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学生双创教育“三三九”培养模式研究

2024-04-04袁迎松

华章 2024年2期
关键词:创业意识创新精神核心素养

[摘 要]本文研究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模式,从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双创能力三个层面出发,通过大一(宣传教育)、大二(专创融合)、大三(项目实践)三个阶段的培养,重点突出榜样示范、企业家精神、全球素养、资源整合、团结协作、机会识别、双创大赛、顶岗实习、自主创业等九个方面的作用,构建“三三九”双创教育培养模式,以提升高职学生的雙创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双创能力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大力拓宽就业渠道,注重通过稳定市场主体来稳定就业,增强创业带动就业作用。为此,高校要迎合时代的发展,深入开展双创教育,通过挖掘高质量的创业项目,引导学生识别创业风险,重点扶持有强烈创业意愿和良好技术基础的学生成功创业,用创业实践来带动和促进就业,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双创教育深入融合。

一、高职学生双创教育核心素养的内涵

本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就搭建了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模型中提到,只有让学生了解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发展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保证学生终身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目标定位就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双创人才的核心素养要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因此,双创教育的核心素养目标就是要培养高职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双创能力。这要具备6个方面的素养:一是双创底蕴、知识积累及情怀;二是创新精神,包括创新思维能力、批判质疑,用于探究新事物;三是学习能力,具备学习主动性和信息甄别处理能力;四是生活能力,有自制力、自我管理能力;五是责任担当,对双创人才来说,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认同至关重要,还要有全球意识和开放心态;六是实践能力,双创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就是实践,双创人才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运用技术推动社会发展。

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大部分是2+1,即2年在校理论学习,1年在外顶岗实习,因此也决定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要分阶段进行。本研究从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双创能力三个层面出发,构建“三三九”双创教育培养模式,提升高职学生的双创核心素养。为契合大部分高职院校2+1的人才培养模式,“三三九”双创教育培养模式在大一阶段重点是宣传教育,通过榜样示范、企业家精神和全球素养等知识宣传培育学生的双创底蕴创新精神;大二阶段依托专创融合,通过资源整合、团结协作和机会识别等教育树立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学习能力;大三阶段通过双创大赛、顶岗实习和自主创业实践项目载体提升学生的双创能力。实现分阶段、循序渐进的培育高职学生的双创核心素养。

二、以宣传教育为抓手培育高职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一种积极思维模式和精神状态,是进行创新活动必须具备的一些心理特征。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包括四个维度,即知、情、意、行,对创新精神的把握要经过认知、认同、践行三个阶段[1]。培育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是要让学生科学认识创新精神、从情感上认同创新精神、躬身实践创新精神,从而生成属于自身的创新精神。高校一方面要通过第一课堂,将创新精神培育融入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另一方面根据学生践行创新精神的需求,用实践提升学生素质,拓宽第二课堂的实践培育路径。

(一)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科学认知创新精神

借助富有创新精神的榜样的示范作用,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创新精神,榜样是有形的正能量,也是鲜活的价值观,无论是课堂上精心备课讲授的教师,还是身边专攻技术难题的同学,或是创业成功的校友,都可以成为高职学生认知创新精神的榜样力量。为此,高职院校双创育人模式要充分发挥三全育人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身边的富有创新精神的榜样,在榜样身上领悟诠释创新精神。具体到实践中,院校可以开展以创新精神教育为核心的各种类型的主题榜样引领活动。结合本校实际,同时根据大学生的兴趣,联合企业共同在校内开展各类榜样示范活动,如创业之星大讲堂等,让学生在学习榜样的同时,感受榜样身上的创新精神。

(二)在企业家精神中情感认同创新精神

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丰富多样,包含着发展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等,企业家精神和双创素养密不可分,高校双创教育中融入企业家精神教育,不仅可以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企业家精神,还可以让学生领会到企业家所具备的创新、学习、敏锐、敬业、执着等方面的精神气质,从情感中认同创新精神,增强学习动力。高校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地方,高校本身就是优秀企业家的摇篮,作为传播知识和培育人格的主体,对企业家精神的沉淀影响深远。而大学生作为组成创新创业团队的重要力量,高校开展企业家精神培育,影响着未来企业家的精神风貌。高校将企业家精神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中,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企业家精神教育的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首先,在教学中,可以推进企业家精神教育的模拟教学这种方式,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融入企业家精神教育;其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实践调研,走访优秀企业家,在实践中感觉企业家精神,从情感上认同创新。

(三)在全球素养培育中践行创新精神的核心地位

随着中国逐步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也应当不断发展和培育自身的全球素养。我国已进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培养出千万个创新型人才,是这个时代的要求。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到现在的“核心素养”的培育,教育理念本身也是在不断创新,创新素养被列入核心素养的框架体系之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重视创新素养,是国际社会人才培养的共识,是国内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积极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是践行创新精神的重要方式。高职院校学生一方面可以通过参加各种培训、课程和实践活动,不断扩展知识面和技能水平。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可以积极探索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文化,深入了解不同领域和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为自己的未来创业做好规划。总之,躬身实践创新精神需要大学生通过参加创业比赛、创新项目、社会实践等活动,积极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案,发掘自己的创新潜力,勇于尝试新的事物和思路,不畏失败,不断改进和创新。

三、以专创融合为依托,树立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包括创业需要、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和创业理想四个要素,可以细化为资源整合意识、团结协作意识和机会识别意识等。高职院双创教育需要树立学生的创业意识,一方面,由于学生内在需求和创业意识不足,例如,部分学生职业规划不够清晰,目标不够明确,创新兴趣不能长久保持;另一方面,学生的创业意志不够坚定,在创业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类的挫折和障礙,需要大学生具备坚定的意志。

