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网络虚拟性骚扰的成因及防治策略

2024-03-09苗高萌李乐

高教探索 2024年1期
关键词:大学生

苗高萌 李乐

摘要:当前高校性骚扰现象出现了显著的“虚拟化”特征,这表明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失范行为获取了虚拟性特质。“虚拟性骚扰”已逐步成为当代大学生主流违规失范行为之一。通过对近期集中爆发的高校“虚拟性骚扰”案件进行分析,归纳出该行为借助互聯网的隐匿性、分享性、即时性等特质所呈现出的系列新变化,包括骚扰的方式由完全隐蔽转化为局部公开、内容由言语接触转化为影像获取、主体由单一主导到集体参与、目标由欲望满足到获取利益等四个方面。研究立足当代大学生网络思想与行为基本模式,实现了“虚拟性骚扰”的内涵界定、逻辑厘清与防治策略构建,有助于推动高校开展校园性骚扰防治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

关键词:虚拟性骚扰;性骚扰;大学生;网络亚文化;失范行为

2022年3月17-20日,网络社交媒体平台集中爆发三起高校性骚扰舆情事件,引发公众广泛关注,甚至逐渐上升至以“女权主义”为核心的群体性社会话题讨论。通过审视与分析其发展经过,不难发现性骚扰作为人类社会长期普遍存在的行为失范现象,在网络信息化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的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已呈现出显著变化,传统的性骚扰概念已经无法准确界定这种基于网络虚拟空间与手段实施的性骚扰。本研究由此提出虚拟性骚扰的学术概念,以上述事件作为案例分析对象,立足大学生群体由于生理特点处于性冲动的高发期,以及作为网络深度用户思想特点与行为模式已受到网络虚拟性全方位影响的基本现实,选定高校性骚扰这一研究视阈,聚焦内涵解读、成因分析与策略构建的逻辑链路达成,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当前高校性骚扰现象防治研究的学理性探索。

一、虚拟性骚扰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特点

(一)虚拟性骚扰的基本内涵

特定概念内涵的清晰界定缘于对这一概念所描述现象内在逻辑或理论基础的精确阐释与高度提炼。虚拟性骚扰作为性骚扰现象的进一步细分与发展,其内涵指向既与性骚扰的普遍意义保持基本一致,但同时却又呈现出自身特点。因此辨析性骚扰概念与当前虚拟性骚扰的联系与差异是对虚拟性骚扰科学界定的前提,而对虚拟性骚扰的自身特点的分析与阐释是进行内涵界定的关键。

从现象描述的根源剖析角度看,最早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学术概念界定的内容是不平等的一方强加给另一方的令人不愉悦的性要求,包括性暗示和戏谑等(Mackinnon,1970),其创设背景基于当时美国男女权利地位不平等,以及由此造成女性经济弱势地位,性骚扰作为女性受到支配与控制的特定社会现实反映,这一概念视角后期成为职场性骚扰的基本解释框架。由此可见,这一概念更多聚焦于性骚扰产生的不平等社会根源。高校性骚扰现象因其显著场域特质形成了学术性骚扰概念,也有学者将其称作师源型性骚扰(李佳源,2017),或校园性骚扰(任海涛,2018),即基于师生权力与地位的不平等展开的性骚扰行为。但显然这一定义无法解释上述案例中男女双方均为学生身份的平等社会地位与权力状态下何以产生骚扰行为。从现象描述的内容构成角度看,有学者将性骚扰定义为不受欢迎的以性为目的的行为,包括身体接触、语言或非语言行为(唐灿,2012),并将其细分为语言性骚扰、身体性骚扰、环境性骚扰(林建军,2007),其中环境性骚扰是指行为人通过在某一场所播放色情电影、展示淫秽图片物品等所创造的一个胁迫、敌意、羞辱或冒犯性的环境。而在上述案例所呈现出的实施骚扰行为的方式均不在该界定范围之内,且行为人双方没有现实接触与即时互动,受害人第一时间均未察觉自身受到骚扰与侵害,其共同点集中表现为实施性骚扰手段与呈现形式的虚拟性造成了受害人反应的滞后性。从现象描述的立法表达角度看,考察2020年10月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与2022年5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相关文本表述,均未对性骚扰的内涵进行界定,而是强调了“违背意愿”与“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的要素表达。尽管“图像”的增加已经反映出网络信息化的现实特征,但是对于性骚扰概念的内涵推进与外延构建仍存在一定空间,无法完整覆盖如上述案例所呈现出在网络虚拟空间以P图、造谣和色情评价直接损害受害人名誉权,间接实施性骚扰的违法本质。

