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贝里尼歌剧《清教徒》中女高音艾尔薇拉的塑造

2024-03-24李华鑫

当代音乐 2024年3期
关键词:清教徒咏叹调

李华鑫

[摘 要] 贝里尼将女高音旋律创作得极富浪漫色彩,他笔下的歌剧——《清教徒》中女主角艾尔薇拉最具代表性。在歌剧《清教徒》中,贝里尼将艾尔薇拉这一人物角色赋予了浪漫主义时期特点的同时,也通过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和声创作,将艾尔薇拉的人物性格尽数展现。因此,本文采用探析剧情与艾尔薇拉咏叹调的方式,深入剖析艾尔薇拉的角色塑造。

[关键词] 贝里尼;《清教徒》;咏叹调;艾尔薇拉

[中图分类号] J6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233(2024)03-0096-04

一、Belcanto时期杰出的作曲家——贝里尼

19世纪上半叶,起初意大利作曲家的作品仍保持着巴洛克和古典主义时期的歌剧体裁,随着时间的流逝,作曲家们认为应当创作出新的风格的作品,浪漫主义风格才随着时间慢慢地渗入。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的歌剧创作上出现了三位杰出的作曲家,分别为乔阿基诺·罗西尼(G﹒Rossini,1792—1868)、加埃塔尼·多尼采蒂(G﹒Donizatti,1797—1847)和文青佐·贝里尼(V﹒Bellini,1801—1835),这三位被称为浪漫主义时期“美声三杰”。他们创作出许多优秀的歌剧作品,其中旋律线条最为细腻的、最能通过音乐表达人物内心情感的当属文青佐·贝里尼。

贝里尼于1801年降生在西西里岛卡塔尼亚的一个音乐家庭,他三岁开始尝试学习管风琴,每天跟着父亲到教堂接触了大量的宗教合唱作品;他六岁的那一年,父亲偶然间发现他创作出了简单的教堂音乐,于是开始走上音乐的道路。贝里尼是一个年少有为的作曲家,1825年在那不勒斯·塞巴斯蒂亚诺音乐学院毕业,毕业时上演了他的第一部歌剧《阿德尔松与萨尔维尼》,而后有成型作品的他先后为那不勒斯、米兰等地的歌剧院创作歌劇。

据史料记载,贝里尼是第一位采用意大利正歌剧和半正歌剧体裁创作歌剧的作曲家,他用有限的一生创作了深受大家喜爱并广为流传的《梦游女》《诺尔玛》和《清教徒》等十一部歌剧。贝里尼的歌剧题材大多来自浪漫主义文学,他创作的许多作品都夹杂着耶稣宗教故事、国家政治背景以及个人情感经历,这些形容词单看是相互无关联的,但通过贝里尼的创作将它们全部串联到一起,将音乐的细腻、柔美感与戏剧性的紧张、冲突感融为一体,不仅不存在牵强的感觉,反而能让听众、演员甚至作曲家的灵魂达到高度共鸣[1]。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歌剧《清教徒》,该部歌剧中艾尔薇拉是贝里尼花费大量心血创作出的人物。他将艾尔薇拉与阿图罗的爱情故事刻画得深入人心,他用旋律结合脚本将艾尔薇拉原本的性格、遇见阿图罗后的内心变化、面对爱情的憧憬、遭遇爱人不辞而别时的悲痛、疯癫等人物状态刻画得细腻至极,他的音乐极富创造性、戏剧性和冲击力,使听众仿佛身处故事情节中,体会艾尔薇拉的喜怒哀乐。

