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说“理”内涵与机制创新研究

2024-03-09晨曦葛玉荣林谷俞

高教探索 2024年1期
关键词:机制创新思政课

晨曦 葛玉荣 林谷俞

摘要:“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新论述,是党和国家领导人首次明确提出并阐释“思政课的本质”问题。高校思政课说“理”,应然包括:治国理政的政理、马克思主义的学理,以及用中国故事诠释中国精神的事理。通过融合高校思政课说“理”方法、发挥高校思政课说“理”艺术、增强高校思政课说“理”效能、评估高校思政课说“理”效度,实现思政课社会政治属性与教育教学属性的价值统一。

关键词:思政课;说“理”;机制创新;路径勘察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1]“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又一重要论述,是党和国家领导人首次明确提出并论述“思政课的本质”问题。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理”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新时代思政课要在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中,引导学生懂政理、明学理、通事理。只有将真理讲深、讲透、讲活,才能做到有力回应学生、说服学生、引导学生,才能真正解决“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问题,实现高校思政课政治性和教育性相统一、学理性与通俗性相统一。

一、历史应然与时代必然:高校思政课说“理”的价值耦合

说理性是高校思政课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教育教学效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高校思政课具有说“理”功能是历史应然与时代必然的统一,也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至今文化逻辑、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价值统一。说“理”不仅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文化遵循,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经验总结,更是新时代宣传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有效途径,是高校思政课的本质内涵与内在规定的价值耦合。

(一)说“理”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文化遵循

说“理”即以“理”育人,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阐明道理、分析理论和受教育者知晓道理、内化践行的统一。说理教育可理解为灌输教育,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引导受教育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以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为教育依据,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主要、最基本方法。这一教育方法可追溯到上世纪初的俄国,列宁针对当时俄国社民党内存在的盲目崇拜自发论的错误倾向,在《怎么办?》一书中明确提出“灌输”一词。他写道:“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2]列宁认为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只能通过灌输(即教育、学习、宣传)的方式才能形成,绝不可能通过自发的方式产生。这一理论的实践价值逐渐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得以凸显,成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高校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理应坚持说理功能,对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及时加以阐释,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工作。高校思政课坚持说“理”育人,既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文化遵循,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现实意义所在,合乎历史规律性和文化发展逻辑。

(二)说“理”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宝贵经验

说理教育,以“理”育人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传统优势和宝贵经验,是我党克敌制胜、团结人民、自我革新的法宝。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就明确提出要建立研究工会的专门性组织,并将“教育工人,使他们在实践中去实现共产党的思想”[3]作为宣传动员的核心任务加以开展。这一时期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说理功能主要体现在工人运动的宣传教育和动员实践中。在此期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以“民主的即说服的方法,而不是强迫的方法”[4]对我党早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加以概括。这里所谓“说服的方法”也就是说理教育,以理服人。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不断发展,在学校范围内开展系统化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成为可能,以灌输的方式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进行说理阐释和明理辨析,使党的指导思想上升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实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良性互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已成时代所需,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发展,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说理实践效果显著。新时代十年来,我党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多次强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鼓励思政课教师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在青少年成长的“拔苗孕穗期”当好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者和宣讲者,生动说理、妙喻明理,更好实现以“理”育人。

(三)说“理”是高校思政课的本质内涵与内在规定

说理性是高校思政课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与根本目的。思政课教师要想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就必须增强说理能力,只有把道理讲清、讲透、讲活,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让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落到实处。高校思政课既要讲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又要讲透治国理政的政理,还要根据学生实际,讲好中国故事诠释中国精神的事理,通过以“例”说理、以“情”说理、以“案”说理等,帮助学生明世情、通国情、知党情,遵循八个“相统一”原则,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真正达到以“理”育人目的。既要注重理论性,又要强调实践性;既要侧重学理性,又要兼顾通俗性;既要体现社会性,又要彰显历史性;既要坚持教师主导性,又要发挥学生“主体间性”,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力求将高深晦涩的理论以轻松诙谐的方式讲到学生心坎里,做到理论教学既有“理”又有力,在痛点、难点问题上澄清认知,探索新知。学生通过说理认知,理论学习有收获,实践探索有共鸣,彰显思政课的说“理”本质,并在实际工作中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自觉回想,实现说“理”育人闭环。