此外,目前学界已普遍将性骚扰现象的生成机制概括为自然生理、组织机构、社会文化、性别角色溢出等四类理论基础,不同理论视角下对性骚扰基本内涵的解读也各有侧重。如自然生理观点认为男性普遍具有较为强烈的性冲动,男女间对以性为核心的认知与行为存在显著差异,性骚扰正是基于这种自然性别差异的误解具象。组织机构论认为等级制度的组织环境中性资源被视作一种能够交易以达成目标的筹码,而性骚扰则是企图完成这种交易的表现形式之一。社会文化论则指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中对于男女间某些语言、行为是否存在性骚扰判定标准不同。性别角色溢出则是性别角色掩盖社会角色,如前几年频繁出现的高校学术性骚扰事件中,女学生在男教师的认知中更多被视作成年女性这一自然性别身份,而非自己所教授或指导在校学生的社会伦理身份。

通过上述关于性骚扰概念界定的两类基础性研究简要回顾,结合近期典型案例及网络空间中相关主题的社会现象,在符合目前学界已经达成广泛共识的判断指向前提下,文章将虚拟性骚扰界定为通过借助或使用现代科技手段,以图片视频等影像资源为媒介对特定主体开展具有色情性质的猥亵、污蔑、侮辱等言行,但同时行为主客体双方并未发生直接现实接触,且使得受害人及其所处空间成员无法在第一时间内察觉并作出维权反应的性骚扰行为。该内涵界定主要聚焦于虚拟性骚扰所呈现出方式的隐蔽性、现实的隔离性、应对的滞后性、影响的公共性等重要特征。

(二)虚拟性骚扰的主要特点

内涵的界定是深刻理解某一概念或现象的前提,尤其是面临与相近概念的辨析,两者或多个概念外延厘定的核心在于对内涵充分确证。而特点的阐释则是进行这种确证的具体路径,对虚拟性骚扰主要特点的把握,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系统和全面准确地认识理解这一现象,从而实现更具针对性与科学性地进行防治策略构建。需要强调的是,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和网络空间开展性骚扰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尤其随着移动互联网及智能手机、平板等网络终端设备的广泛普及,虚拟性骚扰将越发成为性骚扰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上述三起案例发生在青年群体高度集中的大学校园,案例本身以及所引发的网络舆情十分具有代表性。立足当前网络空间基本样态与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本研究重点归纳总结出虚拟性骚扰具有以下四个主要特点。

一是实施方式由现实接触转向影像获取。上述案例十分直观地体现出性骚扰行为的实施不再通过现实中不恰当的肢体接触或语言表达得以完成,此外社会中层出不穷的各类偷拍偷窥等侵犯女性隐私的犯罪行为表明,虚拟性骚扰均以图片、影像的获取展开。这反映出不同于传统性骚扰,虚拟性骚扰发生后通常受害人要经过一段时间,甚至很长时间才能依靠不确定的第三方信息来源获得自身已遭受侵犯与骚扰的事实,甚至始终无法获知。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些图片、影像的传播不仅严重侵犯了受害人的名誉权,同时因其内容与性质会对受害人造成以持续性社会污名化的精神伤害为基础的各类困扰。

