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美术馆艺术教育:内在特点、独特方式与发展趋势*

2024-03-12王任梅

全球教育展望 2024年1期
关键词:美术馆博物馆艺术

王任梅

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不仅收集、展示藏品,而且积极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在美国,博物馆教育领域的发展受到1969年《税收改革法案》(Tax Reform Act of 1969)的推动,该法案宣布博物馆为教育机构。同年,美国博物馆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出版的《美国博物馆:贝尔蒙报告》(America’sMuseums:TheBelmontReport)将博物馆的教育角色推到了重要位置。[1]1984年,博物馆社区(Museum Community)在《新世纪的博物馆》(MuseumsforaNewCentury)中表达了对教育的承诺,指出教育是美国博物馆的主要目的。[2]1992年出版的《卓越与公平:博物馆的教育与公众维度》(ExcellenceandEquity:EducationandthePublicDimensionofMuseum)提出,如果收藏是博物馆的心脏,那么教育就是博物馆的灵魂。20世纪90年代以来,博物馆领域坚定地进入强调观众参与的模式,博物馆的教育作用变得非常重要。

美术馆作为博物馆的一种类型,已不仅仅是收集、保存、展示、研究艺术作品的机构,也是积极开展艺术教育活动的场所。可以说,艺术教育已经成为美国美术馆的灵魂。美术馆艺术教育是以不同年龄层次、文化背景的群体与个体作为教育对象,通过展览、讲座、学术研讨、工作坊等教育形式,以艺术鉴赏、参与创作等为教育手段,以提升受教育者的艺术素养与综合素质为教育目的的一种社会教育。[3]在美国,美术馆是公认的教育机构,其艺术教育面向所有社会大众,不受年龄、性别、种族、文化等因素限制。多年来,美国在美术馆艺术教育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积累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学生是美术馆艺术教育受教育群体中的主要成员,亦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在我国,美术馆艺术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美育协同育人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以及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的提升。然而,当前我国美术馆艺术教育的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美国美术馆艺术教育的经验可为促进我国美术馆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 美国美术馆艺术教育的内在特点

美术馆属于一种非正式的艺术环境,它呈现丰富的学习情境,给予观众全方位的艺术体验。在美国,美术馆艺术教育建立在艺术原作基础之上,注重自由选择学习,支持通过社会互动促进学生的艺术参与。

(一) 以艺术原作为基础

美术馆是一个特别的地方,参观者置身于伟大的艺术作品之中,美术馆的体验变得与众不同。美国美术馆艺术教育建立在艺术原作基础之上,学生能与艺术作品、艺术家进行直接对话,获得与观看复制品、印刷品完全不一样的体验,这是学校艺术教育及其他形式艺术教育无法比拟的。譬如,同样是波洛克(J. Pollock)的《会聚:第10号》,将其复制品、印刷品挂在教室的墙上,绝对不如将艺术原作放在精心设计的艺术氛围浓厚的美术馆展厅里的视觉效果。同理,教师在网上下载图片或者将其打印出来请学生欣赏,肯定不如和学生一起去美术馆亲近艺术原作的感受独特。根据艺术原作进行设计与实施的活动,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更深入地开展自主学习。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美术馆网络化的进程日益加速,数字美术馆开始发展。数字美术馆以美术馆为主题,结合多媒体技术运用,通过电子媒介存取与艺术相关的数字化影像、录音、照片、文献等资料的集合体。进入21世纪,数字美术馆在美国渐渐流行起来,但其设立目的是吸引观众,并不意味着看到线上展览就不看艺术原作了。因为审美体验的产生一方面源于艺术原作的魅力,另一方面与艺术原作展示的情境紧密相关。如果没有艺术原作,脱离艺术原作所处的情境,美术馆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4]因此,艺术原作仍然是美国美术馆的根本,美国美术馆也鼓励学生亲近艺术原作,感受艺术原作带来的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

(二) 注重自由选择学习

自由选择学习是一种具有自我导向、自愿的、受个人需求与兴趣引导、终其一生参与等特质的学习类型。[5]当个体能够对学习什么内容、什么时候学习作出选择并感觉能够控制自己的学习时,学习就得到了促进。美术馆是典型的自由选择学习环境,常给观众提供充足的机会来选择和控制学习。[6]在美国,美术馆艺术教育注重学生的自由选择与主动建构。因为只有当美术馆的故事与经验能与学生自己日常生活的故事和际遇相联结时,这样的经验对其才具有更深的意义。[7]

