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劳动教育的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计与实践

2024-03-17张璐

四川劳动保障 2024年1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人力资源管理

文/张璐

目前,高职院校应分析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基于劳动教育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进行设计,从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三个方面下功夫,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劳动教育作为实践教学的一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在劳动教育中,学生将进行实际的操作和管理,学会如何制定人力资源计划、招聘、培训等企业内部活动的实践。这种实践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和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

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劳动教育在指导学生实际操作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意识尤为重要。在劳动实践中,教师往往会让学生自主设计程序、流程和规章制度等,这就需要学生动脑筋,提高思维能力。这种自主创新的学习方式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让他们在人力资源领域更加有竞争力。

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劳动教育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部分,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实践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将要面对的是企业员工的招聘和管理,这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协作能力。通过劳动实践,学生可以在团队中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合作完成一些实际任务。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团队,提高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能力。

劳动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劳动教育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到课堂上学习不到的东西,这也使得劳动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在劳动实践中,学生可以接触到企业管理中的各个环节,更加深入地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和管理特点,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实践技能、提高专业水平和对工作的认识。

劳动教育在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现状

课程设置。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基础课程包括政治、语文、英语等学科的基础知识;专业课程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社会保障等各类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实践课程包括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专业基础课程包括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市场营销、劳动经济基础、人力资源数据分析等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招聘与测评、培训管理、绩效与薪酬管理、人事信息管理系统、劳动法理论与实务、人事管理档案、员工关系管理、人力资源共享服务等课程。专业选修课包括社会保险业务、办公数字化、应用法律基础、员工能力素质测评、人力资源三支柱体系管理、管理沟通实务等课程。

课程更新。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专业课程也在不断更新。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已经逐渐引入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例如大数据分析、人脸识别、智能化招聘等内容,以适应企业信息化的趋势。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十分丰富,其内容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有针对性地提供实践课程的环节,确保学生能够掌握专业知识,适应职业需求。在未来,随着人力资源管理行业趋向智能化、信息化发展,课程内容也必将不断变化,保持与时俱进。

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实践教学不足是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由于缺乏实践机会,学生无法真正地了解和熟悉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运作模式。与此同时,在实践环节中,学生将无法应用其所学的实用的技能和知识。此外,一些高职院校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也不够,难以准确捕捉到实际工作环境和市场的需求。

教师队伍的问题也是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所面临的挑战之一。在教师队伍方面,有一些教师存在教学水平不高和经验不足的问题。有的学校教师流动大,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学未与时俱进,导致课程类型和内容不能与社会发展同步。

有效策略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目标的实际需求,要在教学体系上改革,尝试推行以课程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教学体系,强化理论归纳与实践应用相结合。首先,实践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劳动教育手段。通过组织实地参观或实习,学生有机会接触和了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例如,可以安排学生参观一些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让他们观察和学习企业在招聘、薪酬福利、绩效评估等方面的工作内容和流程。此外,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将学生派往企业实习,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其次,问题导向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劳动教育手段。通过提供实际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师可以选取真实的案例,将问题和争议引入课堂讨论,激发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再次,模拟实训是一种有效的劳动教育手段。通过模拟实际的工作场景和情境,让学生扮演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进行实际操作和决策。例如,可以模拟企业招聘流程,让学生负责招聘计划的制订、招聘渠道的选择、面试和选拔等环节。通过模拟实训,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工作内容和方法。最后,信息技术的运用是一种有效的劳动教育手段。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供在线教学资源,例如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等。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供案例分析、课堂讲解视频、练习题和案例解析等学习资源。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途径,也能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丰富实践教学。学生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中要学习很多实际操作技能,因此实习和实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实践方式。在实习和实训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真正的企业环境,并且有机会体验和感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际操作过程。学生可以通过实习和实训,掌握职业技能,增强职业素养。社会实践是学生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重要实践方式之一。在社会实践中,学生可以了解现实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情况,拓宽视野,开拓思路。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为社会和企业做出贡献,并且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学生可以参加企业现场教学、实习、模拟案例分析、社会实践课程等。通过这些实践教学的方式,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实际的商业运作和人才管理,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

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应该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竞争力。在学生学习期间,应该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让他们参与企业的管理工作,并提高实践能力。还应该把实习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必修部分,且应该加强对实习的管理,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合法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运营模式和管理问题,可以在实践课程中引入模拟实战的方式,让学生扮演企业管理者或员工的角色,体验管理与协作的过程。模拟实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运营模式和管理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在企业里,学生可以感受和观察企业的运作和管理模式,充分了解管理技巧和实际操作情况。

开展劳动教育,旨在为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该课程既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也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实践案例的引导和训练,学生将具备更为全面的职业素养和经验,为日后的工作和职业生涯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同时,该课程也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在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多种形式的劳动技能的培养和提升,以及实践经验的获取等,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和价值观,懂得如何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于社会。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