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HG 抗菌透明敷料联合吸收性明胶海绵在癌性腹水患者腹腔穿刺拔管后渗液中的应用效果

2024-03-13谢蓝珠黄明辉

中国医药导报 2024年4期
关键词:吸收性癌性渗液

宋 媛 谢蓝珠 黄明辉 刘 静

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肿瘤科,江苏南京 210009;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血透室,江苏南京 210009

癌性腹水是指由于恶性肿瘤在腹膜内生长导致的腹腔积液[1]。通过腹腔穿刺术或在腹腔内留置引流管间断放腹水,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2]。但是,癌性腹水患者腹腔穿刺引流管拔除后可引起渗液和感染,影响患者生存质量[3]。患者穿刺拔管后可予以常规泡沫敷料护理,但敷料浸湿后需马上更换,否则易滋生细菌,引起感染[4]。吸收性明胶海绵质地柔软透气,且具备较强的创面吸附能力及创面止血作用,敷料去除容易[5]。普通泡沫敷料联合吸收性明胶海绵填塞穿刺点能够改善创面渗血渗液吸收效果,但是,该类敷料透明度不佳,不利于观察穿刺点情况,且敷料吸水后可能失去原有黏性,存在一定的脱落风险[6]。葡萄糖酸氯己定(chlorhexidine gluconate,CHG)抗菌透明敷料作为一种新型敷料,由透明的黏性敷料和一块含2%CHG 的凝胶垫组成,抗感染功效强,且具备较高的透明度及抗真菌作用,或可为临床观察穿刺点情况提供便利,同时该敷料具有自固定作用,可帮助减少敷料脱落和移位等[7]。故本研究尝试在癌性腹水患者腹腔穿刺拔管后渗液护理中应用CHG 抗菌透明敷料联合吸收性明胶海绵填塞穿刺点护理,观察其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2 年3 月至2023 年2 月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收治的120 例癌性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 例。对照组男34 例,女26 例;年龄45~78 岁,平均(57.23±3.18)岁;恶性肿瘤类型:肝癌10 例,胃癌18 例,结直肠癌15 例,卵巢癌17例;体重指数23~26 kg/m2,平均(24.78±1.23)kg/m2;血清总蛋白55~73 g/L,平均(62.38±3.16)g/L;血清白蛋白29~46 g/L,平均(31.22±2.95)g/L;腹围85~110 cm,平均(90.15±3.16)cm。试验组男32 例,女28例;年龄42~76 岁,平均(56.87±3.03)岁;恶性肿瘤类型:肝癌12例,胃癌20 例,结直肠癌12 例,卵巢癌16 例;体重指数22~26 kg/m2,平均(24.53±1.08)kg/m2;血清总蛋白54~71 g/L,平均(61.93±3.02)g/L;血清白蛋白30~47 g/L,平均(31.79±2.55)g/L;腹围84~112 cm,平均(91.02±3.40)c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2022-KL011)。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18 岁;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合并癌性腹水,癌性腹水临床诊断与《实用肿瘤内科学》[8]中关于癌性积液的相关标准相符,并通过B 超、CT 等影像学检查确认;首次接受腹腔穿刺;患者知晓患恶性肿瘤事实;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腹部皮肤存在破损;对吸收性明胶海绵或贴膜存在过敏反应;穿刺区域有放疗史或正处于放疗阶段。

1.3 质量控制

①调查前,查阅文献,咨询血液透析专科、肿瘤专业医生等,科学选择观察指标及评估方法。②对照组和试验组应尽可能分别进行干预,避免在干预过程中的接触,以免干扰研究结果。③为避免沾染,同病室的调查在不同时间段进行。④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确保其能够熟练、正确地观察、计算和统计各项指标和结果;录入数据时,由研究者本人连同另一位护理人员共同负责,采取双人录入模式,并做好核对、检查。

