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缺课”后,如何破解“补课”难题

2024-04-02司成勇司昪

教育家 2024年2期
关键词:传统性教学进度预防性

司成勇?司昪

近年来,受新冠疫情、自然灾害、流感暴发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缺课较多,影响了学业的顺利进行。据报道,不久前杭州市一小学六年级学生因生病住院落下3个礼拜的功课,被要求2天内补齐所有作业,由于缺课较多,他不知道该如何完成这些作业,一时感到十分崩溃,于是哭着报了警。现实中,这名学生反映的情况并非个例,不少学生因生病无法到校上课,复课后也未能很好地补齐相关知识,导致缺课内容如滚雪球般越落越多,甚至有学生因复课后听不懂后续课程而对某一科目失去信心。那么,该如何尽量避免缺课?缺课以后,学生、家长、教师该如何破解后续的补课难题?这是值得大家认真思考的问题。

缺课:尽量避免,沉着应对

于学生而言,缺课是一种损失;于教师而言,也不利于他们开展正常的教学工作。要纾解缺课难题,离不开学生、家长、教师的协同配合。

正确认识和理解“缺课”。首先,缺课是一种不良教学事件,它对学生、家长、教师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如导致学生学习内容缺失,甚至是学业中断,为他们带来一定程度的学习心理负担,不仅容易造成学习焦虑,严重的还会引发心理疾病。又如,学生生病期间大多需要家长的陪伴与照顾,可能影响家长的正常工作与生活,影响教师统一推进正常教学进度,增加他们的工作负担,等等。以学生的主观意愿作为划分标准,我们可以将缺课分为“有意缺课”与“无意缺课”。所谓“有意缺课”,是指学生由于厌学、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某项活动、“称病”等原因有意识地不去学校上课的行为,如在学生主观上表示愿意的情况下,与家长一同外出旅行、参加家庭聚会等社交活动导致缺课。“无意缺课”是指学生主观上不愿意缺课,但由于家长或教师要求学生在本该上课的时间参加某项特殊活动或学生身体状况不佳等客观原因及外部因素而造成的缺课现象。例如,学生因患上传染性疾病,容易感染其他师生而不能到校学习等。依照上述分类,我们对于缺课的态度也应有所不同。

努力避免“有意缺课”。首先,学生要明确学习是自己的主要任务,应当努力寻找学习的兴趣与乐趣,尽量做到不缺课。其次,家长要认真履行作为监护人的职责,不允许子女无正当理由的缺课行为。对于教师而言,一方面要向学生讲明学习的重要性,让他们自觉认真地对待学习任務;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将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打造成一个强大的“磁场”,增强学生的听课意愿。

主动预防、沉着应对“无意缺课”。“无意缺课”虽然由客观原因造成,但并非不可避免,比如因生病造成的“无意缺课”,可以通过日常提醒或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对于学生因参加某项活动而造成的“无意缺课”,家长及教师则可以与学生提前共同科学规划活动方案,尽量在学生的业余时间安排相关活动,避免占用学生必要的学习时间,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

补课:统筹规划,科学对待

如果学生缺课已成事实,或者不可避免,那么该由谁来为学生补课?又应该如何科学而高效地为学生补课,帮助他们顺利地弥补缺漏,减轻心理负担呢?诚然,为学生补课是教师应当承担的责任,每当班级中有学生大量缺课,不少教师常通过课后辅导、家访等形式帮助学生补足相关内容,顺利度过这段时期。针对缺课学生较多的情况,笔者认为,“补好课”这一难题仍然需要教师、家长、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

对于教师而言,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一是预防性补课与补救性补课相结合。教师在制定一周教学计划时,应针对大量学生缺课的情况有所预判,科学安排,按照学生学习的规律、课程教学的规律等解决补课问题,在大量学生缺课之前,做好预防性补课,即在开展日常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传授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引导他们掌握自主通过预习、阅读、复习、使用工具书、查阅资料、寻求学业帮助等手段,完成相关自学任务。换言之,教学生学会学习是预防性补课的关键,只要学生学会学习,即使未来出现大量缺课现象,他们也能沉着面对,进行自主学习或自我补课。此外,在做好预防性补课的情况下,教师还要做好补救性补课,即针对学生缺课的内容开展集体或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及时跟上班级教学进度。在进行补救性补课时,教师既可借助家访等契机亲自为学生上门补课,也能发动班级中的优等生,通过建立学习互助小组等形式,为缺课较多的学生进行辅导答疑,指导他们补习所缺课程内容。

二是技术性补课与传统性补课相结合。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和普及的今天,教师在开展补课工作的过程中,也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补课,以提高补课的质量和效率。例如,教师发现学生缺课后,可以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及时开启教室录播系统,把学生所缺课程全部录制下来,而后发送给学生或家长,让学生有机会跟随教学进度观看教学录像,在家弥补所缺课程内容。在开展技术性补课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适当进行传统性补课,即面对面为学生补课,或就部分内容在线上为学生进行补课,为他们解答技术性补课后仍然存留的疑问。对比两种补课方法,传统性补课可以更好地实现学生的个性化辅导,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不过,这也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技术性补课所记录的教学视频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持久性,便于学生反复观看。因此,当大量学生出现缺课现象时,笔者建议教师可以首先选择技术性补课,其次适当配合开展传统性补课。

另外,为了配合教师更好地开展补课,家长应做好孩子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协调,把孩子的健康情况、学习情况如实反映给教师,以便教师及时、准确地制定补课方案。同时,家长也要督促孩子按时上课,在不影响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减少缺课、及时补课,并按质按量完成学习任务。

最后,缺课学生应主动调整学习心态,积极与家长和教师交流,坦诚地面对自己的学习困难和问题,并将其真实地暴露在家长和教师面前,不遮掩、不回避、不过分焦虑。在补课过程中,学生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正确处理自己正常学习与补课学习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保证正常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争取“不欠账”;另一方面,要及时补课,尽快补齐所缺课程的学习内容,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早日回归正轨创造条件。同时,学生还要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主动向教师和同学请教相关学习方法与知识,努力掌握元认知知识和学习策略,提高自主补课的能力。

总之,缺课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只要学生、家长、教师能协调配合并科学应对,学生的补课难题一定可以妥善解决。

猜你喜欢

传统性教学进度预防性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传统性问题剖析
“进而不顾其安”是师德问题
企业上级无礼行为对员工沉默的影响:传统性的调节效应检验
大学生传统性文化和性心理的相关性研究*
关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的接受度
一个教学实践差异引发的思考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微表处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
馆藏唐卡保管与预防性保护
生物教学进度与落实的矛盾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