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FT 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校企共建实践课程改革研究

2024-03-18徐喜辉刘巍巍梁忠强

山西青年 2024年2期
关键词:双师课程内容校企

徐喜辉 刘巍巍 梁忠强

1.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2.黑龙江龙至信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在快速发展的工程技术领域,土木工程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因为工程项目的复杂性,所以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行业的发展需求。这就要求教育体系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更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校企合作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直接接触到行业内的最新技术和工作流程。此外,这种合作模式还促进了教育内容与行业需求之间的紧密联系,保证了教育的实用性和时效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四真三化”(FT)模型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改革显得尤为重要。这一模型强调实际工程项目的结合,促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获得实践经验,从而更好地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准备。通过这种方式,教育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而是变成一种能力的培养。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创造一个环境,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在挑战中成长,最终成为具备创新能力和实战经验的工程专业人才[1]。

一、校企共建实践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校企共建的实践课程改革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行业需求的日益增长,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足以应对新兴的挑战。这种情况下,校企共建的实践课程改革成为提高教育质量和适应行业发展的关键。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了接触实际工程项目的机会,这对于学生掌握实际工作技能和理解行业动态至关重要。通过参与真实项目,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合作模式还促进了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的一致性,确保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直接应用于未来的职业生涯。此外,校企合作也有助于学校教师了解最新的行业需求和技术趋势,使教学内容更加贴合时代需求。校企共建的实践课程改革不仅提高了教育质量,而且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种改革对于培养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工程技术领域的高素质人才至关重要。

二、基于FT 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校企共建实践课程改革策略

(一)深化校企合作模式

在当前教育和工程技术领域的背景下,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成为实践课程改革的关键。通过这种合作,可以实现教育内容与实际工程需求的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增强其实践技能和行业适应力[2]。

校企合作模式的深化要求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更紧密和实质性的联系。这不仅包括共同制定课程内容,还包括企业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深度参与。例如,企业可以提供实际工程案例供学生学习,或者直接参与课程教学,提供现场实习机会。采用“四真三化”(FT)教学模式,即真实环境、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学任务工作化、工作过程系统化,可以更好地模拟工程实践环境,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学习理论知识,还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应用这些知识。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也是深化校企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样的团队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和理论知识丰富的学术教师共同组成。这种结构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确保教学内容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指导性。推进课程内容的更新也是必不可少的,根据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定期更新课程内容,可以确保教学内容的前瞻性和实用性。

深化校企合作模式需要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以及定期更新课程内容。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程技术领域。

(二)创新实践教学方法

在校企共建实践课程改革中,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是核心环节,特别是采用“四真三化”(FT)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将实际工程任务融入课程教学中,通过项目驱动促进学生的深入学习。

“四真三化”(FT)教学模式使得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工作环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掌握理论知识,还能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应用这些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学校与企业合作,可以共同开发符合工程实际需要的课程项目。学生通过参与这些项目,不仅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还能在实际操作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这种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也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也强调教师的角色变化。教师不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者。通过与企业专家的合作,教师能够将最新的工程技术和管理理念带入课堂,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前瞻[3]。

“四真三化”(FT)教学模式的采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还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工程行业的实际需求,从而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

在校企共建实践课程改革中,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是提升教学质量和实践指导水平的关键一环。这样的团队汇聚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和拥有深厚理论知识的学术教师,共同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4]。

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形成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重大革新,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不仅传授理论知识,还能提供实际工程经验的分享。例如,行业专家能够将自己在工程项目中的实际操作、问题解决经验直接带入课堂,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程环境中学习和实践。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立能够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和职业导向,通过这样的团队,学生不仅学习到最新的工程技术,还能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和未来趋势。例如,通过参与由行业专家指导的项目,学生可以在实际工程任务中学习和应用新技术,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双师型教师团队还能够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而是采用更多互动式和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例如,可以通过团队合作的项目学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实践,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立也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评价体系的创新。这种团队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实践能力。例如,可以采用项目完成质量、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等多个维度来评估学生的表现。

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是校企共建实践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团队不仅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和实践指导水平,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实用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更好地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准备。

(四)实施多元评价机制

在校企共建实践课程改革中,实施多元评价机制是确保教育质量和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这种评价机制不仅包括传统的理论考核,还涵盖了实践技能的评价,以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实践能力[5]。

多元评价机制的建立需要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评估,在理论考核方面,依然需要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但这种评价不再是单一的闭卷考试,而是可以包括开卷考试、案例分析、课程论文等多种形式。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够全面反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实践技能评价方面,应侧重于学生在实际工程任务中的表现。例如,可以通过学生参与的项目成果、工程设计、现场操作演练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实践技能。此外,团队协作、项目管理和问题解决能力也是评价的重要内容,这些能力在实际工作中非常重要。多元评价机制的实施需要教师和企业专家的共同参与,教师负责理论知识的评价,而企业专家则可以在实践技能评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他们可以提供专业的指导和评价标准,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专业性。多元评价机制还应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提升方向,而同伴评价则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合作。最后,多元评价机制的建立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随着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更新,评价方式也需要相应进行调整,以确保评价的有效性和时效性。

实施多元评价机制是校企共建实践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评价机制不仅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实践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推进课程内容更新

推进课程内容更新是校企共建实践课程改革的关键一环。这一过程需定期根据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进行,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前瞻性和实用性。

课程内容的更新需要紧跟工程技术的最新发展,随着科技进步和工程技术的不断创新,新的材料、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因此,课程内容必须定期更新,以包含这些最新的技术和理念。例如,可以引入智能建造、绿色建筑等新兴领域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行业的前沿技术。课程内容更新还需考虑市场需求的变化,工程行业的需求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教育内容必须与时俱进,以满足行业的实际需求。例如,可以根据市场对工程管理能力、项目协调能力等的需求,增强相关的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课程更新还需重视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更新的课程内容不仅要包含理论知识,还要提供实际案例和实践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6]。例如,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将真实的工程项目纳入课程学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应用新知识。课程内容的更新还需教师和企业专家的共同参与,教师负责保持教学内容的学术性和系统性,而企业专家则提供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实际需求。他们的合作可以确保课程内容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指导。

定期更新课程内容是确保教育质量和适应行业发展的重要措施,跟进技术发展,反映市场需求,结合理论与实践,并在教师和企业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可以有效提升课程的前瞻性和实用性。

综上所述,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行业需求的持续变化,教育模式必须不断创新以适应这些变化。校企共建实践课程的模式能够有效桥接理论与实践,提供一个更加全面和现实的教育环境。此外,通过不断更新的课程内容和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学生将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程行业的挑战。展望未来,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索如何优化这种教育模式,确保它能够持续适应行业和技术的变化。还应考虑如何将这种模式扩展到其他工程和技术领域,从而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的职业准备。总之,这项研究不仅为当前的教育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洞见,也为未来的教育创新铺平了道路。

猜你喜欢

双师课程内容校企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风电场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