(一)专创融合中培养资源整合意识

专创融合就是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和专业教育融为一体,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2]。双创教育存在育人机制不畅通、资源整合不充分、专创融合不深入的问题,要破解这些难题,就要从双创教育理念、协同育人机制、教育改革路径上进行创新。高职院校开展专创融合就是整合身边资源的过程,开展有力的双创教育活动,就是提升学生资源整合意识的一种途径。专业教育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更多的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和其他技能的整合,在专创融合教育中,培育学生创业意识,用资源整合意识,激发学生的创业需要和创业动机,进而促进学生产生创业行为。

(二)专创融合中培养团结协作意识

团结协作是创业成功的基础和保证,团结协作意识不仅体现出团队战斗力的强弱,而且展现出团队集体智慧的高低。创新创业的过程就是团队成员团结协作的过程,也是高校学生在个人发展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在专创融合课程中,学生能够明显体会到小组合作的重要作用,学生必须掌握这种能力才能完成专创融合中项目化教学的课程任务。专创融合课程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的过程,个人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只是一个方面,而把学习力转化为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团队学习追求的更高境界。通过专创融合课程项目化的学习和团队协作,小组成员之间能更好地领会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进而在团结协作中共同成长。

(三)专创融合中培养机会识别意识

机会识别是指创业者在学习、生活中发现新的创业商机的过程,是创业的最初始阶段。创业机会分为隐形和显性、规范等方面,对于创业者来说,可以相对容易地通过以往经验识别相对隐形的机会,通过系统的搜索则容易识别相对显性和规范的机会[3]。大量研究发现,创业者更喜欢那些与自己现有的经历及掌握的知识相关的有价值的机会,这些创业机会更符合他们的创业意愿,对他们来说这类机会可行性更强。专创融合课程目标就是在强化学生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促使他们能够在专业技术领域识别创业机会,通过专创融合,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来影响他们的机会识别。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挑战自我的阶段,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入双创教育,可有效激发学生在专业领域发现机会,用专业知识促发创业兴趣和创业理想[4]。

四、以项目实践为载体提升高职学生的双创能力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要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同向同行,应是回应社会对创新人才需求而开展的教育改革。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一旦被激发出来,将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要拓展学生创新创业思路,增强学生创业过程中的动力和抗挫能力。结合高职院校2+1培养模式,“三三九”双创教育培养模式在大三阶段重点是依托项目实践,通过双创大赛、顶岗实习和自主创业等提升学生的双创能力。

(一)以双创大赛带动双创能力提升

双创大赛强调的是学生要有“创”和“新”两个方面的能力,参赛过程中,参赛学生不仅要自主设计制作参赛的项目内容,还要做到标新立异,项目能和市场需求相适应,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目前,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大赛赛项丰富,高职院校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鼓励在校师生参加双创大赛。学生在参赛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深化对专业技术知识和创业知识的把握,巩固创新思维,增强团队写作意识;另一方面可以在参赛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的领导能力和跨学科综合素质等方面都能得到提升。

(二)借助专业顶岗实习,提升双创能力

顶岗实习学生前往企业开展专业相关的学习,一方面可以提升顶岗实习高职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实操提升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锻炼创新创业素养。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合理设置在校理论课程和顶岗实习计划,并做到有效衔接,在专业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5]。还需要通过专业老师和企业导师联合制订计划,分阶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正确认识顶岗实习阶段的教学,把在校期间的理论学习更好地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提升双创能力、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及核心竞争力。

(三)拓宽自主创业途径,提升双创能力

大学生初始创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就是经验不足、资源匮乏。高职院校提升学生的双创能力,要借助国家层面和校企合作等方面开展创业实践,拓宽学生创业的途径,解决学生创业中面临的实际困难。从国家政策扶持层面来说,高校要做好大学生创业相关扶持政策的宣传,协助学生申请自主创业的优惠待遇,为大学生提供自主创业的良好环境。高校层面拓宽学生自主创业的途径,一方面要配备专业的师资队伍,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另一方面高校要借助校内创业园区和政府对大学生开放的创业孵化基地,鼓励学生顶岗实习阶段创业。校企合作方面,需要高校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企业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成立创新创业基地,定期邀请校园实践专家指导学生的创业活动,借助企业的技术管理优势,建立稳定的校园实训基地、创新培训基地,搭建多行业创业指导平台,针对不同创业项目进行有效指导,持续推进项目孵化,实现创业深度赋能。

结束语

高校在大学生自我创业中所起的作用和所能提供的服务是多方面的,包括创业指导、资金落实、社会沟通等,但其最主要的作用还是能够提供比较规范、适用、系统的创业教育,为此,文章构建了“三三九”双创教育培养模式,以此来提升高职学生的双创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小波,周国桥.新时代大学生创新精神的生成及其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4):69-71.

[2]孙桂生.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21,36(4):44-51.

[3]舒鹦姿,贺美艳.“双创”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13):123-125.

[4]邓昕才,陈忠吉,韩月,等.应用型高校双创教育“双融合”培养模式及实施路径[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1):133-135.

[5]王春嬉,王宏超,甘娟.高校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27):69-72.

作者简介:袁迎松(1990— ),女,汉族,河南商丘人,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思政教育、学生党建、创新创业。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项目编号:JCKT-C-20210615)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创业意识创新精神核心素养
大学生微商创业与创业意识培养
岗位创业视阈下高职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研究
创业意识导向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初探
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问题研究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浅议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
浅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