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康养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

2024-03-27常瑞郝美玉

经济师 2024年2期
关键词:比较优势深度融合实践探索

常瑞 郝美玉

摘 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文旅康养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当前,围绕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制定支持政策,陵川县依托文旅康养资源比较优势加强实践探索,积累了有益经验,但也面临旅游产业如何与文化产业、中药材康养产业进一步深度融合的问题,迫切需要采取有力举措加以破解,从而以更深融合释放文旅康养产业的发展潜能。

关键词:文旅康养 深度融合 比较优势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2-158-02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文娱旅游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文旅康养产业是山西省转型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是消费的新蓝海、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山西文旅康养资源得天独厚,加快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符合国家战略要求,符合产业发展规律,也符合山西比较优势。陵川县作为文旅康养资源大县,近年来积极依托“好山好水好空气”资源优势,强化龙头引领带动全域旅游发展,大力开发文旅康养优质资源,以深度融合释放文旅康养产业潜能,聚力打造最具活力潜力、最有发展前景的经济增长极,对推动文旅康养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发展文旅康养产业的政策布局

文旅康养不只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抓手,也是全球的发展趋势,目前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康养与文旅产业相融合,推行健康旅游的策略。随着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将有助于进一步挖掘和整合文旅康养资源,促进和提升文旅康养融合发展。

山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历史遗存极为丰富,地理、气候、饮食等养生资源极佳,具有得天独厚的文旅康养资源优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旅康养融合发展,按照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的理念,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保护与发展、保护与开发等重大关系,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大力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努力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坚持高标准规划建设龙头景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旅游热点门户城市,全面建成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加快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着力丰富“旅游+文创”“旅游+文博”“旅游+康养”等业态,打造全时段、全天候旅游场景,全链条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升级。持续深化文旅康养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开发文旅康养资源,打造龙头景区和精品线路,创新文旅康养产品,完善文旅康养基础设施,着力提升服务品质,打响“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在推进文旅康养融合发展实践中,坚持高质量开发文旅康养资源,高质量打造龙头精品景区,高质量设计精品旅游线路,高质量开发文旅康养产品,高质量建设文旅康养服务设施,高质量建设文旅康养基础设施,高质量提升文旅康养服务质量,高质量开展文旅康养宣传推介,高质量抓好文旅康养标准化工作,全力把文旅康養产业打造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

陵川县立足县情实际,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以建设“全域美丽、共同富裕”新陵川为目标,紧紧围绕“清凉胜境、康养陵川”品牌定位,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文旅康养集聚区为载体,加快构建以王莽岭大景区为龙头、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为纽带、县城为集散中心、景区片区为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按照“全域布局、整体规划、系统打造”的思路,坚持把全县域作为功能完整的文旅康养目的地规划、建设、运营,坚持高起点谋划、高质量培育、高品质供给、高标准服务,深入实施基础提升、景区提级、服务提标、品质提升“四大行动”,着力培育“旅游+”全产业链条。加强政策支撑,制定了《陵川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陵川县创建省级文旅康养集聚区实施方案》,出台《关于强化市场主体倍增要素服务保障的若干措施》,从支持文旅康养产业项目落户陵川、文旅康养产业项目提质增效、民宿(农家乐)发展、创办非遗、工艺美术企业等方面强化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政策支持,举全县之力推动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陵川县文旅康养资源的比较优势

陵川县获评全国首批、全省唯一“国家级避暑旅游目的地”,被誉为中国“金元古建地上博物馆”,来陵川可以触摸中华古建筑文化的历史脉动、观赏表里山河的灿烂锦绣、享受康养胜地的身心愉悦,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文化底蕴。

(一)生态优势赋能

陵川县自古有“清凉圣境”的美誉,气候温润、降雨量大,森林覆盖率、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连续8届入选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拥有悠久的中药材种植传统,“陵五味”(连翘、潞党参、黄芩、蝉蜕、火麻仁)独具特色且量大质优,赋予文旅康养产业巨大潜能。

(二)自然资源禀赋

陵川县处太行山与华北平原断裂带,居太行绝顶,王莽岭、棋子山、黄围山等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山岳峡谷绝景多样,其中不乏具有世界级品质的山水资源,极具开发价值。

(三)文化底蕴深厚

商周时期箕子隐居陵川,是世界围棋发源地;县域有国保单位17处,不可移动文物1300余处,被誉为“中国金元古建地上博物馆”。抗战名曲《在太行山上》、中国筑路史上的丰碑——锡崖沟挂壁公路诞生于此。

三、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陵川实践

文旅康养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发展文旅康养产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抓转型必须抓文旅、抓文旅就是抓转型,推动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能够为高质量发展、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陵川县坚持把文旅康养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产业,着力培育“旅游+”“康养+”全产业链条,加快构建以王莽岭大景区为龙头、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为纽带、县城为集散中心、景区片区为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全力推动文旅康养产业夯基垒台、提质增效。

(一)强化“龙头”引领,打造太行板块龙头景区标杆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完成王莽岭景区整治提升工程,“一带六区”形象初成,进一步畅通了“快进慢游深体验”微循环,打通了“吃住行游购娱”全业态,形成了“山上观光旅游、山下康养度假”新格局,推动了从单一的传统观光型景区到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康养避暑为一体的复合型康养旅游目的地的转变。

(二)深化路景一体,让太行一号成为此生必行的“诗和远方”

