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自主游戏中师幼互动的有效策略

2024-04-02黄莹

家长·中 2024年2期
关键词:沙池师幼游戏

黄莹

儿童是通过游戏去认识世界的,在松弛欢快的游戏情境中,幼儿的语言沟通、社会交往等能力能够得到发展。在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进行互动沟通,积极引导幼儿开展自主游戏,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认知能力、情感体验、思维能力以及注意力的发展。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幼儿自主游戏中师幼互动的有效策略展开研究。

一、师幼互动的意义

(一)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在自主游戏中,教师应与幼儿进行及时有效的互动,从幼儿的视角观察游戏各个阶段中幼儿呈现的状态,尊重幼儿的学习、语言,以及社交等能力差异,“看见”与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发现并尊重幼儿表达的一百种语言,并在强调持续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对幼儿表现出的状态进行客观地分析与研判,然后提供有意义的建议。这对于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一方面,教师在理解幼儿语言和行为的基础上梳理出幼儿互动的关键信息,识别幼儿当下的兴趣和已有经验,根据每名幼儿的不同需求,捕捉互动契机,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与支持,能够真实有效地促进每一名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调动幼儿探索世界的积极性,帮助幼儿实现深度学习,促进个性化成长。

另一方面,幼儿自主活动是幼儿与所处环境、接触物品,以及同伴之间的互动,教师在遵循平等尊重原则上适时地介入幼儿的自主活动,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有助于给予幼儿更多的关注和理解,增进师幼情感,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让幼儿获得温暖、安全、可依赖的情感体验。幼儿在充满尊重、信任精神的环境下自主游戏,能够实现身心健康成长。

(二)促进师幼关系健康发展

教师捕捉互动契机,适时地介入幼儿自主游戏,能够积极促进幼师关系的健康发展。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中构建师幼互动对话的时机,促成“幼儿与同伴”“幼儿与自我”“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能够促使教师和幼儿在互动的过程中实现共同成长。

一方面,在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基于对幼儿自主游戏的观察和了解,引导幼儿对自主游戏活动进行讲述、讨论和分析,帮助幼儿将在自主游戏中获得的经验化零为整,分享游戏心得,修正错误的行为。这能够帮助教师积累师幼互动的做法与经验,提升教师师幼互动水平。

另一方面,良好的师幼互动能够让教师对幼儿的自主游戏行为有更多的关注和理解,有助于幼儿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关系,让教师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利用教育合力,顺利地开展教育活动,提高教育质量;促使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教育中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提高,从而实现专业的完善和发展。同时,良好的师幼互动能够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更有利于家园教育合力的发展与运用。

二、幼儿自主游戏中师幼互动有效策略

(一)尊重幼儿主体地位,从幼儿视角看待自主游戏

学龄前儿童通过游戏的方式认识和学习,尊重幼儿主体地位,以幼儿视角看待自主游戏,理解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行为和认知,以及表现出的社会性情绪、社会交往能力等,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自主游戏中表现出的主体性和发展特点,帮助教师在与幼儿互动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策略,促进幼儿实现健康成长和个性化发展。

1.以幼儿的视角创设自主游戏情境。

园所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提升幼儿智力与审美能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要以幼儿的视角创设自主游戏环境,打造能够给予幼儿归属感、满足幼儿个性化发展游戏环境,让环境生活化,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的过程中实现快乐成长。在创建幼儿自主游戏环境前,教师应在基于教研的基础上分析大、中、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情境创设的意义和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再现幼儿自主游戏教育蕴含的文化,让幼儿在情境中彰显富有个性化的生命力。

例如,在中班“沙池自主游戏”情境创设中,利用园所内的沙池创设游戏场地,让幼儿在亲身实践、动手建造、体验操作的过程中思考、创造和表现自我。

首先,在幼儿自主游戏前,活动区工具材料投放整齐、丰富,以此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满足幼儿在游戏中探索的欲望。在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工具、结伴玩耍及合作进行玩沙活动的过程中,对于幼儿在“沙池自主游戏”中产生的构想与建筑,教师要选择时机退后,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作为一名聆听者、欣赏者、助推者,鼓励和支持幼儿积极主动的探究学习。其次,在幼儿与自主游戏情境互动的过程中,幼儿会对游戏产生疑问和探索,如“在沙池里挖了一个大洞,会不会冒出水来?将沙池挖到底,水会不会陷进去?”教师应对幼儿的猜想、探索予以积极的回应,引导幼儿向门卫爷爷借水管,自己拼接水管引水进沙池,逐步推动幼儿进一步深入实践操作,帮助幼儿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

