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行政干部能力素质要求与建设路径
2024-04-02杨晓波
杨晓波
摘要:高职院校行政干部是学校办学的关键力量,该文从高职院校发展需要角度分析了新时代对高职院校行政干部在政治、素质和能力上的客观要求,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干部自身和学校层面为提升干部能力素质的对策举措。
关键词:行政干部;能力素质;成长发展
引言
“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是新时代好干部的标准,高职院校既承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自身也面临全面提升办学质量的迫切需求。干部是学校办学的关键力量,高职院校行政干部来源结构复杂,质量参差不齐,已成为制约办学的一大重要因素,亟需得到高度重视并加以突破。
一、高职院校行政干部的能力素质要求
(一)政治要求
政治素质是干部的首要素质。高职院校行政干部是学校事务的管理者、组织者,其政治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科研、管理、育人等各项工作是否能够正常有序开展[1]。新时代要求高职院校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既要大胆讲政治,又要善于讲政治。
1.信念过硬。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是灯塔,是干部干事创业走对方向的根本保证。“志之所趋,无远勿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落马官员在反思自己错误时候首先都提到理想信念丧失,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高职院校行政干部要培养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自身一定要带头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有政治定力,能勇挑重担。心中有信仰,才能行稳致远。
2.忠诚过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为国育才的办学理念,始终从国家利益、学校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心中有国家,心中有民,心中有责。要以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从培养民族复兴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高度着眼,做好本职工作,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二)素质要求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的重要遵循。良好过硬的个人品德是合格的干部的基本要求。新时代高职院校好干部重在三个方面。
1.讲担当。行政干部是部门的责任主体,是部门工作业绩的主要责任人。对于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要积极谋划,狠抓落实,干出实效。干部有担当,体现在工作的主动性上,寻找工作的突破点,弥补薄弱环节。干部有担当,体现在工作的投入度上,能把单位的事作为自己的分内事,为了推进工作殚精竭虑,勤谋善思,奋力拼搏。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个干部是不是有担当,是不是在认真做事,很容易分辨出来。干部有担当,体现在工作的责任感上,会勇于担责,积极揽责,不是有了成绩是自己的,出了差错就推到别人头上。
2.讲正气。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干部持身要正,办事全凭公心,不谋私利。正气“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一身正气是干部做事的最大倚仗和底气。高职院校行政工作对象复杂,面向有不同诉求的教职工(包括企业兼职教师),数量庞大的学生群体,各种层次的合作企业,上级部门,属地政府和工作部门等,各种利益关系交织。如果工作原则把握不好,处理事情考虑因素过多,就容易左支右绌,进退失据,甚至酿成大错。要善养浩然正气,在保持公正公心上做出表率,敢于与不正之风作斗争。
(三)能力要求
事业要发展,关键在干部。干部在推进学校事业发展中的作用重大,因此對其能力素质需要有特别的要求。其中主要有四点。
1.政策领会力。高职教育发展历史比较短,教育规律与办学特点还没有得到系统的总结与梳理,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与我国办学实践相结合处于探索推进之中,而高职教育与社会生产联系紧密的特点又使得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创新高度活跃。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国家经济政策、教育政策和地方政府各类扶持激励政策的了解把握,直接影响一所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高职院校行政干部作为学校各项政策措施的制定者,必须熟悉相关政策,才能了解办学趋势,让学校发展与区域需求向适应,与教育改革方向相一致。行政干部作为部门的负责人,需要了解专业规范,掌握政策红线,使各项业务推进合法合规,游刃有余。
2.部门协调力。一所高职院校,一般管理机构15个左右,教辅机构4个左右,群团组织3个左右。行政干部既要面向各二级教学单位,又要与其他行政部门产生关联,一项任务往往不是单打独斗能够解决,部门协调能力直接影响工作推进效率。要了解部门职责,每项工作任务,梳理清楚自己部门的工作责任,需要哪些部门协作配合,具体任务要求是什么,做到心中有底。要了解部门特点,有的部门工作雷厉风行,有的部门习惯拖拉,有的部门兵强马壮,有的部门缺乏干事之人,有的部门善于突破,有的部门习惯守成,在分配任务时,要能根据部门特点随机应变,协调部门相互补台,如果囿于部门职责机械摊派,必然有部分任务难以如期完成,造成工作被动。要善于借助外力,在部门协调遇到困难时,及时与办公室等综合部门沟通,向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汇报,或召开工作协调会,群策群力来完善工作部署,合理落实工作,避免制造部门矛盾。
3.工作统筹力。高职院校行政部门日常事务性工作较多,上级部门时有任务下达,学校发展需要部门工作创新,因此工作压力都比较大。在繁复的工作面前,没有统筹能力,学不会“五个手指弹钢琴”,部门工作是无法有序高效推进的。要制定工作计划,明晰部门的工作重点任务,了解事务性工作数量,把握攻坚任务的难点,细化工作进度要求,甚至挂图作战。工作计划还包括制定经费使用计划,尽可能将经费使用节点前移,避免年底突击使用经费。每季度、半年对工作进展进行盘点,确保重点工作落实。要善于抓大放小,不追求事事完美完成,大事急事先办,非重要工作缓办,避免在无关痛痒的事务上浪费时间和精力。要善于统筹资源,高职院校部门工作人员编制紧张,与工作任务不断增长的矛盾在加大,要梳理工作任务性质,除核心业务以外,下放工作权限,调动教学单位的积极性,盘活教职工和学生资源。
4.人才培养力。优秀的部门负责人要有积极的人才培养意识,推动年轻业务骨干快速成长。要知人善任,了解部门工作人员的能力禀赋,充分发挥其工作特长,有意识弥补其能力短板。要创造平台,通过项目推进锤炼人才,给年轻人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通过会议发言、成果推介等,给年轻人展示风采的舞台[2]。要强化指导,在关键思路上给予点拨,在业务规范上做好把关,在年轻人成长道路上扶上马送一程,帮助年轻人快速成为专业领域的行家里手。要率先垂范,做好青年人成长的引路人,自身要有过硬的政治修养、业务能力、敬业精神,才能得到下属发自内心的尊重。强将手下无弱兵,干部要以部门出人才为荣,倾力帮助年轻人在事业上得到发展。人才培养好,学校才能有持续发展的力量。
