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金税四期—数电票推行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税务会计方向人才培养的探讨

2024-04-01李妍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9期
关键词:税务会计人才培养

李妍

摘要:随着金税四期工程的推进和进一步完善,新形势下社会和企业对高校培养的财税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探讨了基于新形势下应用型高等本科院校税务会计方向人才培养的思考,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举措。

关键词:金税四期;税务会计;人才培养

一、研究背景

随着金税三期工程的开展和推进提高了涉税信息采集和运用的效率,大数据智能时代到来了。2018年金三系统再次升级,覆盖全国,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与其他政府部门、银行网络互联,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上线,进一步推进电子发票的运用和管理。2021年1月,国家税务总局开始推行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相关工作,这再一次提升了我国税收大数据运用水平,使税收征管从经验管理转变为大数据分析管理。2018-2021年,国、地税合并,社保缴费等逐步划归税务部门征收,金税三期正式上线,信息化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2021年8月,“金税四期”启动,金税四期是以发票电子化为基本内容,是“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此次工程将推动“以票控税”向“以数治税”“以数治队”转变,打造智慧税务。金税四期于2022年基本开发完成,截至2023年6月全国范围内已有广州、山东、河南、山西、内蒙古、上海、重庆、天津等24省市进入运行试点。“金税四期”的核心是发票电子化变革,即数电票(原“全电发票”),全电发票实现了从开具、报销、到入账和存储归档等所有环节全部实现电子化,也就是“金税三期”实现了信息联网,而“金税四期”则实现了发票“云”化,实现全流程监管。打个简单的比喻就是:金税四期—数电票(原“全电发票”)的推行和运用使得所有行业、所有企业都进入了一个唯一记录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下所有交易记录都通过电子流的形式被记录、被监控,在数电票下,不需要税控设备,不需要领用发票,不需要核定税种,不区分联次,只有一联,税务部门和其他部门,其他平台的数据共享程度会跃升一个台阶,因为发票已经“云”化了,想虚开、想买票、想逃税,会难上加难!

目前全国大范围都开启了数电发票的试点工作,从电子发票到数电票,是“以票控税”到“以数控税”的最后一跃。从三期的“以票控税”升级为“以信息流控税”,并且联通非税业务信息,发展智能化的信息处理机制,多部门联合、数据共享、信息共享,对异常数据会进行预警并作出检查,这代表着我国的税务监管已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维度。科技发展,最终将会实现税款征收的网络化、税源管理的数字化以及税务稽查智能化。

二、金税四期背景下企业及應用型高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金税四期工程—数电票的推行,企业违规被查的风险水平提高,数电票的应用将大大提高企业的合规性和透明度,存在偷逃税迹象的企业必定会成为税务机关预警监察的重要对象。税务机关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智慧税务和智慧监管,企业面临的涉税环境将变得更加严苛。

因此,在新的纳税征管环境下,企业必须提高涉税事项处理能力、加强内部管理、实现业财融合、防范税务风险。从近几年企业招聘信息来看,企业原来招聘的多半是“税务专员”“办税员”“纳税会计”等基础操作性岗位,现在,我们看到的更多是 “税收筹划主管”“税务经理”“税务主管”等职位,招聘层次越来越高,可以看出社会和企业对涉税人才需求的重视和转变。税务会计在企业和税务机关中的地位日益凸显。金税四期不仅带来了税务处理方式和流程的变革,也对税务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尤其是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各种稽查案例。更让企业注重控制“涉税风险”,其关键因素就是涉税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执业水平。税收风险的防范成了当前企业面临的新形势和高校培养财税人才的新需求。

金税四期背景下,税务会计的技能要求也相应提高。税务会计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会计、税务知识,还需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能,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税务软件和信息系统。此外,税务会计还需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能够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税务处理方案。为满足这些新的技能要求,需要对税务会计人才进行持续的培训和培养,更新其知识和技能结构。

在 “金税三期”“金税四期”不断完善成熟的背景下,税务机关利用大数据平台,不断推进税收征管的规范化和智能化。不断出台的新的税收政策对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成为应用型高校培养复合型财会人员的重要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结合当前社会新形势,企业新需求对会计专业的财税类相关课程比如《税法》《税务会计》《税务代理》《税收筹划》等课程进行重构和整合,推进课程建设及改革,是否应根据当前新形势引入新的涉税课程,比如《纳税评估》《税收风险防范》等,这些都是开设财会专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考虑和实践的。

