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财经视域下财经类高校学科建设的宏观思考

2024-03-07许传华张瀚月邓青

关键词:学科建设

许传华 张瀚月 邓青

摘 要:“新财经”是高等教育质量变革的新时代要求,其中学科建设是“新财经”建设的关键一环,在新财经视域下探究学科建设创新发展对于推动财经类高校学科战略转型升级,实现新时代高等财经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开展“新财经”学科建设基石在“优势特色学科”,重点在“交叉融合协同”,动能在“数字技术赋能”,核心在“交叉学科培育”,关键在“一体化建设”,要加强“新财经”学科建设顶层设计、建设交叉学科团队矩阵、培养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建立学科交叉融合平台、健全学科交叉融合体制机制,形成有深度、有广度、有跨度,多学科相生共长、协调发展的“新财经”学科体系,构建适应数字经济新发展格局的学科生态。

关键词:学科建设;“新财经”;交叉融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1]。随着经济社会各领域加速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渗透融合,催生出一大批新兴产业,不断改变和重塑财经领域的内涵与外延,从而推动财经学科转型升级,“新财经”应运而生。财经类高校肩负着培养高质量财经人才,提供经济建设重要智力支持的重任,必须在“变局、变革、变化”中“识变、应变、求变”。近年来,一些财经类高校围绕“新财经”开展了系统建设,众多学者也围绕“新财经”教育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究,但聚焦学科建设对“新财经”教育改革研究的相对较少。而学科建设作为高校发展建设的生命线,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术影响力和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新财经视域下探究学科建设创新发展,对于推动财经类高校学科战略转型升级,实现新时代高等财经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本研究从“新财经”学科建设的必要性、“新财经”学科建设的内涵及基本特征、“新财经”学科建设的实施路径等方面,探索构建适应“新财经”教育改革发展的学科建设体系,为财经类高校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相关启示。

一、“新财经”学科建设的必要性

(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要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需要人才,而人才培养又离不开教育。财经类高校人才培养处在教育、经济与科技的交汇点,亟待在目标任务、发展路径、治理体制等方面开展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开辟中国特色高等财经教育创新发展之路,实现内涵发展。要立足新发展阶段,以质量和特色为核心,从学科发展模式、学科管理体制、学科布局结构、学科建设举措等方面对学科体系进行整体性流程再造、机制重塑和文化打造,以高质量引领学科建设各项工作。

(二)科技产业发展的客观需求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正重塑新时代财经高等教育生态,以知识生产、创新、传播的方式推动高等财经教育转型升级、改革创新。要从内在推动深层次变革,拥抱产业和技术新浪潮,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发展,找准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联结点和着力点,调整优化学科布局,通过体系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等,培育具有创新创业能力、跨界整合能力的复合型财经人才,为新经济、新产业发展提供引领性的科研支撑和匹配性的人才保障。

(三)国家区域发展的现实需要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的重要使命,历史与现实充分表明,高等教育发展始终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同向而行。财经类高校要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加强与经济社会互动联系,找准立足点和切入点,以“新财经”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2],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金融安全、自贸区建设等重大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切实提高服务支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中展现新作为。

(四)学科提质增效的内在需要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要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促进自然科学之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交叉融合。在2022年公布的第二轮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中,仅有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的应用经济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法学入围,尚未有一所地方财经类高校进入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科整体竞争力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财经类高校优势特色学科要跻身“双一流”行列,需在保持自身传统优势基础上,积极寻求与其他新兴学科交叉融合,实现转型升级,形成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创造财经学科发展新优势。

二、“新财经”学科建设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一)“新财经”学科建设的内涵

卓志指出,“新财经”既是某方面的特征,又是“新财经”教育体系的统称,包括“新财经”学科、“新财经”理论、“新财经”建设平台、“新财经”人才培养等[3]。目前,并未有学者对“新财经”学科建设进行明确定义。本文认为“新财经”学科建设是财经类高校在新时代教育、经济与科技融合发展背景下的战略选择,以学科数智化、交叉融合化、集群协同化为特征,将数字思维和数字技能全面系统地融入学科建设的各要素和各环节,致力于对科学研究范式进行系统化塑造、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层次变革、社会服务内容进行全景化创新、师资队伍建设进行全方位提升、平台资源体系进行全流程打造,激发学科发展新动能。其内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新学科教育理念。新发展理念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开展“新财经”学科建设应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新发展理念,以创新为动力,完善学科体制机制,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推动学科交叉融合、跨界合作;以协调为内在要求,重视学科间的联动效应,促进多学科协同发展、形成合力;以绿色为必然选择,回归学科本位,坚持立德树人,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学习经历,为教师营造安心从事教学与科研的良好制度环境;以开放为必由之路,提升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等的国际化水平,用开放发展视野拓宽新时代学科建设发展之路;以共享为终极目标,将学科建设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区域发展,实现学科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和相互支撑。

