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创新策略研究

2024-04-01冯经纬李静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9期
关键词:农业经济经济发展乡村振兴

冯经纬 李静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的国家重点,强调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发展。同时,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着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市场竞争和环境保护等多重挑战。如何在这一背景下制定有效的策略,推进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高效发展,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因此,文章以A镇为例,探讨其农业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应的创新策略,以期望为其他类似地区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建议,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经济;经济发展

当今世界,面对经济全球化、技术迭代加速和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农业发展模式和策略必须进行深度调整。这种转变在中国显得尤为迫切。几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使得中国崭露头角,但伴随而来的是对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深度反思: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对外部市场的高度依赖和内部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变革等诸多因素均指向一个核心议题,即如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高效和创新驱动发展。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中国的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理念和路径。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和农民福祉的全面提升,已被放置于战略核心。这体现的是一个深层次的转型:从以量的扩张为导向到以质的提升为核心,从简单的资源消耗到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在此背景下,农业经济创新策略不仅关乎中国农业的未来,更触及全球农业可持续性的命题。因此,深入研究这一议题,既是对实践的回应,也是对未来的探索和期待。本文以A镇为例,探讨其农业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应的创新策略,以期望为其他类似地区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建议,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选择评价指标的理论依据

农业经济发展的评估不仅仅是数值的对比,更是对一系列综合性指标的分析与解读。选择正确的评价指标意味着可以更准确、全面地反映农业经济的真实状况和发展趋势。为了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选择指标的理论依据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关联性原则:评价指标应直接与农业经济发展相关,能够真实反映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核心内容。任何与研究目的无直接关联的指标均应被排除,以确保分析的针对性和深入性;第二,客观性原则:指标的设定与选择应基于实际可获取的数据和事实,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这需要研究者在选择指标时进行广泛的文献回顾,确保所选指标有充分的理论和实证支持;第三,可度量性原则:为了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所选指标必须是可量化的。即使是一些看似抽象的概念,如农业生态效益或农民满意度,也应寻找合适的方法将其量化,使之可度量;第四,动态性原则:农业经济是动态发展的。评价指标应能够捕捉这种动态变化,反映农业经济在不同时间段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而在进行农业经济发展的评价时,正确的指标选择为整个研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奠定了基础。选择这些指标的理论依据涉及多个学科和研究领域,包括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和管理学。经济学理论:现代农业经济学的研究显示,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益的最大化以及市场的完全竞争性是决定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此外,生产可能性曲线和边际效应也为评价农业经济效率提供了理论支撑。社会学视角:农业不仅仅是生产活动,它还与农民的生活和社区的社会结构紧密相关。从社会学的角度,农业经济的发展应当考虑到社区的稳定、农民的福利和地方文化的传承。生态学观点:持续农业的概念强调了生态平衡和可持续性。生态学为农业经济提供了评价指标,如生物多样性、土壤健康和水资源管理,这些都是评估农业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管理学方法:农业生产和销售的现代化需要有效的管理方法。从管理学的角度,农业经济的指标选择可以从供应链管理、市场分析和品牌建设等方面进行。

(二)A镇的农业经济发展评价指标

综合各种理论和实际应用的需求,以下是所选取的评价指标:

单位面积产量(Pa):这是评估生产效率的核心指标,能够直观反映出A镇农业生产的效果和农民的生产技能。

农产品销售收入(Rs):作为经济效益的直接体现,这一指标反映了A镇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受欢迎程度。

土壤质量(Sq):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这也是衡量生态保护工作成果的一个关键指标。

农民平均收入(If):这一指标从社会福利的角度出发,评估A镇农民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

技术应用率(Ta):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这一指标可以衡量A镇在农业技术和创新方面的成果。

农产品品牌知名度(Br):作为市场与品牌指标,这一指标反映了A镇农产品在市场中的位置和品牌价值。

下表为具体的指标选取:

这些指标从多个维度全面评估了A镇的农业经济发展,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和策略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三)指标的权重确定方法

在实际的研究中,权重的确定方法有多种,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德尔菲法、解析层次过程(AHP)、主成分分析等。本研究采用解析层次过程(AHP)方法确定指标的权重。AHP方法的优点在于它能够综合考虑专家的判断和实际数据,使得权重的确定更为合理和客观。具体过程如下:

设λmax为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n为判断矩阵的阶数,则随机一致性指标CI计算公式为:

随机一致性比率CR为:

其中,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其值与矩阵的阶数有关。

最后确定指标权重如表2所示:

