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化产业管理的共享经济模式及其策略研究

2024-04-02贺龙

公关世界 2024年1期
关键词:创新发展

贺龙

摘要:共享经济是新时代的产物,其是通过深入挖掘闲置资源的价值,引导人们相互分享促进资源获得充分利用。共享经济模式下,文化产业管理获得强大的推动力,产业发展难度大幅降低。但如今的文化产业管理还存在重视度偏低、管理基础不扎实、高素质人才缺失等问题,导致具体的管理成效不如人意。若要使得这些问题获得有效解决,职能部门必须充分认知共享经济的价值,巩固文化产业的发展基础,积极打造优质的文化产业管理队伍,为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共享经济模式;创新发展

引言

文化产业在近些年获得极为迅猛的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国力提升等方面有着愈发明显的优势,由此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1]。共享经济模式是盘活闲置资源的重要手段,如当下的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都是该模式下的产物,现已获得广泛应用,其所具有的价值是有目共睹的。为使得文化产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文字资源实现高度整合与利用,可引入共享经济模式,充分开发知识产权,创新产业管理模式,引领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升提供重要支撑。

一、共享经济模式下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发展基础不够扎实

共享经济模式在各领域的应用价值愈发凸显,文化产业在此大趋势之下,呈现出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缺乏创新意识的问题。如今文化产业的发展依然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只有这些经济发达的地区才具备产业集聚区建设条件[2]。不可否认,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促使数字出版产业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核心,为文化产业的创新做好铺垫。但相比于文化产业发展成熟的国家,在此方面我国的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文化产业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很难应对共享经济模式带来的发展挑战。与此同时,文化产业尚且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相关工作者普遍缺乏创新意识,使得产业发展难以和区域经济优势紧密衔接,从而给文化产业质量提升造成阻碍。

(二)文化产业发展扶持力度不足

共享经济模式是如今经济发展的新道路,结合其发展现状来探索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问题,是促进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保障。但如今文化产业的发展所受的重视度不足,政策扶持不到位,很难把握共享经济带来的机遇,也难以应对各种问题。如文化产业所占GDP不高,且更为关注传统文化产业,对文化产业的创意沟通关注度不高,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有着较大的差距,从而使得文化产业政策渠道支持、资金支持等严重不足,发展形式缺乏创新性,管理模式过于单一,使得文化产业难以获得进一步发展[3]。

(三)文化产业对共享经济敏锐度偏低

在共享经济模式刺激之下,文化产业发展显现出产业发展层次不一、对共享经济敏锐度偏低的问题。从共享经济模式如今的发展状况来分析,文化产业在未来必然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实现此过程需市场主体与文化企业共同提供支撑,但如今影响力、规模较大的企业相对不足,缺乏创新能力的市场主体整体偏少,实力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而那些规模小、创新能力不足的企业对共享经济不够敏锐,无法及时把握文化产业的发展机遇。例如传统出版行业,其已有相对丰富的文化资源、健全的文化设施,但相比于新媒体、云空间等有网络科技作为支撑力的文化产业,普遍缺乏创新性,且在应用共享经济模式时缺失文化产业转化思维,使得文化产业无法形成规模化的发展历程,最终给文化底蕴的呈现造成不利影响。

(四)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严重不足

共享经济模式下,提升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尤其是对文化产业人才的创新能力、专业技能等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人才培养工作开展相对滞后,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严重不足,导致无法充分利用共享经济的优势促进文化产业提升发展水平。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需要顺应共享经济模式的发展要求,不是具备运行能力、产业发展意识、文化修养等即可,更为重要的是具备共享文化意识、创新发展能力等,人才缺口的变化是极为明显的。与此同时,文化产业在共享经济模式之下,打造包含创意、制作、销售在内的产业基地,相应地提升对人才队伍的能力要求,若是人才的能力水平不符合实际要求,加之人才流动性过大,必然会阻碍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基于文化产业管理的共享经济模式优势分析

