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阿育吠陀医学、中医药学对药物认识的异同※

2024-03-12明文华李晴晴胡文婷李志勇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3期
关键词:藏医学传统医学医药学

明文华,李晴晴,胡文婷,李志勇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 250355;2.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 100700;3.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00081)

世界卫生组织将传统医学定义为以不同文化的理论、信仰和经验知识为基础,用于预防、诊断、改善或治疗身心疾病,维持健康的知识、技能和实践的总和[1]。传统医学体系主要包括传统印度医学(阿育吠陀医学)、中医药学和传统阿拉伯医学(乌纳尼医学)[2]。中国与印度地理位置相毗邻,以古丝绸之路和佛教为纽带和载体,阿育吠陀医学与中医药学(包括少数民族医学)既相互借鉴又各具特色[3]。当今“一带一路”倡议为阿育吠陀医学、中医药学的交流与对话提供了新平台。阿育吠陀医学和中医药学拥有深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是世界范围内具有强生命力和巨大影响力的传统医学体系。20世纪末,阿育吠陀医学与传统中医药学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共同列入“国家补充与替代医学中心”[4]。

自史前时代以来,人类就使用植物、动物、微生物和海洋生物等天然产物作为药物来预防和治疗疾病。根据化石记录,人类使用植物作为药物的历史可以追溯至6万年前[5]。阿育吠陀医学和中医药学都坚持药取天然,广泛使用草本植物以达到养生治病的目的[6]。虽然受地域环境、文化习俗等因素的影响,这两种医学形成了不同的用药经验与理论,但对药性寒热、味感、有毒无毒的认知是相似的,即中药药性或是这些差异的基础[7]。本文通过梳理阿育吠陀医学与中医药学的关系,并结合药性理论,论述两者对药物认识的异同,从而促进传统医学体系的交流互鉴,推动传统医药的发展创新。

1 阿育吠陀医学简述

印度的传统医学体系包括阿育吠陀(ayurveda)、瑜伽(yoga)、尤纳尼(unani)、锡达(siddha)、自然疗法(naturopathy)和顺势疗法(homoeopathy)等[8]。其中,阿育吠陀被称为“万灵之母”,其发展于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500 年,是印度传统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印度半岛医疗保健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9]。“ayurveda”中的“ayur”是生命、长寿之意,“veda”是知识、科学之意。Ayurveda意为生命的科学,主要通过能恢复和加强机体自身功能的排毒疗法、药物、合理饮食、运动和养生等,消除引起机体功能失衡的因素,从而预防或减少疾病发生[10]。阿育吠陀医学的主要著作有《遮罗迦集》与《妙闻集》。前者大概成书于公元前100 年至公元200 年,主要记载了印度医学的基础理论、草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原则;后者主要记录了外科手术方法[11-12]。在阿育吠陀医学体系中,宇宙和人体是由空气(vayu)、火(teja)、水(ap)、土(prithvi)、空间(akasha)5种元素构成的。这5 种元素组合构成了人体的3种物质,即体风素(vata)、胆汁素(pitta)和黏液素(kapha),控制着身体的基本生理功能[13]。Vata负责维持身体运动,平衡体液、电解质,清除体内废物;Pitta负责调控体温和新陈代谢,Kapha负责生长、保护、润滑和维持正常运动功能[14]。阿育吠陀医学认为,人体由七基质和三秽物组成,七基质指组织液(rasa)、脂肪和结缔组织(meda)、血液(rakta)、骨骼(asthi)、骨髓(majja)、肌肉(mamsa)和精液(shukra),三秽物指粪便(purisha)、尿液(mutra)和汗水(sweda)。七基质和三秽物之间的平衡和协调,是保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而失衡则会导致疾病[11,15]。

阿育吠陀医学认为,药物由气、火、水、土、空5种元素所化生,每一种药物又具有5 种属性,即药味(rasa)、消化味(vipaka)、药性(guna)、效力(veerya)、特效(prabhava)和功效/治疗作用(karma)[16]。其中药味包括甘(madhura)、酸(amla)、咸(lavana)、辣(katu)、苦(tikta)、涩(kashaya)6种,由口尝草药所获得。消化味有甘、酸、辣3种,由胃肠消化后产生,能影响体内的vata、pitta 和kapha[17]。药性包括柔、重、热、润、稳、寒、钝、凉、软、稀、干、温、轻、锐、糙、动、燥。效力指药物在体内释放的能力,有寒和热两种形式,前者以甘、涩、苦味药为主,可恢复体力,减轻应激和炎症;后者以酸、咸、辣为主,能改善血液循环,促消化和排汗。功效/治疗作用分为兴奋(deepana)、消化(pachana)、净化(shodhana)、祛风(anuloman)和泻下(virechana)[18]。

2 阿育吠陀医学与中医药学的关系

阿育吠陀医学与中医药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中国少数民族医药学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阿育吠陀医学的部分理论、诊疗经验和治法,亦具有自身民族和地域特色,成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藏医学是在本土苯教医学的基础上,吸取传统中医学、阿育吠陀医学、阿拉伯医学等传统医学的精华,逐渐形成了具有完整理论和民族特色的高原医学体系。以下着重论述阿育吠陀医学与藏医学及传统中医学的关系。

