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实习报告探索与思考

2024-03-18刘永姜张宁宁王亚玲

山西青年 2024年2期
关键词:日志工科毕业

刘永姜 张宁宁 王亚玲 刘 云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转设筹备处,山西 临汾 041000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新建地方高校数量增多,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大学教育也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是普通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当下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仍面临挑战,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本科生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加。地方高校的毕业生,没有名校头衔的助力,没有大城市的依托,找到理想工作更是困难。大学是大部分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毕业实习是大学生迈向社会的最后一步,在学生完成全部课程之后,拟通过毕业实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也为下一步学生选择工作,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1]。所以把握好最后一个环节,对于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非常重要。

一、毕业实习环节存在的问题

第一,质量问题。毕业实习环节流于形式,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对于学校而言,除了安排实习单位之外,还需把控这一阶段学生的工作学习情况,一般只能通过实习报告、实习日志等书面方式来监督学生,而目前这种方式浮于表面,学生往往为了完成而去完成,并且评判标准过于单一,可复制性强,没有办法真正去监督或者衡量学生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以及思想上是否有从学生到职工身份思维的嬗变。并且该阶段缺乏有力的监督,无法量化学生的获得量,无法从各个层面掌握学生的进展,只能使实习报告流于形式[2]。而学生在实习工作这一环节中,懈怠、不认真、不重视这类情况屡见不鲜。该阶段质量问题不去把控,学生没有学到该学到的技能,这无论是对学生本人还是实习单位都是不负责任的。

第二,心态问题。学生思想尚未成熟,意志薄弱,无法成功过渡身份变化。人才市场对应届毕业生的要求是能够越快上手开始工作越好,学生从学校进入社会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毕业实习,而毕业实习环节质量把控不到位,学生没有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职业素养。因此,很多应届毕业生在进入企业工作时,有相当长一段时间,还需要企业出人出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岗前培训才能正式上岗。在这一段时间里,也有不少人觉得职场过于残酷而退缩,进而产生了不少的“啃老族”或者以考研考公为由,成为拖延进入社会工作的时间的“躺平青年人”。毕业生无法做好从学生到职场人士的心理准备,也是导致就业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3]。

第三,考勤问题。学生守时意识较低,自由散漫者较多。很多学生上学期间没有特别严格的时间观念,上课或者开会或者其他集体活动,迟到一会儿没有人在意也没人追究。但通常在职场,迟到、早退是大忌,尤其刚入职场的新人,在最基本的工作纪律上经常犯错,对个人的职业发展会很不利。毕业实习环节没有严格落实考勤制度[4],也无法让学生养成好的职场习惯,做好一个过渡的心理准备。

那么在毕业实习阶段,学校可以把控的是什么,想让学生掌握的是什么,能让学生掌握的是什么,是学校需要去思考的首要问题。学生的理想化和惰性与人才市场的现实和残酷是矛盾且对立的,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因此,学校对于毕业实习这一阶段的把控,需要从尽可能缩小这个矛盾出发,构建可以量化的毕业实习评价指标是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可以阻断或者减少人为因素所造成的不利于正确发展的现象[5]。接下来将从就业基本技能与核心竞争力两方面来介绍本文所提出的毕业实习评价指标。

二、毕业实习评价指标

(一)基本能力的把控与评价

心态的培养以及一些基本技能的提升是毕业实习这一阶段必须完成的。比如,基本的职场纪律和礼仪、常见的办公工具的操作方法、一般常规工作的基本流程等。这些职场基本技能完全可以通过毕业实习得到学习和训练。认真经历过一段实习的学生,能够提前了解职场最基本的一些纪律要求及相关办公设备的使用方法等,近距离地接触过职场,就不至于对职场抱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从而得到心态上的成长。实习期间,能够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到一些职场礼仪、工作要求等,不至于真正上班时在这些小事上犯错自己还不以为意。如何打印、如何复印、如何扫描文件,写邮件或者写计划、报告的基本格式怎么设置、会议纪要怎么写,一天一写的工作日志,跟领导同事沟通的基本礼仪等,这些是大家默认进入职场就应该会的技能,完全可以在实习期间学习,有过实实在在实习经验的学生,即便自己没有亲自做过,也看过老员工的一些做法,就更容易上手。所以,毕业实习最起码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小事情”,不至于让学生因为这些“小事情”搞得焦头烂额,对自己丧失信心。这些事情可以以指标的形式体现在实习日志、实习报告中,实习日志可以按照工作日志的标准去写,关于日志报告中的主要内容应体现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等内容。