二是新学科布局结构。学科布局结构优化调整是高校推动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能够发挥基础性作用的重要抓手。要立足现有学科优势特色,着眼未来学科专业布局发展,构建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联动、协同、融合、共生的机制,推动学科专业高成长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动态调整学科专业,谋划建设适应新经济发展的学科专业,淘汰具有同质化严重、难以适应就业市场需求、办学条件不充足的学科专业。另一方面要推动交叉融合,面向传统财经学科专业,推动学科内部小交叉和学科之间大交叉,将新技术、新科技应用到财经学科专业建设中,有计划、有组织、超前布局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新兴交叉学科和学科交叉方向,提升学科建设对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需求的适配度,激发学科内生动力。

三是新人才培养模式。传统财经人才培养模式往往以学科为导向,专业之间泾渭分明,缺乏财经学科与理工学科的交叉融合,课程设置上侧重专业技能训练,学科知识生产表现出滞后性,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出现脱节,难以满足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需求。从人才培养模式来看,“新财经”人才培养更加重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更加突出新技术应用、跨界整合和创新创造,更加重视学生的国际视野,通过引入各类信息化课程、开展多学科教师联合培养、与产业行业和地方政府多方协同教育、与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合作办学等模式,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财经知识、科学技术、职业素养和国际视野,能够服务、支撑和引领新经济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财经人才[4]。

(二)“新财经”学科建设的基本特征

1. 中国化。“新财经”学科建设的中国化体现在重视价值引领,胸怀“国之大者”“省之大事”,扎根中国大地,以当代马克思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引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学术体系、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5],凝练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举措,培养代表中国立场、富有家国情怀的卓越财经人才。

2. 时代化。“新财经”学科建设的時代化体现在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四个服务”、坚持“四个面向”,全面融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关键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明确学科发展方向,建设高质量学科团队,打造高水平学科平台、以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对外交流合作等各类学科成果支撑起学科建设的“四梁八柱”,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担当作为。

3. 数智化。“新财经”学科建设的数智化体现在数字和科技赋能,当前,新技术变革不断挑战着财经教育的底层逻辑,也推动着财经教育领域的系统变革。为把握科技范式变革带来的教育发展机遇,充分利用新科技和新技术推动学科核心业务领域的数字化改革,培育学科创新和数字应用兼具的新型学者,创新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范式,培养数字时代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实现学科要素全环节流程再造、全方位转型升级,以实现自我革新、质量提升、创新发展。

4. 融合化。“新财经”学科建设的融合化体现在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培育新兴交叉学科,要推动学科内部以及与外部学科之间交叉、融合、渗透、拓展,形成“学科+”的新兴学科领域,从财经学科内部之间的“小交叉”,到财经学科与自然学科、其他人文社会学科实现的“大交叉”,到建设一批行业前沿和区域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再到培育形成“交叉学科”,全方位建立与“新财经”、新技术交叉融合的学科建设体系,实现文理贯通、学科重组、学科交融、跨界合作。

5. 协同化。“新财经”学科建设的系统化体现在实现协同发展,以解决大工程、大生产、大经济、大环境等大问题为核心,整合多学科力量和科技资源,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和机构壁垒,加强高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其他高校等外部力量的跨界合作,建设多学科交叉的科研平台,以项目带动平台、以任务推动发展,发挥学科集群效应,构建各学科成果融会贯通,各学科方法交相辉映,各学科协同共生、创新发展的创新型学科共同体。

