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赓载传统,多维承继:非遗语境下舞火狗的传承与发展路径研究

2024-04-03魏彦华

新楚文化 2024年5期
关键词:非遗传承

【摘要】“舞火狗”是龙门县蓝田瑶族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发展价值。经文献研究、田野作业,从民间传说诠释历史形成,从仪式过程凝练出认同标识、传统美德、自然共识、对歌风俗等文化意义。继而立足现代“非遗”语境,分析传承现状,结合艺术人类学理论提出传承与多维发展路径,为充实舞火狗文化的学理经验,推动舞火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予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蓝田瑶族;舞火狗;非遗传承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05-0084-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05.027

【基金项目】2022年广东省教育厅教育规划项目“文化共生视域下广东民族舞蹈融入高校美育建设的转化”(项目编号:2022GXJK251)。

2021年,文旅部在《“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指出“加强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1]。聚焦岭南少数民族沃土,惠州市龙门县唯一少数民族乡即蓝田瑶族乡,以“舞火狗”闻名。它作为广东省首批非遗项目,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本研究旨在追溯舞火狗的神话历史,分析仪式步骤、文化意义和传承现状,赓载舞火狗传统本位基础上,探索它在非遗语境下的发展多维路径,希冀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拓宽非遗文化资源新用途,促进广东民族区域治理,并促进文化和谐交流。

一、瑶迁传舞,星火相承:舞火狗的历史形成

蓝田瑶族乡位于惠州市龙门县北部,地处群山环抱之地。其备受推崇的瑶族少女成年礼“舞火狗”,广泛分布于蓝田瑶族乡的蓝田、上东、倒流、红星、小洞、社前等7个村委会,共82个自然村和1个居委会。

“南岭无山不有瑶”,经瑶族人民的世代迁徙,惠州龙门县已形成一片瑶风浓郁、独具特色的“蓝田瑶”之乡。清朝咸丰元年《龙门县志》卷三风俗中记载“十八堡地较广有唐魏风,上建、高明、铁冈多土著,俗虽朴野尤推淳”。“上建”是蓝田的古称,记载中的“土著”就是今日龙门县所在的瑶族。据传,瑶族祖辈自明代时期从粤北韶州的瑶山迁徙至惠州龙门县。古时蓝田(原名上建峒)的土著人种植火棉、苎麻,利用蓝靛染衣料,形成一片蓝色景观。村寨设有染缸、染房,尤以圩田附近产蓝丰富,因此后人将“上建峒”改名为“蓝田”。舞火狗一直延续至今,其形成与蓝田瑶民间传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舞火狗”也成了瑶民心中神话信仰的仪式载体。

(一)对祖先“峒主爷”的崇拜

《礼运·大同》载:“人道亲亲。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蓝田瑶族以刘、杨、谭、李、林、朱、黄七姓为主,共敬谭仙公。传说自明朝弘治年间,瑶族受压迫起义,谭观福率义军抵抗明军,英勇无畏但最终失败。为纪念谭军,瑶民建起“谭公庙”。另一传说称谭姓为蓝田瑶族主要姓氏之一,与七大姓氏有血缘和姻亲关系,“谭仙公”为始祖与拓荒英雄。由传说而来,“谭仙公”既是祖先崇拜又是英雄崇拜的象征。随着地域共同体形成,“谭仙公”由血缘神演变为地域信仰。瑶族人民通过对共同祖先的崇拜消除家庭内部人与人间的精神隔阂,完成整个家族的亲和维系。

(二)犬系传说的图腾崇拜

龙门县蓝田瑶族乡的舞火狗传统根植于中秋节,源自瑶族对狗的崇敬。古代瑶族人视狗为重要伙伴,传说中,一勇敢之犬破解悬赏榜,从而成为神犬大将军,后瑶族先祖公主愿意嫁给神犬大将军,便形成了女子扮演火狗起舞的起源。另外,传说瑶族峒主爷小时候失母,被父亲用狗奶抚养长大,崇敬狗视为“再生之母”。每年中秋夜,乡村举办舞火狗活动,少女们身着火狗装,象征狗是繁衍之力,意喻着少女成人后的为母之性。舞火狗除了庆祝成年,还有驱邪避灾、消弭瘟疫之意。瑶民通过舞蹈仪式与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的结合,表达瑶族少女对祖先的缅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幸福人生的追求。

