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内涵、困境与纾解

2024-03-13苏辉周虎

职教通讯 2024年1期
关键词:结构化中职学校

苏辉 周虎

摘 要:立足中职学校发展现状,探索中职学校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理论内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揭示了中职学校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当前存在的凝聚氛围不浓、角色定位模糊、制度供给不足和实践能力匮乏等问题,探索出“紧扣‘一条主线、实施‘三个计划、建立‘四道分类、推动‘四链融合”的“1344”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实施路径,为中职学校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学创新团队;结构化

基金项目:2022年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中职学校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策略及实施路径研究”(项目编号:ZYB414)

作者简介:苏辉,男,江蘇省泰兴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与管理;周虎,男,江苏省泰兴中等专业学校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学校教育教学。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从一系列的政策和举措来看,无论是在全国还是其他省市,都在为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努力。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建设的意见》提出,将高校创新团队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2007年,《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正式提出了“教学团队”这一概念[]。2020年7月,《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提出:“健全省、市、校分级协作的教师培训体系,推进职业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培育一批教学名师和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化,职业学校除了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还要把加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着力加快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一、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理论内涵

教师是实现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本文试图从认知维度、价值维度、结构维度和实践维度四个方面确定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的理论内涵。

(一)认知维度:以共同发展为愿景

美国管理学家乔恩·R·卡曾巴赫(Jon R. Katzenbach)认为,团队是由具有互补技能的个体组成,并且能够为了相同的目的而一起协作的正式群体。英国团队角色理论之父梅雷迪思·贝尔宾(Meredith R. Belbin)认为,在“团队”中多数人会为共同的愿景而努力,虽然每个人所扮演的角色不同,但最终都会做出独一无二的贡献。由此可见,教学团队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是因某项任务而固定或临时组织的教师工作团体,把团队内各成员组织起来的最为强有力的纽带是在知识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因此,就学校教学团队来说,笔者认为它有两种,一种是由学校管理者为进行某项活动、完成某项目目标而划分的不同层次的组织;另一种是学校师生员工,按照自己的需要和意愿,根据学校发展计划及已有的任务分配,自发组织起来的团体。不管学校教师团队以何种载体与形态呈现,只要是教学团队,都需要以绩效目标作为共同发展的愿景,这是吸引成员加入到这个团体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

(二)价值维度:以先进理念为指引

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提出学习型组织这一概念,认为“组织在面临变化剧烈的外在环境时,应力求精简、扁平化、终生学习、不断自我组织再造,以维持竞争力”“建设学习型组织的途径有五种,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系统思考”[]。另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科学的学习必须通过沟通的方式,大家提出不同看法以刺激个体反省思考,在交互质疑的过程中,以不同的方法或方式解决问题,逐渐完成知识的建构,形成正式的科学知识[]。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正是结构化教学团队在建设过程中的价值遵循。结构化教师教学团队始终以深化教师培训体制改革,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全面提高教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目的,全面推进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由此可见,学习型组织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些理论既是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的重要特质,也是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顺应新时期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导向,为中职学校教师的自身成长与专业发展在理论指引和方向把舵上提供了具有一定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三)结构维度:以多元成员为保证

《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要求“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成员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一半,中职、高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相关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教师分别占30%、40%以上”“骨干成员有五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的行业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兼职任教,其中,中职不少于2名、高职和应用型本科高校不少于3名”[]。团队中既要有合适比例的学校专业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公共课程教师,还应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这样才能从知识生产体系上形成完整的闭环[]。对于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结构化来说,不仅要考虑团队成员内部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知识能力结构、素质结构,还要考虑其来源结构。总之,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是一个多元结构的教学组织,以强有力的领导为核心,以创新思维为指导,在教学模式、教材建设与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模块化分工协作,最终推进新课程改革。

(四)实践维度:以创新成果为关键

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多元人才、传承一技之长、推动创业就业的重任,教师团队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出的优质的创新成果将对职业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和经济社会具有促进作用。在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中,团队成员在教学实践中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应用,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最终转化为优质的创新成果。例如,笔者了解到有些学校举办了校长领衔(指导)教学创新团队活动,建有泰州市丁九峰数控教学创新团队和泰州市朱磊明建筑教学创新团队等。作为泰州市首批中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培育对象,泰州市政府力将团队打造为师德师风高尚、结构科学合理、负责人能力突出、教学改革基础良好、专业特色优势明显、保障措施完善健全的优秀团队。成员在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中积累了相应的经验,不仅形成了论文、著作、各类报告等理论成果,还形成了典型的教学课例设计、校本教材、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等实践成果。