二、高职院校行政干部能力素质的建设路径
(一)干部强化自我提升的内驱力
1.强化业务知识学习。高职院校行政干部大多既是专业技术人才,又是管理人才。发挥专业研究的优势,善于开展工作业务研究,把工作当学问做,实现做中学、学中做,总结业务规律,做到高屋建瓴,宏观把握,做本领域的权威专家。开展职业教育政策研究,了解高职及本科职业教育的特点和研究前沿,学习《职业教育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本科职教专业设置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出台后,各职业院校改革推进举措,借鉴先进经验,结合实际形成本校做法。打造自己的一技之长,或长于文字,或长于研究,或长于协调,或长于提炼,形成自己独特的工作优势。
2.强化管理能力学习。专业技术过硬、业务能力强是选任干部的基础要求,但是管理能力很难在平常的业务工作中得到全面体现,因此管理能力需要成为干部走上管理岗位后优先打造的素质选项。重视团队工作,学习管理学、心理学基本知识,发挥部门人员合力,让每个人做合适的事,发挥出自身的才干,做团队建设的行家里手。注重协调能力提升,建立整体行政观,强化统筹、强化配合,在各项工作中根据工作性质善做主角、甘做配角,建立良好的部门协作关系,为推进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环境。
(二)学校为干部成长发展搭建平台
1.系统开展干部的业务学习和培训交流。把干部能力提升培训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制定干部培训专项计划,形成全面覆盖、上下联动、相互衔接的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体系[3]。就培训覆盖面而言,实现中层及以上干部、重要行政工作岗位人员、后备干部全覆盖。就培训的内容而言,包括理想信念教育、战略思维与学校文化认同、领导科学与管理方法、学科专业建设能力以及财务知识、处突机制、安全素养等综合素养提升内容,让法治思维、战略思维等现代化理念深入干部心中,将学校的治理理念转化为推动干部素质提升的指引。还要注重深入挖掘区域紅色资源,优化干部教育培训的“供给侧”,挖掘新潜力,释放新活力,增强新动力[4]。就培训的形式而言,实行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相结合,专题辅导与现场实践相结合,交流研讨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立体化、多维度开展。就培训的组织框架而言,实行组织部门牵头、多部门合作的方式,如纪检部门负责廉政模块培训,教务部门负责教学单位干部业务培训,办公室负责学校治理模块培训等,有序开展,避免干部多头培训、重复培训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加强年轻干部的挂职和实践锻炼。“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年轻干部是能力提升的重点,是提升学校治理能力的关键。建立年轻干部挂职和实践锻炼的选派、管理和评价机制,调动年轻干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年轻干部数据库,遵照专业对口、择优选派、适才适用的原则,批次安排合适的挂职单位、锻炼岗位,定期对干部挂职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将年轻干部挂职锻炼的成果及考核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加强干部挂职保障工作,搭建与挂职干部的联系平台,深入干部挂职锻炼地区进行交流和慰问,关心支持挂职干部的工作,切实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支持干部学历学位提升,为干部攻读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研究生学历学位创造条件,提高干部整体层次水平。支持行政干部开展与工作岗位相关和专业技术领域的企业实践,每年统筹安排一定数量的干部开展脱产3个月或半年的企业实践,帮助了解企业生产实际,提高学校办学与产业的契合度。
3.完善干部分类考评与激励机制。考核既是奖优惩劣的主要依据,也是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训、管理监督的重要依据。要建立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以实绩为导向,分类制定以服务效能、岗位绩效为主要内容的考评体系,以岗位性质为基础,以岗位胜任度为逻辑起点,逐步构建突出能力、业绩导向的科学评价机制和指标体系,努力实现治理能力与干部职位相匹配。坚持任期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考核评价以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达成度为主要依据,强化结果导向,努力做到任期有责任、考核有标准、奖惩有依据。发挥好组织监督、审计监督、民主监督等作用,对领导干部的履职情况进行综合考评,使工作能力水平与干部提拔任用、激励约束、薪酬分配相吻合[5]。完善干部能上能下机制,对于确实不胜任领导岗位,在工作作风、管理能力等方面有较大欠缺的干部,及时转任专业技术岗位或后勤服务岗位,改善干部结构,为年轻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
结语
新时代新征程,高职院校作为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中发挥着独到而重要的作用。行政干部既是学校育人的直接相关者,又是育人工作的坚强后盾与保障。高职院校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主体,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具有强烈的开放性、互融性色彩,意味着高职院校行政干部需要面对更多来自社会各层面的工作挑战。提升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干部工作能力需要学校统筹谋划、多主体共同发力,丰富培养培训形式,不断总结创新,提高干部培养实效。
参考文献:
[1]雷虹.高校领导干部政治能力的时代内涵与提升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9):90-93.
[2]宋羽雅.高校干部队伍干部工作系统性重塑路径——基于温州医科大学的知事识人体系构建研究[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22,(6):510-513.
[3]孙立华,孙志海.新时代提升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实效性路径探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22,(4):68-70
[4]孙立华.对红色文化研学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J].渤海大学学报,2020,(4):47- 50.
[5]朱晗文.基于实绩评价的高校中层领导干部考评体系研究[J].大学教育,2022,(6):258-261.
(作者单位: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