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雄黄治疫古今探微

2024-03-31张文风李岩珂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香囊朱砂抗疫

张文风,李岩珂

(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

雄黄是我国传统矿物类药材,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二砷(As2S2),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应用历史。雄黄最早作为颜料、祛毒杀虫药和炼丹原料使用,作为药材首载于《五十二病方》中,该书记载雄黄可治疥癣类等皮肤疾患。《神农本草经》言其:“苦,平、寒。主寒热,鼠恶创,疽痔死肌,杀精物、恶鬼、邪气、百虫毒,胜五兵。炼食之,轻身、神仙。一名黄食石。生山谷。”雄黄在古代广泛应用于疫病防治中,经典抗疫名方安宫牛黄丸、牛黄解毒丸等均有其身影。雄黄在现代临床中主要用于恶性疾病的治疗,如白血病和癌症等。例如,著名的复方黄黛片已应用于白血病的治疗,临床证实了其确切疗效[1]。然而,由于雄黄易氧化生成剧毒的砒霜及雌黄,并且在砷元素中毒或致癌的负面报道影响下,雄黄的应用一度受到质疑[2],这些因素大大限制了雄黄的应用范围。根据最近研究[3-4]显示,雄黄和砷并非是同一种物质,雄黄的毒性要远小于砷单质。因此,目前因错误观念,导致在疫病防控中应用受限的雄黄在未来应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1 雄黄古代抗疫应用

雄黄在古代被广泛用于防治伤寒、湿热、温热性疫病。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升麻鳖甲汤用雄黄驱毒辟邪。晋代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记载“太乙流金方由雄黄三两,雌黄二两,矾石、鬼箭各一两半,羚羊角(即公羊角)二两组成。”可当香囊外用,也可焚烧、熏蒸预防疫病。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辟温篇”载雄黄散方:“用雄黄、朱砂、菖蒲和鬼臼研细末涂于鼻、额头、耳门等处以预防疫病。”“辟温篇”中含有雄黄的方剂还有虎头杀鬼丸、辟温杀鬼丸、雄黄丸等,流传至今,疗效显著。明代吴昆《医方考》“瘟疫门”记载“雄黄气悍,能辟恶邪”,收录雄黄酒“辟瘟法”,“凡觉天行时气,恐其相染,须日饮雄黄酒一卮”。孙一奎在《赤水玄珠》载有“辟疫丹,以雄黄末一钱,麝香半分,用黑枣肉捣为丸,枣核大,朱砂为衣,绵包塞入鼻中,男左女右,入病家不染疫气。”清代刘松峰《松峰说疫》载“不染瘟方:雄黄五钱、赤小豆一两、苍术一两,共为细末。水调,每服一钱”;“太乙紫金锭雄黄三钱、朱砂三钱、麝香三钱、川五倍子二两、红芽大戟一两五钱、千金子仁一两,凡遇天行时疫,沿街阖户传染者,用桃根汤磨浓滴鼻孔,再服少许,任入病家不染”;张璐《张氏医通》记载含有雄黄的“点眼砂冰片”使用时取少许涂抹在眼睛和眼角(男左女右)用此治疗疫病,立即见效而且病不传染。雄黄在古代主要为外用(香薰、香囊等)。付士芳等[5]研究“古代香佩辟疫方防治瘟疫病用药规律”,发现在纳入的56 部书、193 种中药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药物是雄黄,占总频次的5.32%。此外,雄黄不仅是我国古代常用药物,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描述过雄黄,雄黄在印度阿育吠陀医学、阿拉伯传统医学著作中也有相关记载。

