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扶贫政策融合非遗民艺的探究
2024-04-03郑培培李菊红
郑培培 李菊红
【摘要】中原一带历史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滋养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让河南省的非遗资源变为文化产业,在扶贫攻坚中惠及当地百姓,成为值得我们思考和努力的问题。本文主要是着重河南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结合当地的环境改造和政策的扶持,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地发展的文化扶贫之路。同时以实例举证的方式分析“非遗+扶贫”的意义,从中找到发展规律和时代诉求。同时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方面,能够在具体扶贫实践过程中起到作用而提供理论依据,也为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应用进行多角度研究提供素材与实例。
【关键词】文化扶贫;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荷包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05-0081-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05.02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非遗文化视域下罗山皮影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立项编号:2023XWH256);2023年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河南巩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旅游发展耦合机理与实证研究》(项目编号:SKL-2023-2046)研究成果。
沉淀千年的河南历史为文化的繁荣带来充沛的营养,也促进了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近年来,河南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推动精准扶贫,在非遗扶贫领域做出了积极探索与尝试。例如深入到一线农村挖掘有能力、有天赋、有绝活的民间手艺人,帮助他们申请县级、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荣誉称号,提升其自信心,积极培养非遗传承的接班人员,开发非遗衍生产品发展第三产业,使越来越多贫困户依托当地特色非遗产业,摆脱贫困帽,走向致富之路。如果说激活非遗“老手艺”,这是迈出扶贫第一步,那么改变当地的环境,当地文化与美丽家园融为一体便是迈出扶贫第二步。建立整洁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文化环境,提供就业岗位,拓宽收入来源,吸引当地的外出务工人员重返家乡,共建美丽家园,让青壮年不再背井离乡打工赚钱,老人孩子不再留守家乡,也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本文以河南省各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切入点,来探讨国家近年推行并实施的文化扶贫政策对非遗的发展和应用,对该地区人民群众的影响。结合现实情况,根据近年来流行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的建设,营造体验式休闲观光产业,发扬光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吸引广大游客前来度假旅游,增加经济收入。例如河北省承德市豐宁满族自治县已被列为国家“非遗+扶贫”试点地区,是非常好的学习案例。
文化扶贫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视角,选取能体现文化扶贫结合非遗传承发展问题这一命题来展开具体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全文共分三个部分来论述,第一部分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以民间荷包、剪纸等为例进行阐述及周边地区非物质文化现状进行分析论述。第二部分通过国家“非遗+扶贫”试点地区的实际案例来梳理传承优秀文化、提取典型文化、传播地方文化、提升非遗文化知名度等方面对扶贫的价值意义。第三部分,扶贫政策对农民出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从业人员起到一定的帮扶作用,非物质文化的发展也不可脱离广大群众的价值意义及表现途径方式予以总结。
一、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俗中的分类
民间工艺美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体的重要内容,它所蕴含的特定民俗元素是最为活跃的一项。同时民间工艺美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载体,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独特的地域特征,不仅反映出劳动人民的智慧,而且反映出地域和时代的差异。通过对河南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析研究之后,从民俗的角度来看,将之大致分为岁时节令和人生礼仪二大类别,分别论述各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
(一)岁时节令类的非遗