二、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实践困境

随着各项方案、政策等文件的相继颁布,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受到了各界极大的瞩目。然而,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强劲推动器,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在实践过程中仍处于摸索阶段,面临着很多现实挑战和实践困境。

(一)团队文化建设:凝聚氛围不浓

理论上来说,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的成员能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改革创新意识、较高科研能力和较强组织协调能力,能够为学校发展定向导航、为立德树人铸魂补钙。但在建设过程中,团队成员通常都把重点放在各自专业上,对建设规划内容、方案、精神等方面缺乏认知、理解和解读,教师成员之间在资源共享、创新和协同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沟通、互动和信任,很难将理想信念、职业道德、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融入团队建设中。再加上有些中职学校缺乏重要研究进展、重大成果和典型经验的宣传,致使成员内部缺乏一定的凝聚力,团队文化建设氛围不浓厚。因此,在结构化教学团队建设中不仅需要创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激励机制和良好的文化氛围,更依赖于建立“以自我为中心”的内部激励机制。由此可见,增强团队成员对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发展思路、奋斗目标、战略任务的认同感,营造良好的创设环境和文化氛围至关重要。

(二)成员结构配置:角色定位模糊

随着产业不断转型、科学技术不断迭代、学生生源素质不断降低、教育教学方式不断转化,中职学校正面临诸多问题,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很难适应创新型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教师角色定位是否清晰,直接关系到教师是否能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是否能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打造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不仅是当前中职学校的当务之急,更是促进中职学校朝着高质量方向发展的不竭动力。笔者结合调研发现,目前很多教师团队队伍存在年龄结构、专业结构不合理,高学历的教师数量偏少,缺乏区域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的名师,教师来源比较单一,校企双向流动不畅,缺乏企业兼职教师、行业名师和能工巧匠来校任教等问题,很难制定一套统一、标准、一体化的成员培养计划。

(三)考核评价机制:制度供给不足

中职学校专业建设的特性决定了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将承担着许多重大的工作,如专业调查、人才培养、课程规划、师资培训等等,这些都关系到职业学校的发展。但笔者根据调查发现,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在中职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强化,团队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很难形成健全、规范、统一的团队建设制度体系。虽然有些学校专门建立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但也只是聘请校外兼职人员参与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学校对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的评价机制相对单一,尚未建立由校内外教学专家、行业企业专家、其他学校教师等组成的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体系,也存在相应的考核标准、考核方式、评价主体缺失等问题。在团队建设过程当中,团队内部也缺乏一套规范化的管理机制和考核制度,致使成员之间存在目标不一致、沟通渠道不顺畅、教改意识不强烈等问题。

(四)协同创新成效:实践能力匮乏

建设一支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不仅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也是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落到实处的重要支撑。然而,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的结构化创新团队协同创新成效还不明显,教师的实践能力缺乏,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专业实践能力、教科研水平、创新能力参差不齐,专业知识、教育理论以及其他和本专业相关的知识储备不足。究其原因,是因为在中职学校的教师队伍中,中青年教师普遍偏少,教师教育教学的动力明显不足;教学任务重,教师下企业实践时长不足;教师缺乏有关创新理论的学习,教科研积极性不足;撰写的论文质量不高,发表论文所在的期刊层次不高;教师参加技能大赛的积极性不高,获奖层次普遍不高等,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职业学校教师(包括其中的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教师成员)难以迎合行业企业对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因此,建设和打造一支在行业企业有影响、能胜任行业企业需求的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将是中职学校走向高质量发展道路的重要使命和渠道。

三、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实施路径

针对诸多需要破解的现实难题,笔者认为,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要“紧扣‘一条主线、实施‘三个计划、建立‘四道分类、推动‘四链融合”的“1344”实施路径,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师资保障,并起到示范标杆作用。

(一)紧扣“一条主线”的文化氛围建设

中职学校要坚持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为关键,全面强化教师政治意识和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教师思想道德和专业水平的提升,以共同发展愿景、团队文化为引领,构建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推动教师专业自主化发展,让团队成员成为“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引者、培育优秀人才的践行者、优质创新成果开创者”。因此,团队在建设过程中首先要紧扣“以德立德、以德立身、以德立教、以德立学”这条主线,打造最能体现团队自身的特色文化,提升团队成员的凝聚力。其次,要建立团队共同愿景,凝聚“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共识,树立追求卓越的共同目标,让成员养成持续学习和不断反思的自觉[],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实现自我超越。最后,学校要加强团队教师的集体感和责任感,营造相互认同、相互鼓励、沟通协作、共同发展的团队氛围,逐步形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团结合作、顾全大局的团队建设文化,让团队成员有更多的获得感、满足感和荣誉感,在建设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实施“三个计划”的教师培养工程

