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六联-三阶”的卫勤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创新

2024-03-19张冠华郭锦吴志东董化江

科技风 2024年7期
关键词:联合培养实战化

张冠华 郭锦 吴志东 董化江

[摘要] “六联”即人才培养方案联审、教学训练联堂、毕业学员联考、教法训法联创、育人资源联用、部队难题联研的组训模式,“三阶”即院校打基础、部队实践强素质、深度融合补短板,依托“六联”模式,遵循“三阶”规律,全面打通实战能力生成链路,科学构建武警部队“实战”“实用”卫勤保障人才培养体系,确保人才能用、好用,有效推进院校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任务部队需求侧精准对接,实现模拟—应用—实战阶梯式增值育人效果。

[关键词] 联教联训;实战化;联合培养;卫勤人才

一、“六联”模式的内涵

(一)人才培养方案联审 军校培养的人才符合部队建设需要,必须制定符合部队建设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作为部队人才需求的供给侧,院校须与部队需求对接,听取意见,全面研究培养部队建设急需人才的方案,邀请熟悉军事教育规律的部队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确保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符合部队建设需要和未来需求,统一培养目标及课程建设标准,增强人才培养方案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推动武警部队卫勤人才联合培养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教学训练联堂 传统的理论课堂有丰富的理论体系和系统规划,但作战既是方法手段的较量,又需要训练实践经验的支撑。职业技术教育具有强烈的岗位指向性和实践操作性,采用教学训练联堂模式,能有效解决“纸上谈兵”和“嘴上练兵”的问题。教学实践是学员理论与实际结合,进行实际操作作业,检验学习效果,提高适应能力的重要课堂。学员可以在实践过程中调研、锻炼,提高实操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毕业学员联考 毕业学员联考是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也是落实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的具体举措。院校教育的成效,部队最有发言权。毕业学员联考坚持用人导向,强化部队参与,做到供需一体考核。院校与部队联合开展联考模式,打破院校“自己考自己”的传统评价模式,牵引学员岗位任职能力生成。较长一段时间,学员毕业考核由各院校自主组织,这种院校“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方式,造成学员尽管达到院校“合格”标准,却难以适应部队任职需要。由院校上级机关、基层部队、院校联合对学员进行考核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牵引院校教学改革的有效手段。

(四)教法训法联创 教法训法创新要瞄准担负任务,对正实战靶心,围绕任务深入再深入、贴近再贴近,才能真正练强学员胜战能力。任务清才能方向明、行动实。教法训法创新的前提是把担负的作战任务、以及任务方向、目标、样式、编成、环境与指挥、行动、保障搞清楚、理解透。这就需要院校和部队联合,共同创新教法训法,着眼构建与战斗力生成模式相适应的方法体系,大力推动教法训法联创,让每一项突破都更加贴近实战需求,切实使教法训法向战斗力最大增殖方向聚势增效。

(五)育人资源联用 院校要树立有创造体系的开放教育观念,面向部队开放,共享训练资源,进行优势互补,提高教育训练的针对性,牵引部队发展;部队要关心、支持院校建设,落实院校优先发展战略,不仅是实现我军建设根本性转变需要,也是部队自身发展需要,更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有效途径。院校与部队联合,即是两者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两者的共同需求。育人资源联用,发挥各自的优势,有助于形成“互促提高,合力打赢”的良好局面,推动联合共建共育落地见效。

(六)部队难题联研 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部队与院校应深入交流学习、实现难题联研,有力促进学术科研成果向战斗力转化,让每项成果都对接未来战场。传统以院校为主承担的科研项目,成果不能有效满足部队作战训练需求,部队在实际训练中需要革新的项目也缺少及时反馈到院校的渠道。为更好地解决理论联系实际问题,与部队训练贴得更紧,院校应与部队探索构建“院校+部队”联合科研模式,建立学术科研中心以及高水平的教学实践、实验基地,使教员能够紧密结合部队实际进行课题研究,院校与部队联合开发科研项目,革新装备、制作训练模拟器材,进行战法与学术交流,共享资源成果,使部队训练难题得以尽快解决。

二、“三阶”规律的内涵

(一)院校打基础阶段 注重吸纳部队建设和遂行任务中的新经验、新成果,实现教学内容动态更新、滚动发展,积极推行启发式、研讨式和案例式教学;课程设置以“實战”“实用”为标准,教学以“必用、够用”为准绳,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教学计划、完善配套教材,把训练大纲规定、部队岗位急需的教学内容突显出来,把最新研究、调研和实践成果纳入课堂、服务部队,由点及面,形成院校教学与部队训练资源共享,促进院校教学与部队训练高度融合。

