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1+5+N”研发体系构建研究
2024-03-06吴宏辉中电科思仪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文/吴宏辉[中电科思仪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针对企业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解决组织效能提升、项目研发与产品开发协同、研发效率提升等难题,为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加快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步伐,打造世界一流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本文对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1+5+N”研发体系的构建展开研究。
一、研究背景
1.国家层面
随着“科技创新2030”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产业升级迈出了坚定的步伐。制造业的升级和发展,离不开“国之重器”的锻造,离不开测试仪器的自主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电子测量仪器是贯穿电子元器件性能测试及大型电子装备综合评估整个过程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手段和必要保障,是信息技术的关键和基础。我国高端电子测量仪器长期被国外一流公司垄断,而且价格昂贵,有的高端仪器还对我国禁运,限制了我国高科技和高端装备的发展。国内电子测试仪器行业主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在高端电子测试仪器领域一直处于跟跑状态,关键核心技术仍被西方发达国家所掌握。面对国外行业巨头的“一卡两冲”等打压手段,国内电子测试仪器行业急需突破制约高端电子测试仪器发展的“卡脖子”核心技术难题,加快推进测试仪器的自主创新发展,缩短开发周期,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加速推进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国产高端测试仪器的行业竞争力,打造国际知名品牌,锻造与国外巨头同台竞争的实力。
2.企业层面
随着世界电子测量仪器行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国外电子测量仪器巨头通过资本运作等方式实现快速的技术和市场扩张,国内测试仪器企业与国外一流测试仪器企业的差距进一步显现。在管理方面,主要表现在顶层战略布局不够、资源利用率不高、重点业务推进缓慢、多项目管理流程不完善等方面。面对日益严峻的竞争环境,需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解决组织效能提升、项目研发与产品开发协同、研发效率提升等难题。构建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1+5+N”研发体系,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加快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步伐,打造世界一流的创新型领军企业的重要举措。
二、构建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1+5+N”研发体系
构建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1+5+N”研发体系,其主要内涵是构建以“1 个顶层设计、5 类体系布局、N 个专项行动”为指引,以“项目研发流程、激励机制建设”为支撑的研发管理方法,如图1 所示。“顶层设计”聚焦企业战略发展,制定一系列科技发展规划,打造合作创新生态,优化组织和各类业务流程;“体系布局”聚焦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和产业化发展,建立技术、产品、项目、知识产权、标准等5 大类体系布局;“专项行动”聚焦企业重点业务,采用专项行动计划方式推进业务落地并取得实效。
图1 研发体系架构
1.加强“1”个顶层设计,引领主业快速发展
(1)建立系列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路径。聚焦公司主责主业,统筹国家重大工程和面向市场的产品开发任务,构建“长中短期”“上下左右对齐”的顶层发展规划,包括“十四五”发展规划、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三年滚动规划、年度规划、技术发展规划、产品发展规划、研发部门规划、产品线规划等。在发展规划的引领下,从践行使命责任差距、抢抓发展机遇差距、价值创造差距等方面进行分析、考量和评价,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进行年度规划,部门业务规划“上下对齐”,将企业规划分解到各部门发展规划中,明确各自发展方向和目标。同时推进左右统筹规划,横向进行产品线规划、技术规划的跨部门“左右对齐”,在整体上形成纵横一体、规划与组织及相关资源的匹配,推进构建从远到近、由上到下的从规划到落地自迭代机制,并制定发展路线图和时间表,做到挂图施工,共同支撑公司快速发展。
(2)打造科研合作生态,实现协同创新发展。采用联合、开放、共享、协作的理念,充分利用外部优势资源,建立“核心层、紧密层、外围层”科研生态圈。通过对标世界一流技术企业,积极承担国家重大工程任务,面向市场开发急需产品,把握行业的发展方向,聚焦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开展广泛合作和技术交流,形成“三位一体”的紧密层产学研联盟,开展基础前沿技术攻关,解决原始创新及关键瓶颈问题,同时进行成果转化应用,促进能力生成迭代演进;集聚潜在的优势企业、国内外优势科研团队等外围层力量,建立交流合作机制,引进先进理念、领军人才及关键技术,形成全球创新网络,加快缩短产品创新周期。通过整合研发力量,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有效解决重点领域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
(3)优化组织与业务流程,提升管理效能。针对研发部门存在业务交叉、技术重复开发等问题,按照“加强系统引领、优化组织管理、突出共性基础”的原则对研发组织进行优化,如图2 所示。一是加强顶层研发布局,成立技术委员会和市场委员会,分别对技术线和产品线进行决策;二是成立市场发展部,统筹面向市场的产品开发,与科技发展部负责的技术管理共同支撑公司发展战略;三是重组产出与创新部门,按照专业方向和业务体量,组建事业部、研发部、研究部。通过重构组织架构,优化需求导入流程、科研项目流程、产品开发流程等业务流程,技术和平台复用率进一步提升,研发效率加快,产品开发周期进一步缩短。进一步有效降低公司内部管理成本,提升研发和管理效能,实现公司各项业务协同发展。
图2 组织架构