三、应用型高校税务会计方向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现状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代偏离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数字化发展进程加快,为税务部门税收工作,企业涉税经营风险都带来了重大机遇与挑战。传统行业不断受到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冲击,财会人员需要调整自身适应社会发展,然而高校的会计教学却未能与时俱进,比如:以前会计人员只需要了解税收法律法规,正确计算并申报税额即可,但伴随着我国智能税务时代的来临,这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需要财务人员能够帮助企业识别税收风险并且对涉税风险进行评估和防范,同时还要能帮助企业进行税收筹划,这样高端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才不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1. 课程结构不合理

应用型高校税务会计方向课程体系构建必须满足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水平、高层次的应用型财税复合人才为核心,不断加强财税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提高学生涉税工作的实践能力。但是大多数高校财税类课程中,涉税课程以理论课程为主,实践类课程由于受到实训条件、师资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占比较小,比如:《税法》《税务会计》《税收筹划》等课程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实践操作,或者仿真实训平台的辅助教学,形成了“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课程格局,不利于复合型财税人才的培养。尤其当下,涉税政策变化快,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的影响下,发票平台、报税平台等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如果不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高校培养出的人才将无法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要。

2. 涉税类课程性质多为选修课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我国税制也不断进行改革,AI技术的发展,区块链技术的影响,大数据平台在各行业的应用,税务机关的税收稽查能力大幅提升,提前做好税务管理,降低涉税风险,是当下企业面临的首要任务。当下企业经营的趋势是业财税正在逐渐融为一体,企业对财税、法律的复合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与之相对应的便是企业已逐渐认识到税收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然而,大多数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并没有把税务综合能力的培养放在核心位置,大部分涉税类课程均为选修课,比如:《税务代理》《税收筹划》《纳税会计》等。由于涉税类课程多为选修课,学生可能会不重视或者出于难度考虑不选修,这导致他们今后走到工作岗位后无法适应企业的相关需求。同时,部分选修此类课程的同学由于缺乏基础课程的学习,专业基础薄弱,可能没有办法实现课程设置该有的学习效果,导致传统财会人才涉税综合能力薄弱。

3. 缺乏纳税评估或涉税风险防控类课程

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还是着重于理论的教学,传统的涉税业务的计算、纳税申报的操作等。没有考虑金税三期工程上线后,尤其是金税四期—数电票的推广后企业面临的新的涉税环境,税收征管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数电票的应用增加了企业的税务风险。税务会计需要了解和掌握防范税务风险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对数电票数据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税务风险,保障企业的合法经营。为了避免企业产生或者是涉税风险提高,企业应该进行前置的税收管理,纳税评估,提前对涉税风险进行预估和控制。因此,高校应该增加相关的纳税评估和税收风险预防和控制的课程。但目前大部分应用型高校财务会计类专业课程是没有增加或开设税收风险评估、防控这一系列课程的,与社会、企业需求脱节。

(三)课程配套资料滞后

近年来,由于受到经济、疫情、科学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税制不断改革,税收政策相继出台,为了减轻纳税人的负担,起到税收宏观调控的作用,税收政策变动多且快,这对于税务会计方向类的课程教学以及税务会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是因为政策变动频繁,导致涉税课程相关教材与现实脱节,更新滞后,给税务会计人才培养带来了诸多障碍。

(四)教学方法手段单一

涉税类课程由于其知识的特殊性,比如《税法》,政策条文较多,同时税法政策变动较为频繁,大部分老师的教学方法仍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偏重理论教学,学生被动接受专业知识,缺乏实际的案例和实践操作,这使得学生难以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实现“以学生为中心”。

同时,单一的教学方法往往缺乏互动和讨论,这使得学生缺乏参与感和主动性,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潜力,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复杂的涉税知识和政策。

(五)涉税实训类课程较少无法满足人才培养需求

由于受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结构设置、学校实训平台及实训室搭建、学校投入等条件的影响,税务会计方向类涉税实训课程较少,相关实践教学软件平台也较少,以昆明城市学院商学院为例,目前并未开设税务会计方向的涉税类实训课程,缺乏系统的实际操作教学环节,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学习积极性也容易受到影响。同时由于没有校外相关实训,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也难以应对真实的税收环境和问题,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六)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期末成绩主要是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出勤、作业、期中考试等作为平时成绩,期末采用纸质闭卷的考试形式,通常两者占比为4:6,这样的考核方式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知识体系,学生会更倾向于针对教材的理论内容进行复习和练习,从而提高期末考试成绩。这种考核方式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缺乏对其他方面如实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的考察。同时,如果考核只注重理论知识而缺乏对实践操作的考察,可能会导致学生缺乏实践操作能力,难以应对实际工作中的涉税问题。

