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认知视角下盲聋多重障碍儿童的教育
——读《我怎样理解和想象周围世界》
2024-03-21陈玲恩彭兴蓬
陈玲恩 彭兴蓬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9)
第二代认知科学——具身认知的提出,重新界定了认知、身体、环境的关系,为教育学研究带来了新视角,为教育教学实践与改进提供了新路径。具身认知理论摒弃传统认知理论的离身化观点,主张“认知活动是大脑、身体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1],强调身体及身体所处的环境应该纳入认知加工之中。身体是认知的起点,身体又能与所处的环境相互配合来进一步扩展和放大认知效果[2]。目前,具身认知被广泛地运用到普通教育领域中。有学者提出具身认知学习环境的概念,它是一种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身心融合所形成的一种心智嵌入大脑、大脑嵌入身体[3]、身体嵌入环境的多种嵌套式的学习环境[4],主要由物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支持环境和情感心理环境四部分构成[5](P82)。本研究结合具身认知理论,对奥·伊·斯柯罗霍道娃的人生经历及其主要著作进行研究,试图寻找盲聋多重障碍者感知世界以及有效接受教育的方法,希望越来越多的学者能够关注盲聋多重障碍者,进一步深化盲聋多重障碍教育研究。
一、奥·伊·斯柯罗霍道娃简介
奥·伊·斯柯罗霍道娃是一名盲聋多重障碍者,她出生于1914年乌克兰赫尔松附近的一个贫农家中。她在5岁时患上脑膜炎,导致双目失明,不久相继失去了听觉、语言能力。1922年,母亲在病贫交迫中去世。同年秋天,她被当地教育机关送进敖德隆盲童学校学习。1925年,她进入哈尔科夫盲聋者专门学校接受中等教育,结识了著名缺陷学教育家伊·索科良斯基,学会了对空间的感知,并借助触觉、嗅觉、振动感等感觉开始恢复说话能力,学会了盲文。1944年夏,她来到莫斯科,在伊·索科良斯基的指导下继续学习。1948年,她在缺陷学研究所担任科学工作直到退休[6]。自身缺陷并没有妨碍奥·伊·斯柯罗霍道娃在文学领域取得较高成就。1956年,奥·伊·斯柯罗霍道娃根据亲身体验出版著作《我怎样理解和想象周围世界》,讲述了自己是怎样感知和想象周围世界。该书主要由“我怎样理解周围世界”和“我怎样想象周围世界”两部分构成。她通过触觉、嗅觉、振动觉、一般的感觉、虚幻的感觉、温觉和味觉等来进行自我观察,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我怎样理解周围世界”和“我怎样想象周围世界”。书中多次提到一些心理学概念,比如“表象”一词,但作者并未直接解释“表象”一词的概念,而是以真实的案例为读者展示了她是如何形成关于夜、星星、月亮、情感、食物等一些事物的表象。该著作不仅为盲聋多重障碍教育的实施奠定了科学基础,而且也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大量实用材料。奥·伊·斯柯罗霍道娃乐观、努力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其事迹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作家高尔基曾多次写信鼓励奥·伊·斯柯罗霍道娃努力学习。1962年,沈一鸣在《人民日报》上刊登《盲聋人成了学者》一文,详细介绍奥·伊·斯柯罗霍道娃跌宕起伏的人生。2022年,“奥·伊·斯柯罗霍道娃”及“《我怎样理解和想象周围世界》”两个词条被收录于朴永馨先生主持编著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足见奥·伊·斯柯罗霍道娃在盲聋多重障碍教育中的地位。
二、具身认知对奥·伊·斯柯罗霍道娃成长的作用
(一)注重身体感官所获得的信息。具身认知视角下,身体的物理属性决定了人的认知内容、认知过程与认知方式[7]。因此,盲聋多重障碍者的身体缺陷决定了他们只能依靠触觉、嗅觉、味觉等来感知世界。触觉是主体认知者与客体对象之间的物理性接触,由皮肤上的感受器接触到机械性的刺激所产生的感觉,这种刺激包括外界的温度、压力、震动、湿度等。触觉的感知体验也可以映射到人的其他感官上,主要表现为触味相通、触听相通、触嗅相通、触视相通[8]。在胡塞尔现象学中,视觉等感觉功能在构建肉身方面的作用都弱于触觉,并明确指出只有触觉属于“双重感觉”[9],触觉的发生是直接的、零距离的、相互的。通过触觉感知事物,会让人更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因此,触觉的在场性、直接性、相互性等特点,为盲聋多重障碍者提供了一种感知世界的有效通道。比如,盲聋作家海伦·凯勒可以通过水从手上流过而感知水的概念。