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藏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分析及研究

2024-03-30万玛草吉

科学咨询 2024年1期
关键词:汉藏藏族民族

万玛草吉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卫生学校,甘肃甘南 747000)

藏族作为早在4 000多年前就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繁衍生息的民族,其以独特语言和文字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无法蒙尘的光泽。其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舞蹈、文学等艺术领域的成就打破了地域与语言的壁垒,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而藏族文化历久弥新与经久不衰的原因,除了藏族人民呕心沥血的传承与保护之外,还得益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以语言文字的互相交流为主要渠道,这就使得翻译成为促成各民族之间跨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翻译作为各民族人民之间社会交际与心灵沟通的重要工具,为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推陈出新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汉藏翻译是汉族与藏族人民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保障。基于引起文化差异的各类因素,本文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此提出优化汉藏翻译的策略,希望能尽力消弭不同语境中产生的文化差异,让汉藏文化交流更畅通无阻,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略尽绵薄之力。

一、造成汉藏民族间文化差异的因素

(一)语言及词汇结构造成的差异

汉语言中主语的语态占比重比较大,语言表达效果的不同由语气及语气助词的变化而产生。汉语言环境中语言表达方式特别是书面语言的表达方式推崇婉约含蓄的风格,讲究微言大义,追求余韵悠长,也通过手势动作与表情动作来传递“尽在不言中”的思想感情。藏语言环境则更直抒胸臆,交流方式简单质朴。不同语言的艺术作品更能让人体会到这种差异,如藏族歌曲《玛尼情歌》,解读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三世轮回”的情缘,歌曲以女子的视角直抒胸臆“三生缘定因果,我等你来娶我”,而汉语言环境下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风格委婉克制,如白居易的《采莲曲》“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作者通过描述女子想和心上人说话但羞于开口时羞涩的神态,以及玉搔头落水的细节,委婉又意味无穷地展现男女的相恋。在词汇容量方面,受交流方式、地域因素的限制,藏语的词汇量比汉语词汇略逊一筹。藏语的词汇量除了占比重最大的固有词之外,主要通过借词和利用固有词作为语素来构造新的词汇,借词以汉语言为主,以梵语、蒙语、满语和英语为辅。而汉语言有相当丰富的词汇量,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世界文化的交融,以英语等外来语“汉化”来不断地扩充词汇库[1]。因此,词汇量的差异导致了汉藏文化之间不小的差异,需要汉藏翻译从业者熟悉不同语言的语言结构、交流方式、词汇储备等,进行符合不同民族语言习惯的翻译,减少读者的阅读障碍。

(二)地理环境造成的文化差异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91.11%,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以盆地与平原地区为主要聚居地,主要气候是以夏季高温多雨为主要特征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的气候优势和利于种植、交通的土地使得汉族发展起以农业为主、兼营家庭副业、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在这种经济方式下所形成的文化环境犹如辽阔的中原大地兼容并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汉族人民将农业经济下人民的勤劳和创造精神发扬光大。而我国藏族人口占比少,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以高山连绵不绝、雪峰重叠、地势高峻的地形为主要聚居地区,以日照丰富、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的高原山地气候为主要气候特征。在这种气候优势下,藏族发展起以游牧业为主的自然经济,长期生活在草原辽阔、水草肥美的藏区,形成的文化环境犹如一望无垠的草原自由、热烈,受到交通方式的限制、变幻莫测的气候影响以及周边思想文化的传播,藏族人民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作为人脑思维的产物,差异性的文化就在这不同的地理环境所造成的思想观念中慢慢形成。例如,黄河流经汉族聚居地,特别是黄土高原时,因为气候干旱、风力较大,长年累月的风化使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黄河的每次涨潮和落潮都会带入大量的泥沙进黄河水流之中,浑浊的泥水使奔流不息的河水得名“黄河”,而当黄河流经青藏高原地区,草地发达的植物根系如同海绵一般,在充足的降水时期涵养水源,在枯水期释放水分,一年四季补充黄河的水分的同时,将泥沙一路沉淀下来,只留清澈的水流奔涌向前,在途中再与雪山融化的河流汇聚,就使得青藏地区汉族人民口中的“黄河”变成藏族人民眼中的“蓝色的马曲河”。因此,汉藏翻译从业者在工作时要注意地理环境等因素给不同民族文化带来的影响,要学会融会贯通,做出最精准和符合不同民族生活实际的翻译。

