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文+优势专业职业技能”的校际联盟合作模式研究

2024-04-04黄卫平

华章 2024年2期
关键词:中文合作模式

[摘 要]基于教育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的《职业教育行动计划(2020—2023年)》及广西面向东盟职业教育合作的区位优势,探索构建服务东盟各国的“中文+优势专业职业技能”校际联盟合作模式及实施路径,打造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特色品牌,助力广西职业教育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解决广西职业院校国际化发展路径问题。

[关键词]中文+优势专业职业技能;校际联盟;合作模式

一、研究背景

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职业教育行动计划(2020—2023年)》(下称《行动计划》),将“职教20条”部署的改革任务转化为举措和行为,为职业教育设计了10项任务、27条措施,其中第9项任务就是实施职业教育服务国际产能合作行动,具体措施第24、25条提到:加强职业学校与境外中资企业合作,培养熟悉中华传统文化、中资企业急需的本土技术人才;推进“中文+职业技能”项目,通过引导职业学校与国(境)外优秀职业教育机构联合开展学术研究、标准研制、师生交流等合作项目,促进国内職业教育优秀成果推介,助力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提升国际影响力[1]。《行动计划》引领着我国职业教育进入大改革大发展的快车道。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与谋划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理念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各种区域合作的助推器。随着全球产业链向东南亚国家的转移,中国市场主体响应中央政府的号召,积极参与到促进东南亚经济增长的建设中。在这场区域经济建设中,中资企业迫切需要大量认可中方技术管理规范、操作技能高超的人才,但由于这些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其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一线产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此,为东南亚国家培养本土化人才、满足企业需求成为了中国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的重点。广西作为国家构建面向东盟国际大通道的桥头堡以及“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其独特的地缘区位优势为广西各高校面向东盟合作、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推进教育国际化提质升级筑就了广阔的平台。探索广西各高校国际化发展战略理论与实践,由优势专业职业技能院校引领,构建“中文+优势专业职业技能”校际联盟合作模式,对进一步发挥广西面向东盟职业教育合作的地缘区位优势具有重大意义。

二、广西“中文+职业技能”项目推进现状

在推进《行动计划》、落实和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文+职业技能”建设改革中,广西各高、中等职业院校纷纷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根据中国华电集团发电运营柬埔寨有限公司的发展需求和柬籍员工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中文+轻型触控仪控制技能”“中文+水轮机结构及安装技能”等一系列专项培训;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着力培养“懂中文、会技术”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积极与东盟各国院校、企业等开展交流与合作,在技能培训、旅游、机电、农业等领域开设了“中文+特色课程”,如,“中文+光伏”“中文+新能源”“中文+烹饪”“中文+机电一体化”“中文+茶”等,同时,学校还先后与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的职业院校、研究所联合在当地共建“丝路智造学院”和“丝路茶学院”,开发并建成多语种在线共享课程15门,解决中国产能、中国企业走向东盟的海外人力资源难题;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坚持特色,厚植发展优势,以培养东盟各国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着力点,积极打造促进职业技能与国际中文走向东盟、融合发展的教育体系,其特色鲜明的“衣食商”领域的合作模式已成为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经贸样本”,学校还参与编写了中泰合作“中文+职业技能”电子商务系列教材并已在泰国出版,5个项目被评为广西教育部门面向东盟国际化职业教育课程和教学资源[2];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线上线下电子商务课程,为越南商业大学提供跨境电子商务职业技能短期培训。各中职院校亦不甘落后,其中广西南宁市六职校积极推进中泰合作“中文+职业技能”项目,与泰方共同探索国际化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之路。

广西各院校在与东盟各国合作开发“中文+职业技能”教育的实践成效显著,但区内高校间校际开展合作项目较少。由于教育环境的改变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建立校际教学共同体以共同应对外部环境的挑战势在必行。因此,本课题提出由优势专业职业技能院校引领,构建基于“中文+优势专业职业技能”的校际联盟合作模式,共同打造更多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合作品牌,推动广西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