二、歌剧《清教徒》的剧情介绍

《清教徒》(《IPuritani》)是贝里尼于19世纪创作的一部由三幕构成的正歌剧,也是贝里尼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该剧的脚本根据昂赛洛和赛丹的剧本《圆颅党与骑士党》改编,讲述了1642年到1651年英国内战时的故事。这部歌剧围绕着女主角艾尔薇拉讲述了一个潸然泪下的爱情故事:在17世纪40年代英国内战时期的苏格兰,故事的男主人公是阿图罗骑士。艾尔薇拉的父亲本想将女儿许配给同为清教徒且效忠皇室的富尔思爵士,然而心有所属的艾尔薇拉一心只想嫁给阿图罗骑士。在艾尔薇拉的叔父乔治爵士的一番劝导下,他的父亲终于同意这门婚事;单纯善良的艾尔薇拉知道父亲同意这门亲事后开心地演唱她的第一首咏叹调《我是一个美丽迷人的少女》。但现实是残酷的,在她们的婚礼上,一心为国的阿图罗为了护送皇后到达安全的地方,将准备婚礼上给艾尔薇拉的头纱蒙在了皇后的头上,随后护送皇后逃离了城堡。见到此场景的艾尔薇拉已经绝望,她认为自己不再是阿图罗心爱的艾尔薇拉。困在感情漩涡中走不出来的她越来越分不清理想与现实,她一会儿回忆与阿图罗美好的过去,一会儿又回到残酷的现实,阿图罗已经不辞而别。长时间的拉扯终将她逼疯了,在城堡臣民和叔父的面前,她唱出令人心碎的第二首咏叹调《耳边响起他的声音》。但只有阿图罗自己清楚,他是深爱艾尔薇拉的;将皇后带到安全的地方之后,心中对艾尔薇拉的思念使他偷偷来到曾经与艾尔薇拉约会的小树林,每日等在这里的艾尔薇拉见到心爱之人时,内心得到极大的慰藉,精神也有所缓解。就在这个甜蜜时刻,远处传来脚步声,是来抓捕“罪人”阿图罗的。可怜的艾尔薇拉又变得整日神志不清……就在这个悲痛的时刻,号角打破了这个城堡的寂静,信使带来了胜利的好消息:骑士党军队大败且缴械投降,一切罪犯被释放,善良正直的阿图罗被赦免。艾尔薇拉得知这个好消息狂奔而来,顷刻之间恢复了清醒,终于与心爱的阿图罗喜结连理。

三、女高音艾尔薇拉的人物特征及角色塑造

歌剧是由编剧创作的故事脚本和作曲家创作的音乐曲谱构成。想成功塑造一部歌剧中的角色,不单单要分析故事脚本,还要深刻剖析作曲家设定的人物声部、该人物特征的Aria[2]。

(一)艾尔薇拉的声部

贝里尼是一位能将伤感和喜悦无限放大的“感性主义者”,他的歌剧对女主角演唱功底要求极高。在他的心里,艾尔薇拉应是一位能胜任华彩旋律的、声线优美的,拥有像百灵鸟一样音色的,少女感十足的十七八岁女高音。因此,他将笔下的艾尔薇拉在剧中定位成一位能胜任以上条件的抒情女高音。

在歌唱艺术中,“抒情女高音”一词是指一位擅长挽歌和精湛歌唱的女高音。抒情女高音的声音富有温暖、饱满、丰富和甜美的特点,她们的音域为两个半八度左右,为小字一组的C到小字三组的降E或E。抒情女高音在演唱华彩唱段时能够转换为敏捷、敏锐的音色并加以宽阔的音域支持她们用声音塑造角色,从而使她们的音色获得了挽歌特征以及更丰富、更精辟的声音。

这种类型的声音的典型角色是十七八和巴洛克式的女高音。声部特征多为纯洁、热情、多愁善感的十七八岁小女孩,歌剧中典型的角色有:贝里尼创作的《梦游女》(《La Sonnambula》)中的阿米娜(Amina)、罗西尼创作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Il Barbiere di Siviglia》)中的罗西娜(Rosina)、德利伯创作的《拉克美》(《Lakme》)中的拉克美(Lakme)。

(二)从歌词脚本解读艾尔薇拉的两首Aria

《清教徒》中艾尔薇拉共有两首咏叹调,分别是《Ah!Son verginvezzosa》(《我是一个美丽迷人的少女》)和《Qui la voce sua soave》(《耳边响起他的声音》)。两首咏叹调虽由同一角色演唱,但需要塑造出的人物特征是不同的,想要剖析艾尔薇拉角色特征的转变需要将原本艾尔薇拉的人物性格、故事进展了解清楚,再分析她改变的原因,从而明确艾尔薇拉的角色塑造。

第一首咏叹调《我是一个美丽迷人的少女》出现在第一幕,演唱场景是艾尔薇拉的父亲同意女儿嫁给她心目中勇敢的骑士——阿图罗,在她的叔叔已经给她安排好的幸福婚礼上,阿图罗手拿鲜花和头纱向艾尔薇拉走来。城堡中的臣民夸赞她“就像可爱的玫瑰,在春天的时候盛放,就像夜晚的星星,为每个心灵带来了平静”,朋友们的礼物、祝福,心爱之人的鲜花、头纱,一个接着一个的美好向艾尔薇拉奔涌而来,此刻艾尔薇拉的内心是幸福、甜蜜,对未来的幸福生活充满期待的。艾尔薇拉怀揣少女对爱情的无限憧憬、对未来的无限向往和即将成为心爱之人的新娘的喜悦心情演唱了本部歌剧的第一首咏叹调《我是一个美丽迷人的少女》。她说:“啊!我是一个美丽迷人的少女,我穿着能与爱人到白头的婚纱,这洁白谦逊的样子仿佛是四月含苞待放的百合花,我的秀发散发着迷人的香气……”少女气息使她纯洁且自信,她说:“我的美貌隐藏在头纱中,此刻是一个即将走上圣坛的新娘……”此刻的她保持着她原有的单纯善良、敢爱敢恨的形象。通过歌词的解读可以看出她对即将成为阿图罗的新娘表现得非常激动,对婚姻是无限憧憬的,对未来是充满向往的。

