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背景下养殖水域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24-03-27王纪亭季相山陈红菊
王纪亭,丁 雷,季相山,陈红菊,赵 燕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在“新农科”大背景下,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必须创新发展,重点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1]。新农科背景下的创新型教育也是水产养殖学科专业的热点问题,因为水产养殖学科专业的活动正日益频繁地活动在学科专业的边界交汇范畴,专业的综合型、交叉性、边缘性问题也正日渐突出,因此要求教师在人才培养中需要具备创新型意识与创新能力[2]。养殖水域生态学课程是研究水产养殖水域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是水产养殖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充分了解和熟悉水生生物系统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相互影响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掌握水产养殖水体中各种生物行为的规律,并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对水产养殖生产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3]。本文以养殖水域生态学课程为例,对现有的课程结构体系进行改革,探索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考核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有机结合,以更好地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培养一批高素质、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创新型优秀人才,达到为“新农科”建设服务的目的。
1 养殖水域生态学课程教学难点及问题
1.1 教学知识点多
养殖水域生态学课程与鱼类学、水生生物学、水环境化学、水生微生物学和生态毒理学等课程密切相关,课程内容繁多[4]。由于学科的复杂性和内容的抽象性,给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增加了难度,同时也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教学多以理论课程为主,不能利用养殖水域生态学的原理和知识解决水产养殖生产的实际问题[5]。再加上我国本科教育在以往的“重基础,宽口径”的改革思路指导下,许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时被压缩,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1.2 学生对授课内容缺乏兴趣
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是满堂灌的传统授课模式,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课程内容,对整个教学活动的实际参与较少,因此较难培养学生的积极学习热情。此外,由于环境生态学的发展进程缓慢,理论知识生成的时代比较长,导致过去传统生态学课程内容陈旧,而生态领域与学科专业之间交叉渗透的内容也在蓬勃发展,导致课程内容落后于现代生态学的实际发展,最后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较低[6]。
1.3 课程内容实践应用性不突出
养殖水域生态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但是,现在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还很难与现代生态学发展同步,达到实践的目的[5]。但由于目前教学中缺少涉及实践环节的课程内容,同时由于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较多,对实践环节的要求也高,因此,生态学教学的实验和应用特点并不明显,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1.4 课程考核方式过于单一
完善的课程考评体系是评估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学习成效的重要手段。大部分课程的考核方式是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也主要根据学生考勤和课堂表现等进行评判,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在此考评制度下,难免会有一些学生对课程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也很难得以提高。
2 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教学团队紧扣水产养殖的发展前沿,及时将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展示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希望以此提高和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实践的热情,实现基础理论知识、实际应用与科研紧密结合的三位一体教学运行模式。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主要通过以下5个方面进行实施。
2.1 课程结构体系的优化
根据“新农科”重构专业学科体系、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的要求,对养殖水域生态学课程进行了如下调整: 围绕水产学科前沿,明确培养目标,突出教学重点,合理安排课程教学进度,修订教学大纲,优化课程结构。借用人们关注的水污染、生态环境保护等热点问题,把基本生态学原理与水产养殖水域的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充分利用学院实验站的水循环可控实验系统、斑马鱼养殖系统以及水族景观规划实验室等教学和科研平台,在校内进行相关的技术创新实践,在拓展学生视野、训练和强化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让学生通过课程结构体系的改革,掌握新的学科知识。
2.2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创新
关于现代生态课程的改革,首先需要做的是删除传统课程中陈旧的知识,同时对次要的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和整理,把新颖的、基本的的生态学知识和原理教授给学生。教学团队通过查阅新的科技期刊,研究相关文献,增加新的知识点和信息,把当前生态学的研究动态介绍给学生,以顺应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和学科内涵的创新与拓宽。同时,在教学工作中还注重教学与生活的结合,通过身边有影响的具体事例和公共事件教育引导学生,运用生态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7]。比如,在讲解水体富营养化的有关内容时,用一些具体的事例和国内有影响的环保问题、公共事件进行讲解。如无锡太湖出现蓝藻爆发引发的无锡自来水危机、沿海赤潮造成的严重损失等,这些具体可见的事例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其背后的生态规律和现象。
2.3 教学方法的改革