二是实施主体由个体主导转向群体参与。这里的集体参与指的是受害人图片与影像不再是由施害人个体留存,而是被发布在网络公共空间失去传播控制权。因为网络信息反馈的即时性与传播的广泛化,使得这场原本由单一个体主导的性骚扰行为,在极短时间内转变为多人围观参与的群体行为。一方面施害人在围观中获得更为复杂变态的心理满足,不断强化与巩固其再次实施虚拟性骚扰的犯罪动机,形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受害人因群体规模的扩大面临更高的社会污名化成本与身心困扰。

三是实施行为由完全隐蔽转向特定公开。传统性骚扰普遍发生在隐蔽环境下,且具有瞬时性,即受害人在感知后能够作出即时反应打断与反抗这种骚扰与侵害行为。正如上文所提及虚拟性骚扰产生的影音资料将会通过网络空间在特定范围进行公开,将这种骚扰的持续性推向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这种特定范围既是施害人获取窥视窥私等变态性满足的场域,也是完成虚拟性骚扰的空间闭环,其根源在于网络的隐匿性满足了性骚扰这一违法失范行为隐蔽性的需要。

四是实施目标由欲望满足转向利益获取。这种转向目前看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初次骚扰与伤害中即以物质利益获取为行为动机,如南华大学某男生通过盗用受害人照片视频打造放荡女大学生网络社交平台形象用以欺骗他人有偿添加微信从而获取金钱利益。二是在受害人图片、影像的网络传播阶段完成由现实性资源到虚拟性资产的转变,满足不法分子用以出售牟利的需要。这既触犯了国家法律法规,同时也扩大了对受害人骚扰与侵害的规模与深度。由此可见,一旦受害人此类图片、影像被上传到网络空间,就在传播中失去最初施害人的控制,成为制作与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用以牟利的“生产资料”。

二、当代大学生虚拟性骚扰現象的成因分析

性骚扰作为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其根源及表现涉及性别心理、社会文化、道德传统、法治环境、个体经历等多重因素,因此学界相关研究大多符合弗里茨·海德多线索归因的分析模式,普遍进行了多维度的成因分析与防治策略研究。如周小李(2020)现代大学治理多元化举措、刘旭东(2019)校园法治化路径探究、马春波(2023)从制度体系设计视角出发探讨,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立足信息化所呈现出的重大时代特质分析,并以此展开相关研究的成果目前仍然十分有限,特别是并未发展出虚拟性骚扰的概念予以准确界定。按照阿尔伯特·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当代大学生虚拟性骚扰现象实质为自然生理行为与社会文化行为的交互作用表现,依据“环境—认知—行为”经典分析路径,选取当代“00后”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网络空间作为他们后天行为习得基础性场域的客观现实,本研究分别从网络空间的主要构成要素,即网络环境、网络文化、网络社交三个方面出发,聚焦对虚拟性骚扰现象催生逻辑的分析。