2 雄黄在现代抗疫中的应用

《黄帝内经》云“避其毒气,天牝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邪干。”“辟邪气”是预防瘟疫的重要方法,中医的香佩疗法(即佩戴中药香囊以防治疾病的疗法)即是这一思想的具体应用。在古代疫病防治实践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早在《山海经》中已经有佩带薰草来抵御疫气的记载,《孔雀东南飞》中建议放置熏香于床角以预防疫病。由于疫气属于无形之气,香囊中药物的辛散芳香之气可通过口鼻、肌肤、毛窍等遍布全身,调节气机,增强正气,从而达到驱秽逐浊、预防疫病的目的。近年来,随着甲型 H1N1 流感和新冠疫情的暴发,传统的香囊防疫疗法焕发了新的生机,许多学者自创了含有雄黄香囊方,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许晓莉[6]制作了用于防治甲型 H1N1 流感香囊(含雄黄、草果、白芷、砂仁、冰片等,将上述药物研末,取3 ~5 g 装袋)500 个。使用时佩挂于膻中穴或天突穴,尽量白天佩戴。辛宝等[7]结合本地疫情防治经验和蒙医传统防疫经验用药,创制香囊方(雄黄、麝香、黑云香、甘松等研末,每次取3 g,药粉3 天1 换),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除了香囊外,国医大师朱良春还用雄黄创制夺痰定惊散等方以治疗肺炎等传染性疾病。

3 雄黄的安全使用

3.1 毒性机理

雄黄是含砷类药物,对人体的损害主要集中于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造血系统等。患者如果长期、大剂量服用雄黄, 可导致重金属砷在体内蓄积,出现头晕、头痛、四肢无力甚至昏迷和死亡。雄黄中的可溶性砷化物是一类细胞毒性物质,可以妨碍细胞的正常抗氧化功能,特别是影响含有羧基的蛋白质。在进入机体后作用于酶系统,很容易与丙酮酸氧化酶的巯基结合,使之失活,阻碍了细胞的正常氧化和呼吸,从而严重影响细胞的新陈代谢[8]。

3.2 中病即止

使用雄黄时,要特别关注剂量和疗程,并密切观察病人的临床反应。雄黄中毒大多见于不规范的长期或大剂量使用,较常见的是慢性、蓄积性的中毒,“中病即止”是预防雄黄中毒的重要方法。

3.3 炮制减毒

炮制以降低其毒性的方法很多,《神农本草经》最早记载了雄黄的炮制方法。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炮制方法逐渐丰富完善,如干研法、水飞法、煮法、熬法、油煎法、火飞法等,其中历时最久的方法当属干研法和水飞法。目前,药典应用的即为水飞法,水飞法可以降低雄黄可溶性砷含量。

3.4 配伍减毒

孙宇婷[9]研究发现,雄黄对于肠道的损伤,可以通过口服丹参以减轻其副作用,降低其毒性。宋如珺等[10]发现,雄黄与黄芩、桔梗、甘草配伍可以降低雄黄对于肝、肾脏的损伤。甘草、黄芩、大黄可抑制人体对可溶性砷的吸收。

4 雄黄抗疫药理机制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雄黄具有防疫和抗疫的作用。在王明哲、程淼等[11-12]的研究中发现“雄黄能显著抑制呼吸道病毒的增殖,若在预防给药的条件下,其效果明显优于阳性药组。”根据MA Q 等[13]研究结果,六神丸(含雄黄)不仅能显著抑制病毒生长、分裂和增殖,还起到抗病毒作用;同时可抑制Toll 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 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来改善肺炎损伤情况。黄志祥等[14]观察到“雄黄可促进哮喘豚鼠肺泡灌洗液中嗜酸细胞凋亡,而且功效和作用时间、药物浓度成正相关”。汤毅珊等[15]的研究显示,雄黄可增强人体应激水平并有效抑制炎症介质的过度表达,从而减轻炎症损伤的进展。