2.3.1 系统讲授与专题分析相结合 将水域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与水产养殖生产的实际相结合,采用系统讲授与专题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增加了课程的深度和灵活性,培养了学生的研究兴趣,了解了当前养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聘请在该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就某些相关课题进行授课或报告,甚至聘请水产养殖生产企业的专业人员进行授课,让学生听取行业专家的独特观点。
2.3.2 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传统的填鸭式或给予式教学方式,不管学生听懂与否,老师只是一味地把该讲的内容灌输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理解和复习。师生之间缺乏生动的交流和互动,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导致学生听起课来枯燥乏味。因此,从以下4 个方面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是固有的,如何让学生热爱某一学科,既是某一学科的魅力所在,也是教师积极正确的引导所为。课堂讨论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多发表自己的独立观点,教师给予一些适当的指导,以将讨论主题扩展到新的角度和高度。课堂气氛也会越来越和谐,从而达到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立解决问题的目的。
(2)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了解决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教学团队始终坚持理论教学与实际生态问题相结合,让学生体验生态与水产养殖的关系,体验生态与人类日常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近些年,学院通过与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共建的产教学院和实践教学基地,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广泛的实习实践平台,实现理论知识和生产的具体融合[8]。另外,在讲授生态平衡的关键知识点时,将重点放在生态失衡对整个社会乃至人类的危害。通过大量的例子和人类的生态灾难,让学生逐渐学会密切关注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和整个地球,用生态的理念去认识和利用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从而从各个方面保护人类生态环境。
(3)课堂内容介入相关的研究论文。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选择一些相关性的研究论文与学生研讨。厘清生态学原理与水产养殖业的联系,巩固学生掌握相关课程内容。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有意识的选择一些研究论文供学生学习和研读。如“水环境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水产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健康无公害的水产养殖技术”等相关内容。同时,向学生介绍其他国家有关生态学的研究进展,使学生掌握有关生态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
(4)加强科研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处理现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培养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9]。教育与研究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共同推进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使之成为教师科研的一部分,使学生深入掌握某一领域的生态环境现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付诸实施,检验解决方案的有效性[10]。做好对学生的科研指导,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4 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关注信息技术对教学制度的颠覆性作用,灵活充分地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育技术[11],将理论知识结构化、条理化和生活化,并根据教学内容嵌入适当的生物图形和生态学照片,或者制作动画或漫画等。如将生物种群增殖、能量流、食物链、生物种群演替过程及水、碳、硫、磷循环等重要过程和机制等多种内容,在课堂上以精美逼真、清晰生动的图文形式传递给学生,使学习者可以从文字、图片、音频等各种形式的教育信号中学习,使课程教学内容得以情景化。同时,也还可以播放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生态视频[12]。例如,在讲解湿地的同时,还可以向学生展示有关湿地公园的视频。在讲述当前水域生态存在的问题时,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水生态环境的纪录片,以增强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同时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5 改进课程考评方式
采用了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考评体系的制定降低了期末卷面成绩的权重,提高了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比例,实行了严格的考核制度。改进后的养殖水域生态学课程总成绩由出勤率、课后思考题、课程作业和期末考试成绩等四部分组成。其中,课程作业部分,每个同学选择一个影响水产养殖质量或产量的因素,比如养殖种类、水质、营养水平、饲料质量、天然饵料与人工配合饲料的投喂比例、养殖密度、疾病防治等因素,结合生态学理论知识,制作PPT 报告,汇报如何运用绿色低碳的生态模式理念来提高水产养殖产量和质量,同时,对水域环境的生态保护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期末考试实行“教考分离”,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团队一起建设试题库,试题要保证重点突出、难度适中。通过完善的考评办法,在避免教师“划重点”、学生“搞突击”的情况下,调动了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 结语
在“新农科”背景下,农业院校的教育对农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更加明确,对涉农课程建设的标准和要求更加具体。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只有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进行不断的摸索和实验,才能使养殖水域生态学的课程更加科学合理。新形势下,课程教学改革要进一步充实和创新课程,实现教学方式的现代化和考核体系的多样化,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根本目标,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宗旨进行改革。高校要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实验和教学活动的机会,从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更高层次、更具创新精神的综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