奥·伊·斯柯罗霍道娃通过触摸别人或者别人的触摸,根据手指的动作、手的紧张状态等一些细微差别而辨别出对方身份及其情绪变化。同时,盲聋多重障碍者触觉灵敏,在雕塑制作上极具天赋。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哲人赫尔德提出雕塑乃触觉之艺术[10]。奥·伊·斯柯罗霍道娃借助触觉对于雕像比例、结构的把握甚至优于视觉正常的人。除此,盲聋多重障碍者的嗅觉、味觉也比较灵敏,也是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通过气味,可以帮助奥·伊·斯柯罗霍道娃辨别对方、对方位置及自己所处位置等。她运用触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的相互作用,对周围世界形成了一个更加立体、多维的认知,印证了具身认知所强调的身体多种感觉通道在认知加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1]。
(二)注重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具身认知强调人的认知是身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奥·伊·斯柯罗霍道娃将“建立起身体与外界的微妙关系”称作“高级神经活动”。[12](P380)这种高级神经活动的获得源于身体与环境的互动。伊·索柯良斯基也特别强调周围世界要与身体建立起联系,他认为对盲聋多重障碍者的“教育”,不应从教口头发声的语言开始,而应促使其认识周围环境,直接掌握周围环境,战胜空间(独立在走动等等)和理解时间(今天、昨天、明天),与所处的物质环境建立各种直接和正确的关系[12](P7)。识字、读书、写字等只是教育盲聋多重障碍者工作中的某个阶段,但最先从这些方面开展教学,是与盲聋多重障碍者的智力发展水平所不符的。教师应当在盲聋多重障碍者具有一定思维水平时,再开始教其识字[13]。奥·伊·斯柯罗霍道娃表明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她还是能预测到会遇到谁或猜出人们将要对她所说的事情。这是身体对周围环境非常敏感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身体与环境的融合。她对环境极强的敏感性弥补了视觉与听觉的缺陷。她经常参观博物馆、公园等,同伴随时解答她提出的问题,使她对周围环境的认知更加清晰。当她触摸到书上的人物雕像时,能够根据书中的描述辨别出雕像的模样。真实的触摸感丰富了她对周围世界的表征。在与周围环境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后,奥·伊·斯柯罗霍道娃在教师等相关人员的指导下,学会读书写字,逐渐具备口语、书面表达等能力。因此,在对盲聋多重障碍者进行教育时,要注意教育的阶段性,注意抓住每个阶段教育的重点,要为盲聋多重障碍者提供更多的参与户外活动的机会,增强对盲聋多重障碍者的刺激,引导盲聋多重障碍者与周围环境建立密切联系。
三、对未来开展盲聋多重障碍教育的启示
鉴于多重障碍者的特殊性及环境对认知形成的重要性,在未来的盲聋教育中,要注重具身认知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为盲聋多重障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适度支持。
(一)利用残余视力、听力和多重感官功能来实现盲聋多重障碍者的教育。具身认知强调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环境会影响人的认知。虽然盲聋多重障碍者信息通道输入系统受损,但他们仍然有残余视力和听力,能够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变化。一是帮助他们建构环境秩序,让他们感知世界时能进行信息有序加工,而不是杂乱和无序。二是利用声音与震动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利用身体来感知存在的世界。三是多利用残余听觉通道进行信息加工,更容易建立起与环境的联系。在进行信息加工时,以自我感觉为中心,探索事物的存在和变化。四是需要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更加有利于信息的识别、搜索、记忆和存储。五是要运用多感官开发来帮助盲聋多重障碍学生学习理解知识。教师可以设计相关教学实践活动,调动触觉、嗅觉、肤觉等多重感官功能,帮助盲聋多重障碍学生更全面、系统和深刻地理解世界。