5 雄黄抗疫配伍规律

5.1 雄黄配伍朱砂

雄黄、朱砂的配伍在古代十分常见,如至宝散、庆余辟瘟丹、红灵散、紫金锭等。其中,安宫牛黄丸是典型代表。作为“温病三宝”之首既具有清热解毒,豁痰开窍之功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安宫牛黄丸曾被国家层面方案连续7 次推荐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朱坤杰、张锋等[16-17]的研究显示,安宫牛黄丸能够改善胆碱及单胺类递质的功能,抗氧化、抑制炎症因子,对于细菌及内毒素引起的脑损害具有积极的保护作用,其中雄黄和朱砂是安宫牛黄丸发挥以上作用的主要物质成分。名老中医李可曾收集了陈修园治疫方:朱砂7.5 g,明雄黄7.5 g,辛夷6 g,辽细辛4.5 g,薄荷3 g,防风6 g 等,以上药粉每次5 g,甘油30 g 调匀,浸泡1 夜,再用消毒细纱布过滤,将滤出之甘油装入玻璃瓶内,塞紧瓶口,勿令走失药味。使用消毒棉签,在双侧鼻腔中部蘸取一滴绿豆大小的甘油进行涂抹,7 d 点1 次,共点4 次;如果瘟疫已开始流行,每天进行1次鼻腔涂抹,连续进行7 d。若瘟疫大流行,医生及疫区人群可以口服治疗,每天服用1.5 g,配以姜汤,连续服用7 d,可以有效预防传染。30 年代末,日寇侵华时期,察哈尔地区发生鼠疫,用此法者无一人死亡。在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曾推广使用这种方法,经过实践证明,此方可有效杀死鼠疫杆菌及各种滤过性病毒。

5.2 雄黄配伍雌黄

雌黄又称黄金石、昆仑黄、砒黄等。载于《神农本草经》,主要成分三硫化二砷(As2S3)。雌黄与雄黄功效相似,常常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如《圣惠》卷八十八载雌黄丸:“雌黄1 分(细研),雄黄1 分(细研),朱砂1 分(细研),川大黄1 分(锉碎,微炒),麝香半分(细研),白头翁1 分,徐长卿1 分,羚羊角屑1 分,可辟瘟疫,去百恶”。

5.3 雄黄配伍鬼臼

鬼臼又称爵犀、马目毒公苦辛,平。主祛痰散结,解毒祛瘀。《本经》言其:“主杀蛊毒,辟恶气,逐邪解百毒。”《圣惠》第16 卷中载“鬼臼丸,鬼臼1 两(去毛),雄黄1 两(细研,水飞过),龙脑1 钱(细研),麝香1 钱(细研),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主治时气瘴疫”。

6 前景展望

随着甲型H1N1 流感和新冠等疫病的爆发、西医对此解决方法有限,雄黄这一古代防治疫病常用药物再次成为研究焦点。熊金璐等[18]研究显示,目前学术界对雄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药理、毒性、使用方法、炮制等方面,尤其关注白血病、癌症等疾病。雄黄在疫病应用方面研究甚少。因此,有必要深入发掘古籍并针对其防疫、治疫作用开展相关研究。由于雄黄目前的应用方法仍以外用为主如燃熏、悬挂、吸嗅、涂抹、喷雾及吹咽等,现代研究显示,经鼻给药可以减少胃肠道消化酶对其药效的影响,且有直达病位、起效迅速,减轻用量和经济成本低等优势[19]。因此开发新型、便捷、实用的外用方法,是雄黄防治疫病的一个重要突破点。雄黄内服亦具备广阔研究前景,例如使用纳米技术合成的纳米雄黄能够干扰病毒的正常分裂和增殖,起到良好的杀菌、灭菌效果,同时毒副作用较低,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潜力[20]。

7 结语

疫病因其具有染病迅速、传播性强、易于传变、病情危重等特点,自古至今都为政府防控的重点疾病。雄黄被认为是防治流行病的重要传统药物,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尽管雄黄因其毒副作用等原因导致其研究和应用进程较为迟缓。但随着新技术、新材料引入雄黄的创新和研发中,为雄黄在应用中的安全性、有效性提供了更多的保障。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雄黄必将为守护疫情时代下世界人民的健康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香囊朱砂抗疫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衡南朱砂坳为何再也不出朱砂了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床头挂香囊,安神又助眠
略说民俗文物香囊
TREASURE TRAIL
朱砂记
仲夏巧手做香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