为确保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成员在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知识能力结构、素质结构和来源结构等方面的多元化,促进教师教育实践,提升教学创新能力,中职学校要实施“名师领队培养计划”“‘双师素质名师培养计划”“青年技能名师培养计划”等系列性培养工程,遵循教师职业成长规律,架构教师成长培养体系,合理制定教师培养计划,打造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教科研师资队伍。“名师领队培养计划”就是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中职学校要合理制定培养计划和内容,提高优秀教师个人与团队建设,培养名师及创建省市级教学团队。“‘双师素质名师培养计划”是团队中专任专业教师企业实践轮训机制,保证专任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时间,支持教师在“双师”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参加企业工作,通过集中现场实践培训、下厂下车间技能训练、与企业技术人员交流研讨等方式,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青年技能名师培养计划”注重团队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通过校企实验室、产业学院、技术服务中心等合作平台,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实践机会。通过名师的示范引领,重点推进“双师型”和技能型青年教师培养,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优势互补,放大集聚效应,以点带面,带动学校教师队伍能力素质的整体提高,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三)建立“四道分类”的考核评价体系

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要建立“分类培育、分类遴选、分类发展、分类考核”的考核评价体系,在师德教育、德育研学、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科研、学访交流等各领域形成体系。首先,分类培育指的是中职学校要以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为契机,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等分类培养,推动团队成员培养由项目化培训向体系化培养转变。同时,中职学校还要注重年轻教师的培养力度,以此推动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其次,分类遴选指的是中职学校针对团队建立评价专家库,建立行政部门主导,校内校外、专兼结合的考核评价队伍,成立系部、学生教学考核组,形成质量过程监督保障,建立“校外—校级—系部—备课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然后,分类发展指的是学校要遵循教师发展规律,把团队成员发展分为专业适应期、专业成长期、专业突破期和专业成熟期四个过程,重视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建设,更好地促进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最后,分类考核指的是学校要搭建团队成员拓展能力提升平台,建立较为完善的教师专业成长、发展培育机制,出台一系列措施,以岗位贡献大小、责任大小、工作质量好坏为依据,在团队成员中实施分配管理考核评价机制,并将其重点放在教师教育教学、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研究成果等方面,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有利于优秀人才快速成长、充分发挥才能的体制环境。

(四)推动“四链融合”的协同创新体制

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要紧密对接区域社会产业技术发展趋势,推动“合作理念、合作资源、人才培养过程、创新成果”四链相融合,组建一支结构优良、能力突出、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创新服务团队。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在组织和指导学生创新实践过程中,要突出教学中心地位,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始终坚持“德能双修、工学结合、务实协作、融合创新”育人机制,进一步开展各类项目的专利申报、横向课题申报等多种形式的创新成果物化工作,形成一些较为典型的创新工作案例。中职学校还要鼓励团队成员在实施技术项目改造、产品技术项目研发、科技成果项目转化等过程中,要以平等的姿态参与研究、学习、实践,形成一批高质量的教学、科研、培训成果。同时,中职学校还要对成果进行及时总结、巩固、深化,以便借助团队建设这一平台形成一批具有较高素质、较高水平、较高知名度的名师,力争形成高品质的教科研成果,并在全校进行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Z].教高〔2007〕1号,2007-01-22.

[2]江苏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Z].苏教职〔2020〕6号,2020-07-17.

[3]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郭进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5-10.

[4]谢恩杰,唐文兵,崔冬冬.论拓展训练教学中的现代教育学理念[J].新西部,2010(6):159.

[5]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发《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的通知[Z].教师函〔2019〕4号,2019-05-13.

[6]孙君辉,吴雪萍.知识管理视角下“双高”学校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3):19-24.

[7]刘祥泽,徐坚,孙刚.组织适应性视角下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20):79-85.

[责任编辑   王文静]

Construction of Structured Teaching Innovation Teams in Vocational Schools: Connotation,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SU Hui, ZHOU Hu

Abstract: Based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vocational school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tructured teaching innovation teams in vocational schools. Based on a thorough investig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tructured teaching innovation teams in vocational schools, the problems of weak cohesion atmosphere, unclear role positioning, insufficient institutional supply, and lack of practical ability in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are revealed, and this paper explore the "1344" implementation path of building a structured teaching innovation team that closely follows the "one main line", implements the "three plans", establishes the "four classifications", and promotes the "four chain integration", providing corresponding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tructured teaching innovation teams in vocational schools.

Key words: vocational schools; teaching innovation team; structured

猜你喜欢

结构化中职学校
促进知识结构化的主题式复习初探
改进的非结构化对等网络动态搜索算法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试论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质量
德育工作浅谈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图模型的通用半结构化数据检索
基于软信息的结构化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