中国古代设有二十四节气,另外还有很多意义特别的岁时节令。作为岁时节令是岁时、岁事、时节、时令等事,是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一种集体性习俗活动。例如在古代,除了划龙舟、挂艾草、食粽子、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民间还有端午赠扇的风俗[1]。岁时节令类民间工艺主要包括剪纸、泥塑、花馍喜果、香包、灯笼等。以各节日剪纸为例,如春节时的窗花、多以吉祥如意、人丁兴旺,形式上以热闹、红火、喜庆为主。如河南省巩义的河洛剪纸艺术家曹慧贞女士,她在2020春节期间与剪纸会员结合时事政治共同设计的一系列剪纸作品,既体现了剪纸的民间艺术特色,也体现了个人爱国爱家的情怀,后来这套剪纸出版成书,还制作成动画短片,社会反映良好。
(二)人生礼仪类的非遗
在婚、丧、嫁、娶等一些重大的人生仪式时经常可以看到剪纸、刺绣、布艺、纸扎之类的民俗,此时的非遗民间工艺根据不同礼仪活动,来确定题材。表达人生礼仪的剪纸主要包括多子多福的诞生礼剪纸、幸福美满的婚俗剪纸、长命百岁的寿俗剪纸和表达哀思的葬俗剪纸等[2]。表达人生礼仪的民间工艺在不同的地区,由于风俗习惯不同,工艺美术的题材也略有不同,但象征意义基本相似,一般都是象征夫妻恩爱、 家庭幸福美满、多子多孙的吉祥寓意。常人春在《红白喜事·旧京婚丧礼俗》中说:“喜字是民间的吉祥图符。习惯上,双喜字用于娶亲,单喜字用于嫁女。所有的嫁妆上都贴上红色剪纸形式的喜字,甚至天地桌上当做香炉的木斗上也要贴个喜字。”在当代老百姓的婚礼现场,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喜字类的婚庆剪纸装饰房间,表达对新人的祝福。另外,原始社会,由于人们对自然认知较为匮乏,出于敬畏与迷信,认为自然灾害多为“鬼神”所致,于是便把个人(族群)的命运寄托于或在天或地的神秘力量中,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健康、衣食果腹、繁衍生息[3]。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一些与之相关的民间工艺品,例如在中原一带流行的虎头鞋是过去给孩童穿的趋吉避邪之鞋,一般在婴儿出生后就开始缝制,满月时长辈赠与孩子。从古至今,人们为了保佑孩子的平安成长都寄予很大的期盼,这也是虎头鞋、剪纸、荷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原因之一。
二、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母亲河之畔,自古以来经济文化艺术的交流也比较频繁。此地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一片沃土,剪纸、刺绣、荷包、灯笼、编织等都有一定的特色。
(一)以民间荷包为例的非遗传承方式
荷包作为一门传统的手工艺,荷包技艺的传承主要有两种方式:摹本样谱和口传心授。所谓摹本样谱,是民间工艺造型模式最普遍的传承形式。即按照祖上传下来的样谱或他人仿照的摹本,进行二次模仿。早期的模仿都是机械地复制,后来艺人们加入自己的创意,萌生新的设计。摹本样谱的方式比较直观化,剪纸、漆器、瓷器、刺绣、纸扎的图案和纹样都是采用这种方式传承下来的。所谓口传心授,其支撑载体为坊间流传的绣制口诀,这是民间手艺人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心得感悟,以简洁明朗的口诀的形式指导实践操作。如庆阳荷包的“十斤狮子,九斤头,一条尾巴挂后头”或“红靠黄,亮堂堂;红配紫,一堆屎”[4]。艺人们将荷包的制作与配色总结成各种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方便记忆和流传。
关于民间的荷包工艺传承人,全国的每个省市几乎都有荷包的传承人,河南省如郑州的李德慧、芦爱玲、郭松针、张艳等民间艺术家。但是很多民间荷包的传承人都是中老年人,有的已年过花甲,视力减退,身体不适,实在无精力制作荷包。现在的年轻人或者忙于学习、工作,没有时间学习手工艺,有的压根不感兴趣,有的则是三分钟热度,不能坚持向老艺人学习手艺,真正热爱和坚持学习荷包工艺的青年人并不多见。传承人群体步入老龄化,后继乏人,这也是笔者颇为担忧的现实。
(二)以民间荷包为例的非遗发展情况
目前荷包的生产方式主要可以分为“自产自销”和“公司+农户”两种模式,前者多是小型的家族作坊式和个人工作室,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制作者兼顾加工和销售,零售为主,优点在于能够保留自己的特色。后者在目前的荷包产业占重要地位,优点在于生产效率相对较高,款式设计由公司提前设计好,农户领回材料只负责加工,计件报酬,公司负责设计和销售,以批发为主,缺点在于千篇一律,缺乏特色。
三、解析扶贫政策
与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双赢模式
(一)分析当代非遗产品的消费市场
根据笔者在河南省内的不同地区进行的实地调研显示,以及对大量的消费者和商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将消费者购买荷包的途径和关注的重点进行总结,发现消费者购买荷包的途径主要是小商品批发市场、景区纪念品店铺、网店、地摊、特色工艺品店等售货点,其中最具优势的是小商品批发市场,最具劣势的是特色工艺品店。另一方面,消费者购买荷包所关注的对象是荷包的价位、外观、香味等,其中关注的重点是价位,原因在于荷包既不是生活实用品,也不是奢侈收藏品。
通过对厂家、批发商和零售商的分析可以发现,在荷包市场中,销量最好、品种最全的地方不是厂家,而是小商品批发市场中的商户,他们从各地寻找各种款式的荷包集中起来大量批发,在价位和品种上占有很大优势。因此,景区纪念品商店、网店、地摊等零售商以及小型批发商都来小商品批发市场批发荷包,大量消费者也乐意在此处购买,但是其缺点在于款式雷同化严重,造成了在不同地区、不同景区出现的荷包一模一样。而特色工艺品店一般经营高端价位的荷包以及私人定制,动辄成百上千的高价位让普通消费者只好光看不买。
(二)传承经典非遗,挖掘文化遗产