2.进行个别启发与分层指导,适时介入幼儿自主游戏。

在创设完幼儿自主游戏情境后,教师要帮助幼儿在情境中实现自我成长。例如,在中班“沙池自主游戏”互动中,幼儿会在自主游戏中、与同伴交往中对游戏的具体操作产生自己的疑问、猜想、探索和实践,当幼儿沉浸在“倒水进沙坑里就能变池塘”设想时,教师要把握游戏的整体流向,观察幼儿在整个游戏中表现出的个性化差异,关注每名幼儿的不同游戏内容和形式。

例如,对于性格内敛、喜欢独处的幼儿,教师要及时予以关注和引导,通过语言干预的方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对于执行能力强、表现能力强的幼儿,教师要及时予以表扬和赞赏,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及社会交往朝着正向的方向发展。然后,当幼儿集体对“沙池自主游戏”产生共同的疑惑时,教师要在把握介入指导的有利时机的基础上,选用适宜的指导方法与幼儿互动。例如,幼儿集体提出“将沙池挖到底,水会不会陷进去”的疑问,一方面,教师要在基于幼儿经验与能力有限的理解上,把握好介入互动的“力度”,及时给予幼儿支持,促进幼儿形成独立性。另一方面,在与幼儿互动交流前,教师要观察等待,把游戏交给幼儿,判断幼儿在沙池游戏中遇到问题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给予引导和帮助,帮助他們沿着游戏的设计方向继续探索。

(二)观察、记录游戏,为师幼互动提供着力点

在幼儿自主游戏过程中,记录游戏观察,能够为师幼互动提供着力点。幼儿在自主游戏中能够表现出真实且自然的状态,教师认真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并做好记录,对幼儿的自主游戏情况和学习需要做出客观全面的分析,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为师幼互动提供着力点。

1.密切观察,记录观察量表。

根据师幼互动的各项指标,对各年龄段的幼儿自主游戏进行观察并记录量表,通过游戏观察记录为教学开展提供着力点。一方面,教师能够通过观察来了解、把握幼儿的已有经验,并判断其在经验进阶中的位置,为后续进行高水平指导提供基础的条件。另一方面,在观察幼儿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扫描式观察和聚焦式观察,以照片、视频等记录展示,帮助幼儿保持记忆。

例如,在中班“搭建城堡”自主游戏中,首先,教师需要对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处、合作情况,幼儿在活动中遇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两大观察目标进行记录。在建构游戏活动中,幼儿能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和创造进行丰富搭建,修缮高楼,力求作品的完整。同伴合作的意识很强,交往过程流畅,能够跟同伴沟通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也逐渐能自己解决问题。其次,对幼儿的自主游戏表现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互动策略。一方面,在自主游戏前引导幼儿有目的地建构,与同伴讨论商量设计图,并按照图纸进行搭建。另一方面,在自主游戏结束后,利用观察时记录的照片、视频等鼓励幼儿欣赏自己及同伴作品中的亮点,帮助幼儿丰富游戏经验,提升活动水平。

2.及时交流,促进幼儿实现成长。

在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通过提问关键性问题,能够为幼儿提供信息支架,帮助幼儿实现经验增加。基于幼儿自主游戏的观察和记录,对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行为提出支持幼儿自主思考的问题,以此激发幼儿的表达兴趣,帮助幼儿梳理游戏经历和分享经验。

