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医融合视域下医学院校体育保健课教学模式优化路径研究

2024-03-04董彦玉高梦阳董岩波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2期
关键词:体医医学院校保健

董彦玉 高梦阳 董岩波*

1.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 北京 100069;2.澳门理工大学 澳门 999078

体医融合作为以人为本的健康事业,是纵深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健康革命的国家战略性决策。2021年,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以及《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均明确提出“体医需要深度融合”,体医融合迎来了全新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高质量发展的挑战[1]。

当前,医学院校体育保健课存在一些客观的难题,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发展困境,体医融合在医学院校也暴露出发展不全面、不充分、不均衡的问题。客观地说,针对特殊群体的体育保健教学是学生克服身体障碍,培育健康良好的心理的主渠道,怎样更好地为这部分学生服务,为他们“量体裁衣”,使体育保健课程能够更好地发挥质效,是摆在普通高校面前亟待攻克的问题[2-3]。

然而,学者们对医学院校体育保健课教学模式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对保健课教学模式进行探索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作为医学院校,应充分认识到体育与医学之间的联系,将两者紧密结合,并以体育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打破医学与体育的学科壁垒,不断优化高等医学院校体育保健课体医融合教学模式,为加快医学院校体育保健课体育教学改革和建设路径提供有益的参考。

1 医学院校体育保健课教学现状

当前,医学院校体育保健班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医学院校的体育硬件设施投入有待加强;医学生入选体育保健课的条件过于宽松,出于安全考虑,对残障学生不分具体情况地给予特别照顾;在体育保健课的定位、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授课内容和考核评价标准等方面还缺少相应的特殊性政策与标准;医学院校体医融合式教师资源严重匮乏,现任体育保健班教师的教学压力过大,具有保健课知识和背景的师资很少,体育保健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和课程的发展;体育保健课教学大纲和教学设计不完善;不同的教育待遇对保健班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4]。

医学院校体育保健课教师兼职情况较多,工作压力较大,在师资方面,更缺乏具有保健康复教育专业知识和特殊教育背景的教师,也缺少医学院校在人、财、物等各个方面的特殊性政策和特殊性待遇,体育保健课的教师积极性和主动性受限,没有充分认识到要将体医融合理念运用到医学院校体育保健课中。多数教师在授课中秉承安全第一原则,为了避免教学意外事件的发生,在课程内容设计上主要选用运动强度小、学习难度低,并且不受场地、器材限制的普及性较高的教学内容,对于整个教学活动,缺乏创新思路与实践设计,缺少对于不同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灵活个性化教学。虽然便于组织教学,但是课程的组织形式单一,没有充分考虑体质弱势学生的健康需求和主观兴趣,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相关学习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无法达到当前形势下的弱势群体体育教育需求[5]。

医学院校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采用的依旧是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方法,体育课程属于公共课程,课程的开设次数相对比较有限,体育教师与医学教师之间的互动性比较差,这导致了体育教师只懂体育知识教学,医学教师只懂医学教学,二者之间根本不具备互通性知识的问题[6]。

2 体医融合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体医融合的概念和内涵

体医融合作为一个新名词,其被提出的时间很短。对于这一概念,国内外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释义。还有学者从医学与体育的关系解释体医融合的概念,赵俊杰等人[7]认为,它以医学为基础,运用体育原理促进运动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从而达到促进体质健康、预防疾病、促进伤病康复的目的。王乐潇等人[8]认为,体医融合就是以政策为导向,有效整合体育、卫生医疗等政府服务系统,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提高人民体质和人民整体健康水平的政府服务过程。

2.2 医学院校学生体质弱势群体

目前,对我国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的概念界定标准是一个充分条件和两个基本标准:一个充分条件是身体患有不宜剧烈运动的疾病或身体有残障的群体[9];两个基本标准,一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质测试中测试结果59分以下的未及格群体(包含59分);二是体质量指数过高或过低的群体,身体质量指数≥26.5 或BMI<20的人群[10]。

2.3 体育保健课体医融合混合式教学模式

体医融合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该是基于新时代体医融合理念下的一种新型的、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即将体育课程与有助于增强学生体质的医学教育资源整合,传递“运动即良医”的育人理念,并从运动保健康复路径构筑、运动处方制定等角度出发,为体质弱势大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课内外健身指导[11]。

3 医学院校体育保健课特殊群体学生分类标准

医学院校体育保健课学生主要包括身体异常、病、残、弱等类别的特殊群体学生,但因伤病类型、伤病情况各有差异,目前国家没有统一的评定标准,按伤病类型分为残疾类、病患类、运动损伤类、运动康复类和体质异常类。医学院校体育保健课学生伤病类型及伤病情况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医学院校体育保健课学生伤病类型及伤病情况