(一)网络环境:软色情现象泛滥模糊个体边界感

尽管网络环境的构成要素与主题类型复杂多样,但作为一个整体性概念进行考察可见其表达形式集中体现在网络空间中各类视听语言共同构成的信息综合体,其实质是具有虚拟性的社会人文环境。现实充分表明作为负荷各类信息、表达各种观点、追求不同审美、满足多种需求的网络环境将会发挥其内在的社会化育人效能,直接全面地对用户价值观念、认知判断、言行举止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对于思想观念正处于逐步成熟定型关键时期的青年大学生群体而言,网络环境对其思想动态的长期性、基础性、全面性的影响力日益显著。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如5G和智能终端的迅速发展,网络环境实现了由传统web的图文形式向图像视频的全方位转变。这为人们获取资讯、组织生产、丰富生活等方面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催生出很多前所未有的职业形式与经济业态,在活动网络空间中获取流量进行利益变现的商业逻辑已高度成熟。由此催生出的“流量至上”的网络现象反映出拜金主义在信息化时代的崭新外在,且已造成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如“标题党”“审丑”“刻奇”“造谣”等博取公众注意力的网络行为,其实质仍是对物质利益不择手段毫无底线追逐的具体表现,而以“擦边”为标识的网络软色情现象正是其中长期存在的毒瘤之一。相较于网络色情直接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监管与制裁,网络软色情因缺乏清晰法理依据导致执法困境从而持续泛滥。所谓网络软色情就是不直接暴露隐私部位,而是进行大幅度的暴露与饱含性暗示的图文音像展示。一项截至2021年的调查显示,“00后”大学生接触不良信息的几率较大,98%的受访者有浏览不良信息的经历,有将近65%的人认为自己在面对不良信息时欠缺理智分析能力。[1]这一数据直接反映出当代大学生普遍持续受到网络色情信息的影响,间接表明网络环境中的色情信息,特别是软色情现象的高度泛滥。其中以网络直播为代表的即时互动性软色情现象,使得当代大学生对异性认知与评价产生严重错位。案例中重庆大学贺某某所在QQ群中的侮辱性评价,大量来自网络空间软色情集群地。这表明个别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到网络软色情长期影响,现实与网络间个体边界感模糊错位,已经不自觉地将网络空间的行为模式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对于他们而言,虚拟性骚扰是在网络软色情诱导下常态化的思想动态及言行模式表达,这表明现实生活中虚拟性骚扰现象的根源在于网络空间内的集体行为失范,即虚拟开放的技术架构与转轨时期的道德裂谷催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2]

(二)网络文化:亚文化消解属性弱化道德约束力

网络亚文化是指依托网络空间创造与传播,不同于主流社会、主流文化的特定文化形态。一方面网络亚文化受到主流文化的制约与影响,并表现出补充和建设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更加引人注目或者说饱受诟病的是其负面作用,即网络亚文化因其娱乐消遣基本取向的价值内核,呈现出普遍与泛滥的恶搞、调侃、嘲讽、戏谑等网民所共识共构共享的消解功能,这一点在青年网民群体间表现尤为突出。因此关于网络文化的社会功能阐释,通常被定义为由青年群体借助网络亚文化对抗权威、崇尚自我、追求自由的集体心态,同时这种以消解为核心的文化纽带也成为联结与组织青年群体的力量形式,更加符合当代青年群体的现实特征,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对于文化娱乐的过度沉迷和圈层认同的高度关注。

值得提及的是,消解属性是网络亚文化的存在方式与动力来源。网络亚文化正是依赖对网络主流文化、社会主流文化的消解得以不断丰富发展,具体表现为大家熟知的“二创”“玩梗”“鬼畜”,即对主流文化的“二次创作”“造梗玩梗”“编辑剪辑”,挖掘与放大其中的娱乐戏谑成分,甚至脱离原有文化指向,异化成为具有显著消解作用的亚文化形态。网络亚文化的生成与传播伴随着社会主流文化所代表的价值观念的萎缩和消弭。而社会道德秩序的约束力首当其冲,原因在于相较于现实生活基于熟人社会伦理规范所呈现出的道德发生机制的显著效用与广泛覆盖,网络空间内的个体道德感、敬畏感、归属感在技术虚拟性的遮蔽与隐匿之下普遍弱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复杂多样,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亚文化在日益多元流变的发展中蓬勃壮大,借助算法推荐机制对受众造成信息茧房效应,青年大学生在网络亚文化反复冲刷中固化认知路径,不再检视与反思自我的思想状态与言行举止。这种影响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对青年群体道德约束力的弱化。网络亚文化的创作与传播,对青年群体具有强大天然吸引力,成为网络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表征范式。立足上述案例表露出的信息,作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大学生,显然长期受到网络亚文化的深度影响,自身道德约束力遭到严重破坏。如苏州大学赵某某编造发布三名女同学色情侮辱信息于黄色网站长达半年之久,这表明个别接受高等教育的当代大学生不具备与其社会身份相符的道德素养,尤其是网络空间内表现出的道德素养之低下出乎意料,言行举止所折射出的道德水准在现实生活与网络空间中呈現出断裂式反差。