把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作为主战场,坚持“路、景、村、业”系统谋划、一体推进,在公路沿线打造一批业态丰富、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品质良好的乡村旅游产品,扎实做好文旅康养、环境治理、特色产业大文章,全力把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建成全县域发展文旅康养产业的生态路、观光路、致富路、振兴路。

(三)提升服务品质,持续推动景区提级、服务提质、品牌提标

深入实施A级景区倍增计划,发挥“中药材+文旅”“中药材+康养”优势,培育山地探险、冰雪运动、中药材展馆、药膳馆等新产品新业态。创新推出太行四季游、交旅一体游、民宿康养游、山地运动游等旅游线路,持续办好太行连翘节、消夏避暑节、金秋红叶节、围棋文化节等,不断提升“清凉胜境、康养陵川”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难题

当前,文旅康养产业发展面临着诸多难题和挑战。比如,文化旅游产品整合度不高,定位不够明确,主题不够突出,对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与市场需求结合不紧,缺乏完整的、特色鲜明的产品体系;文旅康养产业融资难,财政资金短缺、社会资本干预少、融资渠道单一,使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受到很大制约;运营管理能力不足,文旅康养融合了文化文物、旅游产品、康体娱乐服务等多种业态,相关综合型人才缺乏导致文旅康养项目建成后,产品和服务跟不上,经营困难;文旅康养产品同质化现象普遍,缺少精品,要么都是单一景观,要么都是农家乐,极易形成同质化竞争,难以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归根到底,还是对文旅康养产业如何融合在理论上缺乏深入研究,实践中缺乏有效思路和办法,尚未探索一条科学系统的、彰显“文化、旅游、康养”全要素的产业融合之路。

陵川縣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刚刚成势,但优势尚未全面凸显、基础尚未完全筑牢。比如,旅游产业还处于观光阶段,与文化底蕴、中药材优势产业等缺乏有效融合,康养特色村康养功能和业态配套还不够健全。优质旅游资源缺乏系统打造与开发,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品质跟不上,缺乏二次消费项目,农家乐接待水平有待提升,部分康养特色村基础服务设施还不完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沿线加油站、停车场、露营地等基础配套还有不足。

五、推动文旅康养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陵川县也亟待破解旅游产业如何与文化产业、中药材康养产业融合问题,以更深融合释放文旅康养潜能。推动文旅康养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重点要从供给侧入手,以提高文旅康养产品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全方位提升,多角度发力,探索“强化要素保障、补齐基础短板、畅通区域合作、丰富产品供给、加快产业融合”路径,全力推进文旅康养产业全链条、全要素高质量发展,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胜势。

(一)创新推动文化与旅游资源融合利用

立足丰厚的文化底蕴,以文化创意为突破口,对文化内涵、价值进行挖掘、整理和提炼,积极利用新技术培育新业态,打造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文旅融合业态产品。提升旅游产业链各环节的文化价值内涵,探索“非遗+旅游”“文创+旅游”“博物馆+旅游”“节庆会展+旅游”等新模式,推动旅游业态价值升级,实现文化对旅游内涵的提升和旅游对文化资源的激活、保护、传承。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坚持发展旅游以保护为前提,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增强旅游的文化内涵,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二)加快文旅产业与中药材康养深度融合

着眼打造中药材特色旅游专业镇,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发展以中医药文化传播和体验为主题,融中医疗养、康复、养生、文化传播、商务会展、中药材科考与旅游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和线路,在康养特色村、优质景区引进特色中医药保健项目,打造一批具有田园风情和生态休闲养生体验的中药材观赏基地、中医药健康旅游综合体。探索建设以“旅居+康养”为出发点的特色小镇,重点以“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康养游憩”融合为目标,提炼文化基因、重塑旅游景观、建设游憩设施、赋予康养功能,通过创意和再生设计,对属地特色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产业资源进行一体化整合,以系统化的特色文化标识和具体的功能价值为指向,着力构建生态、生活、产业和文化有机融合的生态型空间单元。

(三)高质量开发运营文旅康养资源

合理布局文旅康养开发建设项目,引进有实力的市场主体投资建设优质景区,持续打造龙头精品景区,切实增强景区运营效益和盈利能力。完善旅游资源开发经营退出机制,支持闲置低效旅游景区整合、重组、委托经营等方式加快盘活。完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沿线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加强国道与高速公路及其他国省道路的连通。提升文旅康养服务品质,打造精品民宿、特色商业街区,加快“门票经济”向“综合消费经济”转变,吸引更多游客慢下来、停下来、留下来。

[基金项目:山西省社科联2022至2023年度重点课题研究项目《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以山西实践为例》(SSKLZDKT2022001)]

参考文献:

[1] 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22.

[2] 黄庆香,董慧敏.大都市边缘“文旅+康养”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与探索.经济师,2021(06)

[3] 朱晶晶.山西省文旅产业与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方法探析.产业创新研究,2022(05)

[4] 钱正青,沈潇玲.生态文化与森林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中国林业经济,2020(05)

[5] 史云云.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的思考——基于晋城乡村调研.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15(06)

[作者简介:常瑞,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政法所副所长、副研究员;郝美玉,中共怀仁市委巡察办正科级巡察专员。]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比较优势深度融合实践探索
新时期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探讨
基于差别优势和比较优势的企业竞合效应研究
中小学教师助力深度融合的培训模式与实践
论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完善
优化供给结构对消费效用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