4 体医融合视域下医学院校体育保健课教学模式优化路径

4.1 革新体育保健课体医融合理念认知

健康教育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念认同是构建体医融合的思想导向[12]。医学院校积极倡导和宣传体医融合理念,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保健课中,以体医融合理念为中心,传播“大健康观、大医学观”理念,强化弱势群体学生的健康意识,因势利导,对弱势群体学生的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进行重塑。

此外,医学院校应率先垂范,积极利用各种校内外平台宣扬体医融合理念,引导学生,尤其是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建立正确的健康运动新观念,形成健康的运动方式,完善并深化体育学科与医学学科的交叉融合机制,进一步打破学科间的壁垒,深化体医融合理念,为体质弱势群体提供心理辅导,培养与关护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尝试符合身体功能结构的运动形式,减轻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的隐性和显性回避心理,提高其运动积极性,体验体育带给体质弱势群体学生身体功能改善的良性反馈,为体质弱势群体学生提供健康监控服务,提升和改善学生身体功能障碍。

4.2 建立医学院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健康信息档案库

医学院校立足于体医融合理念,以学生的体检数据、体测数据和心理健康测试结果等健康数据为依据,结合学生和家长的自我反馈进行综合评价,充分发挥医学院校的医学资源和仪器设备,筛选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统一编排到体育保健课班级,建立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健康信息档案库,对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健康状态进行有效的监控和干预,为体质弱势群体学生提供科学化、合理化、个性化的体医融合型运动处方,注意运动风险与防护,形成医学院校体医融合式体育保健课信息化管理与全方位健康服务模式,对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健康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分析,并根据实际需求对相关数据进行跟踪反馈,运用体医融合运动处方理念,将运动处方融入教学设计中,创新医学院校体育保健课教学模式。

4.3 构建体医融合型体质弱势群体体育保健课教学体系

因地制宜地结合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群体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医学院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体医融合版体育保健课程教学大纲,科学化、分段式编写体育保健课程教学进度计划和教学日历,编写科学、实用性较强的体医融合体育保健校本教材,创新体育保健班课程内容,将体育保健班特殊群体学生进行分层、分类别教学,根植体医融合理念,围绕体育保健课程的教学目标,积极构建“互联网+体育”课程,运用信息化技术服务体育保健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

4.4 构建多维度体育教育教学评价机制

根据特殊情况群体学生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采取多元化、多模态的理论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评价机制,对于不同类别的体质弱势学生考核评价的侧重点做到差异化评价管理,依据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不同的身体状况制定不同的评定标准,增加体育健康理论知识等方面的弹性学习与评价机制,采用灵活、弹性评价考核机制,持续优化和完善体质弱势群体体育保健课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根据医学院校体育保健课这种特殊体育课程目标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医学院校应充分利用医学资源,鼓励并支持教师在传统的结果性考试评价中大胆创新考核方式、方法,结合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秉承全过程性、进阶式、多维度、运动处方式等多样态考核模式,设计能反映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前后态度、心理及身体机能改善和提高的多样化评价指标,建立行之有效的医学院校体育保健课考核评定机制。从多维度构建科学的形成性评价机制,强调评价的动态化和个体差异化,重视过程评价,降低运动技能评价比例,增加学生的运动参与、自身体质纵向变化比较、相关健康理论知识掌握及适应程度等考核内容[13]。

4.5 完善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培养体医复合型师资队伍

将体医融合型体质弱势群体体育保健课程作为典型的学科交叉成果,充分利用医学院校医学师资资源,开设体育保健课大课堂,更新体育教师知识结构,促进医学与体育学科间的人才流动,使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师在相互交流学习与合作中共同成长进步,发挥好体医融合的效果,弥补教师跨专业知识上的短板,定期邀请体医融合的专家来校对相关教师进行理论和实操的培训,加强体育教师和医学专业人才的交流,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养,以此来缓解“体不懂医,医不懂体”的尴尬状况。

4.6 构建完善的医学院校体育保健课保障机制

医学院校应遵循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现实需求情况、身体条件等诸多现实因素,对现有校园场地设施进行全方位的规划设计。从安全性、实用性等多维角度出发,增加体育硬件设施和软件等方面的投入,如智能化、信息化的体育设备和运动康复设备,引导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熟练掌握相关体育运动设备和医学康复器材的操作和使用。并健全安全保障机制和应对突发应急救援处置机制,建立健全体育保健课管理规章制度,通过制定安全保障相关措施和相关制度,强化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营造良好的体育保健课学习氛围,从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共同提升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在体医融合教学模式下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5 结语

当前,医学院校体育保健课成效显著,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体质弱势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体育保健课教育教学改革上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探究。因此,应依托体医融合理念,对医学院校体育保健课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充分发挥体医融合效果,构建并优化医学院校体育保健课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体医融合教学新模式。

猜你喜欢

体医医学院校保健
后疫情时代安徽省体医融合现状的调查研究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边界与可能:体医融合中的身体、技术与知识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共生理论对“体医结合”模式创建的启示
在社区实施:“体医结合”促进健康研究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