第二首咏叹调《耳边响起他的声音》出现在第二幕,这首咏叹调不管是在技术还是演唱情绪表达方面都十分有难度,与第一首咏叹调的演唱情绪大不相同,演唱场景是城堡的臣民在大厅里讨论着艾尔薇拉的状态,都在感叹多么可怜的孩子啊……叔叔乔治看望艾尔薇拉后将她的精神状况讲给关心艾尔薇拉的臣民听,大家纷纷感叹:“她已不相信除阿图罗的任何人,她越来越痛苦,这使她想到死亡”。就在这时,艾尔薇拉唱出经典唱段《耳边响起他的声音》。艾尔薇拉向他们当时订婚的大厅走去,内心的悲痛、想念、难以置信等情绪使艾尔薇拉内心不停拉扯,情绪几近崩溃。本首咏叹调在演唱时需要塑造艾尔薇拉疯癫与清醒相互拉扯状态的同时,还要表现内心不同的感受。Aria部分的她失去希望,精神恍惚,她仿佛听到了阿图罗给她许下的承诺,当教堂的钟声响起她回到现实,而今他已经带着别人逃走。失去爱人的她仿佛是失去了灵魂,生活不再抱有任何希望,此刻,艾尔薇拉绝望程度和心情是我们无法亲身体会的。咏叹调的后半部分,作曲家将艾尔薇拉对爱人的期盼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Cabaletta部分中艾尔薇拉表现得焦躁不安,渴望爱人回来的她,变得十分悲伤;她向月亮给予了希望,她对月亮说:“来吧,我心爱的人,来吧,亲爱的阿图罗,躺在我的怀里,我是你的艾尔薇拉,她在流泪并期盼你回来……”。再次表现了精神状态失常的情况下,艾尔薇拉对着月亮唱出心声,她幻想出来了心爱之人,将无数想念与盼望都表达出来……

通过以上两首咏叹调的歌词脚本分析艾尔薇拉的人物特征,不难发现,艾尔薇拉最开始是极其单纯善良的,对待爱人深情且专一,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并结合创作时的时代背景,艾尔薇拉的形象慢慢产生变化。因此,想塑造贝里尼笔下艾尔薇拉这一人物角色的状态是极难的,还需要深入作品,观看不同歌唱家塑造出来的艾尔薇拉,认真分析音乐旋律、伴奏织体[3]。

(三)从音乐曲谱解读艾尔薇拉的两首Aria

第一首咏叹调《我是一个美丽迷人的少女》中艾尔薇拉最初的形象洁白如花,性格活泼天真,与人物最初的形象相吻合。艾尔薇拉头上戴着玫瑰花环,脖子上挂着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还可以看到她手拿阿图罗送给她的华丽的白色头纱,轻盈地跑向阿图罗,内心难以平复的喜悦让她抒发内心的欢畅。

这是一首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的作品,采用19世紀作曲家常使用的返始咏叹调的创作手法。Aria的第一句尽数展现贝里尼创作女性角色的细腻风格,音乐十分欢快,音色如同百灵鸟,伴奏为D大调属音级上创建的七和弦,旋律部分由两小节华彩旋律开始,将艾尔薇拉难以言表的喜悦通过一段华彩旋律展现出来,可见艾尔薇拉当时的兴奋与激动,对即将与心爱之人走向美好光景的赞叹。阅读总谱可以发现作曲家用最细腻的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构成的弦乐组为女高音伴奏,节奏型的创作与人物形象、音色也极度吻合,是十分轻巧的活泼、富有生命力的跳音,见谱例1。“Son verginvezzosa in vesta di sposa”以欢快的节奏、跳跃的旋律、喜悦的神情结合贝里尼回旋音的写作手法创作该首咏叹调主题动机,到了再现段这句主题旋律再次重复,可见第一幕的艾尔薇拉人物形象,从始至终保持了小女孩的单纯善良、活泼美好。

第二首咏叹调《耳边响起他的声音》(《Qui la voce sua soave》)中艾尔薇拉的角色形象与第一幕完全不同,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咏叹调由Recitativo、Aria和Cabaletta组成,是一首并列的复二结构的作品。