美术馆艺术教育是一种非正式教育,相应地,美术馆艺术学习是一种非正式学习。在美术馆,观众的学习动机是自发自主的,观众根据需要、兴趣、知识、经验、能力等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不用强迫性地接受学习。因此,观众在美术馆中的艺术学习是自然而然的,整个艺术教育活动过程也是充满愉悦的。美国美术馆艺术教育为学生创设自由开放的环境,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动建构知识,通过多感官通道参与艺术学习,从而增进学生对艺术文化的了解,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 体现社会互动本质

无论是只身前往还是结伴而行,在美术馆中,观众都有可能通过艺术教育活动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或影响已有人际关系。这一现象在亲子活动、馆校合作、社会团体等教育活动中尤其明显,美术馆的社会互动属性能使观众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对艺术的理解与体验,从而萌生新的理解,生发新的意义。在美国,美术馆学习往往被看作主要是一个团体而不是一个个体活动。多数学生往往作为社会团体的一部分去美术馆,因此,美术馆为合作学习创造了独特的环境。[8]譬如,当儿童与其父母或监护人来参观时,由于相信一种社会文化的学习方法,美术馆教育者努力思考如何促进成人成为积极的学习者和学习伙伴,家庭如何使用美术馆,如何更好地支持父母在美术馆的角色等。

“情境学习模式”(The Contextual Model of Learning)指出,博物馆经验是由“个人情境”(包括动机、期望;已有知识、兴趣、信念;选择与控制)、“社会情境”(包括团体内社会文化互动、由他人促进的互动)与“物理环境脉络”(包括先行组织者和定位,以便人们在其环境中感到安全和有方向时能更好地学习;学习受展览、项目或网站的设计影响;发生在博物馆之外的强化事件和体验)三者结合[9],并在“时间”的不断移动与交互下形成有意义的学习[10]。这三种情境对学生的美术馆体验都有贡献,虽然它们不一定是同等比例的。在美国,美术馆艺术学习可以被看作一种为了创造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情境、社会文化情境和物理情境之间不停整合与互动的学习。

二、 美国美术馆艺术教育的独特方式

作为储存历史记忆和人类文化艺术精华的场所,美术馆是一个汇聚各种文化声音的空间,承担着促进文化传承与发展、提高观众审美与人文素养的社会责任。在美国,以全民教育与终身教育为哲学基础的美术馆艺术教育隐性融入多元文化、有机整合各学科领域,主要采取观众参与、观创结合、馆校合作等方式促进学生的艺术学习,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一) 观众参与——鼓励学生基于个人经验建构意义

在美国美术馆艺术教育中,观众并不是客观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建构意义的主动参与者。观众的参与是美术馆艺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参与不仅是身体的参与,而且是心灵的参与。[11]对学生而言,当他们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者,而是一个以自己的表达与艺术作品、艺术家、教育者、其他观众等发生交互作用的主体时,对话得以形成,参与热情也得到促进。对话模式建立在观众并非简单接受信息,观众是互动过程的组成部分的理念基础之上。[12]在对话式的艺术教育实践中,学生是美术馆中创造意义的重要合作伙伴。

美国美术馆主张建构主义博物馆教育理论,认为知识不是一个简单的灌输过程,而是接受者主动吸收,并对其作出反应的过程。建构主义博物馆教育理论关注观众的需求,强调观众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现并建构知识与意义。观众的声音使得美术馆内的声音,变得更加丰富与多元。21世纪以来,美国美术馆艺术教育不再是美术馆单向地灌输权威的理念与知识,而是越来越强调观众的个人背景与经验,鼓励学生用整个身心参与,在个人经验基础上建构意义。例如,美术馆教育者使用“我到我们”(me-to-we)设计为学生参与创建平台。“我到我们”平台以个性化作为切入点,帮助学生建立参与信心、建构经验,因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舒适度与其他观众一起参与。在美术馆艺术教育过程中,美术馆展品的故事与学生自身的背景及价值观产生交流与互动,这个过程不仅仅是美术馆教育学生,也是学生通过与其自身有共鸣的展品来使用美术馆的过程。[13]

(二) 观创结合——艺术欣赏与艺术创作互相交融

在美国,美术馆中开展的艺术教育活动不是仅仅欣赏艺术作品,而是在艺术欣赏的同时参与艺术创作。艺术欣赏与艺术创作并重,使美术馆艺术教育活动动静结合、富有节奏,使观众获得了更深入的艺术体验。通过艺术欣赏,观众积累丰富的审美体验,获得生动的内在感受,进而激发将内在感受表现出来的冲动;通过艺术创作,观众可以亲身感受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的过程和情感,达到知识性欣赏与体验性欣赏的整合,从而更为容易地理解艺术作品,不断深化艺术欣赏。