2.构建“5”类体系布局,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1)构建“技术”体系,把握未来发展方向。为规范技术管理,促进对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开发、管理和保护,建立公司的技术体系,从而为产品开发提供技术支撑,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保障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按照专业技术门类,建立了“×××技术”等五大门类技术体系,如图3 所示。每个门类的技术又分为一般技术、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等三级,按照货架层次理论,技术又分为硬件技术货架和软件技术两个货架层次,其中硬件技术货架层次按照功能形式主要分成系统层、整机层、组件层、元器件层等四层,软件技术货架层次按照功能形式主要分成平台层、应用层、组件层等三层;按照专业领域,技术又分解为系统技术、整机技术、组件技术、元器件技术、不可再分技术等五层,从而梳理、识别、定位确定关键核心技术,把握未来技术发展方向。
图3 技术体系图
(2)构建“产品”体系,打造精品仪器产业。为推进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坚持技术与市场双轮驱动,建立产品体系。聚焦细分领域和拳头产品,应用$APPEALS 模型,全面掌握客户需求,明确市场定位,快速开发面向市场的产品,增强产业化能力,不断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保障公司经济效益高质量发展。
按照产品门类,建立了“×××产品”等五大门类产品体系,每个门类下根据应用场景又分解为不同的产品,如图4 所示。按照货架层次理论,产品又分为整机产品和软件产品两个货架层次,其中整机产品货架层次按照产品形式主要分成系统层、整机层、组件层、元器件等四层;软件产品货架层次按照功能形式主要分成平台层、应用层等两层,按照产品专业领域分解为系统层、整机层、组件层、元器件层等四层。
图4 产品体系图
(3)构建“项目”体系,实现技术与产品协同发展。在技术体系和产品体系框架指引下,面向企业发展战略和客户需求,按照技术导向、产品导向分类,建立基础前沿技术项目、国家重大需求项目、产业化发展项目分级布局的项目体系,如图5 所示。以项目为抓手,强化协同发展,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开发有竞争力的产品,实现技术与产品协同发展。同时,针对重点项目实行专家责任制,指定一名技术专家作为项目责任专家,负责对项目进行全流程的指导,全程跟踪项目的进展,对项目关键节点进行技术监督管理,做好项目的技术路线确定和技术风险控制;根据所负责项目的工作开展情况,对项目承担部门、项目组提出奖惩建议,确保项目产出符合预期。
图5 项目体系图
(4)构建“知识产权”体系,防范化解风险。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知识产权体系,优化研发成果的知识产权管理过程,强化知识产权获取、维护、运用和保护,提高知识产权质量和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一是根据企业自身需要,编写与技术创新体系相协同的知识产权内部控制程序,并按照控制程序进行管理,对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跟踪、评价,确保体系控制的有效性,助力技术与知识产权的相互促进与提升;二是开展研发项目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加强项目知识产权预警分析、知识产权检索与挖掘、知识产权成体系布局、知识产权保护方式界定工作,防范研发项目过程中各类知识产权风险,对研发成果形成有效保护;三是建立高质量知识产权管控机制,从“风险防控、申请质量评审、有效性评估、激励创造、分层管理”等五个方面建立对应的管控机制,突出对核心技术的保护,有效管控知识产权质量,全面提升管理与创造水平。
(5)构建“标准”体系,促进管理规范化。为提升企业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建立标准体系,提高企业产品、服务、管理工作质量。一是建立标准化组织,包括标准化委员会、标准化工作机构,标准化人员由职能部门、研发部门、生产部门等组成,统一管理公司标准化工作,制定公司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构建具有科学、先进、全面成套、层次恰当、划分明确等特点的标准体系;二是采用PDCA 循环和持续改进的管理理念,贯彻完整性、统一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原则,通过将科研、生产、管理等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的各方面标准按照其内在联系,形成科学有机的整体,并对产品实现标准体系、基础保障体系和岗位标准体系等各子体系要素进行改进,实现标准化管理目标;三是深入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由牵头部门组织各部门进行各类标准和规范项目的编修工作,发挥标准委员会专家作用,推动标准化上新台阶。
3.实施“N”个专项行动,推进重点业务落地
专项行动计划是搭建战略规划和计划落地的桥梁,加速推动公司战略落地实施,实现公司战略向业务孵化,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快速集聚资源,围绕支撑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制定专项行动计划任务清单,并持续滚动更新。采取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持续推进“N”个专项行动计划任务,快速推进重点业务实施,并取得实效。
(1)实施技术研究专项,探索发展全新路径。紧跟新技术发展步伐,实施“×××研究专项”等项目,加强基础、前沿、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为公司发展谋划新发展思路、探索新发展路径。
(2)实施管理提升专项,转变科技创新模式。以提升面向市场研发管理效能为目标,重点实施数字化转型、创新平台建设等专项。推进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平台等,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以科学技术研究、产品研发、成果应用为牵引,联合各类优势资源,建设高效的创新平台。
(3)实施能力建设专项,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以夯实公司发展的核心基础为目标,实施基础工艺专项等能力建设专项,制定科研和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工艺技术发展和能力建设规划,提升机械加工、集成、装联、机装调测等方面的工艺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公司研发、制造等基础支撑能力。
三、结语
通过构建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1+5+N”研发体系,实现了有限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升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效率,共性模块复用率达到60%以上,产品开发周期缩短40%,重点产品开发周期缩短至一年以内。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