二、意涵澄明与范式界定:高校思政课说“理”的内涵外延

高校思政课说“理”有着深刻的理论内涵,既包括治国理政的政理,又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学理,还包括用中国故事诠释中国精神的事理。清晰界定说“理”内涵,是讲好道理的前提,也是深化认知、穷理达道、融会贯通的过程。

(一)治国理政的政理是高校思政课说“理”的价值归宿

高校思政课内在遵循政治性和德育性相统一的原则,具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功能,其所凸显的政治属性是底线,也是红线。讲好党的大政方针、讲好“四项基本原则”,讲好爱党爱国真谛,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现实需要,也是彰显社会主义办学特色,坚持党的领导与国家利益有机结合,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本质要求。治国理政的政理既包括事关国家未来发展规划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又包括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特色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还包括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和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等,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治党治军、内政外交、国防军事等纵深领域和关键环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充分展现了“世界之问”困局下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担当,揭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命运,擘画出当代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内涵。把治国理政的政理讲好、讲透、讲活,培养出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素质过硬、人格品德端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社会主义办学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价值归宿。

(二)马克思主义的学理是高校思政课说“理”的内在意蕴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系统性认知,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理论板块构成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从确立正确的辩证法和方法论,到揭露资本主义运行特殊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再到构建人类未来发展远景,最终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实现理论逻辑闭环。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具有鮮明的理论特质,是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的统一,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同时,也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层面回答了“时代之问”“人民之问”等诸多现实难题,集总结历史、分析现实和预测未来为一体。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技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讲好马克思主义的学理,用真理武装学生头脑,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迈进,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既是高校思政课的内在意蕴,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和主要渠道。

(三)用中国故事诠释中国精神的事理是高校思政课说“理”的应有之义

讲好中国故事,诠释中国精神,构筑中国价值、弘扬中国力量,传递中国声音,凸显中华文化价值底蕴,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塑造新时代中国新形象是高校思政课说“理”的应有之义,是理论自信、实践自觉的价值统一和情感观照。中华文明5000年璀璨历史,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具有历史的纵深性和现实的具像性,既能展现历史智慧,又能回应现实需求。高校思政课要深挖历史元素,讲好中国故事。一方面,注重对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的理论阐释,以“四史”为时间轴,加强“叙事说理”性解说,在“叙事”中答时代所问、解时代所困,讲清其历史关联、内在逻辑等,鼓励学生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勇担时代重任;另一方面,要树立大历史观研究视野,以史为鉴。总结梳理中华民族历史文脉、道德传统、精神基因,阐析中华文明共同体的历史演化过程,并以“5000年文明历史、180年近现代历史、100年中国共产党党史、70多年新中国历史、4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史”为逻辑线,探索民族文化传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间的关系,实现说理教育目标。

三、路径勘察与创新发展:高校思政课说“理”的实践维度

高校思政课说到底是讲道理的课程,如何将道理讲清、讲深、讲透、讲活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性问题。涉及到说“理”方法的融合、说“理”艺术的发挥、说“理”效能的增强以及说“理”效度的科学化评估,需要构建起多维协同、创新发展、一体推进的高校思政课说理新机制。

(一)融合高校思政课说“理”方法

1.从“灌输教育”到“心理疏导”。灌输教育即理论教育法,包括理论讲授、理论学习、理论宣传、理论培训、理论研讨等具体形式,是高校思政课最主要、最常用的方法。灌输教育具有明显的方法论优势,凸显了高校思政课说“理”的政治性和教育实效性的高度契合,旗帜鲜明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宣传优势,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本质内核。随着社会多元化和知识获得渠道多样化趋势的发展,灌输教育的固有局限性越发限制高校思政课说理效果。多样化的社会存在形式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并存成为当代社会的显著特征,人的主体性得到明显发展,个体成长中所展现的创造性和个性需求更加明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就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关注人的内心成长是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内在要求。从片面强调“灌输教育”到融入“心理疏导”,实现灌输与疏导相结合,思政课教师掌握必要的咨询理论,通过语言、文字、绘画、沙盘等交流媒介,灵活运用心理疏导技巧,在思想、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给予学生帮助、启发和引导,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

