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2024-03-03耿帮才刘英为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4年1期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耿帮才 刘英为

摘  要:劳动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内涵,劳动教育是人类文明赓续的主要手段。劳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关键举措。但随着人口结构、家庭环境、教育机制、西方价值、市场秩序等多重因素影响,近年来劳动教育面临“弱化、软化、淡化和异化”的风险,高校劳动教育结构体系和育人效果面临极大挑战。新时代必須以习近平劳动教育重要论述为指导,重塑“四最”劳动价值观。应用型高校要以“端正劳动态度、塑造劳动观念、培养劳动习惯、传授劳动知识、生成劳动技能”为基本框架,科学设置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为本”的劳育目标。

关键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价值观;应用型高校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及《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明确规定“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由此可见,劳动教育作为“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我国教育方针的始终,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突出贡献。应用型本科高校,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和职业技能,劳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

(一)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现实需要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明,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从“四大发明”到诗、词、歌赋等精神财富都是来自人民的劳动实践,而劳动教育是保证中华文明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手段。马克思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第一次科学论证了劳动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尤其是无产阶级伟大的劳动推动了生产力发展,成为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历史前提。而在此过程中,劳动教育不仅塑造了无产阶级的高尚品格,培育了生存发展的技能,更成为生产力解放的根本力量与唯一途径。因为资本家作为剥削阶级,它本身与“资本”一样并不具备创造“价值”的现实条件,只有无产阶级的劳动和劳动教育才能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辛勤的劳动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中国人民养成了尊崇劳动、勤于劳动、劳动光荣的劳动精神,培育了大批大国工匠、劳动模范、行业标兵等劳动者典型。

(二)劳动教育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针

在新中国教育史上,劳动教育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周恩来总理在谈到劳动教育时,指出“我们应该向所有的青年学生确切地讲明,我们的国家就是因为有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才有无限光明的前途。在我们的国家里,劳动是最光荣的事情,工人和农民是最有前途的人”。1957年,毛泽东提出“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思想,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文章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他号召开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创办社会主义劳动大学,在学校广泛开展勤工俭学、半工半读等劳动教育举措,将青年劳动教育推向了顶峰。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劳动教育有了明确的目标、措施、标准,提出“认真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不仅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方面,而且关系着我们民族优良传统的发扬光大。要认真纠正当前一些学校忽视劳动教育的现象,从鼓励小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性劳动和家务劳动开始,把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作为中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列入教学计划并进行考核。开展劳动教育要因地因校制宜,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段加以安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列为重要内容。每年的两会都对各学段劳动教育的核心内容、方式方法作出重点部署,明确要求“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有序安排劳动教育内容要求,形成各学段依次递进、贯通一致的劳动教育制度,使学生从小就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中小学要夯实基础,打好爱劳动的底色;高等教育要深化产教融合,引导学生积累职业经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不仅要有‘质的要求,还要有‘量的规定,坚决防止形式主义,防止弄虚作假和走过场”[1]。

二、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劳动教育“四化”风险与挑战

(一)家庭因素的挑战,独生子女优越物质条件,让劳动教育“弱化”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严格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普遍家庭只有一个子女,形成“421”结构,即“四个老人、两个父母、一个孩子”,在情感上独生子女得到六个长辈的关爱,在子女教育中难免出现“娇生惯养”的行为,加上隔代教育大多存在过度溺爱的问题,家庭劳动教育的缺失成为普遍现象。另外,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家庭普遍物质经济条件提高,小孩在成长过程中缺少“吃苦”的锻炼,导致劳动观念极其淡薄,缺乏劳动技能,生活自立能力差。

(二)教育机制的挑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模式,让劳动教育“淡化”

长期以来,“升学指挥棒”在基础教育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从“初升高”到“高考”都以“升学”为目标,虽然素质教育实施了很多年,“双减”也逐步落地,但学生压力仍然不小。“好高中”意味着“好大学”,“好大学”意味着“好工作”的定势思维导致“升学择校”竞争激烈。其中,教育资源发展的不平衡和父母对子女过高的人生预设发挥了巨大作用。当前“中职”教育质量参差不齐,“高职”就业市场不景气,多数父母不惜利用一切资源送孩子“上名校”,形成了“子女只管学习,其他一切不操心”的不良氛围,劳动教育明显缺位。

(三)成长环境的挑战,学生动手机会的减少,让劳动教育“软化”

这一代青少年是幸福的,国家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社会安定祥和,人民物质生活普遍较为优越,“富养”小孩的家庭也越来越多。广大中小学生从小开始“培优”,除了繁重的课业负担外,各类兴趣班、特长班占据了他们的所有空隙时间,孩子“不是在学习,就是在学习的路上”。往往力所能及、随地就能开展的劳动教育则被忽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情况大量存在。更多时候,“劳动”变成了“表演”,“拖地、洗衣”等日常事务成为“打卡作业”,失去了本来的教育意义。学生也难以从内心培养对劳动的真挚情感,认为一切“得来全不费工夫”,进而对劳动人民、劳动行为产生偏见。

(四)社会导向的挑战,追求享受、金钱第一价值观,让劳动教育“异化”

有学者认为当前劳动教育的最大挑战,在于社会对劳动的“割裂”,包括“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割裂,劳动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割裂,直接劳动教育与间接劳动教育的割裂”等。不难发现,这些割裂不仅是因为教育机制,更多是社会秩序中劳动价值观“异化”引起的不良反应。在市场经济下,效率优先,资本拜物主义思想大行其道,外界对体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者社会评价不高,体力劳动者自我认同度也很低,认为部分从事脑力劳动体面光鲜。甚至有人认为只要能获利,“劳动不劳动”无所谓,偏爱投机取巧、一夜暴富,不能脚踏实地。这种“好逸恶劳”思想,偏离了劳动教育的价值轨道[2]。