四、应用型高校税务会计方向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的思考及建议

(一)结合当下社会发展形式,调整税务会计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将税务会计方向人才培养以适应市场需要、服务产业应用的高素质“应用型”税务会计人才为目标,输送合格的“懂理论、重实践、理实一体”的财务会计类“复合型”人才。也就是说我们要把税务会计方向的培养目标从过去为企业培养会计人才,转而为企业、中介机构、地方政府等各领域培养财税方面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為基本定位。

在大智移云的时代,在金税三期已经全面展开,金税四期工程正在上线的当下,应用型高校要了解社会需求、企业需求、学生需求,制定与时俱进的税务会计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当下企业、社会的需求,税务会计方向人才培养可以从以前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向企业、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进行转变,人才培养要求根据企业需求进行设置,重点从税收管理、税收筹划、纳税申报、涉税风险防范、纳税风险评估、税务代理业务等课程培养应用型人才。

(二)搭建合理的涉税类课程体系

1. 引入或增设《纳税评估》或《涉税风险评估及管控》等新课程以及配套实训平台

目前,大部分应用型高校开设的涉税课程均是站在企业的角度,培养掌握专业税务知识,会熟练进行纳税申报缴纳操作,能进行税收筹划的财税人才,但在当前的新形势下这一培养目标是远远不够的,在大数据信息化、智能税务新形势下企业面临的税收环境变得更加严峻,对税收风险的评估和管控成为企业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但由于政策的更新,纳税人对政策的学习和掌握不够充分,财务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等情况有可能使得企业面临一系列的税收风险,由此带来损失。基于这一背景的考虑,建议高校可以开设和纳税评估或者涉税风险评估有关的一系列课程服务企业,既能实现合法合规纳税,也能帮助企业提前识别和规避涉税风险,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企业税务风险的防范措施的技能,使学生具备识别和规避税务风险的能力。

纳税评估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评估和判断,运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对纳税人(包括扣缴义务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评估分析,发现问题进行调查核实,进行税收征管的一种具体行为。建议增加该门课程,让同学们换一个角度站在税务机关的角度去审视企业账务处理、涉税事项处理的全流程,这样可以改变同学们的视角和思考方式,再结合新颖的课程教授模式,比如情景演绎、角色扮演、案例分析、企业(税务局)等行业专家分享等课改方式,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互动性,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同时,加大资金投入,除了现有的纳税申报等税务基本技能实操平台,还应继续引入或建设纳税评估,纳税风险识别及防范等實训平台,实现理实结合的高效学习。

2. 加强涉税课程建设及改革

大部分高校目前开设的涉税课程主要是《税法》《税务会计》《税务代理》以及《税收筹划》,开设课程相对独立并且通常分属不同学期。上述四门课程重复内容较多但又各有侧重,建议高校根据各自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构和整合,比如《税务会计》和《税务代理》课程可以进行整合,该门课程以培养学生实操能力为主,增加实训软件或实训平台的使用,可以引入税务技能大赛,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趣味性,避免学生反复学习同样的内容降低学习兴趣。

同时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反映最新的税收政策、法规和实际业务操作的变化,保持课程的时效性和实用性,比如:更新涉税实训平台,引入数电票专项实训,让学生能紧跟企业和社会的需求,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实现应用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三)推动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

以赛促教和以赛促学的方法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方式,它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也注重实践和应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参加各类专业竞赛,可以培养学生对于涉税业务的兴趣,鼓励学生的创造力与创新性,培养解决纳税申报、涉税风险评估、税收筹划的创新性和应用性能力。通过提高学生的整体财税素养,让学生能在税务会计方向人才培养中深入探索、创造,成为税务会计方向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