三、“中文+优势专业职业技能”校际联盟的实施路径

国家《行动计划》的提出以及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给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各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缔结由优势专业职业技能院校引领的校际联盟合作模式来共同面对国际教育合作新挑战,提升广西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合作水平。

(一)成立专门的校际联盟机构

校际联盟合作事务涉及面广,为保证合作的有效组织和开展,需要设立相应机构或专人负责实际的运作和管理。通过校际联盟机构组织的协调与沟通,促进联盟成员合作,以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由各合作高校的相关部门组建一个联盟机构,并设专、兼职人员负责联盟的实际协调、运作和管理工作。同时成立由各合作高校校长组成的合作监管委员会,并轮值主席职位。委员会负责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签署联合培养协议,确保校际联盟合作活动获得持续、规范化的运行与发展。同时,委员会还应定期召开联盟工作年会,就合作战略、范围、方式、重点等内容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合作政策和制度,确定合作事项,下达年度工作计划,协调各方关系,保障各方利益,增强凝聚力,顺利推进联合体的工作。

(二)构建共赢共生的合作组织机制

缔结校际联盟的前提是各方都有强烈的合作愿望,并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联盟宗旨。完善有效的合作组织机制是维护合作关系的保障。校际联盟能够持续、健康、有序运行,需要构建共赢共生的合作组织机制。

首先,构建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校际合作的相关法规。制定推动校际合作的专门法规,规定联盟内各成员间的关系,规定校际合作项目及合作范围,明确合作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确定合作的流程和所需条件,划定各部门和各机构间的关系和职能等。其次,构建完善的监督与评估机制,针对监督与评估的结果,还要建立多层次、多元立体化的惩罚机制。同时,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利益协调制度是建立合作关系及促进合作向纵深发展的前提。利益协调机制包括资源整合机制、成本分担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补偿机制。资源整合机制保证各成员对资源的需求,完整的成本分担机制可确保合作经费持续投入,科学、公正的合作主体间的利益分配机制是联盟合作系统有效运行的保证,而健全的补偿机制可以激发各高校尤其是资源丰富的高校参与合作的积极性。最后,构建有效的信任沟通协调机制。沟通包涵两层含义:第一层是信息在战略联盟伙伴间能够顺利地通达;第二层是信息不仅顺利通达,而且能被合作伙伴完整地理解[3]。信任是合作关系建立的基础,而信任关系的建立则需要持续的沟通与交流。除了对合作运行过程进行监督与评估外,还需要在合作联盟内部订立保护性契约,提高各成员对合作伙伴的信任度。

(三)联盟核心机构由优势专业职业技能院校引领,推进联盟持续发展

校际联盟不是一个稳定的教育实体,它只是高校间根据自身的利益需求自发形成的一种动态的组织关系,这种关系可以随着需求改变而解体或重构。但这种关系的持续发展需要有一个核心机构来引领,它关注联盟的内外发展,把握联盟的发展动向,在教学改革策略上率先垂范。

“中文+优势专业职业技能”校际联盟以平等自愿原则,所有参与联盟的院校都是联盟主体,并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和平等性,具有灵活性、互利性等特点,同时又可以根据项目需要,以优势专业职业技能院校为引领、其他院校自愿加盟的形式开展合作。如在专业学科体系方面,有些工科类、语言类高校通常不设有教育类专业,或者开设有这类专业但实力并不强,而师范类专业高校在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培训领域占有优势,此類高校就可以开展合作。结盟形式可以由拥有某一优势专业职业技能的工科类院校引领,其他教育类院校加盟的形式,也可以由某一教育类院校引领、工科类院校根据各自需要自愿加盟。这样的合作可以满足那些既想拥有一技之长,又想从事教育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学生的需要。