2.1 阿育吠陀医学与藏医学的关系 藏医学是我国少数民族医学中较为完整的医疗体系,具有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藏医学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3 800多年,其形成和发展是在藏族先民同疾病不断斗争的经验上吸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医学精华[20],并将其融会贯通到本民族的医学体系中,逐步形成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特治疗手段及浓厚的民族色彩的传统医学体系[21]。藏医学以五源学说为指导,以“三因”学说为核心,以七基质、三秽物及脏腑、脉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认为万物之生机来于五源,药物的生长亦来于五源。其中,土为药物生长之本源,水为药物生长之汁液,火为药物生长之热源,气为药物生长运行之动力,空为药物生长发育之空间[22]。藏医学认为,隆、赤巴、培根三因素构成人体的能量、物质,支配七基质和三秽物的运行变化,主导着人体生理活动,也是引发疾病的因素,并能导致疾病发生病理变化[23]。藏医学认为,藏药有六味、八性、十七效,性、味、效是藏医临床用药的理论基础。“六味”是指甘、酸、咸、苦、辛、涩;“八性”指药物的8种性能,即重、润、凉、热、轻、糙、钝、锐;“十七效”指17种功效,有寒与热,温与凉,干与稀,润与糙,轻与重,稳与动,钝与锐,柔与燥及软[24]。

藏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了古印度阿育吠陀医学和中原医学、周边民族医学的影响。两汉之际,佛教由古印度传入我国西藏地区,藏传佛教中“五明学”(工巧明、医方明、声明、因明、内明)中的“医方明”即涉及阿育吠陀医学的内容。成书于753年的《四部医典》被誉为藏医药的百科全书,是藏医学中最系统、最完整、最根本的一套理论体系。其著者宇妥·元丹贡布曾3次求学印度,深受阿育吠陀医学理论的影响,故该著作许多内容与阿育吠陀医学相关[3]。藏医学中的五源、三因学说及七基质、三秽物等基础理论与阿育吠陀医学的5种元素、3种物质、七基质和三秽物等理论密切相关。这两种医学对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失衡致病的认识亦十分相近[25]。

中国和印度在传统医学方面存在着密切联系,二者在传统医学理论和药物应用方面都有着相互交流、借鉴的历史渊源。追溯至公元前2世纪,汉朝张骞在开辟“丝绸之路”时就有派副使到达古印度地区,并将中医药传入古印度。南北朝时期,中印之间佛教僧侣往来频繁,我国去往印度求法的僧徒大都精通中医药学[26]。唐代中印之间的交往达到高潮,曾有僧人在印度居住长达20年,其间还运用中医药为当地人诊治疾病,介绍本草学、脉学、延年益寿术等中医药知识。据《南海寄归内法传》(唐·义净)记载,印度将从中国输入的人参、茯苓、当归、远志、乌头、附子、麻黄、细辛等药物称为“神州上药”[27]。

南北朝时,印度阿育吠陀医学随佛教书籍传入中国。唐朝时期,亦有印度医生来华行医,民间贸易也从印度购入胡椒、白豆蔻、肉桂、沉香等药物。713年,婆罗门僧人曾将长生药仙茅方献给唐玄宗李隆基。《外台秘要》(唐·王焘)、《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等医书收录了不少来自印度的方药如阿伽圆方、耆婆治病丸、耆婆治恶病方等,还包括治疗方法如天竺按摩术、天竺经论眼等[28]。《隋书·经籍志》中收录被翻译成中文的古印度医书有《婆罗门药方》《龙树菩萨药方》等。阿育吠陀医学虽然没有对中医药学产生较大影响,但其仍从不同侧面丰富了中医药。

2.2 阿育吠陀医学与中医药学(传统中医学、藏医学)对药物认识的异同 药性和功效是传统医学认识药物、使用药物的依据,是对药物作用于机体之后所出现的效应和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药性和功效是表征药物传统属性的重要内容,其中寒热、味感、有毒无毒的药性表达是人类对药物的最朴素和最原始的认知,是在药物交流上从古至今可以通用的“语言”。药物功效是基于反复的临床实践,在传统医学理论体系下对药物治疗疾病功能的高度概括,其受到临床辨证、配伍环境、药用部位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对药物功效的认识和分析,会因不同医学体系而有不同的诠释。药性理论是“药”“理”结合、沟通医理与用药实践的桥梁,有助于对传统医学理论本源的追溯,或通过比较和“求同解异”,推动传统药物的研究创新[29]。笔者参考药性要素[药质(气)、药味、药势、药属、药力和药能]的分类标准[30],结合阿育吠陀医学、传统中医学、藏医学的药性理论,比较三者对药性认识的差异。见表2。

表2 阿育吠陀医学、传统中医学、藏医学对药性认识的比较

3 小结

阿育吠陀医学和中医药学自古以来就在不断交流、碰撞、相互吸收,在药物应用方面虽然对药物属性的认识不完全相同,但均以药物的寒热属性和药味认识为基础,在临床运用上作出变通与创新。我国藏医学的许多理论和阿育吠陀医学有相似之处,是研究阿育吠陀医学和中医药学关系的重要切入点。通过对药物认识异同的比较,有利于展现中印传统医药体系间用药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促进传统医药优势互补,扩展药物的临床应用范围,推动传统医药的发展创新[31]。

猜你喜欢

藏医学传统医学医药学
成功也会上瘾
MINORITY REPORT
中等收入国家传统医药使用情况调查
藏医学的起源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浅述藏医学对传染病的认识
藏医学对痔疮的认识及其问卷调查
探讨藏医学与因明学之间的关联
中国民族传统医药学现代传承与高等教育
论蒙医药学的挖掘与展望
中医药学术语系统研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