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实践探索

2024-03-29徐慧李天生刘新彬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年3期
关键词:一流应用型学科

徐慧,李天生,刘新彬

(湖南工学院,湖南衡阳 421002)

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重要任务,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对于提升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1]。近年来,高等院校在创建“双一流”的过程中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时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8 年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双一流’建设中要加强一流本科教育”“一流大学建设必须聚焦人才培养,建设一流本科教育”[2]。2022 年1 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带动推进地方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加快形成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新格局,推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创新发展[3]。在当前“双一流”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也拥有新的发展机遇。如何瞄准学科前沿,理清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实际,探索出适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发展的道路显得尤其重要。

1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流学科建设现状

1.1 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是新时代大学的重要使命,也是衡量高校学科建设的关键要素,更是地方院校在一流学科建设中的重要任务。地方院校在一流学科建设中通常把目标定位于区域一流,疏于推进一些与国外合作的项目,国际合作不足制约了地方院校学科建设的深度与长远发展。国际合作交流的缺乏也代表了地方院校招收的国际学生数量有限,部分地方院校的国际生比例及数量远低于知名高校。一些地方院校由于国际知名度不高,在国际合作方面存在劣势,因此,更应该主动出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拓展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4]。

1.2 师资队伍有待加强

地方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是一流学科建设的核心支撑,一流学科建设要求拥有高水平教师。地方院校需要更多具备博士学位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以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但实际情况是地方高校在高水平教师引进方面存在难度,若要高校自身培养高水平教师,又存在培养时间长及师资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部分地方院校缺乏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队伍结构不合理,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偏小,中青年骨干教师的人数比较少[5]。

1.3 科研水平有待提升,产出有待增加

在国家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中,科研水平所占权重非常高。科学研究是推动学科建设和提高学科水平的重要支撑。相比于高水平研究大学,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科研水平较低,主要集中在教学科研、应用研究等方面,较少涉及基础研究和前沿领域。一流学科建设要求加强基础研究,积极探索和参与重要科研项目,提升科研的影响力和创新力。另外,部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还存在资金不足、科研环境与设施条件有限、学术文化和创新氛围不浓厚等问题。缺乏足够的研究经费会限制科学研究的开展,影响学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科研环境与设施条件的有限会限制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最终影响一流学科的培养和发展。一些地方院校缺乏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学术期刊和学术氛围,这些都会限制教师和学生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升[6-7]。一流学科建设要求加大科研产出的力度,包括高水平论文、专利、科研项目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鼓励教师参与科研竞赛,提升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创新支持。

2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实践探索

2.1 提高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一流学科建设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改善和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的训练。教学与科研密不可分,应在科研中融入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增强学生科研动力,使学生形成科研创新精神,提升学科素养。教学的本质和终极目的是通过知识的传承培养人才,学科建设在本科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学科建设水平代表着本科教育质量。学科建设是前提,人才培养是重心,为了更好地满足本科人才培养需求,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制订人才培养目标时,要根据当前的环境和社会需求进行适时调整,比如考虑区域实际情况、区域优势和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此外,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还需要树立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将其融入实际教育教学,引导一流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有序进行,进一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8-10]。

2.2 加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流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点内容,也是提升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有力支撑。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高水平教师,培养年轻教师,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制定相关政策,调整教师教育资源配置标准,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予以政策倾斜,支持其提升教师队伍的学科、专业和科研能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以学科、专业和特色建设为重点,对标一流学科、一流专业标准,持续改进教师队伍的培养方案,提升师资队伍建设质量[11-12]。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为首要任务,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关键,以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为重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发人才活力,助力人才发展,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2.3 提升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水平

为提升科研水平,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鼓励教师深入开展科研活动,落实“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方案;通过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引进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改善科研环境和设施条件等方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一流学科建设水平;鼓励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研究,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建立科研经费的合理分配机制,对成果优秀、应用性广的科研项目提供更大支持。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与国内外高校、企业和行业开展合作研究,拓宽视野,提高学术水平,提升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应用价值,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13]。此外,学校还应加强科研团队建设,通过组建高水平的科研团队,集中力量开展科研攻关,提高科研水平和效率。

2.4 强化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特色

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学科专业建设的完整性可以彰显一流大学的办学水平[14-15]。为了确保特色专业、特色学科能够成为发展的主要助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建设学科体系的过程中通常会依靠专业课程带动其他附属类学科专业的发展,专业间的联动性得到增强,特色属性得到强化,进一步为相关产业结构的社会化调整提供基础保障[16-17]。在学科设置上,要强化学科间的统筹与协调,以提高学科的互补性。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专业发展基础进行充分考量,分析优势与劣势,包括资源配置能力、院校发展基础等多个方面;主动参照国际建设标准,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合理设置学科和专业的发展目标[18];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对专业特色、专业设置、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改进不足之处,确保专业特色。从总体上来说,在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注重创新,从而增强建设目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更好地引导一流专业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3 结束语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实践探索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不断实践和创新。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强化专业特色等措施,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持续提高学科建设层次与水平,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一流应用型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