有脚本的、严密计划的艺术讲解也许并不适合所有年龄阶段的观众。儿童通过主动参与,从自己的发现、行动及解释着手,可以学得更多。因此,观创结合的方式相比于单纯的讲解更适合儿童。因为在美术馆中,当儿童被当作一个主体感到受欢迎和被授权时,他们将与美术馆及其内容建立联系,提供关于艺术作品的富有想象力的见解与新的视角。[14]具体来说,美术馆通过动手操作、讲故事、运动和表演、游戏性的观看等方式,帮助儿童基于已有知识经验建构有意义的经验。有的美术馆采用讲故事的方式,邀请儿童编出创意故事来陪伴展览的艺术品。有的美术馆鼓励儿童用行动谈论艺术,在绘画笔触的提示下展示身体运动或躺下扮演雕塑的影子等。还有的运用儿童游戏中的线索制定有趣的艺术观看策略。例如,在图斯卡当代艺术中心(Tuska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孩子们通过藏猫猫游戏发现观看艺术品的不同方式。观创结合对于成人来说也更有吸引力,他们可以超越知识性欣赏,进而达到体验性欣赏。

(三) 馆校合作——美术馆与学校艺术教育相得益彰

在美国,随着美术馆对观众的关注和对教育的承诺,学校教育对利用社区资源的强调,馆校合作受到重视并得到蓬勃发展。美术馆艺术教育强调观众的自由选择学习,学习内容、时间等都不受限制;学校艺术教育没有美术馆那么丰富的艺术环境与资源,但系统的课程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艺术知识技能。美术馆与学校各具优势,馆校合作可以结合两者长处,使美术馆与学校艺术教育相得益彰,共同促进学生的艺术学习。

美国馆校合作主要有学生团体到馆学习、美术馆到校服务、美术馆资源外借、馆校合作课程、美术馆网络服务等形式。其中,欣赏名画、讲座、体验性工作坊、研讨等学生团体到馆学习在美术馆内进行,美术馆可以为学生提供独特的学习体验;美术馆到校服务(移动美术馆)、美术馆资源外借等在学校进行,有利于保证学生安全,教师不用花费多余时间维持秩序。馆校合作课程是美术馆与学校在美术馆所拥有的资源基础上共同开发课程,以使学生常态、持续、系统地到馆学习。此外,还有在线网络资源、双向可视远程教育等美术馆网络服务。

为了充分实现与学校教育的对接,美国美术馆的教育人员研究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教材,明确课程目标、教学目的与内容,把握各学龄段学生的特点、教学要求及学校课程的教学进度,根据美术馆现有资源与学校课程的结合之处,精心策划对应的学习计划,包括纸质教材和网络教程,激发学校和教师对馆校合作的兴趣。例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的“课程计划与课程指南”项目开发了系列艺术教育课程(包括希腊艺术、韩国艺术、东南亚艺术、近东古代艺术、拜占庭艺术、伊斯兰艺术等专题),涉及各年级与跨学科领域,包括艺术品的介绍、艺术品数字图片、历史文化背景介绍以及主要问题、课程实施环节、进一步的学习资料等内容。[15]

总的来说,美国馆校合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收获,善于衔接学校、美术馆与家庭,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从而使学生不仅能够在课程项目中体验学习,还能够将其延伸至日常生活之中。美国馆校合作艺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提供各种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机会,创设艺术欣赏与艺术创作的平台。[16]

三、 美国美术馆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1870年,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建立,标志着美国大型艺术博物馆的出现。美国美术馆先驱们在19世纪后期就提出了美术馆艺术教育,肯定了美术馆的教育地位与功能。美国美术馆艺术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从关注物到服务人、从注重权威解释到重视意义建构、从机构分离到艺术学习生态(art learning ecology)的发展趋势。

(一) 从对物的重视到对人的关注

20世纪的美术馆往往更关心藏品和研究,而不是观众及其教育。藏品在历史上一直是馆长的主要关注对象,而基于对象的研究(object-based research)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术馆文化已经开始从关注藏品转向与观众交流,美术馆也从艺术作品的静态仓库变成了公众的主动学习场所。以前将藏品放在首位的美术馆,现在将观众置于他们活动的中心。他们与不同的社区建立联系,在吸引观众方面投入资源,采用新的理念与方法帮助观众获得满足及教育。[17]博物馆教育者被授权开发一些项目来促进来自不同领域的声音表达关于藏品的有意义的解释,并与自我和社会的情境联系起来。[18]

