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即兴伴奏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2024-03-15胡庆玲
胡庆玲
[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高中音乐;教学实践
素质教育提高了音乐学科的教学地位,但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充分发挥该学科的育人价值,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法,实现强化钢琴即兴伴奏教法与小组合作学习等教法的优势协同效应,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积极有效地学习。
一、在鉴赏教学环节引入钢琴即兴伴奏教法
在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评价、聆听及体验等学习方式,全面欣赏音乐作品的艺术构成要素及主题内涵。通过渗透情感教育与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审美感知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由于高中音乐课上欣赏作品的内涵较为深奥,学生理解难度较大,教师应通过钢琴即兴伴奏教法加强引导。
如《祝酒歌》极具民族特色,可以借助独特的节奏与振奋人心的旋律,营造出热情且欢聚的氛围。该歌曲极具感染力,学生可在节奏和旋律的引导下,不自觉地跟着节拍摇摆,传递出欢庆的情感。《祝酒歌》极具中国特色,可以让学生在欣赏课上领略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尤其是歌曲的高潮部分,鲜明的旋律与民族特色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感受民族韵味,领略传统优秀文化的深厚底蕴。在新课导人环节,教师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部分优秀作曲家,播放典型的时代歌曲,介绍时代音乐的背景与歌词,引出课题。教师应从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人手,突出时代和需求、音乐审美等方面的变化,让学生关注新课内容。在讲解的环节,教师介绍《祝酒歌》的作曲家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要求学生留意歌曲中的歌词与配乐,思考“歌曲的时代风格”等问题,强化学生对歌曲内涵的深度感知,同时借助音乐文化的渗透,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在教学分析的环节,引出歌曲的引子部分,要求学生思考“作品节奏带来的感受”等问题。引出歌曲的各段落部分,要求学生思考“段落之间在风格与音调、歌词、情绪等方面的差异”等问题。加深学生对歌曲的了解。教师要给学生预备足够的自主思考和交流的空间,提升学生在思考问题环节中的参与积极性,保障教学分析环节能够达到好的效果。在对比分析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从配乐的风格与形式及体裁等差异方面人手,对比分析黑鸭子组合与原版的《祝酒歌》的不同。在教学互动的环节,教师可采取钢琴即兴伴奏教法,请学生结合体态律动,双手拍打节奏,演唱歌曲“来来来来来来”的典型旋律,感受旋律带来的欢快之情,活跃课堂氛围。教师可通过钢琴即兴伴奏弹奏歌曲的主旋律,对比情绪和力度、速度及节拍等方面,引导学生体会多种情绪情感。该音乐作品是一首中速且舒畅的歌曲,左右手多以八分、十六分音符半分解和弦式的伴奏音型为主,活泼流畅的曲调带给听众更多美好向往。而流行音乐团体黑鸭子组合的《祝酒歌》,是一首中速且热情的歌曲,与原版的伴奏织体和切分节奏型多有不同,主题的音响效果不同,带来的情绪体验也多有不同。最后让学生思考“时代主题对音乐题材与创作方式的影响”“音乐在时代变迁中的作用”等问题,实现欣赏课的延伸。
从授课过程来看,教师在授课前需要深入了解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学情,契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发展学生的音乐演奏和鉴赏等能力。应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针对性,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合理安排。在其基础上,教师分析教材中音乐即兴演奏的切人点。作品在不同场合下的演奏形式也不同,为突出课上钢琴即兴伴奏的可行性,教师需要适时适度地引入钢琴伴奏,减少教学的突兀性。比如,在引领学生欣赏巴赫的宗教复调音乐时,教师需要提前掌握巴赫音乐作品的特点,了解历代大师演奏巴赫音乐的不同形式,为引入钢琴即兴演奏提供保障。
二、歌唱教学环节引入钢琴即兴伴奏教法
歌唱形式多元,包括合唱与独唱等。歌唱形式不同,钢琴即兴伴奏教法的设计及效果也各有不同,但都需圍绕“通过歌唱发展学生艺术素养”的育人目标进行,具体设计如下。
(一)独唱形式的教学设计
