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地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探索与思考

2024-03-03蔡幸福曹中伟霍勇刚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4年1期
关键词:联合培养

蔡幸福 曹中伟 霍勇刚

摘  要:强国必先强军,强军必先强人。院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科技强军的生力军,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探索军地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新模式,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新课题。文章分析了当前军地博士研究生在联合培养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导师科研团队的军地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构建方法,明确了需要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结果表明,该模式有利于学生研究方向更贴近军事需求,科研素养培育更全面高效,学习工作衔接更趋顺畅紧凑。以期为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深化改革提供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军地合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必须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这是新时代党关于“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军,人才强军”的重要论述,为开展高素质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军队博士研究生教育承担着向教学科研岗位输送高层次学术人才的重任,是军队科研学术创新體系和创新能力的基石,在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中具有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1]。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普及,作为学历教育最高层次的博士研究生教育,更加需要强调开放办学与合力育人,更加需要注重科研学术融合与创新,如何在军地协同更加深入、军民融合更加密切的新时代背景下,充分调动和利用各方优势资源,催生拔尖人才和高质量科研学术成果,提升高层次人才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国内外十分重视军地人才联合培养工作。美国中高级军官的培训大量依托地方院校,国防部和各军种都有一批自己精心选定的地方大学和相应的专业,作为自己中高级军官的培训点,接收军人完成学业,并取得相应学位[2]。国内对研究生、士官、国防生等不同层次的联合培养模式和机制开展了研究工作[3-10],探索了不同的联合培养模式和机制。陕西省于2020年5月12日,开展了5所军地院校联合培养医学类高层次人才的签约仪式,军地双方院校旨在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深度合作,汇聚合力,抓住研究生扩招机遇,共享军地院校的优势资源,旨在培养出更多用得上、留得住的医学类高层次人才[11],为军地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机制体制建设作出了有意义的探索。

一、军地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面临的问题

目前,军地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的主要方式是定向委托培养制,即将军队博士研究生选送至国内地方高校进行联合培养,在地方高校完成学业和学位论文工作,再回到原单位答辩与申请学位。这种联合培养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地方高校的优势资源,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但也存在诸多现实问题。

(一)研究方向与军队需求联系不紧密

定向委培制联合培养一般是由学校双方签订联合培养协议,相关学科的导师承担联合培养任务,军队博士生到地方高校学习后,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方向更多地取决于导师所承担的科研项目,与军队发展现状和现实需求联系不够密切。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部分地方高校导师自己对军队需求不太了解,研究更多聚焦在已形成的科研方向上,博士生到校学习后,自然按照导师的研究方向开展工作;二是部分地方高校导师并不过多关心博士生毕业后将从事的工作,由于联合培养博士生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普遍具有较扎实的科研基础和勤奋好学的良好品质,其往往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导师交代的任务,而且也不需要导师为博士生的毕业分配工作负责,因此,地方高校的导师一般会乐意接收联合培养的博士生,而且不过分关注其毕业后的工作需求。军队博士研究生未来将承担军队教学科研任务,其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方向与军队需求脱节,与联合培养的初衷不符,于自身的发展不利。

(二)学术水平与科研素养培养不协调

对于联合培养博士生而言,学位是衡量其成功的重要标志。不论是院校还是博士生本人,往往都会将博士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作为学术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因此,部分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只局限于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尤其是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然而,高等教育对博士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目标是“掌握本学科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能力强”,明确了博士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而且要具有较强的科研工作能力。完成科研项目,经历从申请、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成果推广与应用整个项目周期,是培养博士生科研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难得的科研实践平台。与军校本土培养博士生相比,联合培养博士生一般受限于学习时间和论文工作压力,很难经历完整的项目周期,欠缺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三)学习环境与工作条件衔接不适应

地方高校联合培养的博士生毕业工作后,往往对军队工作环境适应期较长,甚至出现完全不适应要求辞职的情况。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学习效率变低,与地方高校宽松舒适的学习工作环境相比,军队的科研和生活节奏更快,条条框框更多,有更多琐事及事务性工作占用了大量学习和研究时间,造成学习效率明显低于地方高校;二是科研产出效率变低,地方高校有优秀的科研学术资源,有知名的科研学术团队,依托于此更容易做出优秀的科研学术成果,也更容易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但毕业工作后,平台、资源和科研团队都发生了变化,科研产出效率变低。因此,联合培养博士生毕业后往往会经历一段时间的失落期,适应时间较长。