该作品Recitativo与以往咏叹调的那种对话式的不同,该唱段可被视作这首咏叹调的序曲,负责交代咏叹调的戏剧主题;同时,这部分也是该首咏叹调的“一个疯狂的场景”,歌词意思是“还我希望或让我死亡”体现被爱情折磨的“病态的艾尔薇拉”。用Andantino(小行板)作为起始速度,伴奏部分使用了大量的震音,仿佛是将艾尔薇拉内心的痛苦积攒起来,将她内心的汹涌与澎湃按压在内心。音乐响起,艾尔薇拉在后台用令人心碎的带有绝望的语气、凄惨的音色、祈求的声音演唱“噢,还给我希望或者让我死去”。声音需极富塑造性,此刻悲伤的神情要在声音中体现。注意,由于角色和情节的需要,序曲部分情绪不能过于激动,只需用声音营造出沮丧的氛围即可。间奏响起,艾尔薇拉头戴白色婚礼头纱,披头散发仿佛失去魂魄一样,缓慢地向大厅走来,神情和体形需呈现出疯癫的状态。整体情绪是忧伤的、低沉的、痛苦的。

结合Recitativo段落,Aria部分繼续使用小行板的速度,演唱情绪无需转换,注意到该段伴奏织体多以三连音为主,作曲家更希望给人一种情绪涌动、略带温暖的感觉,结合歌词,艾尔薇拉仿佛听见了阿图罗的声音,不再像前一段那样失魂落魄。伴奏左手使用八度和弦,稳稳地抓住人们起伏的内心,也像低沉的钟声一样,时刻提醒艾尔薇拉这只是不清醒状态下的幻觉,仔细分析右伴奏织体,不难发现使用三连音的同时,每拍第一个音采用“re-do-si-la”音阶下行的写作方式,有一种叹息的感觉,暗示艾尔薇拉回到现实时内心的失落。同时,右手也存在重拍八度音的情况,左右手呼应更能表现音乐的关联性。见谱例2。

Cabalette部分速度为Allegro moderato(有节制的快板),结合故事进展、伴奏织体分析,此刻的艾尔薇拉因为对阿图罗的思念已经完全疯了,她已经没有现实与幻觉的界线。伴奏以小前附点、三连音、十六分音符为主,小前附点多使用在进行曲中,给人一种奔流向前的感觉;三连音的使用巧妙地体现出艾尔薇拉骨子里的温柔,而十六分音符跑动搭采用跳音的演奏方式搭配由f到ff的创作更能把艾尔薇拉该段的“疯狂”体现到极致。演唱情绪与伴奏情绪一致,谱面上标注“estasi”,意思是狂喜、入迷、激动,因此,该部分艾尔薇拉达到极其疯狂、兴奋的状态,见谱例3。该唱段可以理解为在艾尔薇拉的脑海中她已经找到阿图罗,心中的爱让她把一切的激动、兴奋甚至对阿图罗的挽留都表达出来了。

伟大的贝里尼将艾尔薇拉面对爱情的状态塑造成最纯粹的模样,她天真无邪时仿佛一切都变得美好,她伤心欲绝时仿佛世界都变得灰暗。对于艾尔薇拉的塑造,安娜·奈瑞贝科在纽约大都会上演《IPuritani》的那次采访中说过“塑造角色是难的。接触新的角色时会借鉴歌唱家们塑造的该角色,学习她们如何理解这个人物,取长补短。我们虽然不是剧中角色本身,但是当我们表演这个角色时,我们就是她们”。

结 语

塑造人物角色需要充分研读脚本,清楚故事情节,仔细分析不同歌唱家对同一角色是如何塑造的,舞台表演、动作肢体等如何展现。做到以上的同时,歌唱者的基本功不能逊色,演唱技术需支持塑造该人物角色。我们要努力提升自身修养与功底,为成功塑造歌剧角色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雪晖.贝里尼声乐作品中的旋律特征[J].人民音乐,2013(10):92-94.

[2] 刘一魁,周子棋.论角色塑造[J].戏剧之家,2018(09):39.

[3] 范易琦.贝里尼爱情题材艺术歌曲的音乐与演唱分析[D].燕山大学,2021.

(责任编辑:韩莹莹)

猜你喜欢

清教徒咏叹调
秋天咏叹调(组诗)
霍桑是清教徒吗?——从《红字》中的“罪”谈起
美国醉酒史
简述宗教改革对近代英国的影响
北美殖民地时期清教的教育活动及其影响
王宝钏
——寒窑咏叹调
《清教徒》中理查·福思咏叹调《我永远的失去了她》的音乐分析及演唱处理
人生咏叹调
咏叹调“亲爱的名字”演唱研究
关于咏叹调《冰凉的小手》的诠释与演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