史蒂芬·维尔(Stephen Weil)指出,美国博物馆的发展是一个“从关注物到服务人”(being about something to being for somebody)的变化过程。[19]他认为,过去的博物馆侧重文物的收藏与保护,而现在则侧重为公众提供教育服务。美术馆作为博物馆的一种类型,为了吸引观众及其兴趣,进行了深刻的变革。许多美术馆已从专注于藏品的收集、保护和研究转向提升市场敏感度,预期并服务于公众的期望。美国美术馆强调每个人都有欣赏艺术的权利,都应享有接受艺术教育的机会。因此,美术馆实施分众化艺术教育,根据不同观众群体(包括各学龄段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等设计与实施不同的艺术教育活动,以更好地提升不同观众群体的艺术素养。譬如,儿童高质量的艺术经验既是发展适宜性的,又是教学适宜性的。[20]在美术馆中,教育者可以采取游戏、对话和验证体验等方法吸引儿童兴趣。当儿童从其自身兴趣出发时,学习对他们来说更有意义。同时,美术馆教育者应注意选择与儿童兴趣相关的艺术形象,在儿童的视平线展示它们,并支持他们与其所看到的艺术作品互动。[21]

(二) 从注重权威解释到重视意义建构

传统的美术馆艺术教育,往往将观众视为空的容器,更倾向于将艺术作品的意义传达给观众,并鼓励他们掌握艺术知识。可见,传统的美术馆艺术教育较少考虑观众的个人背景、已有知识经验,整齐划一地对待所有观众,强调美术馆的专业学术观点或权威解释,而忽视了观众的自由选择、个人感受、自我表达以及基于自身经验的意义建构,因而难以与观众进行平等对话。随着美术馆教育者将“空的容器”教育模式(an “empty vessel” model of education)转向学习者中心模式(a learner-centered model),美术馆被视作发现学习的理想场所。[22]在学习者中心模式里,学习者参与发现、创造意义的过程。

在美国,美术馆艺术教育逐渐远离专家解释的艺术概念,转向观众能听见和珍惜自己声音的论坛的创建。[23]观众带着自己的日程来到美术馆,在美术馆内建构自己的意义。不管美术馆工作人员的意图是什么,观众的不同期望、以前的美术馆经验以及感知能力的水平,都意味着美术馆的经验通常是个人的,而不是标准的和一般的。最重要的是,如今美国的美术馆越来越期待理解观众的学习,并对观众的需求作出回应,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公众馆长认为他们需要知道的东西。针对学生而言,理解他们的学习需要了解谁在参观、他们为什么参观、和谁一起参观、参观前后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在美术馆看到了什么、他们在美术馆做什么、所有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有的学习是一个创造意义和发现联系的累积的、长期的过程。[24]因此,美术馆的工作人员需要调查学生的需求,设计与实施能够反映学生声音和个人背景的活动,以便为学生提供独特而又深刻的学习体验,使得学生能够表达关于艺术作品的有意义解释,并促进学生与其他观众及美术馆工作人员的社会互动。

(三) 从机构分离到艺术学习生态

20世纪中期之前,博物馆包括美术馆的教育功能尚未确定,其主要功能是收集、保存和研究艺术作品。在某种程度上美术馆与学校是两个独立的世界。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术馆与学校的合作在美国迅速发展,渐渐组成一个健康的艺术学习生态。1992年美国博物馆协会出版的《卓越与公平:博物馆的教育与公众维度》指出,应积极发展学校与博物馆的合作关系。进入21世纪,馆校合作已经成为美国美术馆的发展趋势。美术馆内普遍设置了与学校教育合作的部门,招聘专职教育人员负责策划与组织艺术教育项目,并指导学校教师使用美术馆的艺术作品与教育资源。

学校艺术教育能够提供一种结构化的艺术学习经验,通常以支架和有序教学为特征,但参观作品的机会和用于艺术体验的时间受到限制[25],在回应学习者的兴趣方面可能没有那么有效。美术馆艺术教育能够提供看到艺术原作的机会,所教内容不受学校系统的限制,支持通过社会互动促进学生的艺术参与,可以更好地回应学生的终身学习兴趣和以学习者为导向的经验。美术馆和学校艺术教育是一个健康的艺术学习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艺术学习生态系统中,美术馆与学校艺术教育发挥各自的优势,相得益彰、共生互补。就像在任何生态系统中一样,一个健康的艺术学习生态需要每个机构发挥它的力量。[26]

