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个体目标管理机制研究

2016-12-30王小磊马少文

青年时代 2016年19期
关键词:目标管理机制创新

王小磊 马少文

摘要:迷茫成为时下大学生关注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有效进行目标管理。建立目标管理机制,促进学生个体目标管理,依靠群体动力,从打破制约机制、更新保障机制、升温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这样有利于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明确目标,有效地进行实践,提高其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

关键词:目标管理;集体目标;个体目标;机制创新

随着高职院校不断扩招,加宽与降低招生门槛,出现--了生源相对充盈而生源质量下降的现象。人校后,学生仔思想上出现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自制力差。表现为有较大比例的学生不能合理地使用电脑、手机,用来网络游戏或聊天的娱乐时间过多;对专业知识不求甚解,得过且过。由此易产生疲惫期,诸多连带状况如兴趣不浓、动力不足、精神疲软,甚至厌学情绪。二是缺少自主选择性。没有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包括图书馆资源、网络资源等。由于学习、住宿环境相对集中,会接收到来自各个年级“前辈们”的信息,学生会不加思索、不怀疑、不去验证的凭感觉接受等。基于以上两点,迷茫成为学生最为关注的话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基础教育阶段,每个学生都有既定的考大学目标,围绕目标要求做的事情是明确的,预设的固定目标导致学生鲜少机会刻意去锻炼自主制定目标的意识和能力。在此阶段,学习被置于较为严格训导与监督下进行,学生习惯了缺少自律,被安排的环境,造成了自我约束力的弱化。迷茫对学生来讲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其本身就是一种缺乏人生目标的表现,也是大学阶段个体目标管理能力缺失的弊端显现。

大学这一过渡阶段,学生拥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需要制定合理的目标,发挥目标管理的导向作用,让自主性成为个人发展的动力,这是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关键点。加之目前的双创工作的推进拓展,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如果能结合发展规律与趋势,让大学生在目标管理上预先培养准备,对于学生就业作用明显。

一、建立集体目标管理机制

较之于基础教育阶段目标取向的单一性与局限性,大学阶段提倡的是基于自我为主体的开放式的合作式的目标实现方式,以自我控制取代外部约束。依靠集体目标的建立促进学生个体目标管理是+值得探索的途径。班级学生共同参与制定目标,辅之以各班委成员的带头与班级导师与辅导员的引导,协商确定各个阶段的分目标,形成内外结合,相互配合督促的趋势,以此来锻炼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集体目标的建立主要针对学生动力以及自制力不足的问题,依靠集体实施过程中的支持与监督。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1)集体目标重在营造氛围,围绕这一点就要求即集体目标的制定以班级管理制度为底层逻辑,以集体规范为行为标准,以班级文化为鲜明特征,以互动交流为基础,促进群体成员的合理分工和相互间的督促与配合,更好地规范群体成员的行为。只有班级中每个学生的位置和价值予以明确和规定,形成以实现目标为荣的群体氛围和文化,才能产生内在执行力。同时,由班级成员共同建立的行为准则,任何违反准则的行为都会受到集体舆论的批评。

(2)集体目标的执行易形成重过程而非重结果的氛围。因其产生的初衷在于锻炼能力为主,重在培养目标意识,注重学生个体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是否有变化、有成长,而不仅仅关注目标是否完成这样一个结果。由于群体成员之间可以经常就各自的目标及其实施过程进行沟通和交流,所以每个人都是其他成员的评价者、支持者和监督者,又由于群体中的成员拥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所以他们之间可以互相启发,互相学习,这会使所有人的力量都激发出来,每个学生仔关注别人的同时也得到了别人的关注,共同受益。

(3)集体目标有助于建立有归属感的班级文化。环境与内在需求决定了人的心理和行为。同一班级的学生在共同活动中往往会表现出观念与行为的一致性,得到情感上的依靠。当学生发现自己所属班级内每个人都能制订有意义的目标并为此努力,会增加坚持下去的动力。

二、建立个体目标管理机制

通过机制创新来完善学生个体目标管理另一需要探索的路径。在大学阶段.每个学生的未来发展都有多条道路可选,就要求学生通过分析自身特点和外部环境,制订适合自己的目标并将其分解为切实可行的计划,要具备选择个性化发展目标的能力。当下职业类型和模式变化明显,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新职业产生,旧职业消亡频率逐步加快,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职业细分的效率骤增。社会对人才的多重需求就要求还未进入社会的学生要尽早制定符合自身发展、顺应时代发展所要求的职业规划。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看世界,使之既要明确未来自身所处的工作环境及其发展前景,从宏观上,清晰自身努力的方向。更重要的是关注当下,从微观上,引导学生做好应该做的事,不断培养综合素质,提升专业能力,寻求个性化发展。所以,在学生目标管理方面,要重视机制创新:

(1)打破制约机制。欧美管理的二八理论认为集体和个体的关系规律是,集体中20%的个体是优秀的,80%的个体是普通甚至是平庸的。二八理论的影响日趋向多个方向延伸应用。然学校教育所应遵循的是反二八理论,至少80%的学生是优秀的,至多只有10%的学生存在惰性、自制力差,这是学生管理者面临的工作重点。面对这些有问题的学生一般情况下有两种解决办法:一是激励提升,二是严格考核。而适宜的解决办法在于寻找到协调个人与发展之间关系以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具体运行方式,关键在于以学生为本,核心在于建立与惯例配套的自下而上的机制。学生个人目标的建立最终由学生自己决定。不是改变性格,而是改变行动。目标可以每学期设定一次,而具体计划则根据目标性质的不同,可以细化到周、句或月。在这个阶段,教师组织活动逐一讨论和评价学生的目标和计划,并给出相应的建议。经过几次讨论并听取大家的意见后,每个人的目标和计划都会变得更加完善和更具可行性。学生可以用书面的形式将目标和计划记录下来,以增强对目标实施的责任感。

学生管理归根到底不是依赖人来运营,而应依靠制度。培养学生建立个人目标其实建立一套不依赖于人能力高低的制度,使每一学生都能在学校里、在个人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在思想上、素质上、技能上有所收获。

(2)更新保障机制。具体而言就是制作目标指南,凝聚了众多学生的智慧与努力的结晶的目标指南,是结合了学生每日每月学习、思考、行动后的总结。例如转专业是职业生涯选择的关键。这个部分的目标指南就会收集专业发展方向、工作环境、将所有与人生目标和专业未来发展相关的日常状态都予以指南化,这样就有效的防治凭印象和直觉进行判断以及盲目行动,成为助推学生高效建立目标的有力工具。目标指南是集合了众多学生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这样的思路产生的。把从实际中总结提炼出来的私人知识,变成所有人共享的公共知识。根据每个学期出现不同的问题与更多的解决方法,目标指南每学期更新一次。这样的更新机制不是为了限制学生的行动,相反,真正的目的在于突出机制的重要性,让所有学生养成主动寻找问题点并加以解决的态度。

(3)升温评价机制。评价是对目标执行结果的总结。个体目标的完成度需要循序渐进,实践证明,每一阶段的目标不仅要具体明确,而且应该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让学生有信心,不畏难,调动学生积极性,争取完成目标。一旦出现无法完成的状况,需要实事求是的看待与认可,恰当的评价有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挖掘学生的潜力,多重标准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总之,目标管理通过学生的目标制定,使学生的实践目的和方向明确,学在整个实践过程能够有章可循,相互督促,明确各自的位置与作用,有助于学生克服实现目标过程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目标管理机制创新
互联网视域下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研究
新常态下企业目标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目标管理在国土资源财务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