(二)借助信息技术优势、开发更多资源来实现盲聋多重障碍者的教育。近年来,触觉反馈技术成为人机互动、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基础。越来越多的以触觉为基础的人工智能设备层出不穷,比如,触觉电影、触觉服、触觉手套、触觉游戏背心、视触觉替代系统、触觉图形显示器、基于可穿戴器件触觉感知信息的盲人虚拟视觉导航系统等。电子化触觉显示屏可以通过触觉图形显示设备辅助盲聋障碍者通过手指触觉感知屏幕中触觉图像的轮廓、疏密等,帮助盲聋多重障碍者以一种自然的交互方式理解触觉图像[14,15]。除此,利用振动触觉来传递信息的技术,也为盲聋多重障碍者带来了福音。比如,利用振动触觉提醒盲人绕过障碍物的触觉服适用于盲聋多重障碍者。建筑行业的头戴式振动设备也适用于盲聋多重障碍者[16],能够让其辨识危险和及时规避。“触觉电影摄影”技术则根据电影故事情节设计了气味、光电、烟雾、灯光等表演效果,增设动感座椅,调动多种感官,能提高盲聋多重障碍者的观影体验。这些信息技术的出现让盲聋多重障碍者的教育从不能变为可能,从单一变成了丰富,从被动参与变为了主动参与。
(三)引导形成健康的情感心理状态,提高盲聋多重障碍者的心理韧性。积极健康的心理环境,能够提高盲聋多重障碍者的心理韧性,以支撑盲聋多重障碍者不断克服生活与学习上困难。奥·伊·斯柯罗霍道娃对自己的缺陷也是由“不接受”到“无奈接受”再到“欣然接受”,其心理变化的原因可以归结于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评价,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正如奥·伊·斯柯罗霍道娃所说,“我们不能直接欣赏圆圆的月亮,闪烁的星星以及其他的一些景色。但是要知道,除了月亮和星星之外,还有微风、花香、花瓣上的露水。这一切盲聋者是完全可以感觉到的”。[12](P250)因此,教师要引导盲聋多重障碍者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首先,要承认缺陷,接受自己在视觉、听觉上的不足,有一个平和的生活态度。其次,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发掘自己在嗅觉、触觉等方面的长处,加以练习,尽量以优势弥补缺陷,积极调动其他感官感知世界。其二,培养兴趣爱好,合理发泄情绪,充实自我生活。奥·伊·斯柯罗霍道娃对生活充满热爱,她强调一切优良的合理的艺术,都可以激励人的意识。她常常通过诗歌、写作等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当一个人被生理上的任何一种病症所束缚时,对于无论哪一种能使他了解精神世界的东西的热情会特别发达”,[12](P226)这也是她在文学上取得较大成就的原因。因此,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盲聋多重障碍者的兴趣、特长,理解他们并为其提供有力的支持,让其情感得以表达、天赋得以开发。
(四)构建包容多元的社会文化环境,促进盲聋多重障碍者的主动参与。包容多元的社会文化环境是盲聋多重障碍者与周围世界建立联系的基础。在具身认知学习环境理论中,社会文化环境主要包括学习者、教师的信仰、思维模式和学习习惯等要素[5](P83)。因此,要构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其一,盲聋多重障碍者自己要对自身认知清晰,清楚自己的优劣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其二,教师要对盲聋多重障碍者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知,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合理便利,但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不可对其提供过度的支持。此外,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形成,也需要国家、学校等主体采取措施。在国家层面,做好对盲聋多重障碍事业发展的支持与保障工作,颁布并落实相关政策来进一步保障残障人士平等接受教育、平等就业等权利;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主要媒体对盲聋多重障碍者模范事例的报道,提高公众对盲聋多重障碍者的认知水平。在学校层面,要对教师开展专门培训,加深教师对盲聋多重障碍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力水平的理解,教授相关教学策略与方法;制定完善奖惩制度,对于教授盲聋多重障碍学生的教师,在评优评先、职称评聘上给予适当倾斜。从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推动更多教师参与到盲聋多重障碍教育中。只有形成开放、包容、多元的社会文化环境,“隐形屏障”才会被打破,盲聋多重障碍者才能真正平等地参与社会各项事务,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