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自在”到“自为”构建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为基石的国际传播自主知识体系

2024-03-31胡正荣孟丁炜

对外传播 2024年3期
关键词:两个结合国际传播存在主义

胡正荣 孟丁炜

【内容提要】目前,我国的国际传播虽然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进程与鲜活经验中取得一些成果,但更多是以中国的在地性经验去注解和印证西方国际传播理论,而我们自身的国际传播大量借鉴外来概念与体系,建立在西方国际传播基础之上,由于外来理论的普遍性无法应对中国场景的特殊性,导致其对新时代涌现出丰富多彩的国际传播实践的学术解释力和引领力不足。因此,我国国际传播的历史使命在于构建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基石的自主知识体系,从而使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从潜在的“自在”存在到超越自身的“自为”存在,以更大的底气科学地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关键词】国际传播 自主知识体系 存在主义 两个结合

一、引言:自在与自为

所谓“自在”(len-soi),或自在的存在,是“是其所是”,而所谓“自为”(le pour-soi),或自为的存在,可以理解为“是其所不是”或“不是其所是”。“自在的存在”是指还没有发展的存在,不由人的主观意志所改变,也不用作用于人类社会,它是孤立的、静止的。而“自为的存在”则存在否定的可能性,通过不断累积否定因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现实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和超越,去获得新的存在。它具有超越性、生成性和自由性。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物品的存在是为了特定的目的,而人类的存在并没有任何预设的目的(因为“上帝已死”),所以人类要为自己的存在创造价值。人是面向未来的,具备无限可能的“自为”主体,而不是固步不前的。正如,人只有不断虚无自身存在,才能不断否定,不断更新和超越,这样才能实现最终的自在自为之存在。

自在与自为并不是毫无关联的、互相独立的。萨特认为,若是自为缺少了自在,那么自为就如同被抽空一般,这样自为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①而自在缺少了自为,则会一直处于混沌状态,停滞不前,无法在与他者的互斥中找到自我。因此自为与自在是互相融合的两个机体,缺一不可。二者融合的根本在于,以自为为中心,让自在朝自为逐步过渡发展。②

从自在到自为的过程寓于构建我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过程之中。上世纪初,新闻学从海外传入中国,它在我国的存在始于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创立,不久后,徐宝璜、邵飘萍和戈公振则分别奠定了新闻学三大分支,即新闻理论、新闻业务和新闻史。③自此以后,中国新闻业与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命运紧紧相连,新闻在中国不仅仅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需求下产生的交换商品与有偿服务,而成为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传播途径与有力武器。新中国成立后,新闻成为上通下达的“耳目”和“喉舌”。新时代以来,社交媒体平台与智能传播打破了传统新闻业界的单向传播模式,人们在信息大爆炸的喧闹中仍然需要客观冷静严肃的新闻去揭开真实的世界。我国的新闻传播学以现实为关照,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引,历经百余年的演变,在实践与理论的交互作用下,不断超越原本的基础,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体系。

国际传播作为新闻传播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理论范式与知识生产仍难以摆脱冷战以来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而当前,发展中国家崛起带来的多极化政治与互联网和信息文明的技术革新使得国际传播来到了历史与空间的岔路口。一方面,工业化、流水线式的新闻生产与传播体系受到新兴技术与平台的影响而更加松动,传播主体更加扁平化,国际传播的研究范围扩展到更广泛的信息传播实践、更具前沿性的新技术研究,以及更精准化差异化的用户研究;另一方面,近代以来,中国被动卷入西方主导的现代化过程与学科体系中。西方式的哲学思维对中国思想进行的切割,使得中国哲学失去了原本的整体思维优势,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中华文明逐渐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知识体系的主体化能力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也对解决世界性普遍存在的問题具有意义④。国际传播能力提升成为紧迫的国家战略目标,同样也面临着主体化建构的问题。因此,构建我国自主的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基石的国际传播知识体系,推动我国自主的国际传播知识体系由自在向自为的超越,既回应了增强对于新的国际传播实践的解释力的需求,也符合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更顺应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文明大放异彩的时代大势。