四、 对我国美术馆艺术教育的启示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早在1907年就有了专门的教育部门。我国在这个领域比美国晚了将近100年,直到2003年广东美术馆才正式成立公共教育部。国际博物馆协会2007年对博物馆的最新定义中将“教育、研究、欣赏”确定为博物馆存在的目的,其中“教育”为首要目的。我国2015年施行的《博物馆条例》参照国际博协对博物馆的定义,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27]美术馆作为视觉艺术博物馆,逐渐从服务专业人群向服务社会大众转变,加强了面向社会大众的公共教育职能。虽然近年来美术馆的教育职能逐渐受到重视,但我国美术馆艺术教育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美国美术馆艺术教育的内在特点、独特方式与发展趋势可为我国美术馆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经验。

(一) 聆听观众声音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美术馆把主要功能定位在展览上,是为艺术专业圈服务的。[28]近年来,随着公众对于文化艺术等精神需求的增加,我国美术馆的功能从注重藏品开始转向注重教育。然而,我国美术馆艺术教育比较忽视观众的个人背景,整齐划一地对待所有观众,重视向观众单向传递艺术知识和观念。因此,在针对学生的美术馆艺术教育中,往往只能听到美术馆的权威解释,而很少听到学生的声音。

在美国,美术馆艺术教育鼓励学生基于个人经验建构意义,注重学生对作品的感受与体验。因此,我国美术馆艺术教育应转变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知识和经验、感受和体验,设计与实施能够反映学生声音和个人背景的艺术教育活动。美术馆对观众声音的聆听,不仅可以丰富美术馆内的声音,而且能促进观众的艺术学习,使观众爱上美术馆。

(二) 探索多元形式

我国美术馆艺术教育主要采取导览、讲座等形式。在美术馆教育者的指导下,观众接受有计划的艺术教育,从中获得艺术知识和理念。但是,观众不能按照自己的兴趣、需要、进度等进行学习,不能掌握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式。总的来说,我国美术馆艺术教育活动形式较为单一,比较注重活动结果。

美国美术馆艺术教育形式非常丰富,包括欣赏名画、讲座、体验性工作坊、学术研讨会、移动美术馆、美术馆资源外借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美术馆艺术教育已不局限于实体美术馆,开始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在线教育。美术馆不仅致力于利用丰富有趣的资源留住跨入美术馆大门的观众,还积极地走出美术馆,拓展美术馆艺术教育的受众群。美术馆利用各种方式将艺术教育送到公共场所,使观众参与到美术馆艺术教育中。[29]因此,我国美术馆艺术教育应探索多元形式,既有艺术欣赏又有艺术创作,既有线上教育又有线下教育,既有馆内活动又有馆外活动,吸引学生参加美术馆教育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 重视馆校合作

我国美术馆艺术教育与学校艺术教育的联系不够紧密,馆校合作尚未蓬勃发展,主要将美术馆当成一种课程资源来使用[30]。目前,我国不少美术馆内没有专门的艺术教育活动场所、针对学生团体的艺术教育活动,也没有充分利用美术馆的特殊环境和艺术资源。美术馆举办的学生艺术教育活动一般以展览为基础,没有专门为各学龄段学生设计的艺术教育活动,与学校艺术课程关联性不强。偶尔组织的学生团体进美术馆参观也是以欣赏艺术作品为主,较少有近距离接触艺术原作和动手创作的机会。

在美国,美术馆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和场所,为学生提供了艺术欣赏与艺术创作的机会。美术馆不仅能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还能提供满足国家课程标准以及社会科学框架的教育[31],普遍倾向于将自己归于整个国家的教育矩阵之中[32]。具体而言,美术馆已经不仅仅是学校课程的补充、为学校教育提供资源,也不仅仅是学生课外学习的渠道和空间。美术馆通过主动策划一系列符合时代和国家教育计划、满足各学龄段学习需求的深入的教育项目,并与其他机构和个人(包括各级政府机构、企业、非营利组织、慈善家、艺术家、教育家等)广泛合作,积极推动教育和社会的变革。[33]美术馆与学校艺术教育发挥各自的力量,组成了一个健康的艺术学习生态。因此,我国美术馆应重视馆校合作,设置与学校教育合作的部门,招聘专职教育人员策划和实施面向各级学校的符合国家课程标准的艺术教育活动;学校也应努力将美术馆资源融入艺术课程,利用各种机会组织学生团体去美术馆学习,从而实现美术馆与学校艺术教育的融合对接。

猜你喜欢

美术馆博物馆艺术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钢·美术馆二层展厅 钢·美术馆一层展厅
博物馆
去美术馆游荡
纸的艺术
美术馆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露天博物馆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