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致中和”思想对中医诊疗观的影响

2024-03-30付明

科学咨询 2024年1期
关键词:儒家思想

付明

(滨州医学院,山东烟台 264003)

“中”是不偏不倚,是恪守中道,是喜怒哀乐之未发,是天下之大本;“和”是和谐与调和,是事物发展、存在的最佳状态,是发而皆中节,是天下之大道;“中和”是世间万物的理想存在状态,“中”是达到“和”的最优法,从“中”到“和”是华夏民族生存智慧和价值取向的呈现;“致中和”是“万物育焉”“天地位焉”的前提。中医是孕育、发展于华夏传统的文化的独立医学体系,其诊疗观、健康观、养生观、生命观、疾病观等无不受“致中和”等华夏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如何理解“致中和”思想之于中医诊疗观的影响,并将其运用于中医诊疗实践中,是当代中医必须深思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儒家“致中和”思想的内涵及特点

“中和”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周礼·大司乐》,后孔子将中庸之道等丰富内涵融会其中,形成人之身和心、民族和国家、个人和社会、人和人、人和自然等五个方面的中和观点,使其成为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西汉时期,提出“大一统”,使儒家思想成为显学的儒家代言人董仲舒也提出:“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1]。中和,这一事物多样性协调与统一的状态,是天道运行的最优状态,是万物化生、宇宙生成、伦理道德、自然社会等多方面的最优呈现,是一种包涵人生、社会、自然统一体系的最高规则;致中和,达到这一状态便是万物自然生长发育,天地各得其所,自然界自然形成一种最优的动态平衡。

“致中和”是一种在空间、时间轴上的动态稳定和趋向,是不偏不倚,是调和折中。西汉以后,儒家思想更多地作为一种统治阶级的权术和解决社会矛盾的法度存在,其虽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和虚伪性,但却有调和矛盾的折中观点及更深刻的意义。第一,中和之理是验于己身,是法于自然。中和思想是俯察仰观后得到的结果,认为客观自然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差异,但处于动态平衡中的和谐整体,中和之道充斥其中[2]。第二,中和之用,是和谐统一,是执两用中。对于客观存在的对立两端,孔子在认知方面,提出从其两方探寻“中和”结果的正确办法;在应用方面,提出关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使其伴随着空间和时间的变化在相互交感和对立中实现和谐统一的办法。第三,中和之态,是动态平衡,是消长盈亏。自孔子开始,面对矛盾斗争,儒学家都主张以“和”为贵、避免矛盾加剧的办法。

二、儒家“致中和”思想与中医的关联

中医是中华人民在两千年中与各类疾病斗争的经验和哲学总结,是朴素的辨证法。就广义而言,中医并非单单的医学手段,中医更是一种文化体系,是一门探究防病治病规律、人体病理和生理的科学;是中医学相关防病治病和有关人体生命的理论,是中医学理论形成过程的社会历史文化印记、社会文化背景及其中蕴含文化特征和人文价值的体现;中医诊疗的目的不仅在于治病救人,更在于研究中医学思维方式、人文精神、哲学思想、文化功能和价值理念,研究形成中医理论体系的社会文化背景[3],研究中医形成发展的整体规律,从而优化中医治疗方式和成果。

“中医”之所以是“中医”,不是因为它是生长于中原大地、传承于中华民族的医术,也不是相对于“西医”的医术。“中医”的“中”是“持中守一而医百病”,是尚中之“中”,是中和之“中”,是不阳燥不阴虚阴阳平衡的“中”;

“中”是无不及和无过,是不偏不倚,是中行中道中正,是喜怒哀乐之未发,是天下之大本,与儒家“致中和”同出一脉。

而中医的最高境界是致中和,以和为重,以平为期,其“阴平阳秘”、“阴阳相合”的生理机制是儒家“致中和”的最佳呈现。此外,儒家过犹不及、恰到好处、不偏不倚的“中和”观与“内经”的基础观点相契合;中医理论的关键基础“天人合一”[4],强调中庸平和,顺应自然,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日月运行、寒极生热、冬去春来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都在特定规则内消长变化;而人也应如是,才能维持生命的动态平衡和生命存在的理想状态。