1.4 干预方法

两组均于腹腔穿刺拔针后48 h 内予以敷料联合吸收性明胶海绵填塞穿刺点护理。

对照组采用普通敷料联合吸收性明胶海绵填塞穿刺点护理。打开换药包后,常规消毒待干。戴好无菌手套后,对吸收性明胶海绵(厂家:南京金陵制药厂;规格:6.0 cm×2.0 cm×0.5 cm)进行剪切,获取约0.5 cm×1.0 cm 大小的条状海绵。通过无菌镊子将条状吸收性明胶海绵分多次或一次性塞入患者穿刺点,同时以拇指紧紧按压海绵约1 min。再将泡沫敷料(厂家:拜尔坦;型号:3420;规格:12.5 cm×12.5 cm)粘贴于患者穿刺点皮肤上方。换药频率及原则:日常按照每日1 次进行换药,同时结合患者渗液情况,如发现明显红肿、疼痛、凝胶垫饱和膨胀、大量渗液致敷料松动、脱落或浸湿衣物则立即给予换药。

试验组采用CHG 抗菌透明敷料联合吸收性明胶海绵填塞穿刺点护理。吸收性明胶海绵填塞穿刺点方法同对照组。选择CHG 抗菌透明敷料(厂家:明尼苏达矿业制造公司;型号:1658R;规格:10 cm×12 cm),将其离型纸撕除,使粘贴面露出,将凝胶点中心对准患者穿刺点并进行粘贴,用手将整片敷料抚平。粘贴过程中注意避免拉扯敷料,以免引起皮肤机械性损伤。将敷料边缘按压抚平后,对其框型纸进行轻轻移除,以压力自敷料中心向边缘按压抚平,并通过掌心按压约30 s,使其黏性增加。以水性笔在记录标签上填写贴膜日期等信息,并将其粘贴于敷料边缘。换药频率及原则同对照组。

1.5 观察指标

①穿刺点感染。观察患者导管拔除后72 h 穿刺点感染发生情况。穿刺点感染参考《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2021 版)》[9]中相关标准进行判断,具体标准:穿刺点存在异常分泌物,且分泌物经细菌培养显示为阳性。穿刺点感染发生率=穿刺点感染例数/总例数×100%。②穿刺点红肿。观察患者导管拔除后72 h 穿刺点红肿面积。通过直接测量穿刺点红肿(肉眼可见皮肤微红发白或呈深红、紫红等,伴有肿胀)的长度和宽度,根据公式“面积=长度×宽度”对其红肿范围进行计算[10]。③渗液。参考张红叶等[11]研究,评估患者导管拔除后24 h 渗液情况。无渗液:穿刺点外敷料肉眼观察不到渗液,敷料干燥;少量渗液:穿刺点外敷料肉眼可见少量渗液,渗出量不足以超出敷料的2/3,敷料无松动;大量渗液:穿刺点外敷料肉眼可见渗液,渗液超出敷料的2/3,敷料可出现松动或脱落,甚至浸湿衣服和床单。④换药频次。统计并比较两组拔管后72 h 伤口换药频次。⑤卫生经济学指标。比较两组拔管后72 h 的敷料成本、穿刺点感染治疗成本、皮肤红肿治疗成本及总成本。总成本=敷料成本+穿刺点感染治疗成本+皮肤红肿治疗成本。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或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比较采用Wilcoxon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拔管后72 h 穿刺点红肿面积及感染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拔管后72 h 的穿刺点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穿刺点红肿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拔管后72 h 穿刺点红肿面积及感染发生率比较

2.2 两组导管拔除后24 h 渗液情况比较

试验组拔管后24 h 渗液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导管拔除后24 h 渗液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换药频次及卫生经济学指标比较

试验组拔管后72 h 换药频次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敷料成本高于对照组,穿刺点感染治疗成本、皮肤红肿治疗成本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成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换药频次及卫生经济学指标比较

3 讨论

癌性腹水可导致患者腹胀、腹痛、呼吸困难,同时还可增加肺炎或腹膜炎等感染风险[12-14]。腹腔穿刺术是临床治疗癌性腹水的一种姑息对症疗法,但穿刺拔管后穿刺点愈合缓慢,且多存在渗液现象[15]。腹腔穿刺拔管后渗液不但会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而且可能引起继发感染[16-17]。常规纱布处理伤口渗液吸水性不佳,而泡沫敷料浸湿后需立即更换,且透明度欠佳[18]。造口袋操作复杂、价格较高,且需随身携带,长期使用还可增加腹腔继发感染风险[19]。CHG 抗菌透明敷料透明度高,且具备良好抗真菌功效,而吸收性明胶海绵吸水性强,将两者联合应用于癌性腹水腹腔穿刺术后护理,或可有效减少渗液,预防感染。

