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嵌入与纳入:高校档案工作赋能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实进路研究

2024-04-03韦晓燕

兰台内外 2024年9期
关键词:实践路径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重大,高校档案部门应发挥优势、积极赋能。文章探讨了高校档案工作赋能高校思政教育的双向价值,从目标融入、资源嵌入、机制纳入三个维度提出了高校档案工作服务“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路径和发展策略,以期为高校档案部门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高校档案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双向价值;实践路径

引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关系到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的顺利推进。2020年4月22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提出构建包括理论武装体系、学科教学体系、日常教育体系、管理服务体系等在内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1]。2022年7月25日,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提出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特别强调要围绕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充分挖掘地方红色文化、校史资源,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历史融入各学段各门思政课[2]。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档案法》提出,国家鼓励档案部门开发利用馆藏档案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3]。高校丰富的档案资源包含大量的红色文化和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教育资源。高校档案部门有义务、有条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赋能助力。

当前,学术领域有关档案工作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高校档案专业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如徐拥军、熊文景对档案学专业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实践路径进行了研究[4],闫静就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档案课程育人功能的实践探索进行了研究[5]。二是围绕国家档案馆如何助力高校思政教育而展开。如李星玥、张斌研究了档案馆参与课程思政的基本模式与建设策略[6];唐贞全围绕综合档案馆赋能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路径进行了研究[7]。但专门针对高校档案工作如何有效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研究尚属空白,且也较少有高校档案部门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具体工作实践。因此,本文从理论阐释的视角出发,在明确高校档案工作和高校思政教育两者间的双向价值的基础上,探讨高校档案工作赋能高校思政教育的工作路径,以期为高校档案部门提供实践参考。

2 高校档案工作对于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2.1 以翔实的档案丰富思政教育资源

“大思政课”建设需要大资源平台的有力支撑。档案作为记录历史和见证文明的第一手材料,具有很强的“育人”属性。高校档案是党和国家历史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汇聚了一代代高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的精神财富,浓缩了学校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高校档案工作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大思政”新格局的组成部分,将为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更贴近师生的育人资源。如果能够充分挖掘利用好这些资源,将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凝结为爱党爱国、爱校荣校的精神力量,发挥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2.2 以空间优势拓展教学实践场所

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早已超出课堂教学的范畴。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背景下,为保证高校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思政教育需要走出课堂,走进实践。当前,随着高校档案工作的发展,馆舍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一些高校积极拓展档案工作触角,推进高校档案馆与校史馆、纪念馆、博物馆等一体建设、联动发展,其用于档案陈列展览和宣传教育的场所大幅增加。这些场馆及其举办的各类展览可以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充分的教学实践场所,为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教育形式、拓展教育空间等创造良好条件。

2.3 以独特内容拓展“大思政”工作格局

思政教育的重要目的是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当代思政教育背景下,档案特别是红色档案不仅因其记录了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而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更因其所蕴含的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而成为赓续红色文脉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资政育人最生动、最具说服力的素材。高校档案部门可以通过深度开发红色档案资源,编撰红色档案书籍,拍摄红色档案专题片,组织红色故事展演,举办红色档案展览,甚至开设专门的红色档案思政课程,从而为拓展“大思政”工作格局发挥无法替代的作用。

3 赋能思政教育对于高校档案工作的价值所在

3.1 服务高校立德树人大局,提升档案部门影响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核心任务之一。高校档案部门除做好档案收集、保管、利用等常规工作之外,应围绕高校各项中心任务开展工作。高校档案工作通过融入思政教育,充分挖掘档案资源中的思政元素,充分发挥档案育人作用,既能推动“沉睡”的档案资源活起来,也有利于更多的教师和学生走近档案、了解档案,在服务高校立德树人大局的同时,提升高校领导和全体师生的档案意识,提升档案部门在高校中的地位。

