉语言文学(基地班)学生接触中国古代重要的史学、哲学典籍和基本思想,拓宽学生视野。二是增加作品精读和经典导读课程。针对概论和通论性课程多、学生缺乏文学原典和专书阅读的问题,增加了文学作品精读和专书导读性质的课程,如“现代小说精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精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精读”“外国文学作品精读”“《论语》导读”“《史记》导读”“《乐府诗集》导读”等,丰富学生文学原典的阅读实践。三是增加古代汉语拓展性课程。在古代汉语课程基础上增加“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等古代汉语拓展课程。

第二,增加桂学与地方文化课程模块。针对我校地处少数民族和祖国边疆地区的情况,增加了“民间文学概论”“桂学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壮族文学概论”“桂林文化城文学研究”“南方族群研究”“瑶族语言与文化专题研究”“民俗学概论”等地方文化课程模块,拟通过这一模块的课程,让学生了解广西地方的历史人文和民俗风情。

第三,新增现代信息技术课程。新增了“大数据技术”“教育技术与人工智能”“新媒体基础”“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语言信息处理技术应用”“社会调查方法与实践”等课程。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文科专业的融合,实现汉语言文学传统专业的提质升级。

通过课程的改造和重组,我校初步形成了文史哲、桂学与地方文化和现代信息技术三大课程模块的专业课程群,逐步完善文史哲基础知识相贯通、中华传统文化与地方文化相辉映、传统基础文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课程体系。

我校对汉语言文学(基地班)课程体系的重构是基于国家软实力建设和文化繁荣发展新需求展开的,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文科专业的深入融合,实现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改造升级。因此,这次课程重组并非简单地进行拼盘式组合,而是根据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实困境采取的为我所用的“借力”,所增加的课程在内容上要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进行优化整合。例如,中国历史文选在历史学专业中是一门基础课,一般开设两个学期,共80—100学时,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仅开设1学期,共36学时。因此,优化教学内容应选择与中文专业相关的历史文献进行教学。其他如“中国哲学史”“大数据技术”“教育技术与人工智能”“新媒体基础”等课程也要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强调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有用、可用、够用。我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不是对原有课程采取简单的加减法,而是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结构进行一次重组和改造。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涉及相关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调整和优化,对每门具体课程的总体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强化课程思政,充分挖掘每门课程的课程资源,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课程的价值引领目标。二是强调以原典专书学习为重点,以问题为主线,建构课程的问题框架,改变以概论、通论为主的课程知识框架。三是以课堂讨论式教学为主,以知识讲授式教学为辅,并适时将课堂教学向课外拓展延伸。

四、结语

新文科建设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实现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校坚决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以《新文科建设宣言》为目标,围绕“价值引领与守正创新”“交叉融合与专业优化”“专业改革与课程建设”三方面内容,进一步完善文史哲基础知识相贯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方文化相辉映、传统基础文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汉语言文学课程体系,稳步推进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汉语言文科课程体系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豆文科作品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孙文科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