2.从“理论说教”到“实践养成”。所谓从“理论说教”到“实践养成”,也就是避免照本宣科和“填鸭式”教学,突破单纯依靠理论教育达到知理懂理识理的目的的局限性,将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通过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自身主观世界,不断提高政治觉悟、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锻造个人良好品格和道德修养。事实上,实践锻炼法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它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观为直接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源泉、动力和目的,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是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实操实训能力,掌握劳动技能的必由之路,也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理解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捍卫“两个确立”的时代意蕴和价值旨归。当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快速发展,成为实践锻炼法的现代化范式。从思政“小课堂”到社会“大课堂”的高校思政课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转变,破除理论说教的单一化壁垒,将说“理”与践行相结合,理论联系实践,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丰盈并检验理论,是融合高校思政课说“理”方法的必然要求,也是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不断探索。

3.从“外部引导”到“自我教育”。高校思政课说理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教育者的自我内化和外化践行程度。无论是理论讲授、学习辅导,还是宣传动员、培训研讨,都侧重于对学生的外部教育,学生的“主体间性”未得到充分激发。因此,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在加强外部教育引导力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通过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实践等方式,主动接受科学理念、先进思想观念、社会公序良俗、生活道德规范,以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道德情操。一方面,通过自学、反思、自律等形式进行自我行为管理,加强自身修养建设,以实现个体自我教育;另一方面,在学校范围内,以班级、社群、小组为单位,通过评比竞赛、评先推优、民主生活会等形式,促使学生群体形成相互影响、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的良性运转机制,以实现集体自我教育。思政课教师要因材施教,充分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动机,关注学生内心需求,帮助学生形成以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升为目标的动力机制;要善于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营造自我教育的良好氛围;要注重将个体自我教育与团体自我教育相结合,发挥比较优势,一体提升高校思政课说理效果。

(二)发挥高校思政课说“理”艺术

1.善用语言,夯实说“理”基本功。语言是表达情感、传递思想、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也是高校思政课说“理”的重要手段。思政课教师在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时,既要注重语言的准确通俗性,又要注意话语体系的形象生动,还要兼顾语言风格的丰富和内涵外延的多样化。具体而言,第一,思政课教师在“课内课外”“网上网下”说理过程中,要使用意思明确的词语;要措辞严谨、表述得当,避免意识形态导向分歧;遣词达意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第二,思政课教师要富有幽默感和哲理性,具有对理论“抽丝剥茧”的能力,善用设喻说理、暗喻说理、类比说理、叙事说理等,深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灵活运用历史典故、名人轶事、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等,将晦涩难懂的理论讲清、讲透。第三,思政课教师还要针对说理场域的不同、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和知识架构的良莠不齐,以及学生的性格特点和个性化需求,运用不同的语言风格,以增强说理的针对性和亲和力。第四,思政课教师要增强自身语言素养,夯实说“理”基本功,学好语音、语法、修辞等,善用语气语调,或抑扬顿挫或娓娓道来,或“小流逐石,细水拍岸”或“大浪淘沙,鼓角争鸣”,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说理的穿透力。

2.巧选时机,寻找说“理”突破口。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做有心人,善于捕捉各种思想波动和教育时机,并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找到学生思想上的盲点、认知上的难点、学习上的弱点,及时找到说“理”突破口,打通堵点、紧扣重点、攻克难点、提升亮点、覆盖盲点、夯实支点。要遵循及时和适时的原则,一方面,当学生的思想行为发生异化或精神需求快速增长,抑或是生活中突发变故,教育者就需快速做出行为判断,及时抓住教育契机,提升说理效果;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说理,要结合学生年龄层次、认知能力和前期课程安排,合理进行说理内容设置,不能过早,也不能滞后。例如某些知识目标,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认知和整合归纳能力,综合素养及经验储备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加以理解并践行,这类理论则可安排在大二、大三学习领悟;而某些知识目标则与前期学段学习内容紧密衔接,这类理论在学生大一入学阶段即可开展理论宣导和实践指引。此外,思政教师要积极融入学生群体,与学生在理论上产生共振,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探寻说“理”突破口的多样性,促进学生形成正确认知,激发正向内驱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内化,增强政治认同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培育良好道德情操。

