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

2024-03-29崔婷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年3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院校高职

崔婷

(天津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天津 300250)

在现代化背景下,创新和创业已成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方式。同时,信息化进一步促进了创新创业的发展。高职院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基地,与市场连接更为紧密,伴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逐步深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也应不断变革。一方面,应与当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契合,提高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要把握产业发展前沿,增强针对性。

1 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能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创新创业教育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有助于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学生未来就业创业奠定基础[1]。

1.1 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需要,也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快速普及和发展,许多新的行业和领域不断涌现,相应的对创新创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2]。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如通过校企合作、开展校外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企业实训、参与大众创新创业项目等,将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市场对接,将高职院校学生队伍打造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可以通过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促进当地创新创业氛围的形成,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3]。

1.2 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方面,创新创业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学生通过参与创新创业实践,能够更好地理解创新创业的本质,掌握创新创业的核心要素,并且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那些有创业想法和创业潜力的学生而言,能够为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路径。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实践和技能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成功率[4]。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的创业人才,推动产业持续发展和创新升级。

1.3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需要在教育活动、实践活动中培养和生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通过设置创新创业课程、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组织科技创新竞赛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5]。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领导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等重要技能。同时,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能够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培养探索未知的勇气和能力,使他们具备在未来工作和生活中面对挑战和创新的能力[6]。

2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的重点工作,然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面对新旧教育模式的更迭、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索难、不同主体之间需要深度合作等难点。

2.1 传统教育模式难以承担创新创业教育重任

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是以课堂为中心,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要目标,学生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往往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实践和创新的机会。因此,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难以有效提升[7]。首先,传统教育模式注重知识点的传授和考核,而缺乏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需要在实际操作中逐渐培养和提升的。以机械工程专业为例,虽然在教学中设置了实验课程,但这些实验往往只是简单的仿真操作,缺乏对学生创新和发散思维的训练。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以及企业人员等的交流不够深入,且多是单向传授,缺少双向交流,这对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3]。

2.2 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理解不深

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理解往往停留于浅层面,且对于项目开发、设计和实施,缺少实际的行动和经验的积累。一方面,在新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对于大学生来说,在接触热点信息的同时如果缺乏客观、准确、理性的判断,会影响学生对于某一行业以及事物的理解,因而,学校需要加强的教育和引导;另一方面,在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部分家庭的观念仍较为保守,一些家长对于学生的就业稳定性有一定要求,因而,在教育和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创新、拼搏等意识和思维的培育[8]。实际上,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使学生加深对所学专业、涉及行业的理解和认识,进而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但家庭、学校、企业和社会之间尚未构建有效的联系,学生缺乏创业的实践平台,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和体验。而且,许多学生缺乏对创业市场和行业的了解,缺乏创业思维和经验。

2.3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完善

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通过如下几种方式实现:一是就业指导或创新创业课程,二是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如“大创”项目等,三是通过校企合作、建设实践实训基地等为学生创业搭建平台等。但在实践中,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通常是以专业课程为主,创新创业相关课程是限选课,课时数明显不够。部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就业指导课程是同步进行的,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水平难以保证,并且理论教学与创新创业实践之间缺乏衔接[9]。有些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设置存在重复、冗余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升级[10]。例如,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主要是学习与电子商务技术和市场营销相关的课程,而关于创新创业的课程很少。

2.4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师资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和示范者,能够直接影响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然而,在当前的高职院校中,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高职院校缺乏具备创新创业经验和能力的教师。由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质,多数教师是从业经验相对较少的学者或行政管理人员[11]。这些教师缺乏深入了解市场、行业和企业的经验和知识,因此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例如,一位缺乏行业实践经验的教师难以引导学生进行市场营销策划或商业模式创新。其次,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缺乏多元化和国际化。高职院校的教师主要具有本土教育背景,缺乏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这种情况会影响学生创新创业思维方式和方法的拓展,难以满足创新创业的要求。最后,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缺乏专业化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缺乏与行业和市场接轨的机会。因此,他们难以将最新的创新创业知识和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在快速变化的互联网领域,缺乏相关知识和技术的教师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难以有效推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3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路径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为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有必要优化课程设置、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更为完善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索机制和路径。

3.1 形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为了发挥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作用,应形成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模式。首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设置。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是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为了形成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资源。例如,高职院校可以与当地电商企业合作,共同建立电商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并提供专业的指导和资源支持[12]。其次,推进项目式教学。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缺少实践经验的积累。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应该推进项目式教学,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探索、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项目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最后,建立创新创业实验室。高职院校应该建立创新创业实验室,提供专业的场所和设施,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实践环境,让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创新创业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13]。

3.2 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首先,强化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创业需要跨学科交叉融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结合能够创造出更有价值的创新成果。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强化跨学科交叉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其他专业课程相结合,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学生的跨领域思维能力。例如,在创新创业课程中融入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应用创新创业知识。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组织跨学科的团队项目,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合作完成创新创业项目,从而提高跨学科交叉融合的能力。其次,探索个性化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育,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力[14]。

3.3 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高职院校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创新创业技能,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创新创业导师制度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该制度旨在将创新创业导师与学生进行匹配,导师指导学生制定创新创业计划、进行市场调研、开发产品等,帮助学生将想法转化为实际行动。这样的导师制度可以使学生深入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在实践中积累创新创业经验,使其逐渐具备创业者的基本素质,促进综合素养的提升。其次,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展创新创业竞赛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竞赛是一个展示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的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切实的奖励和激励,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创新创业的过程和要素。最后,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设专门的创新创业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或通过模拟演练的方式,开发创业活动项目,模拟市场经济发展趋势,预测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进而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

3.4 加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完善师资培训机制。高职院校应该完善师资培训机制,不断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首先,高职院校可以借助专业化、网络化等方式,加强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和实用性,例如开展在线培训、举办专家论坛等。其次,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资助教师到企业实习、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等方式,促进教师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积累[15]。最后,高职院校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师类型,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完善激励机制。高职院校应该完善激励机制,建立以工作业绩和实践成果为导向的评价机制,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制定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励政策,激励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以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专家委员会等方式,组织专家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估,提高教师的工作质量和水平。

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其他,应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改革创新的重要方面,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更好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复合型人才。在创新创业实践路径探索过程中,高职院校一方面应围绕学生需求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另一方面应注重师资建设,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院校高职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师资队伍建设
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初探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