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例

2024-03-05王莉

科学咨询 2024年2期
关键词:外语导向思政

王莉

(兰州工商学院,甘肃兰州 73005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语学科建设几经改革,不断适应着社会国家对外语人才的新要求、新标准。在教学改革方面,我国大学英语改革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长久以来一直存在教学效率低下、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际脱节、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提升语言能力不足的问题。在新时代教育理念下,教师应尝试把产出导向法应用于教学中,教师利用产出导向法既能兼顾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符合当今时代对人才发展的要求,也符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一、产出导向法理论概述

产出导向法是2007年文秋芳教授基于‘驱动假设’理论上发展形成的符合我国新时代外语教育的先进理念,其核心思想包括:输入驱动假设—输出驱动—输出促成假设三个主要部分。[1]产出导向法与之前的教学理念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量,很多时候,学生的自主参与性并不高,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重点模糊。文秋芳教授所提出的这一全新教学理念,强调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中心位置,学生全程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课程学习的开始就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即“学什么”,做到有的放矢;在学习过程中为了到达最终的输出目标去吸收消化积累相关知识,即“学到了什么”;最后通过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最终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达到课程学习效果,即:“学到的知识怎么用”。可以看出该教学理念充分将学与用结合起来,完全符合“三全育人”的教学理念。

二、产出导向法与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结合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2017年,教育部发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各门专业课程应当梳理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3]因此,在这样的课程建设新要求下,各个高校也开始积极着手进行相关课程的思政建设工作。教师认真梳理外语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纳入外语课的教学,作为内化于外语课程的必备内容。外语学科作为跨文化交流纽带的基础课程,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方面有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教师在大学英语课堂中进行课程思政的改革显得尤为迫切重要。教师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培养具有爱国爱党爱人民的高素质外语人才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要求。[4]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理念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有着显著的效果。因此,当大学英语教师最终培养出的学生都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思想内容时,也就达到了真正的立德树人的目的。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将课程思政作为指导思想,产出导向法作为理论支撑,将这二者合理结合,就能既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又能传播我国优秀思想政治文化。因此,如何将二者有效融合是所有外语教师都应该探索的问题。

三、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实践

(一)基于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教学案例设计实例

本教学案例选自《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第四单元,本单元主题为Heros of our times[5]。本单元知识目标:1.学生学习掌握与本单元话题“英雄”相关的词汇讨论关于英雄品质的相关话题,如:sympathy,humanity,grace,commitment,aspiration;2.教师要让学生能够通过第一篇课文学习掌“Question-Example-Conclusion”的议论文的写作方式;3.教师要让学生通过第二篇文章实践“扫读”阅读技巧以及掌握记叙文的写作特点;4.学生学习与贸易、旅游相关词汇及翻译技巧。能力目标:1.通过第一篇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对英雄主义相关问题展开讨论,提升学生思辨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2.通过第二篇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很好复述故事情节,并加深对故事内涵的深层次解读,能基于文本整合提升复述故事的能力;3.通过课后相关词汇句型及阅读翻译练习,教师不断提高学生词汇运用能力和阅读能力,掌握翻译中非谓语动词的使用以及增译与省译法的运用。思政育人目标:1.通过对课文主题深入学习,教师帮助学生能够讲述更多身边平凡人的英雄事迹,思考英雄品质,从而在广大学子中传扬新时代英雄主义;2.通过单元中的翻译练习,教师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贸易发展史,学习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意义,并深入了解更多相关的历史事件,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3.教师通过复述及撰写相关英雄故事,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学子的英雄情怀,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社会氛围。[6]本单元设计用6个课时完成,表1为本单元整体设计案例。

表1

可以看出,本单元最后的产出任务,即输入驱动是完成一篇What is heroism of our time?演讲稿,针对这一主任务,可以分解为三个子目标:1.Who is the hero today ?2.Share the story about the heroes.3.We should respect heroes and encourage more people to learn from heroes.通过分别完成三个子目标所产出的活动成果,即输出驱动,最终整合完善总目标的达成,即输出促成。因此本单元总体教学设计正是基于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理念。表2选取1~2课时来展示具体的设计过程。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可以发现教师的整体设计思路如下:学习整体过程包含课前—课上—课后三个板块。在这三个板块中,教师整体围绕总产出目标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活动。课前,教师发布线上任务,学生通过观看爱国电影来感受家国情怀、民族精神,从而熟悉本单元话题,为后期输出促成储备素材。在课上的导入环节中,教师通过主题中国古代优秀诗词进行英汉连线,让学生在进一步了解单元主题的同时能够吸收汉语文化知识、掌握诗词翻译方式,提升人文素养,同样为输出促成提供材料。随即教师发布单元总目标,即:完成相关主题的演讲稿,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学习任务,根据自身水平积累相关知识点。接下来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播放相关主题视频,进一步强化与单元主题相关的思政元素,在提升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同时完成了单元中一个子目标任务。在课后阶段,教师的思政教育继续贯穿,观看相关视频后,学生进行小组PPT展示,就PPT内容进行小组互评与师生互评,最终教师促成本节课子目标任务的产出,为主目标的完成奠定基础。

通过以上案例设计分析,可以看出教师整体设计思路都是基于产出导向法理念。教师结合线上资源等多种手段,使学生从课前到课后全方位、全过程地进行内容学习,布置各项驱动任务,并潜移默化地将各思政素材融入过程中,为目标任务达成提供了丰富的支撑材料,也帮助学生将爱国热情、崇尚英语的时代精神内化于心,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设计反思

总体来说,本单元思政教学元素能够较为自然、合理地融入教学环节中,教师能够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前、课中、课后的各个步骤中,层层递进让学生逐步了解—深入—反思—践行新时代英雄主义。教师在合理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同时,带有明确目的地选取具有时代性、有利于人文素养培养的思政素材,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同时加强学生人文知识学习,帮助学生积累主题词汇与表达形式,最终达到能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知识能力目标。教师的思政教学活动结合单元总体目标展开,采用信息化手段,依托U校园平台、手机App及网络平台等,打造线上线下结合、互动教学、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模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7]

(三)教学案例启示

通过上述教学设计分析,在继续秉承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理念的同时,教师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更好地进行课程思政建设:1.细化使用思政材料。教师可以对思政素材进行精细化学习,对优秀的素材进行多方面挖掘,从思想到内容充分利用;2.教师进一步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寻找挖掘思政教学点,并能真正帮助学生将所学所感外化于行;3.创新教学手段。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主题班会、英语应用能力大赛(演讲、写作)等多种形式进行课堂思政教育,实现多维并举、全方位育人。

四、结束语

教师只有不断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觉悟、提高政治思想,才能使学生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保持正确的理想信念,更有底气与自信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优秀文化,展现大国风采。[8]

猜你喜欢

外语导向思政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偏向”不是好导向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