例如,在中班“搭建城堡”自主游戏中,首先,教师向幼儿提出支持性的互动问题:“你是用什么方法搭成了这么高的塔?你怎么说服小朋友愿意和你一起搭建的?”通过提问的方式,要求幼儿解释思考的过程,有效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其次,采用比较性提问:“你们觉得今天的搭建比起昨天,有哪些变化和进步?你这几天都在用蘑菇钉拼插图案,而且拼插得比之前更快了,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将幼儿的连续经验联系在一起,并通过解释和质疑进行交流讨论,以比较性提问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幼儿进行自主游戏的分析和推理。这样的互动交流方式,能够帮助幼儿将前后的游戏经验联系起来,发挥自主游戏的互动价值,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三)及时表扬与肯定,丰富幼儿的自主游戏体验

在幼儿自主游戏中,及时的表扬与肯定对幼儿有积极的心理支持作用,能够促进幼儿对自主游戏行为产生持续的兴趣,丰富幼儿的自主游戏体验,使其在自主游戏中与同伴交往时,能够体验到一种成功感和胜利感。对于幼儿提出的“幼稚”或者不符合常识的疑问,教师要给予及时、适度、积极、正面的肯定与表扬,发挥好教师的榜样作用。

1.运用赞赏语言肯定幼儿。

幼儿在自主游戏中表现出的行为,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幼儿的生活经历。当幼儿出现一些不正确的行为时,教师要传递成人对幼儿游戏行为的关注态度,将成人行为作为幼儿可参照的范例或榜样,提高游戏质量。

例如,在中班“娃娃家”自主游戏中,首先,对于幼儿在游戏中杂乱无章和干干净净两者的比较干预,将两者中表现优异的一方作为榜样,向他们渗透积极的游戏态度。其次,在干预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角色扮演对幼儿自主游戏进行隐形指导,以不打断孩子专注、投入的行为为前提,慢下脚步“等待”,捕捉互动契机,在适宜的时候与幼儿互动。如,当幼儿需要时间和空间的时候,教师需要做一个“退后”的观察者;当幼儿遇到困难和失败与同伴发生冲突时,教师要及时安抚,为幼儿提供与朋友和好的建议,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同伴相处方式;当幼儿需要教师肯定和赞扬时,教师要以“客户”的角色,感同身受地去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对幼儿在游戏中所表现出的创造性行为,用充满感情的语气和完整的语言表达进行肯定。这样的观察与回应会让教师与幼儿变得更亲近,提升幼儿的体验感,帮助幼儿顺利地发展与成长。

2.及时总结与提炼,提升幼儿自主游戏的能力。

对于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表现进行总结与分享,既能帮助教师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儿发展状况,为往后的幼儿自主游戏活动的设计提供调整依据,也能够为幼儿的发展提供契机,使幼儿能够在总结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学会倾听和接纳别人的意见及建议。

例如,在中班“娃娃家”自主游戏总结中,首先,教师可以针对自主游戏的开展进行分享互动,随机进行有效指导。教师要敏感地捕捉幼儿在游戏分享中有价值的内容,以便在之后的自主游戏设计中生成符合幼儿需要且蕴含教育意义的游戏设计。其次,教师要抓住幼儿自主游戏的闪光点进行总结分享,针对幼儿自主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或困难,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幼儿思考解决的方法。当幼儿自主表达想法时,教师要耐心倾听,对不同幼儿提出的想法进行总结和提炼,并贴近幼儿的游戏视角提出针对性的游戏支持策略,进一步促进幼儿自主游戏活动水平的提升。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幼儿自主游戏过程中,教师要看到幼儿的行为及过程,看懂幼儿行为背后的思维、意图、缘由等,分析并判断出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能力水平,以此进行互动沟通,积极引导幼儿参加自主游戏。幼儿自主游戏中的师幼互动,既能够促进师幼关系健康发展,帮助教师形成师幼互动共性的做法与经验,提升教师进行师幼互动水平,又能够在满足幼儿情感需要的基础上,调动幼儿探索世界的積极性,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沙池师幼游戏
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高师幼互动质量的策略研究
倾听儿童 相伴成长——“师幼互动”研修纪实
春天
渗漏排水式沙池
共享区域活动资源 滋长师幼幸福
渗漏排水式沙池
师幼互动视域下幼儿教学活动策略探讨
好玩的沙池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