在毕业实习这一阶段,每个学生应该已经对自己未来规划有了基本的雏形,升学还是进入职场无非是这两种选择。对于计划工作的同学,如果合作的实习单位可以给出一定的名额,让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该单位工作,如此对于求职迷茫的学生而言是再合适不过的。所以,在实习生当中挑选比较优秀的留用,则可以激发学生在实习单位工作的热情与动力,就能有效避免实习结束一问三不知这个问题。并且实习生已经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展示了他们的价值观跟公司是否契合,是否有比较大的培养潜力,什么岗位更适合实习生本人,公司可以根据实习期的表现决定转正的实习生,而这些人也会成为公司未来极具培养潜力的一批人才。为了确保优秀的学生可以公正地得到工作机会,学校也应对于毕业实习制定相应的量化指标,以此来引导学生并给用人单位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实习期间除了学生的自查以外,实习指导老师也应有需要监督的事情,并将其量化落实到纸质材料中,比如学生实习工作基本的考勤情况,实习单位开会迟到情况,以及实习期间无故外出未请假的情况,实习日志每日按时提交情况,这些客观事实完全可以每天记录每天提交,避免造假数据,不负责任的情况出现,实习结束后这类数据也可以成为分析依据,做统计总结。从这些情况中,可以反映出一个学生在实习期间最基本的工作态度的问题,每一个量化的小指标都可以进行打分处理,毕业实习结束后,可以用来筛选优秀实习生,按照分值范围评价标准可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从各个角度保证实习量化的可取性与公正性,这样最终的结果才对用人单位而言有意义[6]。

(二)核心竞争力的把控与评价

新工科是2018 年教育部首次提出的概念,针对新兴产业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云计算等,也包括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比如智能制造这类的专业升级,对于新工科概念提出之后的大学生,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本就注重理论知识的实用性,交叉性和可扩展性,教学理念就是致力于培养综合型人才。对于应用型高校而言,校企合作是最基本的教育规划路径,选择对口专业的技术型企业,是学校最初就必须把控的方向[7]。对于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的学生,在实习阶段应该做到对未来工作发展方向基本的判断。简单而言,就是走技术路线,还是技术与行政交叉的管理类路线[8]。在这一阶段,学生必须对这两条路线有最基本的了解与体验,这样毕业后找工作才可能定位清晰,少走冤枉路,所以这部分内容可以体现在实习日志以及实习报告里,根据学生的表现以及技能掌握情况,最终给予学生职业选择方面的正确参考。比如在实习日志里,不应只是大面积留白让学生自己写工作内容工作心得等,应给出一定的细化标准,用来量化判断,并指引学生该如何写报告或者说是写哪几方面,如此学生在实习工作中才会着重注意该注意的工作任务。对于这一部分的细化标准,应包括以下四点。

1.企业技术与在校期间学习的理论知识关联度。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也可以联系课堂里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进行验证,或者发现实践中跟自己所学不一致的地方,通过跟专业教师或者企业老师的交流,搞明白这些疑惑,完成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人生价值观培养,在之后工作中才能灵活使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加以创新。关联度应以区间范围来衡量,0 ~10%、10% ~30%、30% ~50%、50% ~70%、70% 以上。从理论上来讲,该区间范围选择最多的可能是0 ~10%、10% ~30% 这两个范围,因为即使是应用型高校,它的本质依然是学校,学习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在此之上拓展专业知识,教会大家如何学习才是高校育人的本职工作,因为只有打好基础,方可层层建楼,而且每个人对于知识技术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不同,也会影响到最终的关联度评估。毕业实习环节中的这个指标也可用来评价学校知识是否过于落后市场所需要的技术知识,关联度过小,则说明理论知识的滞后性过强,这也是目前很多高校面临的问题,所教授的知识远远落后于市场的需要。由此看出,实习日志报告中的指标,不仅可以用来反映学生的实习工作情况,也可辅助高校判断自己的教学质量情况。

2.技术掌握程度。对于工科专业的学生而言,掌握技术是一个必备的技能,但不可否认的是,不是每一个工科生对于技术都有兴趣,兴趣是支撑人们在日复一日工作中可以坚持下去的最好的良药,所以是否有兴趣对于学生未来工作方向选择来说非常重要[9]。不过作为学习四年的工科类本科生,第一次工作选择就完全抛弃技术也是不支持的,所以对于学生实习应该添加技术掌握程度衡量指标,以此督促学生在真正的生产实习中努力学习技术,提高学生最核心的就业竞争力[10]。该指标应进行每日每周的汇总,以此可以看到学生在技术方面的进步程度如何。

3.对实习单位工作业务线的了解。这项指标应体现在最终的实习报告中,工作不比在校学习,工作中的压力并不单一,需要注意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学到了什么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对业务线的了解可以判断学生的社会能力,用心程度等其他较为重要的社会技能,可以用来综合评判学生工作能力。

4.对产品线中不同工作职位的认知。该项标准也应体现在最终的实习报告中,对于实习单位中不同的基层工作岗位,进行罗列,让学生结合实际谈谈对于该岗位的了解。以此来帮助学生进行日后的工作方向选择。

三、结语

大学生与日俱增,就业形势严峻,对于地方本科高校的学生而言,无疑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加,如何提高学生本身的核心竞争力,是每个学校与学生本人应该去思考并解决的问题,学校应尽其能,在毕业实习这一环节,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工作方向,培养学生的工作态度,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工作能力,尽量让不同程度的学生精准快速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带有目标性,以乐观的态度面对未来的工作规划。所以在这一阶段,细化并量化毕业实习完成指标非常必要,把控好这一阶段,尽可能给予学生人生方向的指导,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才是高校给予学生进入社会前的最大助力。

猜你喜欢

日志工科毕业
87年工科“学霸”成都追梦记
一名老党员的工作日志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扶贫日志
我们今天毕业了
毕业季
游学日志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