(四)选择合适的联盟伙伴

联盟伙伴是合作成败的关键。建立校际联盟的目的就是通过不同高校的优势互补和整合达到1+1>2的效果,为此,合作双方必须有某种优势和专长,具有能够对联盟投入互补性资源的能力,以达到凭自身能力和条件无法实现的目标。高校间建立合作关系的首要前提是找到适合的合作伙伴,合作各高校要能够有效地弥补各方的弱势,实现互补[4]。联盟伙伴间资源互补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联盟伙伴间的信任。资源互补性比较明显的联盟伙伴,双方的合作关系会更加密切,彼此间的信任也会更加强烈[5]。故资源互补性较强的伙伴组建的联盟更稳定、长久。由于合作涉及面广,各高校享有的资源强弱各异,故联盟伙伴可以不止一个,校际合作可以是双方或多方。各高校需要根据各自的发展目标和资源状况,选择一个或多个具备自己所缺乏的某种竞争优势、能带来互补资源的合作伙伴来帮助自己实现发展意图。各高校加入校际联盟参与合作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取所需的办学资源。高校间的合作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参与各方的资源需求:一方面,通过合作实现各高校内部资源的流通和资源的重组;另一方面,通过各高校的联合从外部获取资源。“中文+优势专业职业技能”校际联盟在进行联盟伙伴的选择时,首先,高校要明晰自身状况,哪些资源可以共享,哪些资源需要合作伙伴予以弥补;其次,结合自身的需要进行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和评估潜在合作伙伴的优势与弱势,做到知己知彼;最后,联盟伙伴需要进行多次协商和讨论,争取达成多方共识,在自愿加盟的共同愿景上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实现共赢。

(五)联合开发“中文+优势专业职业技能”校际联盟课程

缔结校际联盟的目的是实现校际合作。广西职业教育服务东盟国家“中文+职业技能”项目,是为毗邻广西沿线的东盟各国的中资企业培养既懂中文又懂技术的本土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和东盟国家员工学习意愿,通过员工培训、留学生培养、员工技能鉴定、人文交流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中文+职业技能”等系列专项培训。校际联盟可根据联合培养协议,由拥有优势专业技能的院校引领、共同开发基于“中文+优势专业职业技能”的校际联盟课程,实现课程相互支撑、相互融合、资源共享,以避免由于同质化引起的资源浪费。通常,在学科(专业)服务对象相同、技术领域或学科基础相近的条件下,通过联盟成员共同投入、共同开发单独一所高校所无法独自开设的课程,更具优势和特色。各联盟成员根据东盟国家产业对技术人才培养培训和应用技术研发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协商确定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实践等,同时还需共同承担课程的教学任务。此外,联合建立共享远程教育平台,以便开展远程教学。

结束语

校际联盟为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提供了平台,也为高校拓展了办学空间,是推进高校发展的有效途径。各高校能够获取其他高校资源的同时,也能够减少自身的运行成本。从整体上看,既有效地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也减少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当前,广西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开放合作成效日益凸显,为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广西各高校通过缔结“中文+优势专业职业技能”校际联盟,共同应对外部环境的挑战,当是一条联合、共享、自主、低成本、高成效的学校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zcs_zhgg/202009/t20200929_492299.html.

[2]黄荣媚. 面向东盟搭建“衣食商”职教合作新高地[N].中国教育报,2023-07-05(8).

[3]湛俊三. 地方高校战略联盟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4]郎朋. 我国区域高校校际合作的问题及体制机制创新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9.

[5]李菲菲. 基于伙伴信任的资源互补性与战略联盟绩效关系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黄卫平(1970— ),女,汉族,广西宜州人,广西职业师范学院,教授,本科。

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高等教育国际化专项课题“后疫情时代广西职业教育服务东盟国家‘中文+职业技能合作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1ZJY1693)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中文合作模式
中英基本颜色词的翻译及文化差异
论语言在国际贸易经济中的重要性
浅析华文教材《中文》
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机制创新研究
军队采购中电子商务企业应用模式探析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化与发展
近年日语外来词对中文的作用及影响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中日五种基本颜色词义项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