三、“新财经”学科建设的实施路径

(一)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学科战略转型升级

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师资、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等各环节,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开展“新财经”学科建设必须明确学校学科发展的主攻方向,确定好学科建设的层次,聚焦交叉学科和交叉学科方向,开展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一流人才、优化管理体制机制等工作。安徽财经大学提出“新经管”建设工程,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任双组长的“新经管”建设工程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谋划和组织协调“新经管”教育改革相关事宜,围绕“新经管”建设,开展思想大讨论、制定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加强优势课程建设、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完善本科专业评估机制、加快智慧校园建设等一系列工作,制定相关规划文件,各学院和教辅机构也编制了相应的“新经管”建设实施方案,从顶层设计上对“新经管”建设进行系统安排。

财经类高校开展“新财经”学科建设,要坚持战略引领,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建立“新财经”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加强“新财经”学科建设的规划、组织和实施,在开展广泛调研和凝聚各方共识基础上,确定学校优势特色学科和学科方向,精心组织相关学院推进“新财经”学科建设进程。完善学科建设工作机制,定期召开“新财经”学科建设会议,跟踪学科建设状况,协调“新财经”学科建设各项要素,统筹实施相关学科建设事项,推动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融合发展。学院是“新财经”学科建设的主体负责单位,给予学院更多的自主权和资源配置权,加强交叉学科建设规划、组织和实施。同时成立专家委员会,充分听取专家委员会意见,强化对“新财经”学科建设项目改革发展与任务过程的督促、协调、评估和整改。

(二)强化人才驱动,建设交叉学科团队矩阵

交叉学科团队由不同学科背景的成员组成,将不同领域师资集合起来,整合学科优势资源,合作攻关重大课题,申报重大项目,实现学科交叉,产出具有原创性和标志性的学科成果。随着科学技术高度综合化和经济社会日益复杂化,多层次、多领域的综合性复杂问题单靠一个学科难以解决,必须组织多学科背景的师资团队开展联合攻关,当前强化多学科交叉合作已成为高校推进有组织科研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湖北经济学院创新学科组织模式,聚焦国家“双碳”战略和湖北现代产业集群发展战略需求,组建交叉学科团队,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建立了以学科方向为引领、学位点建设为重点、学科成果为导向的学科团队高效运行机制,以制度和机制创新推动“学科方向-学科团队-学位点-学科成果”一体化发展。目前,学校积极发挥学科领军人才头雁效应,组建交叉学科团队,推动学科、学位点、学科团队一体化建设,学校学科建设思路、学科方向、学位点、学科团队、学科成果协同发展的态势已基本形成。

财经类高校遵循“问题导向、项目牵引、平台支撑、团队协同”的建设思路,聚焦高显示度的重大现实问题,选择学术精湛、具有卓越领导力的学者作为学科带头人,汇聚多学科背景、志同道合、具有创新力和学术力的科研骨干,跨学科、跨学院组建学科团队,依托重大平台和重大项目,强化重大创新成果的“实战性”。在人员管理上,可通过灵活多样的聘用形式,采用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相结合的方式,拓展不同学科之间人员的“松耦合”交流方式。学科团队基于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原则,通过定期研讨、思想风暴、学术交流等方式,促进学科团队成员彼此协作攻关、启发思路、共攀学术高峰。

(三)深化育人为本,培养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质量和成效是检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根本标准,也是学科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和归宿。高等财经教育根植于经济社会土壤,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时代性特征,这就决定了财经人才培养需要顺应时代发展并随之作出响应。河北经贸大学坚持“以本为本”和“四个回归”的价值取向,推进新财经人才培养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家国情怀、专业知识、信息技术、职业素养、国际视野”五维素质能力培养目标,建立“价值引领、多元联动、多路径协同”新财经人才培养模式[6],充分利用新技术改造课程和教学体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

财经类高校应以数字技术赋能推动“新财经”人才培养模式整体重构,对传统学科专业进行改造升级,强调跨界与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突出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能和思维训练,调整本科生、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推动各类课程全面更新教学内容,改革创新课程建设机制与模式,着力打造开放式、多层次、立体化新财经核心课程体系,深化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推动人才培养转型。改革优化实践教学体系,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联合实验室、高质量实践教学基地、就业创业基地,支持信息类专业教师参与经管法类的教学科研工作,加快提升经管法类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素养。鼓励教师开发跨学科专业新兴交叉课程,组建跨学科专业教学团队,编写出版交叉创新性教材,培育学生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四)坚持开放创新,建立交叉融合学科平台