(三)网络社交:普遍交往扩大化催生趣味共同体

相较于传统性骚扰,虚拟性骚扰的显著特征体现在其失范行为主动在特定范围内进行公开,这表明虚拟性骚扰在相当程度上已经不再是个体在性冲动下单纯为了满足不健康的性需要的偶发行为,而是转化成具有更多样目标诉求的复杂主观能动性犯罪,如南华大学何某某用以包装网络社交平台的人物形象进行诈骗。理解这一核心特质的关键在于互联网的联结属性与趣味共同体生成逻辑的耦合性作用。从前者看,正如马克思的著名论断“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而社会交往则是维持与扩大社会关系、实现人的本质的基本形式。毫无疑问,信息技术革命实现了人类以社会信息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方式为代表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特别是网络社交将人的普遍交往扩大化发展到人类历史前所未有的状态。从后者看,依据美国社会学者赫伯特·甘斯关于现实生活中更多存在的是为生活提供娱乐、信息并美化生活、表达趣味和审美的价值和标准的“趣味文化”,而非承载与表达各类价值观念的基本观点[4],可以十分准确与契合地描述出当前“00后”大学生群体在网络空间内秉持娱乐至上的态度、积极追逐趣味消费的网络泛娱乐化现象。同时布尔迪厄认为家庭出身、资本、学校教育等因素造成社会分层,不同阶层拥有各自不同的趣味空间[5],即表达出网络圈层(即趣味共同体)形成的内在逻辑。趣味共同体概念表明“趣味文化”不仅具有个体性与经验性,同时以建立在社会交往中的“评判机能”获得“共同感”,即文化趣味是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建共享”的趣味消费品[6],由此可见这是一个由“私人趣味”上升至“公共趣味”的社会交往过程。作为善于掌握各类网络技术,具备积极社交联结心理、广泛趣味满足与社会认同需求的当代大学生群体,通过网络社交的交往扩大化形成各类趣味主题的网络圈层,已经成为他们开展网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需要注意其核心逻辑在于网络技术的虚拟遮蔽特质,即每个“在线人”都可以对自身形象进行精心选择和控制,使本身自我分化为主动自我与被动自我,多重自我可以变换角色出场或退场。[7]“性”是人类原始且普遍的“私人趣味”。处在性冲动高发期的青年大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欲驱使下进入相关趣味共同体,并通过共同体成员间的交流、分享与评价反复获取性趣味的满足。正如案例中的贺某某和赵某某分别将受害人照片发布在QQ群与黄色网站进行公开传播,以获得共同体成员对其个人性趣味的认可与共鸣。此外,数字经济的出现也为通过网络社交获取性资源提供了可能,这一现象突出表现为通过各类社交平台出售黄色图文视频资料牟利,各类性趣味共同体成为不法分子的交易对象。

三、虚拟性骚扰的高校防治策略构建

近年来,在师源型性骚扰引起网络舆情频发的现实背景下,高校已依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逐步形成与确立了以从重从快处理、及时公开回应、强化师德建设为核心的应对原则。但是关于大学生间的性骚扰现象,特别是对于虚拟性骚扰行为的防治意识及相关策略构建仍处于较为匮乏和被动的状态。虚拟性骚扰作为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复杂社会现象,防治视角具有系统化和多样性,如推动与完善法律法规,明确法律内涵与构成要件;优化网络环境,重点整治网络软色情;加大警示教育宣传力度等。但无一例外均需关注到网络智能时代信息的丰富化消解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知识权威、个性化推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语境的时空转换、碎片化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宏大叙事和理性推演。[8]

面对当代大学生这一重点群体,作为培养时代新人的高等院校肩负新时代党的人才培养重任,更应积极主动分析研判内在规律,多措并举防治结合,立足青年大学生身心特点与成长规律主动作为,肩负起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首要责任。本研究结合高等院校育人实际重点从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和制度保障体系三个方面出发构建虚拟性骚扰防治策略。

