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与方法

2024-02-28沈湘平

中国德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日用中华传统

摘 要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从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文件精神要求,以及破解当前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出发,我国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必须抓住教育重点,并对教育方法进行反思。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应把握住内容重点、学段重点、学科重点和功用重点。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要努力以适应传统文化自身特性的方式进行教育;努力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科学方法;高度重视和领悟“日用而不觉”的意义,相信学生,为学生提供贴近日用日常的素材,创设良好的情境,留出自我澄明的足够空间。

关键词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教育方法;第二个结合;日用而不觉

作者简介

沈湘平,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于2014年、2021年先后专门出台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广大中小学校及一线教师积极行动,传统文化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当前的传统文化教育依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例如,一些内容精华与糟粕不分,以为只要是传统文化就在教育之列,甚至反把糟粕当精华。有些不同学段、学科之间不够协调,一方面,不讲教育规律,不注意循序渐进,不同学段出现重复的情况;另一方面,不同学科之间也存在交叉的情况,还有一些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即所谓理科依然认为自己与传统文化教育无关。重形式轻素养的问题也比较突出,目前考虑得更多的还是传统文化教育从无到有和形式如何多样的问题,重活动轻教育,重意思轻意义,不少学生有参与却无体悟。在教与学的方法上将传统文化知识化,要求死记硬背的情况还比较突出;一窝蜂、碎片化、各行其是甚至神秘化、庸俗化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当前,我国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尽管已经有文件可依,但是,各地对《指南》的落实还不够到位,与中央要求还存在差距,归结起来主要集中到两点:一是传统文化究竟应该教什么?二是传统文化究竟应该怎么教?前者是教育的内容与重点的问题,后者是教育的方式与方法的问题。

一、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把握起来很不容易。香港中文大学的金耀基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五四时期我们“看不起”传统文化,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是我们“看不到”传统文化。[1]今天,我们已经比较普遍地重视传统文化,也渐渐处处都能看得到传统文化,却又面临一个“看不清”传统文化的问题。在教育中就体现为弄不清到底应该教哪些内容。其实,对于学校教育而言,这方面是有政策依据的,把握好这些政策,就能理解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强调传统文化教育的文件。1995年通过、2023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自此,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成为教育的法定责任。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落实这一《决定》的2001年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都强调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教育。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任务。2004年,教育部和中宣部出台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共同作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2013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社会关爱教育(仁爱共济、立己达人)和人格修养教育(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新时代以来,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最权威的文件是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明确要求到2025年基本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确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分为三块: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并对其具体内涵作了表述;强调重点任务之一是“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要求“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修订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课程教材……丰富拓展校园文化,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文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2021年的《指南》就是对2017年的《意见》的落实。2022年,贯彻两办文件和《指南》的新版课程标准已经制定,2023年又根据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修订了课程标准。

理解上述政策文件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结合传统文化自身的特点,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把握好如下方面的重点。

(一)内容重点

综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最宏观的层面可以分为具象形式和抽象形式两大方面。所谓具象形式就是历史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历史文化遗产;但相对而言,他更重视传统文化的抽象形式即思想文化形态的传统文化,强调“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2]。按照2017年的《意见》和2021年的《指南》,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重点就是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中華传统美德。①核心思想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抽象、形上的部分,也是最具思想性、哲理性的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对此进行了多次丰富、深刻的论述。《意见》和《指南》明确指出,在今天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这六大核心思想理念可以说是我们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纲领性“18字箴言”。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的珍贵精神财富,反映着中国人独有的智慧、气度和神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传承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意见》和《指南》明确指出,在今天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等。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3]在今天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二)学段重点和学科重点

