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练习课丰润、深厚起来
——以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整理与练习为例

2024-04-04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小学蒋明玉钱定娟

小学教学研究 2024年4期
关键词:梯形平行四边形整理

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小学 蒋明玉 钱定娟

笔者曾上过一节“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整理与练习课。对于这样的整理与练习课到底该怎么上,笔者边实践边思考,整理如下,以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一、反刍推导过程,形成知识网络图

片段一:

师:除了画图,有的同学列表整理,有的同学用文字描述。虽然你们整理的方式不一样,但内容都差不多。大家都整理了三个图形的面积公式,有的同学还整理了推导过程。那么,这三个公式是怎么推导来的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如果我们不除以2,那求的是什么?

师:掌握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有助于我们对面积公式的理解。推导这几种图形的面积公式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转化)是的,转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一条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获得的背后,渗透着有力量的思想方法!学习新知时,大家可以把新知转化成旧知,利用旧知推导出新知,新旧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师板书:

师:这几个图形的面积公式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你能把图形摆一摆,画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吗?(出示合作要求,小组合作后反馈交流)

师:如果把“多边形的面积”这部分知识看作一棵知识树的话,树根、枝干分别是怎样的?

师(总结):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就是这棵大树的树根,是基础。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是枝干,只有根扎实了,才能枝繁叶茂,我们的每项学习都是如此。

执教反思:

学生课前进行了单元自主整理,但是,他们基本上是围绕“公式”以及公式的“推导过程”展开的。知识的获得渗透了强有力的思想方法,在整理“多边形的面积”单元内容时,笔者除了让学生自己整理三个新学的面积公式,回顾其推导过程,还让学生体会到将新知“转化”成旧知,利用旧知“推导”新知。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中,每一个知识的产生都是由“新”入“旧”,既是这一次的“转化”,也是下一次的“推导”。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领悟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再把图形按一定的顺序摆一摆,有的学生甚至想到了“联系图”。

随后,教师话锋一转:“如果把它旋转一下,会怎么样?”知识网络结构图跃然于黑板上时,学生豁然体会到整理的“魅力”。教学时,教师要适时介入、勇敢退出,在推导公式的回顾环节,让学生同桌互说后上台展示,最终完成任务。而提炼思想方法、产生知识网络图等任务,需要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完成。

课前独立整理,课中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如此,课堂便精彩纷呈!在知识整理的背后,揭示主要的思想方法,教师只是适时、适度地“介入”,巧妙地点拨、高效地追问,把数学课堂构建成学生数学思考的“渔场”。学生的观察、概括、分析等能力在这个“渔场”中得以孕育、成长,思维在这个“渔场”上纵情驰骋。

二、用足练习资源,知识变丰润、深厚

片段二:

师:图1 中的画图任务有几个要求?(一标数据,二写算式)

图1

(生交流)

师:平行四边形画底为5、高为3,除了这样画还可以有别的方法吗?(课件相应展示)除了画底为5、高为3,还可以怎样画?

生1:底为3,高为5。

生2:底为15、高为1,还有底为1、高为15,但是这两种方法因为画出来太“占地”,所以一般我们都不这样画。

师:那三角形呢?如果画的底是5,高应画多少?怎么想的?也能画出不同形状来吗?

师:梯形呢?高还是画6,上下底的和得画多少呢?

师:(如图2)看,我们一共画了四组图形,看每一组的图形,你想到了什么?

图2

生:等底等高,面积相等。

师:只看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这两组(如图3),怎么样?你发现了什么?

图3

生:面积相等、底相等,高是2 倍或一半的关系。

师:只看三角形和梯形这两组(如图4),你又发现了什么?

图4

师:从右往左看,当梯形的上底为0 时,就成了什么图形?(生:三角形)当梯形的上、下底相等时,就成了什么图形?(生:平行四边形)。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实在太紧密了!