我国古代有很多优秀的设计思想,比如清代李渔在他的论著《闲情偶寄》中曾说:“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5]这个“求新”的思想,就是今天我们常说的“创新”并贯穿于他的一切著作之中。再如先秦时代的工艺典籍《考工记》提到“材美工巧”的设计思想在今天的民间工艺设计中依然作为指导思想。从市场考察来看也是如此,例如河南省会郑州市的万博小商品城一楼有四五家批发零售荷包的个体户,他们几乎都是在端午节之前的一个多月才开始上货销售,原因是不想让同行抄袭自己的款式。其实等到消费者在荷包上市后去购买才发现各家的款式大同小异,都是用来装饰的荷包,按香味分类是无香味、化学香水味、微量中草药味和干花香草味。从购物网站来看,其销售的荷包除了批发市场上的款式外,还出现了一些DIY的私人定制荷包,但是价格昂贵。还有一些中药店销售驱蚊虫、提神醒脑的荷包或药粉。其实荷包已经从便携口袋、服装配饰发展到今天的端午节时令饰物、旅游纪念品等装饰品,它的实用功能几乎不复存在。
(三)学习“扶贫+非遗”,培训销路两手抓
当今国家文化扶贫政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对于非遗和扶贫工作是一种双赢政策。国内的很多地方非遗传承形式有三种,分别是自给自足的家庭手工艺;专门从事特殊技艺的家庭手工艺;作坊形式的家庭手工艺。家族传承一般都是父传子、母传女、师传徒,核心工艺对外保密,这种传承方式有利有弊。优点是能保留原汁原味的传统技艺,缺点是缺乏与外界技艺的交流与沟通,不利于创新。这也是很多非遗逐渐消失的原因,但是在今天新的形势下,我们要解放思想、转变思路,学习“扶贫+非遗”培训当地民众,同时也要注重非遗的可持续发展。在培训过程中构建了文化培训、实践培训和创新培训的三者结合,例如打开思路,既要传承经典又要紧跟时代潮流,非遗进校园的校企结合,培养和发掘新生代非遗传承人,加强创新意识等一系列措施,立体化地将非遗与新时代新形势有机融合,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业化的过程中,企业承担着“研发创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积极宣传和销售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并为从事非遗生产的贫困劳动者提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其业务能力”的使命。因此,“非遗+创业”的扶贫模式,离不开文化企业,离不开创业者。
此外,人们的劳动热情的持续也离不开产品销路的提高,二者是双赢合作,产业扶植非遗,非遗反哺产业。河南省是有千年历史的中原古城,现在又是全国发展比较快速的省市。提升当地的文化内涵发展,例如手工艺是活态的文化遗产,在保护与传承河南非遗手工艺文化基础上,如何设计活化对延续和发展中原传统文脉起着重要作用。经历了几千年来的发展,中国元素有着不同的艺术表达形式,而每一种艺术表达当中都深刻地反映出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蕴含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具有深刻的民族内涵[6]。可以将中国元素结合设计对其手工艺保育活化,不能只停留在保护手工艺的躯壳,还应该传承创新它所承载的文化。河南省拥有许多驰名中外的旅游景区,例如郑州市的知名景点轩辕黄帝故里、少林寺、黄河游览区等,洛阳的龙门石窟、白马寺、牡丹园等,开封的相国寺、龙亭、清明上河园等,这些旅游纪念品设计结合当地特色的非遗产品会成为树立旅游景区形象的手段,成为活生生的广告。许多旅游景区借优质的旅游纪念品来推销自己;反过来,旅游者可以通过各种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来了解旅游景区。部分景区经营者、管理者已意识到旅游纪念品这张活名片的特殊价值。因此,提升当地的文化内涵发展,提供更多非遺产品销售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脱贫的速度。
四、结语
各地区不同的地域文化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产生不同的影响,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发展,走一条富有特色的文化扶贫之路。建立整洁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文化环境,提供就业岗位,拓宽收入来源,吸引当地的外出务工人员重返家乡不失为良策。文中提到了非遗的消费市场调研,可以作为参考。另外,了解市场也有助于规范整合非遗产品的产业,例如结合近年来流行文化旅游,借此良机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吸引广大游客前来度假旅游,增加经济收入。学习“非遗+扶贫”试点地区、设计旅游纪念品和创立文创市场,充分利用旅游景区全方位展示具有本土特色的非遗项目产品,进一步推动非遗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扩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传统手工艺产品的销售面,推动贫困群众实现就业增收,早日实现脱贫梦想。
参考文献:
[1]王娜.寻觅端午礼俗中的端午扇[J].西部学刊,2023(05):
116-119.
[2]胡鑫艳.豫北剪纸研究[D].郑州:郑州轻工业学院,2015:26.
[3]牛琳琳.河洛礼乐文化溯源及其外域影响[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2(01):35-38.
[4]王光.母亲的针和线:刺绣与香包[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67.
[5]李渔,李树林.闲情偶寄[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106.
[6]康影.中国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大观,2021(03):107-108.
作者简介:
郑培培(1987.10-),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硕士,研究方向:设计艺术。
李菊红(1983.7-),女,汉族,河南荥阳人,博士在读,研究方向: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