(二)部队强实践阶段 选择典型任务部队,建立联教联训基地,与部队深度融合联合育人实现由“向打仗一样训练”向“向训练一样打仗”转变。为部队“送教上门”、丰富军事职业教育线上课程、远程“会诊式”信息服务等多样化手段服务、全方位内容补充、立体式对接矛盾问题,最大化部队再教育效果,高质量提升任务部队实战、实用卫勤保障人才培养质效,使学员近距离熟悉岗位、接触任务,提升卫勤岗位与能力需求的契合度。

(三)融合补短板阶段 坚持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注重补齐短板弱项,通过开展常态化跟踪调查工作,针对部队意见及时分析整改,建立部队卫勤难题解困效果反馈长效机制,形成“跟踪调查—综合分析—问题整改—反馈问效”的闭合回路。院校-部队联合育人深度耦合,育人质量升华阶段,通过联合攻关解决部队亟需问题,针对性调研发现部队训练实践中的难点问题,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卡点,院校-部队在实践中联合育人,联合化解能力生成卡点,提高学员能力素质和教员晓战务战水平。

三、基于“六联-三阶”的卫勤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创新

基于“六联-三阶” 的卫勤人才联合培养模式立足教、战、训、研深度融合,课程体系全方位对接部队,构建高效的“院校—部队”一体化融合组训体系,实现能力“懂—会—专”跨越式提升,满足武警部队卫勤建设需要。

(一)创新和发展联教联训内涵 加快构建和发展新型卫勤人才联教联训体系。一是拓展“联”的理念。首先是院校与部队的联教联训。其次还包括军校与军校间的“联”、军校与地方院校间的“联”等。打破旧思想羁绊,统筹设计,一体推进,确保联教联训有序发展、高质量运行。二是建立“联”的机制。从机制层面对卫勤联教联训进行固化。依托联教联训基地,对联教联训机制进行探索。三是拓宽“联”的内容。主要包括联合教学、联合演练、联合攻关、教员代职、遴选部队导师等。四是注重“联”的效果。以具体实践活动为依托,更加强调实际效果,如组织学员现地教学,突出抓好出发前的教学布置、个人预研,过程中的教学提示、交流点评,返回后的撰写报告、成果交流六个环节;组织教员调研,严格把握调研主题、考察单位、调研方式、成果形式和转化要求,及时将调研成果引入教学。

(二)突出实战情况模拟和仿真 在部队训练实践和执行实战任务中,教学实现院校与部队、理论与实践、课堂与“战场”相互衔接,是学员战斗精神培养的沃土,也是解决学员“水土不服”良药。一是构建实战教学氛围。院校训练要突出在近似实战环境中练兵,准确把握教学环境设置的具体要求,将真实的战场环境尽可能“复制”到训练场,以“准战场”的训练环境摔打磨炼学员,提高学员遂行实战任务的能力。二是设置实战教学环境。瞄准实战、紧贴实践,创设逼真战场环境,摆脱制约和束缚,形成直接的实战感知,实现院校教育训练的“真、难、严、实”,促进课堂向训练场、战场延伸拓展。三是创设实战条件设施。要按照“源于部队、高于部队、用于部队”要求,建立功能齐全的野战教学综合训练场地,利用院校人才优势组建不同类型的实验室,构设模拟训练环境平台,对接部队完善教学条件建设,使学员在实战化训练环境中砥砺磨练。

(三)教学内容突出“实战”“实用” 院校教学应紧贴部队作战训练,依托联教联训平台,将实践教学和部队重大军事训练融合,将课堂搬到部队训练场。一是组织战术背景的综合演练。发挥部队的组训优势,部队参与学员综合演练,瞄准战场特情处置、陌生复杂地域练兵等课目展开针对性训练,使学员得到全方位锻炼,实现院校与部队同台合练、边演边研,提高学员的组训能力,助推战斗力加速提升。二是院校教员赴部队代职锻炼。加大与典型地区、重点任务方向部队开展联教联训工作,常态化选派教员代职锻炼、学员见习实习,了解部队急需,把院校的理论知识更好地转化为能力素质,使教员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能力素质。同时,通过联教联训机制,部队指挥员兼职学员导师,现场讲解、现场示范,现场观摩、现场操作,使教学贴近部队实践【2】。三是开展实战背景的联合训练。院校要在教学情境上有所突破,对未来任务情境进行模拟,把教员、学员摆入战位,研习案例,深入研究任务特点规律,在实战化条件下以战斗员身份提高感性认知与理性研判,加快对书本理论知识的接受与掌握,让教员、学员在实战环境中增长能力。