三、结构化视域下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模型建构

(一)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目标构成

时代主题不一样,劳动教育的目标也不一样。革命时期,强调教育与劳动的结合,主要是在教育的同时增加生产力,增强对革命事业和劳动人民的情感。改革时期,劳动教育侧重于培育社会主义劳动者,增加创业就业的劳动意识,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新时代,劳动教育不仅仅是生产力提高的需要,更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归宿。一个健全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应该经过劳动教育及劳动的洗礼。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强调“全社会要崇尚劳动,见贤思齐,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要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培养一代又一代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这给新时代高校设置劳动教育目标、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提供了科学遵循。

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的基本目标包括“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四个方面。其中,“以劳树德”就是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社会主义劳动观,增进学生对劳动形态的认知、对劳动人民的情感和劳动果实的尊重。“以劳增智”就是通过劳动教育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和动力,保持学习的活力,进而提升学习的效率,同时,通过劳动技能的培养,学生也能掌握一技之长,增进就业的成功率。“以劳强体”就是通过劳动教育增强学生的体魄,缓解因为学习压力造成的学生普遍肥胖、缺少运动等问题,改善“五体不勤”的习惯,培育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劳育美”就是在劳动中培育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创美能力,尤其是劳动中的协作关系、集体主义和组织纪律,让学生在劳动中收获快乐,形成“劳动最美”的审美观。

(二)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内容与路径构成

劳动教育内容是根据劳动教育目標而定,在每个时期侧重点不一样,劳动教育形式也会随之变化。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容为更好地契合“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导向和“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呈现出数字化、多元化和智能化的样态。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三个层级、五个方面:“三个层级”指知识与态度层面、技能与方法层面和能力与情感层面;“五个方面”包括树立劳动观念、端正劳动态度、培育劳动习惯、传授劳动知识、形成劳动技能。详见图1。

可以看出,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应该是一个整体协同、螺旋上升的架构,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也要根据专业、区域、需求、师资等现实条件来建设,从课程体系、知识体系、成长体系、能力体系、考核体系等立体式建设推动劳动教育的落地[3]。同时,“三个层级”具有时间上的递进关系、逻辑上的发展关系,需要在课程体系设计上整体把握。如,大学一年级侧重于劳动与劳动者知识等基本认知的教育,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大学二年级侧重于专业技能的提升、劳动方法的掌握,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劳动技能,此过程是相对艰苦漫长。高年级为进入社会和工作岗位做准备,正确的劳动观对在端正就业态度有重要影响,学生要树立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价值观念,扎根基层、艰苦创业,乐于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

四、高校劳动教育改革的实践经验与未来展望

自《意见》下发以来,各高校及时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落实《意见》精神。以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为例,该校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长期重视学生劳动教育,结合《意见》精神,构建了有校本特色的“三位一体”劳动教育体系,即推动劳动教育课、思政劳育、专业课劳育渗透三者协同育人格局[4]。其中,劳动教育课为通识教育课程,总学时32学时(2学分),由学工处组织实施,劳动理论与劳动实践比例1■2,贯穿于所有非毕业学年学生。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劳动实践部分侧重于美化校园、寝室内务和社会公益服务三个板块,前两个板块将劳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有机结合,涵盖劳动意识、劳动精神的培养和规范的日常行为养成训练,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意在通过持续的劳动教育,久久为功,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劳动情感。第三个板块是社会公益劳动,学生直接进入田间地头、马路社区,与生产一线劳动者一起,向生产一线劳动者学习,学习劳动技能,体悟劳动精神,感受劳动之美,深刻认识劳动对于个人以及人类的重要性。思政劳育则是将劳动教育列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专题,在全面介绍、阐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同时,通过展现中国人民劳动历史、劳动理论、劳动智慧、劳动精神、劳动文化,让学生形成社会主义劳动观。专业劳育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将劳动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主要是通过实践检验已学理论,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过来进一步检验理论、提升理论,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切实提升学生动脑动手能力,提升职业能力[5]。

总体来看,各高校都在积极落实《意见》精神,在重视劳动教育的同时,深化劳动育人改革,创新劳动教育模式,但劳动教育与迅速发展的社会要求、普遍羸弱的劳动基础的现实矛盾依然突出。结合应用型高校发展目标,劳动教育还有很大改善的空间:一是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与开发,目前单一课程并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劳动课程与专业课有待进一步深度融合;二是大力培养劳动教育的专业师资队伍,尤其是要注意引进企业高技术人才、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等,提升劳动教育的专业化水平;三是要加强学校与社会、家庭、企业的深度联合,拓展劳动教育的空间,让学生走出课程,走进工厂车间、田间地头、社区里弄等劳动教育大课堂;四是改革学校劳动教育评价机制,提升劳动教育的效度,从“知识、态度、技能、情感、时间、空间”等立体维度进行综合评价,摆脱单纯“学分”的束缚,推动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做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高尚的人。

参考文献:

[1] 潘维琴,王忠诚. 劳动教育与实践[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

[2] 范国睿. 中国教育政策蓝皮书2019[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

[3] 俞可平. 马克思主义历史考证大辞典:第1卷[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4] 赵荣辉. 劳动教育及其合理性研究[M]. 北京:中国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

[5] 赵蒙成.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本体价值与实践进路[J]. 现代教育管理,2022(02):38-47.

(责任编辑:杨毅恒)

作者简介:耿帮才(1969—),男,硕士,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常务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与管理;刘英为(1981—),女,博士,湖北文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

猜你喜欢

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
应用型高校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优化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研究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