(三)社会文化背景造成的文化差异

社会文化背景又称作社会文化环境,在社会学领域指的是某一社区(地区)、某一群体,或某一个家庭对其内在的某个社会成员或某部分成员的认知变化、价值导向、行为导向、心理过程等起持续性、连续性影响和规则性作用的人文环境,包括了历史发展、文化发展、制度、生活习俗等诸多方面[2]。汉民族自先秦时代就随着国家的统一而逐渐形成,几千年来主要以儒家思想为主,形成以“仁”为中心的思想体系,同时受天命崇拜观念和祖宗崇拜观念的影响,逐步建立起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在历史的进程中汉民族长期为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做出努力,各个朝代的统治者大都通过南征北战的方式与其他民族相互交流、融合,来来往往之间、分化聚合之处,慢慢形成了汉民族包罗万象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促成了各民族间的互动重构。受“天下一统”思想影响深刻的汉民族更注重大团结、大统一,更能兼容并蓄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而藏族作为人口、领地都相对较少的民族,在历史上虽然也曾留下统一周边国家、开疆拓土的事迹,但整体来看聚居地还是局限于原有的领土,背靠游牧业、农业和雪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社会文化环境,藏族人民更自由、热烈、奔放,有自己心中坚定的信仰,更能感知自我在大自然绝对力量前的渺小,从而生出崇高的敬意。相应地受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文化差异也比较大。

(四)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导致的文化差异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主要载体和表现方式。如前文所述,受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各自社会成员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也产生了较大的差异,导致汉藏翻译中出现了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文化差异。例如,最具代表和象征意义的五种颜色:白色、蓝色、红色、黄色、绿色。首先,蓝色在藏族人民的思维方式中代表着天空,寓意着威严与气质,这在藏族的唐卡、壁画中运用更具艺术效果的蓝色来描绘愤怒神和护法神颜色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在汉民族的思维方式中,蓝色虽然也代表天空,但更倾向于地球的蔚蓝,蓝色亮丽但不艳俗、活泼又不失稳重,代表着宇宙之爱。然后是绿色,不论是在藏民族还是汉民族,绿色都是草地、树木的特征,比较差异化的印象就是藏民族中绿色是更靠近普通民众的颜色,在五色经幡中代表着水。而在汉族社会环境中,绿色往往代表着新生与希望。再然后是黄色,汉藏族对黄色的诠释都基于社会地位、固定身份,不同的是,藏族人民的眼里黄色适用的范围只在寺庙等场所,是寺庙用品、佛像衣装、地位较高的活佛僧侣等才能使用的颜色,而普通的藏族人家只在本命年穿黄色的衬衣或系黄色的腰带来祈求好运。在汉民族的社会环境中,黄色一直是帝王专属的颜色,是权势与富贵的象征。接着是红色,在藏族文化中,红色具有王者地位,随着历史的演变将红色推到了崇高的地位,为高僧、出家人和寺庙独享。而汉族文化中,红色代表火焰的热烈,寓意着吉祥,因此在本命年时汉族人民会用红色的衣物等保佑自己的平安健康,传统的农历新年和嫁娶礼仪更是用红红火火的装饰物传递着美好的祝愿。最后是汉藏文化差异最大的白色。藏族是一个十分崇尚与热爱白色的民族,这与其现实生产与居住环境有关。藏族祖祖辈辈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高峻的地势造就了巨大山体上终年白雪皑皑的景象,但雪山又给藏族人民带来源源不断的水资源。在自然条件的限制和生产方式的局限下,农牧业发展起来,白色的羊毛成为御寒的衣物与被褥,白色的奶汁、青稞酒、奶制品是果腹的食物。藏族人民世代依靠着白色的雪山,与自然和谐共处,因此在藏民族文化中白色代表着圣洁、庄严,成为吉祥如意的象征,寄托着藏族人民对和平、祥瑞、诚挚、纯洁的向往。在日常生活中,与白色有关的物品都代表着藏族人民的敬意,象征着藏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例如,对于尊贵的客人,藏族人民总是送上洁白的哈达表示欢迎;路遇白色的马被藏族人民当做吉兆;高寿的老人会穿上绘有日月图案的白色上衣以示吉祥。但在汉民族文化中,白色的贬义含义较多,“一穷二白”“白费力气”中的“白”代表虚无、浪费。另外,在汉民族传统文化中白色是因气血枯竭而失去生命力的象征,在丧葬风俗中常用白色,丧服、灵堂等均利用了大面积的白色。丧葬文化影响较为深远,使得汉民族文化中白色成为死亡、不吉利的象征,其运用与藏族文化中白色的运用自然云泥之别[3]。因此,在汉藏翻译的过程中,从业者要注意甄别颜色背后的深层含义,挖掘出原著作者寄托于此的思想感情。