权重之和为1,表明这六个指标在A镇农业经济发展评价中的相对重要性。这些权重将为后续的评价分析提供参考。

二、评价结果与分析

(一)A镇的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评价

本研究选取了A镇近年来的各项农业经济关键指标数据。这些数据的选取基于其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它们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效率、市场竞争力、生态环境質量和农民的经济福祉。综合考虑上述指标,A镇的农业经济展现了一幅活跃的画面。单位面积产量稳定,表明生产力的持续提升;农产品销售收入增长,反映了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和竞争力;土壤健康状况维持在良好水平,为持续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农民收入呈现稳健增长,映射出农业发展与农民福祉的正相关关系;技术应用率的增加,反映了农业生产正在朝着现代化、科技化方向发展;而农产品品牌知名度的上升,说明A镇在农产品品质和市场推广上做得相对成功。具体见表3:

(二)其他区域对比分析

为深入理解A镇的农业经济发展情况,本文对A镇的关键指标进行了与相邻区域B镇和C镇的对比分析。以下是三个镇区的主要农业经济发展指标的对比:

从表3中可以看出,A镇在每亩产值上略低于B镇和C镇。这与A镇在农业技术普及率上的滞后有关,这一点在与B镇和C镇的对比中尤为明显。此外,A镇的年轻劳动力流失率明显高于其他两个镇,这直接关系到了A镇的农业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农产品品牌知名度方面,A镇也稍逊于B镇和C镇。这反映了A镇在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上的不足。而B镇和C镇由于较早地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进行了积极的品牌推广和建设。通过与B镇和C镇的对比,A镇的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短板更为明显。为促进A镇的农业经济健康发展,需要吸取其他区域的成功经验,结合A镇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

(三)A镇经济发展主要问题

1. 土地资源利用问题

A镇在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土地资源的利用。土地碎片化现象在A镇愈加明显,这是由历史土地分配和家族继承习惯造成的。多个小块土地的独立运营大大限制了农业规模化生产的可能性,降低了整体生产效率。此外,随着A镇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高价值的农田被转变为商业和工业用地。这样的转变虽可带来短期经济收益,但长远来看,这会导致农业土地资源的短缺,并会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再者,为追求更高的农产品产量,过度的农业生产活动导致土壤退化,甚至出现了部分土地盐碱化、硬化现象。土地的生产力下降,使得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都受到了威胁。

2. 技术与创新滞后

在农业经济的现代化进程中,技術与创新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然而,A镇的农业生产模式显示出明显的技术和创新滞后的特点。尽管现代农业技术已在许多地区得到广泛应用,A镇的大部分农场仍旧沿用传统的耕作方式,缺乏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和技术的应用。这种现象导致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也使农产品的品质与市场要求存在差距。且A镇在新品种培育、病虫害防控以及农产品后期加工等关键环节的技术研发与更新严重缺乏。

3. 市场与品牌问题

市场定位和品牌塑造已成为当下农业经济成功的两大支柱。尽管A镇的农产品在质量和特色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市场和品牌建设方面仍存在显著的短板。由于缺乏精准的市场研究和策略规划,A镇农产品在更大的市场空间中并未获得应有的位置。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产销不挂钩,使得优质的农产品不能与更广泛的消费者相遇。在品牌塑造方面,A镇面临的问题更为严峻。品牌不仅仅是一个标识,它代表了产品的质量、信誉以及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连接。但A镇的农产品在这方面仍然是一个“空白板”。由于缺乏持续和系统的品牌推广策略,使得消费者对A镇的农产品知之甚少,导致了销售潜力的丧失。并且品牌的缺失还导致A镇在与其他地区、其他品牌的竞争中失去了话语权。

4. 人力资源流失

A镇近年来面临的人力资源流失问题对其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难以忽视的冲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年轻劳动力纷纷涌向城市和经济更为发达的地区,寻求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生活条件。这导致A镇的农业生产逐渐依赖老年劳动力,而他们往往在农业技术和创新实践上缺乏积极性和效率。这种人力资源流失不仅影响了A镇的农业生产效率,还使得镇内的技术创新和培训变得困难。年轻的劳动力通常更愿意接受新技术和新方法,他们的流失意味着技术传递和创新的速度会大大降低。此外,年轻人流失也意味着A镇在未来数十年内会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而人力资源的流失还带来了社会层面的问题。随着大量年轻家庭的迁移,A镇的社区结构开始发生变化,孤寡老人数量增多,社区的活跃度和凝聚力逐渐下降。这不仅影响社区的和谐与稳定,还会导致乡村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逐渐消失。

三、基于研究结果的农业经济发展创新策略

(一)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对于A镇而言,其农业经济基础坚实,但在产业结构上仍然存在过度依赖单一农作物或动物养殖的问题。这种结构在短期内会带来经济效益,但长远看,难以持续,且容易导致生态环境的损害。