二、构建中国自主的国际传播知识体系的历史使命

1.回答中国之问: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的独特国际传播实践

中国文明绵延五千年,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正如梁启超所说:“西人称世界文明之祖国有五:曰中华,曰印度,曰安息,曰埃及,曰墨西哥。然彼四地者,其国亡,其文明与之俱亡。今试一游其墟,但有摩诃末遗裔铁骑蹂躏之迹,与高加索强族金粉歌舞之场耳。而我中华者,屹然独立,继继绳绳,增长光大,以迄今日。”⑤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百年奋斗,探索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举行了一系列重大活动,如G20杭州峰会、北京冬奥会等,提出了如“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新形态”等有中国特色的理念,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因此,我们的国际传播需要抓牢中华文明所留下的珍贵遗产和中国的独特现代化实践,来构建中国国际传播自主知识体系。国际传播与实践紧密相连,我们不仅可以关注国家形象研究,更应该放眼全局,考察国际传播与信息化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社会发展、国家治理之间的关系。国际传播需要立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通过对现实实践的概念化、抽象化、范畴化,然后将这些要素关联,形成解释分析的框架,再将研究发现与结论放在不同情境下验证,使其成为普遍化的知识体系,从而推动理论创新。⑥

2.回答世界之问: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国际传播新形势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可以看到的是,目前国际地区间纷争仍旧不断,保守主义与民粹主义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吸引了更多崇拜者,群体分化、极化与区隔使得对话沟通更加困难。在北方国家搞小团体来进一步分裂世界时,南方国家正在全球范围内崛起,发展中国家国际话语权被动的地位正在发生逆转。此外,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迅速迭代发展并嵌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交媒体平台方兴未艾,万物互联与虚拟现实重新定义着新闻的概念。面对世界之问,中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以合作交流代替对抗争夺,以开放包容代替封闭排外,以互利共赢代替零和博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⑦。但是,中国现有的国际传播理论更多的还是舶来品,其理解力、解释力都有这些理论生产时的情境有限性和在地适应性,很难完全有效服务中国实践⑧。因此,我们需要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既要从当前中国丰富的国际传播实践中汲取养分,又要从中华文明与全球文明交流借鉴形成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中获取经验,来构建中国自主的国际传播知识体系,为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普遍化和体系化的中国范畴、中国范式和中国理论。

3.回答人民之问:坚持人民至上是我国国际传播的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和理论方法始终指导着我国国际传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揭示了新闻传播活动的客观规律,明确了党和人民新闻事业的方针原则,为我国新闻事业确立基本遵循。而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本质要求。此外,国际传播归根到底是关于人的实践活动,通过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动,塑造正确认知,激发情感共鸣,增进价值认同,推动民心相通。因此,构建我国自主的国际传播知识体系,应当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构建能全面反映人民群众实践、及时回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知识体系。在数字时代,人民群众不仅仅是被动接受新闻的大众,更是参与到新闻生产与传播的有机互动中的行动者。国际传播应注重民间交流与传播研究,从人民群众的广泛而深入的传播实践中提取经验、总结理论。因此,构建中国自主的国际传播知识体系应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获取启示,同时也要将理论拿到人民群众中的实践中去检验,以此来不断更新完善国际传播知识体系。

4.回答时代之问:智能传播时代国际传播何去何从

“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⑩当前,智能传播全方位渗透新闻传媒业的进程中,基于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术,国际传播正在经历跨时代的颠覆,社交分发和智能分发技术、推荐算法以及社交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国际重大事件的舆论战中,例如乌克兰危机。与此同时,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受到其开发者意识形态的影响,难逃“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观,进而强化了西方学科体系的知识垄断,并加深了中西文化对立与隔阂,而更令人担忧的是其内容真實性存疑,为国际传播澄清谬误带来了更多的阻碍。因此,我国国际传播需要加快搭建自主的平台和大模型充分利用好平台的力量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潜力,推进媒体融合纵深发展,寻求在全球范围内最广泛的连接、共鸣与认同,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努力打破文化霸权主义,并避免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平台落入资本与政治博弈的游戏。因此,中国国际传播自主知识体系应超越传统国际传播的既定范围,拓展研究前沿与边界,以信息社会为基底的个体与世界的发展为研究取向,具备人类文明共同体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研究视野,以此构建更加完整、立体、全面的知识体系。

三、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基石的中国国际传播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路径