(五)常用俗语等造成的文化差异

藏汉民族在其常用的俗语、成语、谚语等方面都有其代表性的词汇、语句储备,折射出不同民族之间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4]。例如,汉民族语言中常常出现“竹”,成语有势如破竹、雨后春笋、胸有成竹、罄竹难书等。竹子喜欢潮湿、背风向阳的环境,但又不耐晒,对土壤的湿度要求极高,因此在汉族人民居住的雨热同期的气候环境中,能看到竹笋下雨后长得又多又快的样子,象征着蓬勃的生命力和发展势头。而古代汉民族将文字印刻在竹片上保存的生活习惯使竹子成为文字、语言的重要载体。但在藏族人民生活的气候环境中,竹子根本没有适宜生长的条件,因此关于“竹”的成语对于藏族人民来说有一些理解障碍。再如,汉民族语言环境中经常运用到的“烽火戏诸侯”,“烽火”是汉族古代边防军事通讯的重要手段,守边关的人通过点燃烽火来表示国家战事的出现。但藏民族的社会环境中并没有烽火台,而且源自古代分封制的“诸侯”的称谓也是藏语言环境中从未出现的,因此在进行汉藏翻译时要特别注意。汉民族语言中常常出现成语“貌比潘安”,受古代汉族社会环境对文人雅士的推崇,唇红齿白、柔美多愁、文采风流的潘安成为汉民族文化中才貌双全的男性代表。而在藏民族的社会大环境中,为了适应气候与自然环境的影响,对于男性的审美更趋向于身材雄健粗犷、皮肤古铜色或黝黑、有络腮胡子,更具阳刚之美的男性。因此在汉藏翻译中,这些成语、谚语、俗语等的运用要特别注意民族之间的差异性。

(六)生活风俗习惯造成的差异

从丧葬礼仪来看,汉藏民族之间有巨大的文化差异。汉族人民的丧葬风俗中最普通的是土葬与火葬,一般来说不受逝者社会地位的影响,仅根据逝者遗愿和地理地形、家属意愿等影响来做出选择。而藏族的丧葬风俗则受到历史、文化思想、地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等级森严的丧葬形式。塔葬作为最高等级的丧葬风俗只能用于贤能的活佛、高僧圆寂时,是一种高贵的葬礼,将尸体火化后放于灵塔之中;天葬作为藏族人民最为推崇的丧葬仪式,以用尸体喂食秃鹫的方式来体现逝者舍身布施的信念;水葬作为另一个藏族地区人民普遍使用的丧葬仪式,也被认为是一种舍身布施行为;土葬虽然是藏族较为原始、固有的丧葬风俗,但在天葬盛行后一般只有患了传染疾病和犯了罪的人才用土葬;藏族的特色丧葬风俗中还有一个树葬,是最纯净和罕见丧葬仪式,主要针对一周岁以内夭折的小孩,将其尸体装入木制盒、小棺材或者包上白布,悬挂在大树上祈愿孩子轮回后能够茁壮成长[5]。藏族的丧葬文化较汉族更繁杂,藏族人民更愿意相信世界的轮回因果。因此,翻译者在进行汉藏翻译时,要对不同民族的差异性丧葬文化怀着严谨认真的态度和敬畏之心。

另外,汉族人民以农业、手工业为主,因此在饮食习惯方面更适应固定的餐饮时间和多样化的食物以及精细化制作的饮食工艺。而藏族在饮食习惯方面则因为气候严寒和农牧业活动范围较广等,以肉、奶等高热量的食物为主。羊肉、羊奶、酥油茶、糌粑均与藏族传统的农牧业相关,既能提供足够的热量,又方便保存与携带。藏族人民在饮食风俗方面还有一些禁忌,例如不怎么吃鱼。一方面,藏族人普遍把生命的价值看得十分重要,不会随意杀生。在他们眼中,一头牛、一只羊和一条鱼能喂饱的人数量不同,因此杀一头牛或一只羊的价值要高于杀一条鱼。另一方面,藏族有水葬的习俗,鱼作为食腐生物会吃掉水葬的尸块,吃鱼肉就等于吃逝者的肉。因此,汉藏译者在进行翻译进程中,要充分了解不同民族的禁忌,在尊重原义、不冒犯他人的基础之上进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二、针对汉藏文化差异的翻译优化策略