二、围火起舞,成人之仪:舞火狗之展演复现

舞火狗在龙门县蓝田瑶族乡已有300多年历史,是瑶族少女的“成人礼”,也是八月十五“打歌堂”的重要部分。“打歌堂”包括祭祖、祭拜峒主公和青年男女对歌等,而舞火狗则是核心环节,由未婚少女扮演火狗。每位少女需连续参与三年,方可谓成年。

完整仪式有以下几个流程:

第一,采叶。参演女孩的家属在山上采集山滕、黄姜叶等做准备。黄姜叶一般春季种植,夏季八月十五左右茂盛,可采摘做衣服裙摆,有驱蚊辟邪作用。

第二,扮“火狗”。瑶族少女由两名备受尊敬的中年妇女打扮,穿戴仪式简洁而富有特色,如黃姜叶裹腰、腿、手臂,斗笠草帽,头顶点三炷香,扮演“火狗”。装束完成后,她们迈开脚步,投入一年一度的舞火狗活动。

第三,拜祠堂。少女们先献上狗粮和香火,然后从大门到祭台祈祷。龙门蓝田瑶族深信“峒主爷”,在祠堂献上狗粮和香火,表达感恩之情,祈求顺风顺水。祭拜时,每人手持三炷香,三拜恭敬,唱舞火狗歌,随后依次进行一系列祈福动作。

第四,拜地堂(晒谷场)。少女拜地堂以祈求风调雨顺、来年丰收,并唱舞火狗歌。祭拜完毕后,边歌边舞穿街过巷去灶堂,远远看上去,队伍在行走和围圈跳舞时像一条长长的火龙。

第五,拜灶堂与菜园。随后,队伍走到灶堂前祭拜,祈求火神庇护、平安顺利。在歌唱方面,少女们连续并反复唱三遍歌曲,每首歌三段,并看着香根识别仪式的剩余时间。尔后队伍在菜园舞拜,祈愿蔬菜长得茂盛、丰收并唱抓虫歌。

第六,驱瘟逐疫。整个活动约一个半小时,每次舞蹈不超过十分钟,男孩们围观并放鞭炮助兴。据传承人解释,改革开放后祭拜已无需祭品;每人持香祭拜三下即可。最后,少女们穿过巷道,走向村旁的河流,将身上捆扎的黄姜叶、山滕、竹斗笠、香火等全都扔到河里去,让河水带走;然后濯洗手脚,象征沐浴全身,祛除病邪,驱除往日的霉运和病疫,迎来吉祥。

舞火狗的动作及仪式过程有着丰富的民俗意蕴,承载着身份认同、美德教育、信仰传承等文化意义。

第一,蓝田独有,点缀族群身份的认同标识。蓝田瑶以“蓝靛”之源成为独具特色的瑶族分支。独特的少女祭祀礼仪、蓝色为尚的传统服饰、黄姜叶群的盛产与制作、美好的观念意义汇聚成本民族独有的文化符号,即“舞火狗”。这一文化符号如星星点灯般点缀蓝田瑶的民族身份,同族人见此而共鸣,强化彼此之间的民族认同感。

第二,弦舞不辍,继承瑶族传统美德。祭拜先祖仪式由村里德高望重的男性长辈主持,体现仪式敬上、贤下之礼。于祠堂、地塘、灶头等地的祭拜、舞蹈过程,是长者和仪式构成的教育场域,对少女们传授成年后家族女性仁慈母爱、尊老爱幼、贤能俭朴的美好品德。在每年定期仪式的身体操演和舞动过程中,女孩们将美德内化于身心,薪火相传。

第三,崇敬自然,达成万象互馈的虔诚共识。在禾堂、灶堂、菜园等的祭拜动作,意喻着人们在汲取自然给予的营养物质、稻谷臻粮的同时,也应勤劳务实、知恩图报,用仪式敬仰、保护家乡环境等回馈自然万物。族民祈求丰收的美好寄望也传达一种崇尚自然的自然敬意,并将这份虔诚共识融入仪式以育后代。

第四,男女对歌,保持和谐交往的美好风俗。在“驱瘟逐疫”过后,青年男女来到溪河两岸,选择意中人与之对歌。男青年等待少女上岸,选择意中人与之通宵对歌,表达彼此心中的爱慕之情。两岸歌声此起彼伏,一来一往,直至天明。对歌也传达了蓝田瑶族传统的族内联婚、族民自由恋爱的观念。

