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在儿科教学中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2024-03-02魏倩杜伟轩张玮
魏倩 杜伟轩 张玮
儿科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专注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健康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科医学也在不断进步,以满足儿童独特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儿科医生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还需要对儿童的心理和社会发展有所了解。其需要与家长、教育工作者和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密切合作,以确保儿童的全面健康。近年来,随着儿童疾病谱的变化和家长对儿童健康问题的关注增加,儿科医学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1-2]。实习是医学专业学生从学生向医生岗位过渡的重要学习阶段。在校期间,学生主要学习理论知识,缺乏临床实践经验。传统的实习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目前临床实习生的需求[3-4]。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6]。文章将分析PBL 教学法用于儿科教学中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7 月—2021 年6 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的30 名儿科实习生作为对照组,选取2021 年7 月—2022 年6 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的33 名儿科实习生作为研究组。纳入标准:河北大学全日制学生;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晓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身体状况较差的学生;实习期间请假的学生。对照组男生13 名,女生17 名,年龄20~24 岁,平均(22.05±1.21)岁,入科理论考核成绩为(77.79±5.07)分,入科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为(73.69±5.42)分。研究组男生18 名,女生15 名,年龄20~24 岁,平均(21.89±1.17)岁,入科理论考核成绩为(77.21±4.42)分,入科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为(73.42±5.36)分。两组实习生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根据儿科临床实习的教学大纲以及教学目标,结合具体的儿科病区特点制定实习教学计划,详细计划每周以及每天的儿科实习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目标。教学时长为4 个月。
1.2.2 研究组
研究组实施PBL 教学法,教学时长为4 个月,具体如下:(1)将实习生以5~6 人每组的方式进行分组,各实习生轮流担任小组组长,小组组长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其余小组成员收集资料共同学习与讨论,并负责作为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情况以及回答相关问题,其余组员可在必要时进行补充。(2)由带教老师向实习生介绍儿科的设施设备、科室环境、相关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以及科室的各位负责人及相应职责。组织实习生进行入科考核,初步了解实习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3)选择儿科不同疾病的典型病例作为PBL 教学中的案例分析。首先,由带教老师提问在首次接诊中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实习生回答完毕后,带教老师进行补充。其次,实习生整理采集到的病例资料信息,分析典型病例的发病原因,结合病例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明确指出需要进行检查的项目并说出进行各项检查的目的、作用,以及医患沟通方面的注意事项。实习生回答后,由带教老师进行评价,对于不同实习生存在的不同见解,带教老师不立即给出正确解释,让实习生自行查阅资料、讨论寻找答案。之后带教老师再对实习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并总结典型病例需要进行的检查项目和相关注意事项。(4)带教老师根据实习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公布儿科典型病例的检查结果,随后对实习生提问,让实习生对典型病例进行疾病诊断。实习生可查阅相关资料、互相讨论,并结合自身所学知识对典型病例进行诊断。由小组组长作为代表进行回答,带教老师进行评价,总结该典型病例的诊断结果。(5)带教老师向实习生提问关于制定治疗方案的问题,实习生需要对典型案例的治疗方案进行原因分析,并详细描述具体方案的内容。最后,由带教老师对各组选择的治疗方案进行优势与缺陷分析,结合典型病例病情、基础疾病等情况得出最佳治疗方案,以及在治疗过程中的病情观察重点。
1.3 观察指标
(1)对比2 组实习生的出科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理论考核采取标准化试题进行考核,且采取闭卷考核方式,总分100 分。技能考核内容包括医德医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例分析、辅助检查,各项考核项目的总分均为100 分。
(2)对比2 组实习生对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实习生根据自身的真实主观感受选择“认同”或者“不认同”,统计各项内容的认同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或者配对象样本均数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出科理论考核成绩对比
研究组与对照组出科理论考核成绩分别为(93.77±5.08)分与(90.63±4.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1,P<0.05)。
2.2 2 组出科技能考核成绩对比
2 组的医德医风、病史采集以及体格检查考核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例分析以及辅助检查分析考核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研究组实习生出科技能考核成绩对比(分,)
表1 对照组与研究组实习生出科技能考核成绩对比(分,)
2.3 实习生对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对比
研究组实习生对PBL 教学法的认可度高于对照组实习生对 传统教学模式认可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研究组实习生对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对比[名(%)]
3 讨论
儿科学是集儿童身心发育、保健与疾病防治为一体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促进以及保证儿童健康成长[7]。随着多孩政策的开放,儿科的实习教学任务更为繁重[8],提升儿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至关重要。PBL 教学法以学生为教学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式,规避了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下不能发挥学生探索性、主动性的弊端[9-10]。在临床实习教学中运用PBL 教学法,能够满足新时期所要求的培养高素质、临床综合能力强的医学人才的要求[11-12]。
本研究发现在出科理论考核成绩方面,研究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科技能考核成绩方面,2 组的医德医风、病史采集以及体格检查考核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病例分析以及辅助检查分析考核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实习生对PBL教学法的认可度高于对照组实习生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认可度。表明PBL 教学法能有效提升儿科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技能,且实习生对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表示出了较高的认可度。在实习生对教学模式认可程度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实习生认为PBL 教学法能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升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临床思维、加深理论知识理解与记忆、提升医患沟通能力、提升汇报表达能力、提升团队协作能力、提升临床反应能力。在PBL 教学中,由带教老师根据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设计相关问题,实习生针对带教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寻找资料、结合自身所学知识、与其他小组实习生成员共同讨论多种方式寻找答案,有助于实习生重新整合自身的知识系统[13-14]。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位实习生思考问题的出发角度不同,有助于实习生发现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培养实习生的临床思维能力[15-16]。同时在讨论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实习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增强自我学习动机与学习信念,增强其对知识的渴望程度[17-18]。在实习生寻找答案并进行讨论,以及在后续的带教老师点评与总结的过程中,促进了实习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习生与带教老师之间的交流,有助于提升实习生对临床信息的处理能力,增强实习生在面对临床问题时的临床反应能力[19-20]。在PBL 教学过程中,通过由带教老师提问、提出要求的方式来引导实习生分析病例所需要进行的检查项目、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手段、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分析,这一过程让实习生参与了从患儿入院就诊到出院的整个临床路径过程,能够让实习生切实体会作为儿科临床医生所需要完成的工作,有助于提升实习生的临床实践能力[21-22]。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实习生需要不断将相关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有助于培养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23-24]。在这个基础上,完成每一次的临床实习教学后,实习生的知识和技能都有所增强,进一步提升了实习生对自我提升的渴望程度,能够明确找出自身的缺陷和问题,产生坚定学习的信念与目标,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25-26]。在PBL 教学法中,带教老师还会对实习生提出各种综合性的问题,如医患沟通问题,要求实习生思考儿科医生与患儿及家属沟通的特殊性及注意事项,注重对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27-28]。此外,将实习生进行分组教学,并轮流担任小组组长,有助于提升实习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汇报表达的能力[29-30]。
综上所述,在儿科教学中运用PBL 教学法能有效提升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临床实践技能,尤其可显著提升对疾病的诊断分析能力,且该教学模式获得了实习生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