(一)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的综合考量

汉藏翻译是汉族文化与藏族文化跨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方式,在翻译的过程中既要追求译文的准确、无偏离、无错漏,不随意增减,还要打破原文的形式框架,使译文更加流畅通顺,更是要在选用的词语得体的情况下,进一步地追求文章叙述风格与原作的和谐一致,兼具文学性与艺术性。而除了上述的“信、达、雅”三大翻译标准之外,不同民族之间的翻译还要为消弭文字与语言差异导致的沟通与理解的差异,即对原文中汉藏语言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进行综合的考量,精准地阐释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的含义,避免语言结构、词汇含义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带来的翻译错误。

(二)各类翻译方法的采用

常用的翻译方法包括如下几种:

1.音译法

音译法指的是把原本语言的发音翻译成相近或相同的语言。例如汉语言中的音译词“咖啡”,来源于英文“coffee”,在进行汉藏翻译的时候直接用藏语言里相近的“འཚིག་ཇ།”表示,而不需要翻译成“咖啡”后再去找相近或相似的藏语发音词。音译法主要适用于一些专有名词、品牌名称、特定缩写、外来语言等的翻译。

2.直译法

直译法指的是在不违背原译文的语言规范的原则下,追求译文的精准,不引起不必要的、错误的联想,要保持原本语言的比喻、民族特色、地方习俗的译法。直译法不仅追求原文内容的精准翻译,而且致力于保持原文的结构与形式[6]。例如,藏语言文章中描写女性绿色的头巾、衬衣、长袍边条、邦典、帽子等服饰时,所表达出的是绿色作为藏民族文化环境中“平民的颜色”的意味,在藏戏中也用绿色的面具来代指女性角色,那么在进行汉译时就不能抛弃绿色的象征意义。同时,汉民族文化环境中将“绿帽子”贬义化为伴侣出轨,那在进行汉藏翻译的时候就要将这层含义阐述清晰,更重要的是在藏汉翻译的时候要将词语翻译成不带侮辱性质的词汇,避免因为不当的翻译使读者产生歧义和不必要、错误的联想,影响整体译文。

3.意译法

意译法又称作归化法,指的是打破原文结构与形式的局限,消除原文修辞手法的壁垒,忠于原文意思的翻译方法。这种翻译方法以传递信息为第一要义,适用于报刊文摘、科普类文章、新闻报告、商业文件等类型文字的翻译。

4.改译法

改译法顾名思义指的是将原文的句子结构进行适当的改变,可以酌情增减一些信息,译者要适应目标语言的语言表达习惯和受众群体的思维方式,方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深层含义。改译法最大的适用范围在于广告的改译[7]。

(三)语境语体的跳脱与进入

汉藏翻译工作中最大的障碍是译者在熟悉的语境中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方式与刻板的语言习惯,而要更精准地使用规范的语言进行汉藏翻译工作,势必要从熟悉的语境中跳脱出去,尝试进入不同的语境之中,用迥异语言风格来尝试翻译工作,消除思维定式与语言习惯的影响,特别是跳出自己母语的语言习惯,进入目标语言的语境,以不同的思维方式来看待问题,提升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例如,在进行汉藏翻译时,汉族翻译人员要尽量避免汉语言环境中语言结构、表达方式、词汇结构、文化环境的影响,多了解一些藏族语言系统的特点、思维方式、结构特征等。

三、结束语

汉藏翻译中造成文化差异的因素有很多,语言及词汇结构的不同会导致不同民族间文化交流的方式不同;地理环境、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会导致不同民族间出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基于上述所有因素影响而产生的生活风俗习惯与常用的俗语、成语、谚语等也将文化的差异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针对汉藏翻译中由各类因素导致的文化差异,汉藏翻译从业者要综合考量译文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在采取多个适用于原文题材与内容的翻译方法的基础上,跳脱出母语语境语体的局限性,进入不同的语境,多深入了解、体会不同的语境语体产生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为高质量的翻译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汉藏藏族民族
我们的民族
The Light Inside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演变》《藏族少女》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多元民族
2《步辇图》:初唐汉藏关系图录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汉藏姐妹一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