1.博古通今:立足“两个结合”,丰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

“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蕴含着既从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中汲取养分,又要扎根中国新时代的伟大实践的双重意涵,阐明了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方法路径,为推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提供了目标和进路。同理,国际传播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不是空中楼阁、向壁虚构,而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文化根基与调查研究之上的。首先,马克思主义思想提供了理论之源与基本方法论,我们要加强对马克思恩格斯原典的深入研究。例如2021年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组织高校开展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及各学科重要论述摘编工作,其中国际传播就列属于马列思想涉及的十个重点学科之一;其次,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例如李泽厚先生提出的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乐感文化”,不同于西方的罪感文化,培育了中国人内心喜乐、自强不息、乐观豁达的生命存在方式,因此不同于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妖魔化与污名化,中国国际传播更注重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再次,基于广泛深刻的中国国际传播实践,才能从中抽象提炼出构成自主知识体系的理论。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其中包含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国际传播领域有比如“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提升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等论述,为我国当前的国际传播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新话语和新的研究方向。

2.融合开放:以文明互鉴、学科交叉为窗口,创新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知识体系

费孝通先生在上世纪末提出“文化自觉”,意思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要认识自己的文化,但不是要“复归”,要在与他者的比较中形成动态的不断完善的主体性认知,但并不是“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文化自觉既是中华民族与世界上他民族之间的共处之道, 也是中国社会内部多民族、多种文化之间的共生之道。11因此,构建国际传播自主知识体系并不意味着自守。如果我们将自主知识体系局限于中国的特殊经验,没有凝聚成普遍性的理论,那么这种孤芳自赏的学术无法与世界沟通,也无法带来真正的主体性。我们一方面应该以世界的格局看中国和中国文化, 另一方面应当从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彰显理论的普遍性。12中国国际传播自主知识体系既是基于中国实践、凝练理念话语的特殊化过程,更是面向世界知识之林、对话碰撞创新的普遍化过程,才能防止陷入极端民族主义或普世主义的陷阱。此外,融合互鉴并不局限于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对话,还来自于不同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国际传播知识体系应吸收哲学、语言学、社会学、宗教学、国际关系学等学科的知识和理论,通过比较中西方审美、道德、宗教、科学等文化因素,在经典哲学、宗教学、政治学文献中提炼总结中西方在底层的相通之处,建构跨学科的国际传播理论。 13

3.实践导向:系统提升国际传播“三大体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归根到底,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和时代之问具有一致性,它们都是实践之问。要科学地回答好这“四问”,就要意识到思想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在实践创新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我们不能割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有机联系,更不能割裂它与现实的关照、与中国和世界语境的关联。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超越了狭义新闻观的视野,奉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和历史观的宏阔视野,揭示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一般规律,以及背后的意识形态关系与现实权利之间的复杂关联。因此,我们必须构建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基石的国际传播知识体系,以中国为观照、以世界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局,推动其从潜在的“自在”存在到超越自身的“自为”存在,在与世界学术界对话中实现批判性建构,互动互鉴、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坚守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并创新构建中国特色国际传播“三大体系”,要面向学科重要基础与重大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面向实践重大问题14,推动系统性的理论创新,提炼出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标识性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为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注入新活力、描摹新蓝图。

胡正荣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孟丁炜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法]让·保罗-萨特著:《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第290页。

②杜颖:《浅谈萨特的自在与自为》,《北方文学》2019年第8期,第151-152页。

③王润泽、赵泽瑄:《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思考》,《新闻与写作》2023年第3期,第8页。

④韩蒙:《中国知识体系的自主性问题——基于哲学视角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0月27日,第3版。

⑤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汤志钧、汤仁泽编《梁启超全集》第三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15-16页。

⑥胡正荣:《中国自主国际传播知识体系构建》,《新闻与写作》2022年12月,第1页。

⑦《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中国政府网,https://www.gov. cn/yaowen/liebiao/202310/content_6907766.htm,2023年10月8日。

⑧同⑥。

⑨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http://www. 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8/c_1118891128_2.htm,2016年5月18日。

⑩習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http://www. 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8/c_1118891128_2.htm,2016年5月18日。

11苏国勋:《社会学与文化自觉——学习费孝通“文化自觉”概念的一些体会》,《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第1-2页。

12李金铨、张磊:《以历史为经,以世界为纬——中国国际传播研究的想象力》,《国际传播》2016年第1期,第48页。

13张迪:《文明交流互鉴下的中国国际传播研究:范式创新与路径重构》,《新闻与写作》2022年12月,第33-34页。

14胡正荣、叶俊:《中国特色新闻学“三大体系”创新路径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国出版》2022年第20期,第3-5页。

责编:吴奇志

猜你喜欢

两个结合国际传播存在主义
新时期重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结合”
基于“两个结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做好两个结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水平
《归来》中的存在主义叙事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存在主义思想下《蝇王》与《鼠疫》的比较
荒诞世界的生存之道——《他们》的存在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