3.把握适度,延伸说“理”生命力。遵循适度原则是高校思政课说理的又一教育艺术。高校思政课内在包含意识形态属性,是政治性、思想性和理论性的有机统一。其中,政治性是首要特征,思想性是价值取向,理论性是内核特质,政治性、思想性和理论性的教育回响是伴随终生的。高校思政课说“理”要把握适度原则,并不意味着“不说理”或“少说教”,也不能用特定当量值来笼统概述,而要針对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管理规范等方面加以细化。从教育目标的角度来说,说“理”要站位高远、立意深刻、目标明晰、着眼实际;从教育内容的角度来说,说“理”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深浅得当、循序渐进;从教育方式的角度来说,说“理”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循循善诱、善其所长;从管理规范的角度来说,说“理”要恩威并施、宽严并济、张弛有度、措置裕如。高校思政课说“理”还要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尊重和接纳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释放其主观能动性,激发主体活力。高校思政课要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就必须坚持适度性和规律性相统一,育才先育人,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心,以延伸说“理”生命力。

(三)增强高校思政课说“理”效能

1.实现说理“可视化”,充分吸引教育客体注意力。“可视化”即“知识可视化”,是指运用视觉表征技术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多元传播手段的迭代更新,知识频繁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可视化形式呈现,极大契合学生心理需求和阅读习惯。知识可视化是利用教育技术达成教学效果最优化的重要利器,也是教育技术变革的方向之一。高校思政课要紧跟科技革命浪潮,积极融入“互联网+”融媒体平台,努力构建说理新形式、新平台、新赛道,不断提炼理论内核,将学科知识以图解的方式呈现,形成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的知识外在表现形式,实现从认知知识制品到物理知识制品,再到学生知识内化与行为践行,在促进思政课说理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发展创新的同时,提高说理延展性。高校思政课实现说理“可视化”,一方面可充分利用现有网络教学资源,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资讯平台、大思政课云平台、智慧思政课教学平台、“学习二十大重点大家谈”网络微课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点难点问题库、周末理论大讲堂、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网络课堂、学习强国APP等,引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自主学习;另一方面,可根据本校学生敏点焦点问题,鼓励学生制作多样化动态学习资料,并巧用抖音、快手、小红书、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介,充分吸引教育客体注意力。

2.打造说理“情景化”,增强人机交互沉浸体验。人工智能时代的开启,为高校思政课说理方式提供了新视角、新体验和新契机。通过设置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传感器,结合说理内容,构建沉浸式学习情景,让学生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置身其中、身临其境之感,唤起学生情感共鸣,对高校思政课提质增效,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促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智能化、联动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高校思政课可借助VR虚拟现实技术,还原或创建虚拟仿真博物馆、红色革命教育展馆、传统文化数字展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打造三维动态视景,运用实体仿真创新课堂教学和课下体验,增强体验感和获得感;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可采用AR增强现实技术,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巧妙融合,利用智能交互、传感体验等技术手段,拓宽学生学习视野,激发学习动能,增强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最后,高校思政课还可运用MR混合现实技术,使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交互融合,并产生新的可视化效果,打破说理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最大限度发挥说理效能,使学习内容与教育客体实时并存并实现交互体验,以增强学生互动感知,凸显人机交互优势。此外,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缩写为AI)技术的兴起,AI在资料搜索、逻辑推演、学习交流、规划指导等方面具有显著智能化特征,高校思政课说理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因势利导,善用巧用。

3.追求说理“最大化”,促进主客体间深度交流。思政课教师与学生相互规定、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并存在相互转化的现象。作为客观存在的能动主体,思政课教师与学生是高校思政课说理过程中最根本、最密切的价值统一体。思政课教师是高校思政课说“理”活动的主导者、实施者和推动者,整体把握说理教育实践的性质、内容、方向和本质;学生作为说理活动的客观对象,内在要求其不断学习思考、领悟践行。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转型升级和知识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发展,高校学生理论学习的选择性、特异性、独立性日益凸显,对某些知识领域的自主性探究得以充分发挥,甚至能够对思政课教师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反哺”作用。此时,思政课说理的主客体得以相互转化,教师与学生间的多维互动就成了实践必然。一方面,教师要积极提升业务素养,夯实专业技能,提高运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能力,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关注理论热点难点,不断更新知识体系,重构理论认知,练好说理“内功”,融入学生群体,了解其所思所想,及时沟通引导;另一方面,学生要积极探索理论真谛,注重理论践行,主动与教师沟通思想认知,在交流互动中碰撞思想火花,凝聚行动共识,激发前进动力,以追求说理效能“最大化”。

