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万勰院士简介和主要科学成就
2024-02-28
钟万勰院士(1934—2023)出生于上海。195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同年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1959年,钱学森先生将他派到中国科技大学担任理论力学的主讲教师。1962年经胡海昌先生推荐,钱令希先生将他调入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工作,先后任讲师、教授、工程力学研究室主任、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第五届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计算力学学报》《应用数学和力学》《计算机辅助工程》《动力学与控制学报》等期刊主编,并任第一至四届国际计算力学协会常务理事,国际计算力学协会执委会荣誉委员,英国卡迪夫大学、香港大学名誉教授。
钟万勰先生秉承“中行独复,以从道也”的治学理念,长期从事工程力学与计算力学理论、算法和软件的自主创新研究,致力于相关新兴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取得了多项中国原创的、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引领和带动了国际计算力学学科发展,是中国计算力学学科和计算力学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推动中国工程设计进入计算力学时代的先驱之一。
钟万勰先生治学严谨,勇于自主创新。20世纪60年代,开展了核潜艇耐压壳体锥柱结合壳体稳定性设计研究,确保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成功潜水。70年代,受钱令希先生委派,领导“上海小分队”,开展了从平面框架、空间网架、薄壁杆件到升板结构、国家水塔标准图系列中的三维力学分析研究与程序编制;先后领导研制开发的JIGFEX、DDJ-W及DDDU等国产集成程序系统,成为工程师手中得力工具。80年代,提出了参变量变分原理,并解决了弹塑性、摩擦接触、润滑等一批非线性计算问题;主持研发的通用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软件成为中国代表性的CAE软件系统,播下并延续着中国自主可控CAE软件研发的火种,为自主可控的工业软件事业奠定了技术基础。90年代以来,将最优控制理论、哈密顿数学理论引入到弹性力学,提出了结构力学与最优控制的模拟理论,开创“辛”数学方法在工程力学中的应用;提出和发展了最优控制与鲁棒控制的辛几何数值方法、动力学系统分析的精细积分算法、分析结构力学理论等,形成了一个富有发展潜力的全新对偶模拟体系。钱学森先生曾致信评价:“是您使弹性力学的工程计算体系适应了电子计算机时代的要求,真是立了大功!”
钟万勰先生60余年深耕工程力学和计算力学领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科研成果,为解决国家重大工程关键问题作出重要贡献。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计算结构力学微机程序设计》《计算结构力学与最优控制》《弹性力学求解新体系》《参变量变分原理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应用力学对偶体系》《状态空间控制理论与计算》等20余部专著,成果已广泛运用到土木、船舶、航天、机械等多个科研领域,解决了上海电视塔、重庆长江大桥等重大工程中的关键问题。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光华科技一等奖、国际计算力学协会FELLOW奖和国际计算与实验科学工程大会(ICCES)终身成就奖、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等多项荣誉和奖励。
钟万勰先生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天职和使命。他将毕生所学和创新成果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一批批学生和年轻科研人员,教导他们树立民族自信,紧扣国家所需,紧跟时代发展,坚持自主创新,强化学科交叉,拓宽研究领域,勇当科研“闯将”,将目标瞄准解决国计民生的实际问题。即使在耄耋之年,他仍坚守三尺讲台,亲自撰写讲义,讲授“离散辛数学”。他所培养的数十位中青年科研骨干已成为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他是受人尊敬爱戴的“大先生”,获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