在独唱作品中,教师应为歌曲的前奏或间奏等旋律编配伴奏,带动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自然过渡,使其紧跟教学进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选择有红色文化底蕴歌曲的独唱,教师在编配即兴伴奏前,需要引导学生掌握作品的艺术构成要素和内涵及情感等,有针对性地编配。在歌曲前奏中通过钢琴的即兴伴奏,更好地激发学生对音乐情感的感知,使学生进入歌唱环节时能够进行更好的情感表达,提升歌唱效果。比如,学生在了解了《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歌曲的创作背景后,建议前奏编创陈述性的演奏,避免设计过于花哨的伴奏织体,借助右手的三度音程与左手的分解和弦,达到理想的和声等音响效果。随着乐句的延伸,逐步提升伴奏的层次感,烘托学生积极演唱的氛围。如左手的伴奏音型,利用琶音上行取代前乐句伴奏的八度加分解和弦。高潮部分的节奏型,可用柱式和弦加切分进行,带动学生的情绪发展。结尾用左手和弦震音与右手十六分音符分解和弦。在和声的编配方面,围绕和声用主属和弦和降七级和弦设计伴奏音型,突出节奏与旋律的鲜明度及情感的饱满性。除此之外,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声音特色,如女中音等,合理采取钢琴即兴伴奏教法引导学生规范歌唱,让学生借助各音调的钢琴伴奏把握歌曲的旋律与节奏等特色,形成自己的歌唱特色。
(二)合唱形式的教学设计
合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等学科核心素养,前提是教师合理引导教学。此外,合唱对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教师在学生的合唱训练中,要迎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循序渐进地引导,从分声部的训练向声部结合训练过渡。教师在合唱环节引入钢琴即兴伴奏教法,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自身在节奏和音准把握方面的不足,注重对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合理运用,以调动学生合唱的情感表达,提升合唱教学效果。如《祖国颂》的单乐章合唱曲,作品意境高远且撼人心魄,表达了创作者对祖国的挚爱之情与民族自豪感。学生学习带再现单三部曲式的歌曲时,建议教师在引领学生分声部歌唱旋律后,通过即兴伴奏的方式,弹奏剩余的三声部,让学生在分工歌唱时训练个体的声部,同时聆听三声部与所唱声部的和谐度。该作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领唱与合唱的方式,借助八分分解和弦的叙述方式,将旋律舒展开来,也是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和感叹。第二部分通过“一领众合”的歌唱方式,唱着旋律抒情宽广的分节歌,设计上行琶音的伴奏织体,描绘祖国繁荣富强的景象,传递出人民幸福的情感寄托。第三部再现了第一部分,用与旋律声部节奏一致且节奏紧凑的柱式和弦,营造更为瑰丽的意境,带给听众强烈的听觉刺激。通过宽广的气势,显示出伟大祖国的前进步伐,烘托出祖国人民的豪迈气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编创教学引入钢琴即兴伴奏教法
音乐编创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音乐创造力与想象力,使学生把握和创意表现歌曲的思想情感。教师鼓励学生即兴编创音乐,了解音乐的多种风格和创作手法等,潜移默化地发展音乐编创能力,引入方式如下。
(一)突出民族特色
高中音乐教材中的民族作品居多,在钢琴伴奏创编环节,教师要求学生突出作品的民族风格,透彻感知和体验作品的艺术魅力。
对于革命历史、爱国主义题材的歌曲创编,学生需要了解该类型作品代表的中国先进文化以及其所弘扬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和信念,感知其健康与进步的思想内涵。此类题材的歌曲创编,可采用右手十六分音符固定节奏型快速进行、双手八度音程及和弦重复音型等钢琴演奏技巧,深入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生动诠释和推進故事情节发展,突出鲜明的音乐色彩,烘托出中国人民坚定不移的民族气概。
英雄主义题材的歌曲极具历史意义,烘托出英雄人物勇于克服困难和顽强斗争的精神。对于英雄主义题材歌曲的创编,教师可利用上下行旋律模进、轮指、十六分音符双音等钢琴演奏技术进行创编,突出主题内涵,描绘激烈的打斗场面,烘托紧张的情绪氛围,让旋律极具传奇的英雄主义色彩,使其符合原歌曲的情感状态和主题思想。
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在民俗风情和艺术风格等方面极具特色。在其创编的环节,需要把握各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特色和人民性格特点,向各民族的民族音乐写作手法靠拢。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节奏感强的切分节奏或附点节奏等结构形式,加工润色歌曲的旋律,让民族曲调的地域风情,与西方的钢琴演奏技巧有机整合,呈现出极具活力与民族风情的新音乐作品,切实提升学生的再度创作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有少数民族风情的音乐内容时,可即兴地演奏一段有特色民族风情的钢琴曲,引导学生围绕钢琴音乐伴奏,展开自由的体态律动,突出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后续的歌曲创编环节。