A镇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首先,加强农产品的深加工和终端价值提升。通过加工,可以使原材料的附加值得到显著提升,例如将玉米加工成玉米淀粉、食品或生物燃料等。同时,农产品加工产业可以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其次,鼓励多元化种植和养殖,减少对单一农产品的依赖,提高农业的抗风险能力。例如,可以尝试种植一些经济效益较高的特色作物或进行特色动物养殖。此外,加强绿色生态农业的推广和实践,提高农业的生态效益,满足现代消费者对健康、环保食品的需求。优化与升级A镇的农业产业结构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各种资源,加强技术引进和人才培养,强化市场导向,提高农业的整体竞争力。只有在产业结构更为合理、现代化的基础上,A镇的农业经济才能够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引进现代农业技术与知识

对A镇而言,引进现代农业技术与知识是推动其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建议A镇建立与高等农业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关系,定期为当地农民组织现代农业技术培训。这样的培训活动可以涵盖土壤检测、无人机喷洒、农业物联网技术等前沿领域,从而提升农民对现代农业科技的认识和应用能力。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也值得A镇重视。通过采纳现代生物技术,可以培育更加耐旱、抗病、产量高的农作物品种,直接提升产量与产品质量。同时,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方法,如使用生物制剂取代化学农药,将大大减少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数据科技同样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工具。A镇可以考虑投资于农业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以系统地收集、整合和分析从田间到市场的各类数据。这样的数据分析将为农民在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持。最后,A镇应当推动绿色和有机农业的生产模式,引导农民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确保食品安全并提升农产品的市场价值。在此背景下,A镇的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同时也为当地农产品开拓更广阔的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加强农产品市场的开发与品牌建设

A镇在农业生产中所获得的农产品无疑具有丰富的价值,但这些价值在没有有效的市场开发与品牌建设的情况下难以完全释放。农产品市场的开发不仅涉及产品的销售,更是与产品的价值提升、消费者的认知和市场份额的获得紧密相关。为了确保A镇的农产品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系统性地进行市场的开发与品牌的建设。在市场开发方面,A镇需要制定长期的市场进入策略,根据目标市场的特性进行农产品的定位。這包括考察目标市场的消费习惯、消费能力和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特点,以制定合适的产品组合、价格策略和促销活动。同时,通过与当地的经销商、超市和农贸市场建立合作关系,使A镇的农产品能够快速进入目标市场,并获得稳定的销售渠道。而品牌不仅代表了产品的品质与形象,更是农产品在市场中获得认知和建立信誉的关键。A镇应该从农产品的质量保证、包装设计、广告推广和公关活动等多个方面进行品牌建设。特别是在农产品的质量方面,A镇必须确保产品在从田间到餐桌的整个流程中都能保持其优良的品质。除了外观和口感等客观因素外,还应重视农产品的食品安全、绿色有机等属性,使之成为品牌的核心价值。

(四)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培训与流动

人力资源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日趋复杂,对农民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A镇应积极开展农村人力资源的培训工作,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培训内容可以涵盖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农村企业管理等多个领域,帮助农民掌握先进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培训形式则可以灵活多样,如组织农民参加专题讲座、实地考察和模拟操作等,以适应农民的学习习惯和需求。此外,A镇还可以与高等农业教育机构和农业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引入他们的教育资源和专家团队,进一步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同时,A镇还应关注农村人力资源的流动问题。在当前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农民工是农村人力资源流动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不仅为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农村经济带来了宝贵的外部资金和新的发展机会。但与此同时,农民工面临的就业环境、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问题仍然尚未得到有效解决。这既影响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A镇应通过改善农民工的待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为农村人力资源的流动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其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结语

乡村振兴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其中农业经济作为乡村发展的基础,其发展战略与创新策略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选取A镇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A镇的农业经济发展进行了详细的评估,揭示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土地资源利用、技术与创新滞后、市场与品牌建设、人力资源流失等。同时与其他区域进行了对比分析,进一步确认了A镇在农业经济发展上的优势与劣势。并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一系列农业经济发展的创新策略,旨在推动A镇的农业经济走向持续、健康、高效的发展轨道。总的来说,本文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创新策略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希望对A镇以及其他类似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有所启示与借鉴。

参考文献:

[1]李荣强,陈轩,朱建华.数字金融有效赋能农业经济发展的创新实践——评《数字乡村:数字经济时代的农业农村发展新范式》[J].中国农业气象,2023,44(06):541.

[2]王艺翔.基于“互联网+”的我国农业经济创新发展机遇与选择[J].中国果树,2023(05):150.

[3]柳晶晶,胡勇.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发展的耦合研究[J].农业经济,2022(09):3-5.

[4]曾珍,韩纪琴,吴义根.环境规制、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影响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22,38(08):17-21.

[5]崔慧霞.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融合的需求、机制及路径[J].农业经济,2022(04):6-8.

[6]庞金波,杨梦.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基于农业科技创新的中介效应[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7):85-90.

[7]胡欣.大数据统筹下区域农业经济精准发展模式的创新策略[J].农业经济,2020(10):10-11.

(作者单位:冯经纬,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李静,新疆兵团党委党校)

猜你喜欢

农业经济经济发展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