二、基于导师科研团队的军地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导师科研团队的军地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是以导师科研团队为主导,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实现军地协同的新型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12],与以学校为主导的定位委培模式相比,该模式下的博士研究生与军地导师的合作更加密切,研究方向要更贴近军事需求,科学研究更具有联通性、系统性和递进性,更有利于高效利用军地导师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优势互补,避免定向委培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中出现的问题。

(一)组建稳固的双方导师科研团队

稳定的研究生导师团队是保障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根本,也是多学科融合必要条件。基于导师科研团队的軍地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军地高校导师依据研究方向和学术往来,以项目合作方式,自行结成联合培养导师团队,军队博士研究生可在全日制的地方高校培养,地方高校博士生亦可参加军方科研项目,双方导师科研团队具体负责各自博士研究生培养,但又交叉指导对方研究生工作,形成互利共赢的“2+2”联合培养模式。

(二)建立稳定的互动科研实践平台

要想全面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与实践操作能力,稳定的互动科研实践平台十分必要,基于导师科研团队的军地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可以发挥更大的现实作用。一方面,双方导师科研团队均是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合作的,克服了单个导师由于科研项目一时性短缺带来的实践困难,团队合作更有利于催生重大科研学术成果,更有利于申报更高层次科研项目,可为博士研究生的科研实践提供更加稳定的科研实践平台;另一方面,通过军地联合培养,双方的博士研究生均能无障碍地使用对方的仪器设备和实验设施,促进了双方对彼此需求的理解和认识,有利于对核心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更有利于双方博士研究生针对具体实际需求,发现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实践中提升其创新实践能力。

建立稳定的互动科研实践平台包括联合论证科研项目、联合开展技术攻关、联合申报科研成果,由于双方博士研究生均是立足于本校本导师科研团队选题,使得其研究方向更贴合自身需求,且博士生毕业后仍从事科研工作的概率更大,更有机会经历整个项目寿命周期,对博士生的科研素养培养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可以有效培养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三)健全动态的学习评价激励机制

建立合理的学习评价激励机制,是保证博士研究生被有效指导、导师团队之间紧密合作的关键。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要综合评定学生的工作,包括学术研究工作和科研实践工作,通过实现动态的学习评价激励机制,进而激活团队活力、激发学生潜力。

团队中,每名博士研究生都有具体的指导老师,学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因个体差异,有的学生科研能力强,学习进度快,也有的学生相对较慢。另外,科研课题的难易程度也有所不同,有的难度大些,也有的相对容易。因此,要根据个人能力、课题难度、努力程度和投入程度综合考量,实行动态的学习评价机制。可以要引入动态激励机制,从整体上激发团队成员和博士研究生的科研积极性,形成较为明显的比较优势,促进整个团队科研的快速发展,进而吸引更多优秀的博士研究生加盟科研团队。

(四)制订常态的团队学术交流计划

因为科研方向的一致性,双方导师科研团队可以进行学术交流,但每位导师各有所长,其学术观点和思维方式无形中会体现在对博士研究生的具体指导上。双方导师科研团队要营造出“兼容并蓄,有容乃大”的学术氛围,包容各种学术观点,允许自由争鸣,才能更有利于提升团队的整体创新能力。

制订常态的团队学术交流计划主要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三种。短期学术交流计划主要以组会为主,时间一般为每周2—3小时,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促使大家更善于使用网上交流平台,军地双方导师科研团队每周组织网上组会,依托腾讯会议,每周请博士研究生就当前研究的课题进行进展汇报,重点汇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双方导师科研团队进行研讨,形成合理解决方案,也可以针对具体的研究课题或学术热点进行专题汇报,形成专题研讨意见;中期学术交流计划主要以访学为主,时间一般为1—2个月,重点针对博士研究生技术攻关阶段需要开展的试验工作,到对方学校利用科研实践平台开展试验研究,此举更便于利用对方优势资源,培养博士生实践创新能力;长期学术交流计划主要以送学为主,时间一般为1—2年,主要针对具体科研项目需要,集中双方优势力量,催生重大科研学术成果,送学期间的具体指导工作由对方导师科研团队负责,参加短、中期学术交流活动,更有利于促进军地双方导师科研团队的交叉融合,促进联合培养的深度契合。

