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体验式学习的组织与实施
2024-03-03张正旺
张正旺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验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文章探讨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将体验式学习法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升学习效果。通过创设体验情境、引导自主探究和组织实践活动等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初中数学教学;学习兴趣;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地深化,教育教学模式也不断地创新与发展。体验式学习这一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逐渐被教育工作者所重视。体验式学习注重学生实际操作时的积极参与,以亲身体验的方式感受知识,提升其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初中数学教学如何运用体验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提升学习效果,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所要探究的。体验式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开展教学活动。它注重学生实际操作时的积极参与,使其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方式获得知识,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体验式学习需要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探究,让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真正地掌握数学知识。
1 创设体验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数学这门学科既要运用抽象思维又要进行逻辑推理,对初中生而言,有时会觉得学习数学枯燥乏味且难度较大。所以,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学习效果,是初中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体验情境就是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模拟,使学生切身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中的运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提升学习效果。
1.1利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
数学这门学科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的理论与概念通常比较抽象、繁杂。怎样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与掌握,一直以来都是教师重点研究的问题。教师结合生活实例进行数学教学,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抽象数学概念的理解,提升其学习兴趣及实际应用能力。
第一,生活实例能给学生以直观感受,便于学生对抽象数学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教师通过对生活实例的介绍,能把抽象概念变成具体例子,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数学的用途。
第二,生活实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数学学习。学生发现数学和自己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后,会产生学习数学的强烈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介绍一些趣味数学游戏或者谜题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与把握,提升其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设计家庭预算、旅游计划和其他与日常生活有关的题目,使学生能利用已学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既能深化理解数学概念,又能提升解题能力,激活创新思维。
第三,生活实例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解题能力。通过对生活中的实例进行介绍,能够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中提出解决策略。这一实践过程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激发其求知欲,培养探索精神。同时,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可能遇到困难与挑战,通过战胜这些困难和挑战,能够锻炼他们持之以恒的素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见,生活实例对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结合生活实例进行数学教学,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抽象数学概念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实际应用能力。所以,教师要重视在数学教学当中引入生活实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2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
多媒体技术通过形象、直观的展现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促进数学教学质量与成效的提升。同时,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提高数学教学实效,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价值。
第一,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数学概念与内容以图像、声音等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对知识有直观的认识与把握。并且,它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第二,多媒体技术能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案例,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与运用。通过介绍真实生活场景中的例子,能够让学生看到数学知识的真实应用价值,使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现实问题中。
然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并非无所不能,它仅是辅助手段。就数学教学而言,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推理,提升其数学思维能力与解题能力。与此同时,多媒體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需适度,对多媒体技术过分依赖可能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时需要对其运用方式进行合理的调控与选择,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 引导自主探究,激活数学思维
所谓自主探究,就是以学生为主,让其进行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合作学习的活动。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有利于学生养成数学思维习惯。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能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神奇之处,同时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激情,继而产生积极的态度。
2.1引导操作探究,提升思维能力
所谓操作探究学习,是以操作实践为主线、探究问题为媒介,旨在发展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与数学思维的教学方法。它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经历、感悟并发现数学规律,在自主探究、思考与总结中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与思维方式。
第一,操作探究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能够对数学概念与规律有直观的感知,进而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与掌握。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让学生亲自动手绘制一些几何图形并通过观察、测量等方法认识图形的本质与特点。在操作探究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思考、探索并解决问题,这样能有效培养其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同时,通过对数学规律及概念形成的探索,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认识数学的本质及思维方式。第二,操作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通过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教师能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在操作探究过程中,学生能体会到自身的发展与进步,进而更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中。学生在操作探究过程中要与教师沟通并交流,这样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与协作。同时,教师可通过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与探究成果了解其学习情况与需要,同时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与方式。
2.2鼓励合作探究,促进交流互动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升学习效果。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促使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共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合作探究、促进学生交流互动,是一种高级而有效的学习方式。该方式的实施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又能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与沟通能力。
第一,合作探究能使学生更主动地投入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畅所欲言,并与伙伴进行沟通、互动。这样的学习方式能使学生在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第二,合作探究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小组讨论及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与人协作,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及协作能力。
3 组织实践活动,提升实践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值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正在不断提升。所以,初中数学教学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有助于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3.1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数学知识
初中数学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应善于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
第一,实践活动能激活学生数学思维,促进其应用能力的提升。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利用已学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这样能够激活其数学思维,提升应用能力。同时,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体会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激发其学习兴趣与热情。
第二,实践活动能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利用已学数学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3.2在实践活动中解决实际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对于初中数学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培养其实践能力。要想实现这一目的,要求教师要对实践活动进行精心设计,保证实践活动的可操作性以及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在实践中要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与帮助,才能保证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中,能够体会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激发学习兴趣与热情,还能够发展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第一,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和发展。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要自主探究、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自我发展能力。同时,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对学习成果进行检测,找出存在的不足,以便适时调整学习策略与方法。第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能培养社会责任感。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利用已学数学知识解決社会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进而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体验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它注重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积极参与,以亲身体验的方式获得知识,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将体验式学习与传统教学进行有机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模拟现实生活、工作场景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提升学习效果。所谓自主探究,就是以学生为主,在独立思考、动手操作与合作过程中,帮助他们对数学知识产生深刻认识的学习行为,提升解题能力,养成数学思维习惯。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有助于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开展体验式学习,要求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引导他们自主探究,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进而真正地掌握所学知识。
参考文献:
[1]程新展.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引入设计的五个着力点[J].教学与管理,2020(10):31-33.
[2]姚卫金.逻辑思维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35):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