民间传说题材的歌曲多体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盼望,在其音乐创编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整合原歌曲旋律及钢琴多变的演奏技巧,突出歌曲旋律的民族色彩与钢琴的艺术特性。
声乐器乐作品题材的歌曲音乐形象相对多元化。为实现声乐与器乐艺术表现形式的高度统一,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歌曲创编中,灵活运用钢琴宽广的音域与优美的音色,利用多种演奏技巧,保留歌曲原有的民族旋律特色,创新民族器乐的交响性等特质,创造极具特色的音乐意象。创编后的歌曲旋律,有民族器乐独特的音色表现,并结合多变的钢琴演奏音色及技法,实现了民族器乐与钢琴特点的有机整合,发自内心的思想情感,得到了更加深入透彻的传达。除此之外,在学生完成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后,教师可以编创一部音乐小短剧,鼓励学生进行表演。教师围绕剧情内容展开即兴的钢琴伴奏,带动学生的表演情绪,学生结合歌曲内容、情节发展及钢琴伴奏的节奏和旋律创编音乐剧的内容,融人自己的想法,重点突出人物情感的表达,从而提升学生音乐表现力和创编能力。通过多元化音乐创编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投入教学情境,获得更多的音乐体验、艺术熏陶以及全面性的发展。
(二)选择适当的伴奏
在音乐创编中引入钢琴即兴伴奏,需要教师要把握好伴奏的风格和特点,根据学生创编的主题,选择合适的伴奏,对激发学生的音乐创编情感、提升音乐创编的效果有重要的作用。比如,抒情歌曲的钢琴即兴伴奏需要教师反复弹奏特别的旋律,帮助学生把握抒情歌曲的情感与节奏及风格等。可用半分解或分解和弦织体去弹奏,使伴奏和弦音恰当地发出旋律,衬托出故事人物的处境与心理活动等,让学生对音乐旋律有更多的触动与感染。对于欢快歌曲的钢琴即兴伴奏,教师可采取三和弦为主的伴奏方式,利用副和弦突出节奏的鲜明对比,烘托出欢快歌曲的热烈情绪,塑造活泼与喜悦的音乐形象,让学生快速代人欢快的歌曲氛围,激发学生的音乐创编灵感,将自己此时此刻的情绪融人音乐创编,提升作品的个人特色。教师利用钢琴即兴伴奏方式,能够正确传达歌曲中的情感,让学生更好地区分抒情与欢快等歌曲的风格特点,深入把握作品的中心思想。
教师要强调歌曲的情感基调,分析各歌曲在节奏和旋律等方面的不同及特色,要求学生在创编活动中,选择适当的艺术构成要素和音乐语言,避免出现三和弦演奏技法结合抒情歌曲等不和谐的再度创作情况。
教师采取钢琴即兴伴奏教法,引领学生创编音乐作品,开创了民族音乐的新风格与新篇章,民族音乐语汇的魅力与钢琴独特的演奏技巧有机整合,有利于烘托出独特的音乐意象和境界,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更利于推进我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发展。
四、视唱练耳教学引入钢琴即兴伴奏教法
视唱练耳教学是高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钢琴即兴伴奏教法与视唱练耳教学的有机整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一是培养学生的曲式分析能力,在伴奏的过程中,教师合理引入钢琴即兴伴奏教法,让学生进行曲式分析,引导学生合理定位音乐作品。前提是教师的钢琴即兴伴奏在风格特色与结构等方面,包括伴奏织体的选择与歌曲结构的选择等,都应当与作品高度契合。二是发展学生的和声思维。教师要想培养学生对和声的抽象感觉,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即兴伴奏能力。教师通过组织钢琴演奏和声语汇,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使得学生深入感知和声音响。学生边听边标记和声,逐步形成和声思维,为后续的歌曲创编等活动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是音乐听觉能力的培养。钢琴即兴演奏整合视唱练耳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学生对作品的反应不灵敏,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忽视视唱练耳教学,导致学生缺乏理解与感受,影响其音乐听觉和判断等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内心音乐听觉比音乐听觉能力更加发达,因此教师需加强对学生音高内心听觉的训练。在音阶的训练中,教师在练唱环节,借助钢琴即兴伴奏教法,引导学生分清半音与全音的音响效果。在和弦与音程的训练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展开音阶练唱,逐渐拓展音域,并反复进行模唱练习,符合模唱标准后,再进行音程的构唱训练,培养其听觉记忆和稳定的高音。此外,注重对学生节奏内心听觉的训练。音乐中的节奏存在顿挫和疏密、长短等不同,教师可采取念节奏与打节奏等教法,要求学生关注念的长短与速度,在反复的练习中逐步强化节奏内心听觉。
结语
钢琴即兴伴奏属于新型的辅助教学形式,有助于烘托教学氛围,将学生从传统的学习观念和方法中脱离出来。教师在创编或歌唱等环节引入钢琴即兴伴奏教法,要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应用钢琴即兴伴奏教法,避免本末倒置。教师广泛收集学生的意见想法,根据学情调整钢琴即兴伴奏方式,让教学方法更加贴近学情,丰富学生的学习收获与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