三、儒家“致中和”思想之于中医诊疗观的影响

(一)治疗目标

“和”是世间万物最好的状态。“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诚”是荀子的见解。《淮南子》中亦云“阴阳和合,而生万物。”而人的身体是由气血津液、经络、脏腑等组成的有机体,经络、脏腑、气血、阴阳等在人的身体内相互协调、各司其职,才可确保身体的健康运转。因此,中医学一般借“和”描述身体健康无病的状态。“内外调和,邪不能害”是《素问·生气通天论》的观点;“寒温和”、“志意和”、“卫气和”、“血和”后“人常平”是《灵枢·本脏》的观点;以“胃气因和”“阴阳自 和”为疾病痊愈之契是《伤寒论》的观点。另外,健康的必要前提是天人和谐,“和”是健康的表现,“失和”“不和”则为疾病的根由[5]。《素问》中言“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又言“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疾病病机复杂多样,但究其本质,不过因天人关系、阴阳、经络、脏腑、气血等不协调而发生。因此,“不和”“失和”精准囊括了疾病的基础病理,调节“失和”,让身体达到“和”的状态是治疗疾病的第一任务。

中医诊疗是指凭借四诊明细“不和”的形式和种类,借助疗法和药物之便,调理人体偏颇,使其恢复“和”的状态。由此可知,“和”是中医的治疗目标。“咸味涌泄为阴”“酸苦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辛甘发散为阳”是《素问》的观点。由此可知,药物各有其偏性,机体偏颇为疾病,而中医诊疗的实质在于借药性之偏调和人体之偏。

“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是《素问》的观点,以“和”为调气血、调阴阳的目的;“有余者祛之,以归于平”“不足者补之[6],以复其正”是《医醇賸义》对诸多“内伤外感”疾病提出的“和法”,彰显中医诊疗的精神本质是“和”,所有治法治则的指归和目标是“和”。燥者濡之、劳者温之、惊者平之、寒者热之、留者攻之、逸者行之、坚者削之、损者温之、热者寒之、散者收之、客者除之、急者缓之、结者散之等“中医纠偏疗法”都以“和”为目标。“和之义则一,而和之法变化无穷”是清朝程国彭的观点,补而和者、兼攻而和者、燥而和者、清而和者、兼表而和者、温而和者、润而和者、消而和者等,无不证明敛散润燥、温清消补等多种疗法都不离“和”的范畴,因此,“和”是中医诊疗的基础精神和治法治则的纲领。

(二)治疗原则

“过犹不及”“中立而不倚,强哉矫”、“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等无不表明“中”是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无过无不及之名”“不偏不倚”是朱子对“中”的注解。中医的“中”则点明中医诊疗应以“适中”为原则,即在所有诊疗活动中以病患的体制和病情为参考[7],以不过、不急为原则,以纠偏为目标,在全面、合理、动态地考虑下选择合适的药物方剂和诊疗办法,从而获得恰到好处的诊疗结果。机体“失和”则疾病多,若诊疗不急则无法触动病情,易药轻病重,难以奏效;若治疗太过,易引发变症;因此,中医诊疗需以“纠偏致和”为宗旨,以切中病情、取效为法,恪守中道,无不及,不太过。此外,所有中医疗法都属于纠偏,其本质为“以偏治偏”,诊疗得当则可救偏补弊,使机体复“和”;诊疗不当则可能造成“医过”“药邪”,导致机体偏颇。病情加重。“小毒治病,十去其八”“大毒治病,十去其六”“无毒治病,十去其九”“常毒治病,十去其七”是《素问》对适度诊疗的阐述,并提出“无致邪,无失正”与“无盛盛,无虚虚”“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等诊疗原则。补、汗、消、吐、清、下、清、问等都需把握分寸,不及或太过,用之不当都能伤正,故寒而勿凝、吐而勿缓、汗而勿伤、补而勿滞、下而勿损、和而勿泛、温而勿燥、消而勿乏,是现代著名中医蒲辅周的经验之谈。汉朝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以“若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注桂枝汤方等,呈现其在方剂煎服和遣方用药方中融贯的适度思想,关注“中病即止”,预防过用伤正的诊疗思想。清朝吴又可提出“虚回六七,慎勿再服;邪退六七,宜急补之;原邪尚在,宜急下之”的瘟疫诊疗办法,体现补、攻适度的诊疗原则。就临床治疗结果而言,所有诊疗办法都存在优缺点,比如,补益药虽可促进和调动人体机能,补人体不足,但也存在助邪、留邪、碍邪的弊端;攻邪药虽可攻除邪气,促进人体经络畅通、邪气流通,但都存在损正之患。因此,中医诊疗应以适中为原则,以“和”为目的,在攻补两方均留些许余地,使攻不伤正、补不碍邪,从而趋利避害,降低药物之偏产生的消极影响,实现诊疗目标。