(四)注重教员“晓战”“务战”能力提升 通过联合师资互聘使卫勤人才培养课程和教学内容设置更加突出“军味”“战味”,院校与部队可以共同组织合成卫勤演练、卫勤保障,在训、教、战结合中提升部队训练与院校教育教学的“实战化”“实用化”水平。建立健全卫勤人才联教联训师资力量建设制度,通过师资互聘、人才共育等方式,打造适应“实战化”“实用化”卫勤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通过院校-部队卫勤联教联平台教员参与部队卫勤训练、卫勤演训、为其保障方案制定等实践、实战活动,促进教员“晓战务战”能力水平提升【3】。一是提高教员的知战练战能力。教员在参与部队卫勤训练、实战中,发挥卫生勤务保障、军事训练医学、特定环境军事医学等方面理论、师资和技术手段优势,积极开展授课辅导、训练指导、课题研究、决策咨询、演习设计、方案推演、协助筹划和课题攻关等。二是提高教员的教战研战能力。通过联教联训教员参与部队联教联训,可作为到部队调研、代职的补充,丰富部队阅历,改善知识结构。同时,立足现行的体制编制,着眼于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在一定限度上缩小教员教学理论与部队训练实际的客观差距。三是提高教员的晓战务战能力。从各总队担负的使命任务着手,从卫勤组织指挥、减员率、后送方式和手段、卫勤编组、协调支援等方面开展卫勤保障模式研究;就“卫勤组织指挥”内容向总队卫勤保障人员开展教学辅导。通过辅导,使基层卫勤保障人员能够熟悉并掌握卫勤组织指挥的程序、内容、方法和步骤。辅导可以采取基层卫勤保障人员来院集中学习或由学院选派专家“送教上门”。准确掌握一线官兵卫勤保障战斗力生成的“命门”,为晓战务战提高思路寻找课题。

(五)注重院校-部队联合育人 根据卫勤学科专业特点合理论证卫勤专业基础知识和卫勤联教联训的时间分配和内容设置,通过院校部队联合育人、联教联训强化“现场教学”“卫勤演练”“案例教学”等,为学员胜任基层卫勤岗位打好基础。一是平行作业。组织学员以卫勤保障任务编组的形式,参加部队保障任务。通过建立联教联训机制,将卫勤相关专业教学目标融入部队训练体系,组织毕业学员深入部队一线见学,提高学员动手能力,满足部队需求。二是嵌入演练。按照卫勤任务保障、卫勤实战、卫勤演练的组织特点,将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员直编入部队演习导调机构、演习指挥机构及参演部队,以实际身份參加演习筹划设计,参与指挥活动,与部队一起行动,使学员在实际岗位上熟悉作战指挥的程序、内容和方法,提高学员作战指挥、组织筹划和岗位任职能力。三是观摩见学。组织学员深入部队一线进行现场观摩,走进“战场”、进入“战位”,基于联教联训组织学员实习、见习、考核,让“用户”检验卫勤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借鉴地方职业教育院校成熟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探索“基地化”“订单式”“交替式”等培养形式【4-6】,达到院校与部队合作共育紧缺人才。

结语

基于“六联-三阶”的卫勤人才联合培养模式是一种贴近卫勤实战的教学体系,是“三位一体”军事人才培养的有益补充,是学员知识-技能体系构建的基础。院校-部队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构建科学完备的卫勤联教联训组训体系,突出实战化育人、联合育人,加速形成育人合力,探索实战能力生成路径,对于提升院校卫勤教员晓战务战能力水平,提高学员实战实用能力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磊,魏加正,曹阳.军队院校教员当兵代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22,1(11):54-56,63.

[2]赵晋,张旭东,董自西,等.合作教育对军队医学教育联教联训的启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28(9):25-26.

[3]王旭东,董化江.探索高原卫勤联教联训机制,人民武警报.2021年8月18日版.

[4]彭默馨,陈志敏,鹿顺江.军队任职教育院校实施联教联训应把握的几个问题[J].通信指挥学院学报,2011,5(15) : 6-7.

[5]黄星.基于CIPP 模型的广西高等医学院校订单式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评价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4.

[6]张丙辰,唐继承,常征.联教联训:共育新型作战力量指挥人才[J].中国军事教育,2013,25( 3) :1-3.

猜你喜欢

联合培养实战化
校企双主体联合培养室内设计专业技能人才的研究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研究
校企高端合作 培养创新型工科博士
浅析《企业战略管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把握好四个“注重”提高教员实战化教学能力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机器人大脑”双培计划实施
军事院校任职专业实战化教学和训练的几点思考
战时装备采购综合演练的实践探索
关于推进军事训练实战化方式的研究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装备维修保障专业实战化训练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