以昆明城市学院商学院为例,商学院积极参与各类涉税专业类赛事,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教学手段,教学方式,不断提升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税务会计方向人才。商学院税务会计方向课程建设“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主要是将课程理论贯穿到实践中去,把比赛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中,对教学内容进行解构与重构,提出新颖有趣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将以往的“一卷定终身”的考核方法,转变为让学生在课上课下都围绕竞赛题目进行技能学习和实践。通过比赛结果,结合行业需求,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提高税务会计方向课程教学的质量。

当下,涉税类专业赛事主要集中于两个部分,一是纳税申报等基本税务技能操作的比拼,二是企业纳税风险评估和防范,企业涉税风险案例分析,也就是智能财税内容的比拼。结合各项专业赛事,在课程教学中除了讲授涉税相关理论基础知识外,还逐渐以专题形式引入了财税分析、税收风控、企业涉税风险案例分析等内容,要求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案例分析展示等方式进行学习,同时,会根据学生参赛情况列入成绩考核评价指标当中,提高过程性考核成绩占比。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授课教师要设计出合适的竞赛题目,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实践,可以帮助教师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授课水平和综合素质,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对教师自身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为了更好地解决学生比赛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必须不断学习新理念,学习学科前沿新知识,加强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与时俱进,跟进时代的潮流,满足学生多元化多层次的培养需求。

(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首先,充分实现雨课堂、英华在线等平台加强线上线下教学。课程建设及改革过程中,注意加强教学辅助平台的运用,利用雨课堂、英华在线等平台进行互动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翻转课堂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其次,通过使用任务驱动法、发布慕课学习资源、案例分析法、小组活动法、情景演绎法等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建设及教学中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最后,通过建设案例库,引入实训平台操作,积极参加各类专业比赛,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帮助教师了解自身优势和短板,为教学理念的更新、手段的创新、方法的变革提供参考,进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五)加强校企、校政合作,提升学生竞争力

校企、校政合作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产政教融合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打造校企合作单位、校政合作单位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学生走进企业、走进税务财政部门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同时要积极访企拓岗,建立校企联合的教学管理与教学双方资源的共享模式,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基本文件和管理规章制度,构建“校企联合订单式培养”的教学模式。

(六)加强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

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的改革在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搭建合理课程体系的同时,它还要求师资队伍不断与时俱进,站在学科前沿,既要通晓财会理论与实践,又要熟悉智能化、信息化的方法。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高校必须开拓思路、运用新思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引入”复合型师资,引进具有实践经验和高级学历的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可以直接聘用校外专家学者作为外聘教师,也可以与其他高校进行师资共享。可以与企业加强校企合作,邀请具有实践经验的税务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或实践导师,为学生提供更全面和实际的教学指导。

其次,让原有师资“走出去”,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在培训方面增加师资智能化、信息化方面的培训,让教师走到企业中去进行挂职锻炼,不断了解当下企业业财税方面的新动态,以此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和智能化新知识的掌握程度。

最后,建立教師评价制度,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作绩效,激励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

税收相关法律政策变化较快,现行教材的出版需要一系列繁琐的流程,导致高校教材滞后常常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同时面临着互联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智能税务时代的来临,高校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专业素养也面临挑战。针对教材建设和改革,笔者建议高校教师要不断学习最新的政策内容,结合网络信息的优点,积极开发紧扣政策,与时俱进的学习内容,收集最新的案例资料。同时教师自身要不断学习充电,了解行业、学科领域的最新动态,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苏钰雅.“互联网+”环境下《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财会学习,2019(16):199-200.

[2]周心洁.税制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纳税,2019,13(25):15-16.

[3]周燕.人工智能时代地方应用型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标准改革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1(21):95-97.

[4]高志清.大数据时代及金税三期下财务人员的转型思考[J].纳税,2019,13(17):100+103.

[5]孙倩,宋在科.应用型本科高校智能财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财会通讯,2022(11):167-171.

[6]刘刚.大数据时代企业税务会计工作面临的挑战与措施[J].中国市场,2023(15):153-156.

[7]徐娜力.基于PGSD能力分析模型的税务会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9(02):77-81+84.

[8]杨君倩.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税务会计面临的挑战与决策[J].营销界,2023(05):149-151.

[9]唐开兰.专业方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税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23):1-2.

(作者单位:昆明城市学院商学院)

猜你喜欢

税务会计人才培养
探讨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与协调
如何构建适合我国的税务会计模式
有关事业单位税务会计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探析国外税务会计的经验和启示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统分关系影响因素的探究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