(一)强化主题多元的学生性别教育,明确两性关系底线

从整体上看,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心理、观念、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差异。而性别教育正是基于这种差异性,依据一定社会文化对两性性别角色发展的期望,对受教育者性别认知、性别观念以及性别行为的社会化施以影响的过程。[9]从当代大学生成长规律和社会期望来看,性别教育对于全面科学地树立性别观念、界定性别权责、处理两性关系、培育与发展符合时代特征的社会性别意识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目前高校关于性别教育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建树均处于相对滞后状态,课程化的教育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相关章节,实践化的教育安排尚未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育人效力。将性别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直接回应了高校虚拟性骚扰现象防治策略构建的现实需要,也集中体现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时代新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趋势。

高校强化性别教育不是另起炉灶,而是有机融入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与其他主题教育实现互嵌互补、协同推进。在教育内容上注重对大学生性别观的教育引导,其中包括培养健康的性心理与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接纳与正视自身的性需要,学会正确进行性表达。特别是要注重结合典型案例加强警示教育,强化法治意识,明确校园内两性关系中的底线、红线。重点引导当代大学生认识虚拟性骚扰的概念与表现,加强防范意识、应对能力、维权策略的普及教育工作。教育工作要做到形式丰富、内容新颖、观点科学,特别要注重两性关系平等及受众感受。个别高校习惯于在妇女节开展女生专题教育,如某高校文学院2023年3月7日开展的相关讲座中列举了所谓“美丽女生”应具备的条件,包括对外表与性格的具体描述,以及“男性对视觉和主动触觉的刺激比较敏感,因此要减少这两方面的刺激量和刺激强度”相关论点,被指物化与规训女性,引起广大同学强烈反感和抵制,一度引发网络舆情。在教育目标上要坚持以当代大学生构建健康和谐的两性关系为旨归,即实现以符合国情现实、时代主题和受众特点的两性关系良性互动、友善交往、文明和谐、朴素大方、互帮互助、有效沟通、善于表达内心的欣赏和赞美等教育目标。

(二)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推动两性健康交往

特定的文化形态根植于具体的社会环境,体现出相应的价值观念与时代特征,同时也将全方位与持续性地对其内部成员的思想动态和言行举止产生影响,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基本原理。教育视阈内这一过程被视作文化育人,是高等教育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与举措。正如上文关于网络亚文化对当代大学生道德约束力消解的逻辑分析,高校内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文化的建设与传播具有涵育德行、滋养心灵、培根铸魂的显著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0]这一重要论述不仅阐明校园文化活动作为高校开展文化育人的基本形式,集思想性与实践性于一体,对于身处网络信息化加速演进,各类社会思潮、多元观念、不良信息借助网络空间大肆传播的时代背景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特殊作用,也为新时代如何开展文化育人指明了根本方向。

将高校虚拟性骚扰的防治有机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体系首先要做到的是强化顶层设计,实现目标融入。当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普遍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特别是文体能力为目标,忽略了学生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正确发展与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即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实现自身发展。在文化育人目标由传统的具体个人素养水平转变至对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社会关系的培育与催发过程中,青年大学生两性关系作为高校内社会关系的重要内容,在校园文化活动实践中将自然得到发展与丰富,从而有助于实现当代大学生网络虚拟生活与现实具体生活达到均衡。其次要做到强化内容建设,贴近学生需求。当代大学生圈层多元、诉求多样、思想多变,特别是围绕着性的一系列真实观点具有高度隐蔽性与私密性,而高校虚拟性骚扰的防治的前提就是准确全面掌握学生面临该主题的困扰与问题。强化内容建设,多措并举加强保障系统、提升活动质量、扩大受众参与、丰富主题样态、创新形式方法,以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与实践活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与渗透率,重点促进两性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彼此深化理解,广泛有效接触,将性别教育的思想性与两性交往的实践性充分有机结合起来。最后要做到强化数字赋能,提升智慧水平。毫无疑问网络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生产条件和重大发展动因,尽管虚拟性骚扰依赖网络空间存在,但这不能成为杜绝当代大学生合理使用与发展提升网络信息技术的借口。高校是知识传承创新的殿堂和涵养精神文化的重要社会组织,以高校精品文化产品的数字化建设为主线,开辟文化育人网络阵地,重点围绕两性健康关系组织动员当代大学生积极进行线上文化创造与推广,特别是引导青年网络用户自觉辨别与抵制网络软色情、虚拟性骚扰,实现网络空间激浊扬清和去芜存菁,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贡献青春力量。