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高等财经教育面临着新使命、新任务和新要求,学科交叉平台是跨学科、跨领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有利于破除学科壁垒、突破学科边界,有效推动学科交叉,已成为财经类高校提高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西南财经大学举全校之力、用全新机制、以超常举措建设“一流学科培优集成创新平台”和“财经科技集成创新平台”,建立“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院”和“数字经济与交叉科学创新研究院”,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着力推进财经科技创新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两大特色平台纵深推进、双向发力,合力助推“新财经”建设乘势而上。

财经类高校应整合优势特色学科资源基础上,增强跨学科间的协同创新,建立具有科学的组织架构、完备的工作体系、高效的运转模式等特征的交叉学科平台。一是建立“新财经”学术平臺,通过定期组织召开各类研讨会、讲座、沙龙、论坛等学术活动,学习国内外学科交叉融合新理念,总结“新财经”教育领域的成功经验,促进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学术交流合作,建立资源共享、学科共建、发展共赢的交流合作平台,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二是建设“新财经”科研平台,充分发挥财经学科优势、形成人才和资源聚集效应,组建跨学科团队,聚焦经济领域关键核心问题,开展有组织的研究,联合攻关大项目,产出标志性科研成果。三是打造“新财经”创新平台,在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优化整合不同主体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创新资源,促进不同领域之间的交流合作、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不同团队之间的协作配合、不同技术之间的集成创新,建立起以“新财经”为核心的互补互融互惠合作机制,优化升级产学研一体化进程,联合开展重大经济问题的科研攻关,共同构建“新财经”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创新中心。

(五)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学科交叉融合体系

创新发展机制是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保障,学科建设体制机制事关“新财经”学科建设成效,是“新财经”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指挥棒”。突破原有学科间的界限束缚,整合校内外要素,促进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协同发展,需要打破传统财经学科界限和学院壁垒,改革招生选拔、导师选聘、人才培养、学位授予等各环节,构建交叉学科认定、学科贡献度评价等全新工作机制。财经类高校应基于学校建设基础和学科发展现状,找准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科学技术前沿、学科优势特色三者的结合点,制定学科发展规划,明确学科交叉的主攻方向,统筹调用校内资源,以“聚力支持、通力合作”的思路,将核心资源有效整合、精准投入。这是高校深化机制改革、优化机构职能的核心思路。

财经类高校的科研管理体制应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创新,根据经管法等财经类学科与新兴信息学科交叉融合的不同特征,通过以项目为桥梁构建跨学科组织建设机制,通过围绕任务目标形成各学科间的科研合作体制,通过学科交叉融合优化既有资源配置机制,激发跨学科人才团队潜力,整合各学科优秀特色资源,引领新技术赋能传统经管法学科大趋势,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契机形成“合力”,构筑“新财经”学科建设“长效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地调研、总结、调整,建立健全具有广泛认同度和可操作性的学科交叉融合绩效评价机制,以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在成果评定、人才培养、职称评定等方面探索建立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评价体系,在评价主体上体现多学科性,在评价方式上体系科研合作精神,激发教师开展交叉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加强不同学科、学院、部门之间的联系,打破组织架构壁垒,形成“新财经”学科交叉融合联动机制,成立由各方参与的管理组织,负责各部门和学院之间的横向联系沟通,实现多方合作、协调联动、互惠共赢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3] 卓志.加快推进中国特色“新财经”教育创新发展[J].新文科教育研究,2021,1(1):82-89+143.

[4] 冯文丽,苏晓鹏.“新财经”教育改革的概念、特征及目标系统[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21,21(1):49-53.

[5] 周仕德,刘翠青.论中国特色课程论学科体系的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3):70-75.

[6] 程瑞芳,趙霞,梁倩.价值引领·科技赋能·文化滋养·产教融合:新财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23,23(3):11-19+63.

基金项目:湖北经济学院“新财经”改革预研专项重点课题——推动我校“新财经”学科战略转型升级

作者简介:许传华(1967- ),男,湖北仙桃人,湖北经济学院党委常委兼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金融发展理论;张瀚月(1993- ),女,湖北宜昌人,湖北经济学院学科建设办公室科员,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邓青(1981- ),男,湖北荆州人,湖北经济学院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

猜你喜欢

学科建设
通过战略管理和优化资源配置来加强学科建设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同步建设策略
探究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的发展
精品课程共享资源建设探索与实践
依托学科信息管理平台,促进高校学科建设管理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建设实践与发展探讨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