3.2 促进高校档案工作转型,增强档案服务效能

通过助力高校“大思政课”建设、服务高校育人中心任务,可以激发档案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档案工作各个环节和领域的质量和效率。高校档案部门为满足大思政建设的需要,在档案资源建设方面,需着力收集反映高校发展辉煌历史、优秀办学理念、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档案史料,以夯实思政档案资源基础;在资源开发环节,需着力通过生产各种档案文化精品提升思政服务效能;在文化传播途径方面,需借助图书、展览以及线上线下各种渠道提高传播效率和影响力;在信息化建设方面,需加快现代技术在档案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等方面的运用,这些都将有效促进档案工作转型、提升檔案服务效能。

3.3 推动档案工作理念转变,拓展档案人员角色

高校档案部门通过服务大思政建设,推动高校档案工作主动服务高校立德育人这个中心任务,将有力推动档案人员工作理念由重保管向重利用转变,由坐等上门的被动服务向围绕中心主动赋能的理念转变,推动档案工作从幕后走向台前。通过服务“大思政课”建设,档案部门需要特别注重培养档案人员在资源开发、利用服务和文化宣传等方面的素质能力,推动档案人员从传统的保管员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其向资源开发研究员和思想政治宣传员的角色转换。

4 高校档案工作赋能思政教育的三维实践路径

4.1 目标融入:强化档案育人功能

“存史资政育人”是档案工作的根本职能。高校作为党和国家直接从事立德育人的机构,其档案部门要将服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档案工作的基本职责和重要任务。高校档案部门应切实把握高校思政教育的基本规律,深入研究思政教育中相关教学单位的教师和广大学生对档案利用的需求,深入研究挖掘档案内容中的思政元素。要注重加强档案工作赋能高校思政教育的科研工作,组织对档案工作赋能思政教育的路径、方法等进行专题研究。

在此基础上,高校档案部门应从顶层设计出发,将服务“大思政课”建设纳入高校档案工作总体规划,明确思政档案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的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明确档案工作赋能思政教育所需的物质条件和资金保障。要积极争取将档案工作赋能高校思政教育纳入学校思政教育的总体规划,在思政教育中谋得档案工作的一席之地。

4.2 资源嵌入:推动档案走进思政课堂

高校档案工作服务思政教育最大的优势在于其丰富的档案资源。因此,写好赋能思政教育这篇大文章,必须在资源建设和开发上下功夫。

4.2.1 加强档案资源库建设,夯实思政教育资源基础。高校档案部门全面了解学校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职责、业务范围、资源产生量等信息,主动掌握学校各方面的档案资源状况。要从健全各项档案管理制度入手,着力构建一套完整、有效的制度体系,使思政档案资源建设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实现应归尽归、应收尽收,促进各门类档案完整收集、集中管理、安全保管[8]。要不断拓展档案资源的收集范围,面向校内外加强蕴含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档案资源的接收和征集。例如,红色档案、校史资源、重大活动、名师大家、优秀校友、优秀学生、学科建设等[9],为赋能思政教育积累更多资源。要紧跟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强电子档案归档管理,通过与OA以及教学、科研等信息系统的对接,推进电子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归档。要不断加强档案信息系统建设,加大人工智能、大數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档案实时统计、信息检索、价值鉴定、智能编研等领域的应用,提升档案信息利用和加工的效率和能力。要针对思政教育的现实需要,加大高校档案馆档案的开放力度,鼓励思政课教师和大学生到档案馆利用档案。

4.2.2 推进档案编研开发,促进档案思政资源转化。要深度挖掘档案思政元素,编纂加工反映党和国家奋斗历史和光辉历程、反映高校建设成果、发展成就以及优良传统等方面的档案书籍、专题视频等档案编研产品,制作档案文创产品。要依托高校档案馆舍主阵地,发挥档案资源优势,策划举办具有政治性和教育性的专题展览,为思政教育提供实践基地。要紧密跟踪高校思政课的实际需要,加强与思政教师的沟通协调,主动提供思政课堂所需的各种档案素材,包括文字、音像、实物等第一手的档案材料和编研材料等档案文化产品,以丰富的档案内容增强思政教育的理论深度,以多样的原始档案及其文化产品形式提升思政教育的课堂效果。有条件的高校档案还可以在上述资源开发路径的基础上,整合各种档案思政资源,构建档案思政教育体系,开设专门的档案思政课程,并努力以独特的档案元素和量身定做的课程形式使其成为受到大学生欢迎的热门课程。