《指南》明确将“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贴近学生实际”作为基本原则之一,要求充分考虑学生随着年龄增长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发展特点,努力贴近学生生活、学习、思想实际,确定不同学段的教育目标以及具体学习内容、载体形式,区分层次、突出重点,体现学习进阶,内容和形式适宜,容量适中。其中,小学阶段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和感受力为重点;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高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和践行能力为重点,并在文化传承的同时进行文化创新。由低到高的学段,体现了由感性到理性、兴趣到认同、体认到体会、认知到践行、知识到境界、传承到创新等渐变的侧重要求。与此相应,不同学段的育人目标也有不同侧重,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在过程中学以成人。关于学科重点,《指南》明确了“3+2+N”的方式,将中小学学科分为三类,分别提出内容与形式方面“怎么进”的要求,既全科覆盖又区分主次、各种侧重。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三科为主,艺术(音乐、美术等)、体育与健康学科有重点地纳入,数学、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学科有机渗透。此外,按照新课标,每个学科都要拿出10%的课时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其中不少主题与传统文化教育相关。

(三)功用重点

一方面,从传统文化的特质来看,其功用不在于学以致知,甚至也不在于学以致用,而是强调学以致道。信而好古的孔子曾经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意思就是,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充实提升自己,而如今的人学习只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朝闻道,夕死可矣”,为己之学就在于学以致道。《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子的学生樊迟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种田的老头。”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种菜的老头。”樊迟离开后,孔子对身边的学生说:“樊迟真是小人啊!”孔子这一态度曾被作为其鄙视劳动的“剥削阶级”罪证遭到广泛批判。其实,孔子本人多才多艺,甚至会很多粗活儿。他自道:“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我们合理推测,孔子极有可能知道如何种庄稼、种菜,那他为什么不愿意教给学生呢?答案就是他重视的是道。孔子确实认为,身份有贵贱、工作有高下,什么样的身份就做什么样的事。但这里的贵贱高下不完全是道德意义上的,也有一种社会分工不同、思维方式有别、思想层次殊异的意思。孔子还特别强调“君子不器”(《论语·子张》),器与道相对,有形有度,君子不器就是不能像器具那样定型,言下之意就是要追求道。

另一方面,从我们今天强调对中小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来看,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培养青少年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根本目的。通过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疑需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但这些都只是手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提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精神命脉,是中国人之为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是否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和民族后继有人的大事。我们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之成为我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特别是要教育引导青少年增强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二、传统文化教育方法的反思

恰当、适切的方法是传统文化教育有效达成目的的关键。总的来说,传统文化教育应该从自身与其他学科不一样的独特规定性出发,强调以文化的方式教,以适切传统文化的方式教,从而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和效果。从前述当前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来看,在教育中如何力避知识化和形式化是个大难题,而有机融入各科又是基本要求,强调学生体验化、情境化学习以及教师的身教即人格化教育,可以说是基本的方法。不同于一般的具体学科的教育,亲其师与信其道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应该是高度统一的。同时,“第二个结合”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而且是党的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也是我们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这启示我们要从“契合是前提、互补是基础、融贯是途径、成就是结果”的逻辑中,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重点并据此组织教学。当然,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素质要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也将成为相关学者、教研人员进行攻关的重要课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華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4]。这不仅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指明了方向,也给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重要遵循,特别是其中的“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的要求值得我们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这一点不是孤立、偶然的。2014年他就指出过:“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5]此外,这一提法本身就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出处,《周易·系辞上》中谈到“道”时就说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百姓日用而不知”。

深刻领悟传统文化“日用而不觉”的特性,能给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带来重要启示。

(一)学生和传统文化不是一种外在的关系,而是具有内在性的方面

任何自觉的社会行动都蕴含着特定的问题意识或前提假设。当前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在很多人看来其实包含着一个不言自明的前提性认识:传统文化对每个人特别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是外在的,如果不加强教育,我们的传统就断裂了。其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长河中逐渐积淀、传承的,“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6]。在此意义上,传统文化已经从经验变为先验,从一种自觉的构建与遵循积淀为一种本能的文化心理结构。近代以来,传统文化在有形、可见的层面受到过重大冲击,甚至让人觉得已经断裂。但其实作为基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存在并发挥着恒常的作用。正如余英时先生所指出的:“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并没有完全离我们而去,不过是存在于一种模糊笼统的状态之中”“始终处于‘日用而不知的情况之中”“中国人一般对人、对事、处世、接物的方式,暗中依然有中国价值系统在操作主持”。[7]这种形态的传统文化和其他形态相比,具有更直接的、鲜活的生命实践特征,是传统文化的人格化存在。《论语》中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生活中我们能够遇到许许多多并未学习过传统文化但展现出的正是传统美德的人。“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日用而不觉”的传统文化一直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学生和传统文化不是一种外在关系,而是一种内在关系。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目的在于使“日用而不觉”的君子之道能够大道其昌