(三)配药原则

方剂是中医诊疗最常见的办法,方剂的组成要素药物有凉、温、热、寒之别,药物性能有动静、开阖、敛散、润燥、刚柔之异,作用趋势有沉、浮、降、升之分。在组方用药的时候必须以“法随证立”“方从法出”,以在动静、刚柔、开阖、寒温、升降、润燥等方面实现“中和”状态为前提协调药物配伍。然而此处的“中”并非是两种诊疗趋势的居中不偏和对等,是以患者为立足点,在不同病理阶段,以精准把握病势、病情为前提找准病患的“平衡点”,并以此为依据组方用药。好的方剂必须在动静、升降、寒温、敛散、补泄等方面兼顾不偏,如固经丸以椿皮、黄柏、黄岑止血凉血,加少许香附,以止留瘀防血,阖中有开;阳和汤在肉桂、麻黄、白芥子等通滞散寒刚燥之药加入熟地黄柔养精血,动中寓静、刚柔并济;同时,小青龙汤、济川煎、麦门冬汤、温经汤等方剂都是在“中和”理念指导下遣药配方的典型代表。在复杂病机诊治中确保药物性能“中和”不偏十分关键。在中医临床诊疗中,部分病患的病机十分复杂,存在多种病机症状,且如气虚肝郁、阴虚湿阻、寒热错杂等病机相抵牾、相矛盾的情况十分常见,若偏执于一端,缺乏全面考虑,极易造成旧疾去、又添新病,导致病情复杂化。由此可知,“中和”作为指导思想之于组方用药的重要性。因此,在方剂配伍中需以“中和”为准则,从而努力实现动静、刚柔、寒温、开阖、润燥、敛散、升降的和谐平衡,确保方剂配伍在诊疗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价值。

四、儒家“致中和”思想之于中医诊疗观的影响方式

(一)中医教学

“学而优则仕”的入世思想是儒家门人的朴实价值观;“医以活人为务,与吾儒道最切近”是元朝戴良的认识。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经世致用的理念与中医药的社会功能相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在古代社会,医生与丞相的地位、功能等相差甚远,但其服务社会、拯救众生的目的是一脉相传的,因此,大部分儒家学子将成为良医作为仅次于成为良相的价值追求。儒与医的结合,产生了一个绵延悠久、规模庞大的儒医团体。明朝王肯堂、李时珍、南宋许叔微、北宋朱肱等众多儒士抖音仕途坎坷,无法实现治国救民的政治理想投身杏林,以另一种方式救民。

“孝道”是儒家基础的伦理道德准则,“仁”是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致中和”是儒家的最高境界和理想。医学是一种“活人之术”,博爱济世是中医与生俱来的特征和使命,被誉为“仁术”。自古以来,历代中医在数千年的实践中以治病施药践行仁义思想,在行医过程中实现泛爱百姓、忠君、敬长、事亲的目标。医孝合一、知医为孝的中医思想基础与儒家奉亲养老的仁孝观一脉相承。如清朝吴塘、明朝王伦、唐朝王焘等孝子、忠臣、名医最初学医的初衷不过是实时关注君亲的健康。忠以事君、孝以事亲的儒家思想促使诸多儒士踏上医道。儒家济世施仁、积极入世、行孝尽忠的思想促使儒士踏入悬壶济世的道路,为中医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人才。而深受儒家“致中和”思想影响的儒士,将其融贯于中医诊疗中,提出新的诊疗方案,并将其应用于人才培养中,最终使“致中和”从儒士的最高境界成为中医诊疗的最高境界。此外,在现代中医教学中,教育者客观理解“致中和”思想,并将其灵活运用于中医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可助力中医学学生深度理解专业知识,建构正确的中医思维和诊疗观,提高其学习信心和热情,为其未来专业发展和临床实践奠基。