(一)提升文化资源供需匹配度

基于共享经济模式背景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使得文化产品的供需匹配度得以提升,为文化产业高效发展做好铺垫。供给方的文化产品,由第三方平台暂时转移使用权,促进创新要素实现社会化。与此同时,需求方在获得产品的过程中,满足了自身对产品的需求,也促进了文化产品在区域内科学流动,将区域内的文化产业经济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去中介化的发展模式,可使得文化企业的发展活力得以保留,为更符合民众要求、质量更高的文化作品创作提供有利条件。

(二)激发创新意识及挖掘创业潜能

文化产业的共享经济可从知识、思想、技能等方面的共享体现出来,优秀的创意人才可在互联网交易平台中分享自己创造的作品、知识、技能,并从中收取服务费用。共享经济可促进文化产业将零散的文化资源进行收集与整合,并借助互联网平台的优势来提升产品供给效率,更好地保障资源利用率。人才和创意是文化企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共享经济延伸了优秀人才在文化产业中的服务范围,促进企业自身资源的高效利用,也可为优秀人才增加收入来源,还可有效丰富自身的阅历,提升个人的价值,唤醒创新意识,挖掘创业潜能,这不仅对文化产业人才的发展非常有利,对于整个行业的创新发展以及大众创业目标的达成都可发挥显著的作用[4]。

(三)强化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动力

新时代背景下的各产业发展,都应注重创新性,文化产业也不例外。文化产业在共享经济模式之下的发展,需要互联网平台作为支撑力、先进技术手段提供保障,将区域文化底蕴更好地呈现出来,在庞大的文化资源体系中脱颖而出,从而有效驱动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如应用社交平台可有效推广特色文化资源,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为文化资源的交易提供更多便捷性,且区域优秀文化资源在共享过程中,还可为文化资源的持续高效利用提供保障,从而不斷提升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动力。

(四)拓宽文化类企业融资途径

无论是开展任何形式的经济活动,资金的支持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供需双方来说,在资金资源方面有着不同的诉求点,需求方希望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借与方希望可提升借出资金的回报率。企业或个人在以往基本是从银行获得资金支持,而考虑到安全问题,银行会设置极为严格的放贷要求,使得大多数企业无法顺利获得融资,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发展动力逐步减弱,要实现长久发展极为不易。而在共享经济模式之下,有了共享金融的助力,此种状况可以有所改变。众多平台有设置“共享资金”的服务,通过闲置资金的共享来发挥资金价值,为那些难以获得银行金融服务的人提供资金帮助,自身从中获得收益。而文化类企业在共享资金的助力之下,有效延伸融资渠道,很好地弥补资金不足的缺陷。

(五)降低文化产业发展难度

共享经济模式可促进文化产业实现创新发展,使得固定资产投入得以缩减,中间商参与环节减少,运营成本大大降低,并可将地方经济基础对文化产业的支撑保障作用更好地呈现出来。而如今文化产业规模相对较大的聚集区,基本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可见经济发展规模对于文化服务的发展可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文化资源也可获得高效利用,从而更好地实现传承与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难度也会随之降低。

三、基于文化产业管理的共享经济模式发展策略

(一)提升发展重视度,加大政策扶持

相关部门与领导加强政策扶持与引导,对于文化产业充分利用共享经济模式的优势,保持产业发展活力是非常重要的。管理部门必须结合文化产业的特性及发展趋势,打造完善的共享网络交流平台,充分整合文化设施、区域文化内容等资源,提取各类资源的优势。与此同时,在文化资源整合时还应将发展成熟的文化产业案例引入其中,也可专门建立经验分享区,以及围绕着商业效益来设置贸易板块,使得文化产业在各类政策的支持之下,有效延伸发展路径,从而实现更好的发展。

(二)强化创新发展意识,巩固文化产业发展基础

若要使得我国文化产业获得高效管理,实现创新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共享经济模式,巩固产业的发展基础,融入更多共享元素,突破传统发展模式的约束[5]。相关部门及领导在扶持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深入分析共享经济模式对文化产业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着重针对消极影响制定应对策略,确保这些影响从根源上消除,从而更为充分地发挥积极影响的价值。同时,应该由区域文化资源和设施设备、经济基础等作为切入点,紧跟共享经济模式相关政策要求,着重对新发展模式下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进行探究。如将经济基础雄厚的区域,在创新经济模式发展方面的优势充分利用起来,深入调查居民对如今文化产品及服务的满意度,并基于调查结果对文化产业进行优化调整,尤其注重网络文化业、文旅行业等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此外,应积极争取对文化产业提供更大程度的政策与资金扶持,加大宣传力度,使得社会各界对该产业的发展引起高度重视,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激发相关工作者提升创新意识,为文化产业发展基础的巩固提供有效助力。