三、构建新型联合培养模式的关键问题

构建基于导师科研团队的军地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需要重点关注与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一)赢得双方学校的行政支持

基于导师科研团队的军地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是以导师科研团队为主导,看似松散,实则更好地切合双方导师科研团队的研究方向和优势特点,更有利于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改变了定向委培制的学校主导方式,需要双方学校更多的行政支持,一是学校要给予导师科研团队政策制度上的支持,明确权责分工,在导师考核与评定上有政策性倾斜,激发导师科研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二是学校要给予博士研究生学习上的自由,允许博士研究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要花费在科研学术上,要给予博士生学习、交流时间的保障,少安排事务性工作,实现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协调统一。

(二)构建双方稳定的合作机制

基于导师科研团队的军地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更多依托项目合作的方式,项目的数量和周期都是有限的,构建双方稳定的合作机制尤为重要,不能因为项目进展时断时续、时有时无,影响博士研究生整体培养进度。

导师科研团队在形成合作关系时,需把握两点:一是双方团队确实具有一致的、稳定的、长期的研究方向,双方导师科研团队具有相当的科研学术水平,可以为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丰富的科研实践平台;二是双方团队确实拥有共同的合作目标、互补的特色优势,在项目论证、技术攻关、成果应用方面可以实现互利共赢,并愿意为此付出工作努力。

(三)实现双方合理的成果共享

基于导师科研团队的军地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也面临着学术成果与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双方应本着互利互助、友好协商的原则,通过长期送学产生的科研成果应以对方所属为主,通过中、短期联合培养与指导产生的科研成果应以己方所属为主,双方具有对所有科研成果的共享权和使用权,真正实现合理的成果共享,促进双方合作机制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在倡导“科技强军、人才强军”的新时代背景下,探索軍地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新模式是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的具体举措。基于导师科研团队的军地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将形成军方主导、地方辅助的新型博士生联合培养范式,学生研究方向更贴近军事需求,科研素养培育更面向全面高效,学习、工作的衔接上更趋于顺畅紧凑,可形成具有军事特色的高水平人才培养平台,对提升博士研究生的科研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是一次有益尝试和大胆探索。

参考文献:

[1] 马晨光,郭秦鹏. 军地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探索与实践:以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为例[J]. 中国研究生,2014(03):56-58.

[2] 左永刚,张镇,杨静,等. 军队研究生军地联合培养机制研究[J]. 中国储运,2020(03):141-142.

[3] 程达刚,姚琛臣,田祖良. 建立军民融合式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应着重研究解决的几个问题[J].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1,24(01):56-60.

[4] 陈一畅. 军民融合背景下军校研究生培养思路探究[J]. 空军预警学院学报,2018,32(04):298-300.

[5] 董敏周,陈战辉,王文智. 提高武器装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探索研究:关于军地互动校所联合培养模式[J]. 教育教学论坛,2021(41):40-43.

[6] 罗威,冷毅,董文锋,等. 国防生“卓越计划”军地联合培养模式探讨[J]. 空军预警学院学,2015,29(06):462-465.

[7] 赵东方,赵韩强,郑军. 军地联合实施国防生“卓越计划”的认识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2012(25):33+48.

[8] 付超,张亚峰. 新时代高校定向士官生培养模式探索[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5(03):42-44.

[9] 钱胤嘉,王梅梅,陈超. 军民融合新常态下定向培养士官育人机制探析: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高教学刊,2020(05):177-179.

[10] 张巧霞. 士官人才的内涵特征及其军地联合培养探究[J]. 智库时代,2017(14):42-43.

[11] 陕西5所军地院校联合培养医学人才 方光华出席签约仪式[J]. 陕西教育:综合版,2020(06):7.

[12] 姬海宁,余鹏,童鑫,等. 基于导师科研团队的研究生国际合作联合培养模式研究[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22,20(02):57-61.

(责任编辑:淳洁)

作者简介:蔡幸福(1983—),男,博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曹中伟(1982—),男,硕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教研究;霍勇刚(1975—),男,博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辐射防护与核安全。

猜你喜欢

联合培养
地方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联合培养的双主体机制研究
校企双主体联合培养室内设计专业技能人才的研究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研究
校企高端合作 培养创新型工科博士
浅析《企业战略管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机器人大脑”双培计划实施
联合创建博士后培养新平台
高职和本科院校应用技能型人才联合培养教育模式
广西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生物医学工程(再生医学)专业本科生联合培养模式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