4.2.3 积极利用数字技术,创新档案思政资源展演方式。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新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高校档案工作赋能思政教育除了将重心放在内容建设上,依托独有的档案资源为“大思政课”建设贡献力量,也要充分考虑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供思政资源。高校档案部门要依托网络平台,积极利用数字技术,采取线下与线上相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课程内容与档案思政资源相结合的方式,创新档案思政资源展演方式,有效提升大学生对档案思政教育的接受度和收益度。值得注意的是,线上和新媒体展演档案思政资源不是简单地将档案书籍、专题展览等搬上网站、某博、某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而是要根据线上和新媒体展播的要求,以高校学生的兴趣为导向,采用动画、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编发新媒体所独有的思政课内容,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效率,推动档案工作赋能思政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4.3 机制纳入:完善多元主体协同的工作机制

高校档案工作赋能思政教育涉及高校档案馆、教务部门、教学单位、教师、学生等各个方面,如果仅凭档案部门一厢情愿、埋头工作是无法取得预期效果的。为此,高校档案部门要主动作为,在将档案赋能思政列入思政教育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积极融入学校“大思政课”教育范畴,建立高校档案工作赋能思政教育的协作机制,加强与负责思政教育的教务部门、教学单位、教师的合作,为档案思政资源充分发挥其育人价值,助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体制机制支撑。

与此同时,高校档案部门落实赋能思政教育任务还应取得校外相关主管部门和历史文化机构的协同支持。高校档案部门可依托高校档案学会、档案工作协助组等多种渠道,加强同教育、档案、文化主管部门以及党史、地方志和其他高校档案部门的联系。一方面可以互通有无,不断丰富思政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在档案资源研究开发等领域加强协作,提高档案文化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共同推动档案工作服务“大思政”教育的效能。

结语

高校档案工作赋能高校思政教育具有双向价值,既能以翔实的档案丰富思政教育资源、以空间优势拓展教学实践场所、以独特内容拓展“大思政”工作格局,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又能促进高校档案部门服务高校立德树人大局,推动档案工作理念转变,提升档案工作效能和影响力。高校档案部门应抓住契机,从目标融入、资源嵌入、机制纳入三个维度充分发挥档案部门自身优势,激活红色档案资源,在“大思政课”建设中靠前作为,为高校思政课程体系构建推动档案力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EB/OL].[2020-05-12].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253/202005/t20200511_452697.html.

[2]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EB/OL].[2022-08-18].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2208/t20220818_653672.html?eqid=bbdc78cb0002f88900000004642a9d4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EB/OL].[2020-06-21].https://www.gov.cn/xinwen/2020-06/21/content_5520875.html.

[4]徐拥军,熊文景.档案学专业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路探析[J].档案学通讯,2021(2):20-25.

[5]闫静.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档案课程育人功能的实践探索——以“档案管理学”为例[J].山西档案,2020(6):103-111.

[6]李星玥,张 斌.档案馆参与课程思政的基本模式与建设策略[J].档案学通讯,2023(2):25-30.

[7]唐贞全.综合档案馆赋能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路径探索[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兰台世界,2023(12):12-20.

[8]韦晓燕.刍议艺术类高校特色档案资源建设与价值呈现[J].档案与建设,2023(12):69-70.

[9]赵彦昌,宋雪婷.红色档案在高校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应用的实践探索[J].兰台世界,2022(9):21-25+29.

(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实践路径思想政治教育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品牌化开发路径研究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