执教反思:

这一道练习题的处理,分成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学生根据要求自主完成。第二层次:除了这样画,还可以怎么画?第三层次:比较这两组图,你发现了什么?先让学生画一画,通过“标数据”“写算式”等手段,“画”的正确率可想而知。但教师对练习资源的利用不止步于此,出示了底和高分别等于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平行四边形,并在追问中出示另一组不与其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再在追问中出示一组三角形、一组梯形……然后,课件通过隐去其余的图形,聚焦于要比较的两组图形,让学生比较:两种图形中面积、底、高三个量中,若有两个量是相等的,第三个量又会有怎样的联系。学生轻松得出结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相等、底相等,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2 倍;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相等、高相等,三角形的底等于梯形上、下底的和……

这样的安排,旨在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思维”“语言”,去“观察”,去“思考”,去“表达”,发现图形之间的联系,发现面积、底、高三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知识的整理如果只是复习的一种形式,那就失去了价值。只有引导学生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展开触动思维的整理,学生才能从简单的“概念知道”迈向深刻的“智性思考”。

三、题组对比练习,“变”中寻找“不变”

片段三:

结束了上一个画图练习后,教师出示如图5 的题组对比练习,让学生在“变”中寻找“不变”,周长、面积在三种情况下到底“变”还是“不变”。第一种情况是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的转化,第二种情况是这节新授课后的巩固练习题,第三种情况是教材上单元整理与练习“探索与实践”中的习题。第一种情况,在新课的学习中,学生更多聚焦于面积的不变,而对周长怎样、有没有变化没有做过多研究;第三种情况,学生容易将其与第二种情况混淆,难以看出高的不变,确定高不变、面积不变时,对于周长有没有变化又变得犹豫不决了。

图5

执教反思:

所谓“题组”,就是将内容联系密切、题目形式相似、思维方法相近、解答方式相同或有联系的题目串联在一起构成一组题。它具有鲜明的对比性、层次性、迁移性和实效性,对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纠正思维偏差、增强解题能力、形成知识网络、发展思维能力等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教师通过题组教学盘活了教学内容,促进了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结构,不仅对单个知识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还能将各个孤立的知识点串联成知识块,进而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为什么变了?”“为什么没有变?”“变大还是变小了?”“变长还是变短了?”……教师适时追问,与学生进行多向、深入的交流互动,激活了学生的知识,扩充了其思维的容量,将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推向更高处。题组教学演绎的丰富和多姿,成就了课堂教学的深刻和灵动!

四、设置“易错提醒”,纠错防错

片段四:

师:一个单元的学习结束了,老师整理了大家的“当堂检测”作业纸,收集了几道易错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出示):(1)三角形的面积是12 平方厘米,高是4 厘米,底是多少?(2)梯形的面积是24 平方厘米,上底是4 厘米,下底是8 厘米,高是多少?

师:第一题有一名同学是这样解答的(如图6),第二题有一名同学是这样解答的(如图7)。

图6

图7

师:找一找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说一说该怎样正确解答;想一想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四人一组开始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执教反思:

从2021 年春季开始,笔者所在学校在数学课堂中不再使用“作业本”,全面使用“当堂检测”作业纸,分“随堂练习”“当堂检测”两个板块,前一个板块主要配合课堂新授过程完成,可以是书上的“试一试”“练一练”或者“巩固练习”等,后一个板块则是精选的一些综合的分层练习。“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本身知识点繁多,且易错点多。在平时的练习中,教师要注意收集、积累学生的“典型错例”,单元整理练习时让学生“找一找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说一说该怎样正确解答”“想一想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再现他们的错误,也唤醒他们的记忆,在“找一找”“说一说”“想一想”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课堂生活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偏差”“失误”也必然是其中的一部分,当教师追求课堂的真实自然,敢于暴露学生的“错误”时,他们便会把教学时间放在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上,使学生由被动的“执行者”转化为主动的“探究者”。这与课堂上直接出示同类题目练习相比,节省了练习时间,更发挥了前期练习的价值,充分利用“错误”资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梯形平行四边形整理
玩转梯形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梯形达人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梯形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