(三)构建防治结合的制度保障体系,切实维护学生权益

目前已有学者注意到当代大学生进行自身权益维护时选择发起网络集体行动的群体特征[11],如上述案例中所引发的网络舆情现象,主要表现在本校学生及拥有相同价值观念的网络用户在微博话题、校园贴吧、抖音、小红书等主流网络社交平台通過发帖评论进行真相传播、信息分享、观点表达、舆论争锋,甚至人身攻击等群体行为,从而形成网络舆论压力迫使高校等相关权威主体积极主动维护受害人合法权益。虚拟性骚扰视阈下当代大学生网络集体行动具有两面性,其积极意义在于当代大学生借助网络曝光和惩治高校校园性骚扰的网络行动,与一般以维权为目的网络行动根本不同,作为一种外在推力在参与针对校园性骚扰的大学治理[12],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借助网络传播完成社会警示教育,其消极意义在于特定情境下容易制造与引发性别对立,特别是有助于以极端女权主义为核心强化身份政治意识等不良思潮在我国大学生中的滋生蔓延。二者均暴露出高校在虚拟性骚扰防治进程中的制度建设滞后与治理效用低下,如案例中苏州大学案例中受害人历时半年依靠自身调查完成取证,借助网络曝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制度建设具有长期性、稳定性、根本性和全局性作用,是现代大学事务治理实践的基本依据,以及衡量与判定高校成员言行规范的价值准则。具体而言,一是要探索形成应急处理预案,重点明确校内各部门职责,构建涵盖辅导员、班主任及学业导师在内的一线育人力量,构建全方位的受害人权益保障行动机制。同时注重对典型案例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既让受害学生能够相信学校,并选择第一时间向学校反映,避免后期网络舆情发酵产生负面影响,也是对所有在校生相关行为规范的生动教育。二是要构建受害人救济制度。目前高校缺乏相应救济关怀举措,受害人通常被视作陷入心理健康困境予以对待,应具有针对性地建立救济制度,如法律援助、匿名处理、限制传播等,避免受害人孤立无援遭受二次伤害。三是要推进高校治理与司法程序有效衔接。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应主导探索建立分类分级的处理体系,统一处理标准,避免因各高校处理力度不同引发二次舆情。免除违法者相关育人主体的连带责任,铲除高校“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包庇心态,同时对于情节恶劣者积极推动进入司法程序,以法治准绳严肃校园风气。

参考文献:

[1]梁钦.“0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现象及治理策略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3(1):132-137.

[2]赵本燕.主体间性视域下青年网络道德失范的审视与反思[J].理论导刊,2021(12):82-88.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9.

[4]HERBERT J G.Popular Culture and High Culture:A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aste,New York:Basic Books,1974:10-11.

[5]皮埃尔·布尔迪厄.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M].刘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9-10.

[6]陈龙.网络亚文化的“趣味”及其价值意义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6):1-8.

[7]尤瑞恩·范登·霍文,约翰·维克特.信息技术与道德哲学[M].赵欢迎,宋吉鑫,张勤,译.北京:科学社会出版社,2014:105-107.

[8]王凌敦,赵渊.自媒体场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重点关切與实践进路[J].理论导刊,2023(1):120-125.

[9]刘秀丽.论科学的性别教育[J].教育研究,2013(10):127-133.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16-12-08)[2023-05-30].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612/t20161208_291306.html.

[11]金晓燕.大学生网络集体行动的偏好基础及其预警设计[J].情报杂志,2016(1):134-139.

[12]周小李.从网络行动到社会性别主流化:高校校园性骚扰治理路径探究[J].高教探索,2020(3):16-22.

(责任编辑刘第红)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