(二)中医理论

作为儒家六经之首的《周易》,与中医渊源深远,一直有医得《易》之用、《易》具医之理、医易同源、医源于易之说,直到明朝张介宾等组件基于义理象数的医易学派,为中医提供了太极象数的思维模型和取象比类的思维办法。中医学基于此模型,建构了君臣佐使的方剂配伍模式,邪正盛衰、阴阳失调的病理模式,调和阴阳的治疗模式、脏象经络生理模式,六经辨证、八纲辨证的诊断模式等,从而建构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框架。医学家们把医学从整体上纳入儒学系统中国,并在养生防病、诊治、病理、生理等诸多具体问题上引儒论医。比如:依托包含人生、社会、自然统一形同的整体法则“致中和”思想和华夏传统文化,构成一套以阴阳学生为关键说理工具的理论体系,提出“阴平阳秘”“阴阳和”的生理机制。阳密是一种阳密充足强盛闭密的最优状态,阴平是一种阴气充足和平的最优状态。阳气闭密、阴气和平,则精神之用日益治是王冰对“阴平阳秘”的解释。阳气和阴气在各自最佳的基础上互相交感,谐和为用,“阳者卫外而为固”“阴者藏精而起亟”后使整体的最佳稳态——“致中和”成为现实。故中医阴平阳秘稳态理论是受“致中和”思想的影响形成的,中医趋稳态机制理论框架的建构受“致中和”的交感思想的影响,中医最佳有序动态生命观受“致中和”用中思想的影响形成;中医天人和谐的稳态理论受“致中和”发育天地思想的影响形成。儒家理学有关二五化生万物、阳变阴合生五行、太极静动阴阳等思想诠释了人类个体生命的演化、起始和实质所在问题,中医学家受此影响,纷纷著书立说,推动医学领域的百家争鸣和学术理论的深层发展;中医学家受理学天理人欲、道心人心等有关思想的影响发出“节欲”等养生建议。另外,有关人的寿夭修短、养生养德、先天后天等问题的研究都以儒理为依据。总而言之,言医必引儒,中医呈现浓厚的儒学色彩,中医理论体系的备受儒学影响。而中医诊疗观的影响必受中医理论的影响。换言之,中医理论是“致中和”思想影响中医诊疗观的路径之一。

(三)职业道德

尚中道、贵和谐的“致中和思想”是儒家文化的一种基础精神,关注人和人间的和谐,“和”是人际关系的基础诉求和最佳秩序,其基础精神是建构人和人互相信任、尊重的关系,医患关系亦如是。孙思邈借仲景遗训揭露并抨击“世无良医”的现实,提出大夫的诊疗水平和缺乏对大夫的信任是民众生成消极和惧怯心理的关键因素。基于此,孙思邈根据对儒家“致中和”思想的基础领会,将其融入医患关系中,提出以“修己安人”为根本,以“和”为归结,以“中”为度,提高治疗成效,实现救世济民远大目标,彰显其崇高的职业精神、博大宽宏的胸怀、精密理性的思维和崇高的职业精神,同时,阐释中国伦理的治人之道、待人之道、为人之道,将传统医德——济世救人、心怀仁爱总结为大医精诚,精是基于勤求古训、博及医源、博采众方、恒心不倦的仁爱救人,诚是儒家道德修养办法及凭借修养可到达的道德境界。这一理念在当时的社会背景虽不具备推广性,但亦具备一定积极性。在建设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受“致中和”思想影响的中医职业道德将焕发新鲜活力,启迪熏陶中医从业者及医学生,助力其成为专业能力强、品德崇高的医务工作者,推动医学社会学的发展。

五、结束语

一言以蔽之,“致中和”是中医治疗原则、治疗目标、用药准则等形成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中医学术体系的关键构成,贯穿中医体系的方方面面。因此,伴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必须立足时代医疗诉求,深度探究影响中医思维模式的“致中和”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与中医的关联,并以此为切入点,深度探究“致中和”思想之于中医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之于中医诊疗观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从而摈弃其缺陷,以其优势为切入点,有机结合现代医疗思想,转变诊疗观念,调整治疗方式,为中医注入新鲜活力,从而维护国民的身体健康,推动中医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儒家思想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转化思想的应用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民主抑或王道:儒家与现代秩序的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