3.1 对穿刺点感染及红肿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拔管后72 h穿刺点感染发生率更低,且穿刺点红肿面积更小(P<0.05)。原因可能为,吸收性明胶海绵具备纤维多孔、表面粗糙及质地柔软的特点,透气性良好,能够减轻穿刺点皮肤负担,且其主要成分为药用胶,由生物皮骨粉碎而成,对患者皮肤造成的刺激更小[20-21]。另外,CHG 抗菌透明敷料中的CHG 具备良好的抗菌功效,使用该敷料过程中凝胶垫可持续释放2%的CHG,发挥感染抗菌作用,有助于减少穿刺点感染。CHG 抗菌透明敷料具备自固定的作用,能够避免敷料松脱掉落对皮肤造成牵拉和刺激,缓解皮肤红肿。CHG 抗菌透明敷料透明度高,便于医护人员实时观察穿刺点情况,及时发现红肿或感染等异常并进行处理,从而预防和改善穿刺点红肿、感染情况。

3.2 对渗液情况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拔管后24 h渗液明显更少(P<0.05)。推测原因为,普通泡沫敷料浸湿后需及时更换,否则易滋生细菌,引起感染,且黏附力较差,易引起敷料脱离,影响渗液吸收效果。吸收性明胶海绵质地轻而柔软,透气性好,且组织相容性良好,结构上纤维多孔且表面粗糙,吸水率可超过其体积的30 倍,对创面渗血渗液具备良好的吸收和控制效果[22]。王妮等[23]研究发现,吸收性明胶海绵在儿童包皮环切术患者术后切口护理中能够显著降低患儿切口渗血率。CHG 抗菌透明敷料中的CHG 凝胶垫能够对患者渗出的液体进行有效吸收,而凝胶中包含的CHG 具备良好的抗菌作用,能够减少患者穿刺点细菌定植,有效预防和缓解感染,避免因感染加重而进一步增加渗液。

3.3 对换药频次及卫生经济学效益的影响

本研究中,试验组拔管后72 h 的换药频次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成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泡沫敷料虽然成本较CHG 抗菌透明敷料低,但其浸湿后需立即更换,以免诱发感染,故其换药频次明显更频繁,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敷料成本。CHG 抗菌透明敷料虽然价格较高,但与吸收性明胶海绵填塞穿刺点联用,能够发挥良好的吸水性及抗感染性,减少换药频次。同时,CHG 抗菌透明敷料抗菌性较强,且透明性好,有利于观察穿刺点状况,以便及时发现穿刺点红肿及感染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从而减少穿刺点感染与红肿治疗成本[24-25]。本研究中两组总成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CHG 抗菌透明敷料虽然敷料成本较高,但能够降低穿刺点感染及红肿成本,两种护理方式卫生经济学效益相当。

综上,癌性腹水患者腹腔穿刺拔管患者中应用CHG 抗菌透明敷料联合吸收性明胶海绵填塞穿刺点护理,能够降低穿刺点感染发生率,缩小穿刺点红肿范围,并可减少换药频次,且具备较好的卫生经济学效益。

利益冲突声明:本文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吸收性癌性渗液
非织造布吸收性的不确定度分析与评定
自制式弹力绷带在重度水肿患者股静脉拔管后渗出中的应用
观察局部应用吸收性替硝唑明胶海绵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
PICC穿刺点渗液的护理体会
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防漏膏在PICC置管术渗液中的应用
麝蟾镇痛膏治疗150例癌性疼痛的系统评价
PICC导管穿刺点防渗液装置研制与使用1)
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可吸收性外科缝线中重金属铬含量
消癥止痛外用方治疗癌性疼痛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