(四)评估高校思政课说“理”效度

1.树立“育人为本”评价导向,突破“唯分数”窠臼。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政课说“理”的价值旨归,立德为先、树人为本。高校思政课说“理”既要注重一般性品德要求,又要贯穿理想信念教育;既要提倡理论的个性化表达,又不能脱离社会主义性质这条红线;既要合理运用国际化教育教学理念,又需充分结合中国特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5]思政课说“理”本质内涵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评价逻辑不能仅仅依据学生考试分数,要树立“育人为本”评价导向,突破“唯分数”窠臼。“唯分数”作为一种教育价值导向,不仅遮蔽了高校思政课说“理”育人本质,也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探索,更会让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失去价值依据和深化空间。打破“唯分数”论,凸显说“理”育人的政治性、科学性、时代性和可续性,阐析党的方针政策,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宣传文明理念,弘扬时代新风,内在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升华价值选择与实践追求,才能真正实现“育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让高校思政课说“理”评价导向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2.构建“多元并举”评价体系,破除“单向度”壁垒。教学反馈与效度评价事关教育发展全局,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环节,也是高校思政课说“理”形成教学闭环的关键组成要件,要避免边缘化和遮蔽化。思政课说“理”评价指标要凸显全阈性和质素特征,建构多元化指标体系,破除单一指标壁垒,应然包括:说“理”目标评价、说“理”过程评价、说“理”能力评价以及说“理”反馈评价四个维度。第一,说“理”目标评价。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和实践探索,以及培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内在逻辑决定了思政课说“理”要遵循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原则,实然包含知识性目标、能力性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及道德性目标和行为规范性目标。第二,说“理”过程评价。思政课说“理”过程是评价的主要对象和评价体系的核心。要紧紧围绕教学大纲指标、教学进度指标、课程教案指標、课堂教学实效指标四个方面,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整合,做好“加减法”、打好“组合拳”,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并结合课程教案和课堂教学实效对标对表,进行全方位系统化评估。第三,说“理”能力评价。思政课教师的说“理”能力极大影响教学效果,要遵循教学态度指标、教学方法指标、教学组织指标相统一,合理设置评价权重。第四,说“理”反馈评价,包括教师反馈指标、学生反馈指标、督导反馈指标、同行反馈指标和用人单位反馈指标。

3.营造“和合共生”评价氛围,摒弃“走过场”倾向。高校思政课说“理”评价要在一定的场域中进行,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要双向耦合,充分发挥主客体能动性,不能将理论的教与学当做“作秀”,也不能固步自封沦为某种既定格式化“模板”,更不能丧失信仰,丢失了主观层面的感悟与体验,以及客观层面的价值熏陶与政治引导功能。高校思政课说“理”评价要营造“和合共生”的融洽氛围,摒弃“走过场”倾向。第一,强调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共荣共生”,既注重过程性评价,又考量结果性评价,同时兼顾思政课说“理”过程中的师生相伴相生、互融互通,实现教学相长,增强说“理”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的适配性,协同教科研,促进良好评价氛围对教学效度的积极影响。第二,注重教育客体间的“共通共进”,坚持思政课教学的根本原则,合理安排、科学布局,让学生在课堂评价中实现相互激励、帮扶共进、协同进步,促使良好的评价氛围成为学生高质量学习与发展的“稳定剂”和“倍增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

[2]列宁,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列宁全集第二版(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9.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一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5.

[4]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8:1365.

[5]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

(责任编辑刘第红)

猜你喜欢

机制创新思政课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大学生个体目标管理机制研究
辽宁国有企业改革体制机制创新问题研究
互联网视域下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研究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运行机制探析
阜新日报社:地方报业转型的探索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