三、经济催变,文化冲击:舞火狗的传承困难

经济基础的变化影响着扎根于原生民俗文化的承载者,出现“民俗艺术的主体从农村向城市迁移或流动”[2]的局面。文化生态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民俗文化的转变,经对相关人员的访谈了解,舞火狗目前面临以下主要困难。

第一,乡村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扶持仍在路上。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经济增长滞后,限制了传统舞火狗演出的资金支持。从服装制作到道具购买和人员调配等成本对于欠发展的乡村村民来说难以承担。因此,原生态舞火狗传承在经济压力下仰赖政府文化政策的支持与生存。

第二,长者记忆遗忘,原生仪式面临失传。经访谈90岁的传承人谭松娣,发现老一辈对舞火狗中的许多动作及其象征性意义记忆逐渐消退。老一辈传承人随年岁逝去,带走了对舞火狗的生命记载。此外,缺乏专业团队对原生态舞火狗沿袭,传承断层和技艺流失。现代表演偏向程序化,观赏性胜过文化与民俗的本质,令原生仪式文化逐渐瓦解。

第三,多元互动文化的冲击,传统崇族观念及交友功能淡漠。随着娱乐多样化和多媒体的发展,年轻人更偏向流行文化和融媒体交互,以致传统舞火狗仪式因程序较繁多渐失吸引力。繁忙的经济考量、外出活动和文化选择削弱了宗族血亲和传统崇祖关系。很多人无暇顾及舞火狗复杂的祭拜仪式,其传承压力随着崇祖纽带松弛而减弱。加之,现代文化价值观对“舞火狗”传统民俗意识以内在冲击。年轻一代群体有了更便捷的多渠道交流方式,以灵活搭建自己与族内、族外人群的互动结构关系。蓝田瑶族存在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排外性婚姻观念[3],以族为界、圈内互动的舞火狗,无法与新一代年轻人交友结伴需求契合,仪式中青年男女交友功能淡化。

四、“非遗”活化:舞火狗文化的多维发展路径

方李莉从人类学视角提出“非遗”保护的路径应具有“整体性、历时性、动态性、主体性和未来性”[4]。基于“五大特性”的发展理念,通过政府、学校、社会及传承人等多主体联动,提出多维路径推动舞火狗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文化归档的系统建构,坚守舞火狗的原生本色。舞火狗的祭祀仪式、舞蹈、歌谣、服饰、道具和表演程序等,至今仍继承和保持着瑶族民俗文化的传统“本位”。因此,保护“舞火狗”非遗文化,必须保护其原生态性,才能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政府在场的社区场域下,整合校园志愿组织、社区文化站、信息技術人才等,广泛收集蓝田瑶族史料、影视图片和相关文献。建立电子档案平台和专馆设施,并确立保护政策和法规,以全面展示蓝田瑶舞火狗文化。多方主体记录,深入传递舞火狗的原汁原味,加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保持传统本色的基础上,促使其文化符号实现“传统”本位上的发明再造。

第二,挖掘美学价值,建构非遗文化的审美空间。审美意识的参与将“非遗舞蹈”从生活经验记忆向美学价值的转换与形塑,使传统艺术在当代呈现出“原生态、次生态与再生态并存而不相悖的谐美局面”[5]。“舞火狗”这一文化符号下衍生出许多具有审美性、风格性的子符号,例如蓝靛绿叶与香烛构成的独特服装,蓝绿相间、朴实协调;舞火狗歌谣,明亮悠转,编制成曲;多彩织带仔,提炼元素设计成民风文创;民俗舞蹈,大众展演吸引游客融入其中。诸如此类,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深耕与挖掘舞火狗的文化子符号,将舞火狗所承载的文化符号结构编织为多样一体的中秋佳节“舞火狗”的文化空间。同时,关注当代大众对传统审美特征的发展趋向,保留“舞火狗”系列文化符号原生性的基础上融合传统美学、精练技术和装饰艺术,打造原生“舞火狗”文化场景。在这个空间中,服装租借和舞蹈演出共同构成丰富的文化体验,让各年龄层次主体沉浸式感受舞火狗的魅力,领悟其民俗和文化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曾言:“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舞火狗”正是在特具观赏性的文化符号建构中形成动态性、创新性及其当代审美价值可持续性的发展。