(三)加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促进和共享经济模式的对接

共享经济模式下,文化产业管理要求也随之提升,需要紧跟要求的变化加强产业人才的培养,使得人才的岗位胜任力得以提升,才可促进文化产业和共享经济模式的高效对接,从而推动文化产业朝着高质量方向发展。一方面,文化类企业在创新发展中,应注重结合共享经济的特性调整发展方向,特别是注重协调人才实力和经济效益等软硬件内容,确保企业提升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有效延伸经营空间,并不断扩充优秀人才队伍。对于产业发展资金支持方面,可针对文化产业在共享经济模式下的竞争状况及经营范围、发展主流形势,来制定人才培养专项扶持资金,通过外出培训、开设讲座、组织分享交流会等,使得人才获得全方位培养,在资金层面为其提供大力支持。另一方面,需要针对共享文化知识、文化创新能力等方面要求,积极引入现代化人才,为文化类企业的管理创新补充新鲜血液,推动管理质量的提升,为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好铺垫。总之,对接共享经济模式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产业人才,因而加强人才的针对性培养尤为重要,必须在此方面多加重视。

(四)提升共享经济敏感度,缩小发展层次的差距

文化产业在共享经济模式下获得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但部分文化企业对共享经济模式敏感度不足,难以将共享经济的价值充分展现出来,可见必须注重整个行业对共享经济模式的敏感度,促进产业层次差别的缩小,才可让文化产业长久保持发展活力。一方面,对于共享经济模式带来的冲击,文化产业需要积极应对,需要紧密关注共享经济模式相关政策内容,确保政策的高效转化,并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积极落实政策要求。另一方面,注重创新文化产业的结构、人才配置等,确保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资源供需双方的要求更为匹配,也可促进各相关方在良好的交易环境中进行资源置换,促进文化产业发展需求获得更高程度的满足。最为关键的是,对如今文化产业中传统文化和新兴文化产业存在的发展差别进行深入分析,并由相关管理部门来提取共享经济模式的优势,将新旧文化产业的资源进行整合,探索有效的融合发展路径,缩小产业之间的层次差距,促进文化产业提升创新活动,获得更为充足的发展动力。

结语

综上所述,共享经济模式是新兴的商业发展模式,是基于资源所有权不变的基础上临时转移资源的使用权,其的价值已获得高度认可,并在众多领域中获得广泛应用,也已有不少文化类企业尝试应用共享经济模式,且获得了不错的效果。纵观文化产业的发展实况,资源供给和需求方之间的匹配度相对不高,时常出现供需不平衡的问题,通过把握共享经济模式的优势打造共享经济平台,可有效拓宽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提升供需双方的匹配度。同时,把握好共享经济模式的发展机遇,调整文化产业发展结构,改善文化产业管理手段,有效规避了文化创意资源在产业运营和发展过程中的流失、纠纷等问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任子欣,杨婷,张义瑶.共享经济模式下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探究[J].西部学刊,2020(07):145-148.

[2]林玲.共享经济下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J].现代商业,2021(21):89-91.

[3]白晨星.共享经济下文化旅游价值共创影响因素探究[J].旅游纵览,2023(18):10-12+16.

[4]蒋晓薇.共享经济视域下我国文化产业资源整合实施路径分析[J].前沿,2017(09):39-42.

[5]王蕾,刘新霞,李冰燕.共享经济模式下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探究[J].新西部,2017(27):53+56.

(作者单位:南京传媒学院)

(責任编辑:豆瑞超)

猜你喜欢

创新发展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有效性
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的创新发展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探讨新时期环境下博物馆的讲解工作
创新发展 奋勇前进 释放洪荒之力
关于“互联网+”趋势下的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