第三,善用多模态媒介,拓新舞火狗传播路。从传媒角度讲,多模态为“信息容器与设备,也涵盖特定的传播组织形式或社会机制”[6]。非遗传播至活跃于大众文化视野,需要多方协助,通过各种融媒体的渠道,如网络新媒体(公众号、短视频等)、电视节目、公共广告牌、学校、文化工作室等文化场域中拥有的多模态媒介进行广泛宣传、素材征集激励策略及项目合作。再者,以符合现代审美心理的平面或多面设计,向公众呈现舞火狗非遗舞蹈的文化及价值,增强社会大众对其的文化记忆和兴趣。其次,政府扶持下,民间组织、地方学校合力组织传统文化节日演出和展览,同时鼓励相关文化机构和社区组织自发开展舞火狗非遗舞蹈的交流路演等。通过多模态媒介的有效运用,从线上与线下交互方式,提升舞火狗社会知名度,也为蓝田瑶地方宣传提供丰富的素材,由此拓宽舞火狗的传播途径,以星星之火续航传承动力。

第四,特色非遗融校园,潜移默化传精髓。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推动传承创新的关键途径。将“舞火狗”的传统以文化资源形式融入地方或校本课程,引导青少年了解和欣赏“舞火狗”。通过“非遗进校园”政策支持,邀请传承人和专业展演者带领学生学习舞火狗动作程序,塑造年轻一代对家乡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信念,提升家乡文化认同感。

第五,联动多方主体发展,非遗语境立体化。在蓝田瑶族乡,积极贯彻“一村一品,一户一韵”政策,社区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地方各方需抓住政府推动的文旅发展契机,构建“舞火狗节日仪式的旅游发展线”。利用旅游产业,将舞火狗表演与瑶乡民宿、景点建设、农景观光等结合,创造多元旅游体验与发展机遇。通过整合资源,让舞火狗文化经济赋能,发挥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促进非遗文化和乡村发展。同时,将其他传统文化如“男女对歌”“不落夫家”与舞火狗联动,形成丰富的文化情境,吸引各方游客,推动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焕发文旅社区生机。

舞火狗作为非遗传承的典范,以保留传统为主体,挖掘美学价值为动力,融合多元文化为特色,通过“五大特性”共振的多维路径,为蓝田瑶族的非遗文化注入新活力。

五、结语

“舞火狗”习俗对研究瑶族的历史来源、宗教信仰以及文学艺术、生产生活等都有其重要的历史价值[7]。未来,文化工作者更应在窥探现状时,追溯形成过往,知其源以沟通瑶族整体变迁发展脉络,站在民族历史的肩膀上提出广东少数民族共进、共谋、共融、共生的发展对策,活用与传承并进,让“舞火狗”等蓝田瑶民间非遗成为经济赋能、文化赋能和乡村治理的瑰宝,为乡村振兴贡献瑶族的文化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通知[A/OL].(2021-05-25)[2023-12-12].https://zwgk.mct.gov.cn/zfxxgkml/fwzwhyc/202106/t20210609_925092.html.

[2]毛巧晖.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民俗艺术研究之嬗变[J].民族艺术,2020(04):47-54.

[3]戴朝.“舞火狗”的传承与保护研究[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20,35(01):16-19.

[4]方李莉.人类学视角下的“非遗”保护理论、方法与路径[J].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0(01):54-62.

[5]仝妍,曹露露.“非遗舞蹈”的历史性观念、现代性本质与审美建构[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06):80-85.

[6]王建民,曹静.人类学的多模态转向及其意义[J].民族研究,2020(04):61-73+139-140.

[7]潘多玲.广东龙门县蓝田瑶族“舞火狗”传承现状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03):63-66.

作者简介:

魏彦华,女,汉族,广东河源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音樂学院2022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舞蹈人类学。

猜你喜欢

非遗传承
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教育传承地方非遗服务水平调研报告
基于移动终端的互动媒体产品设计与制作
蔡氏泥塑,指尖上的艺术人生
浅谈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创新
“三维协同”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关于尕妹子回族剪纸生产性方式保护的具体实施与成果
基于非遗传承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产品艺术设计方向非遗技艺(大漆)文创产品工作室建设
川东竹琴在非遗传承中的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与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