传统文化有“日用而不觉”的存在形态,中小学生与传统文化不是完全外在而是存在内在关系的维度,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育,而是意味着一种教育观念、方法的改变。首先意味着传统文化教育不全是把孩子们脑中、心中本没有的东西灌输、移植进去,更基础的是要将其本有的东西擦亮、发扬光大。这里事实上涉及一个对“习”和“性”关系的理解问题。在当下教育中,我们都很重视“习”的养成,这没错。但是对“性”的光大却重视不够。国学大师马一浮甚至认为,重视性还是习是中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别所在。[8]我们知道,孟子早就指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便是仁义礼智的四善端。“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且不论这种先验之“端”本身是经验积淀的结果,单说这些“端”之所以没有发扬光大,根本原因在于“弗思”,故日用而不知——整个传统文化也曾因为这种“弗思”“不知”“不觉”而正在逝去,“故君子之道鲜矣”!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自觉地“思”,启动学生的“思”和自我觉知,使日用而不觉的君子之道能发扬光大。所谓“大学”之道,首先就在于“明明德”,也就是要光大学生本来就有的德性——此即佛家所谓“自性具足”。

(三)传统文化教育选材要更多地贴近日用、日常

努力贴近学生生活、学习、思想实际,是公认的传统文化教育原则,不过目前更多被理解为一种呈现方式和教学方法。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从选材这一供给侧就要更加重视“日用”的问题。既然道就在百姓日用而不觉之中,学生也有日用而不觉的内在之“端”,就应该更多选择体现日用、日常场景的传统文化素材,让学生有强烈的带入感,从而找到共情、觉悟之机。因为是日用、日常,学生就不会觉得高不可攀。毕竟纵使历史千回百折、学术高深莫测,而此前的日常生活世界是彼此相通的。陆九渊说:“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9]例如,孟子“孺子入井”的典故,因为取自日常,如今读来孩子们都会产生深刻共鸣。这就启示我们,要提供恰当的材料,接驳学生的善端,文以载道,春风化雨,让学生体会什么叫“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王阳明《别诸生》),让学生觉得“圣人与我同类”,圣人所讲的那些道理、所体现的情怀、情趣,不过是“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然后体会到“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的愉悦与成效。(《孟子·告子上》)

(四)传统文化教育要给学生留下自我澄明的足够空间

在目前的传统文化教育中普遍存在着怕“传不下去”“断裂”的焦虑,因而带来“恶补”心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唯恐不全面、周到,害怕学生不学、学不好、跑偏,于是进行全方位的“微操”,处处给出具体的标准答案。忘了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属性,恰恰在于要调动学习者的生命体验,而不是简单地学习知识;忘了学生不仅可以从身边人日用而不觉中印证而且可以从自己的日常日用中体会传统文化之道,而不是全靠外在的灌输。教育者要做的是提供比较恰当的素材,创设良好的情境,进行适当的引导,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摸索、探索,这样学生才能有属于自己的感触,进而得以领悟自明,明心见性,既洞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又能知行合一地个性化践行所思所悟,并收获到难得的内心愉悦与幸福。正如朱熹所说:“读書只是第二义的事”,重要的是以此为机“切己体验”“向自家身上讨道理”。(《朱子语类》)否则,干预过多,像其他课程一样将其标准化、任务化,给学生的感受就会像林黛玉的《葬花吟》所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结果只会挫伤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严重的可能导致逆反,那就真是适得其反了。

总之,在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中,我们要高度重视和领悟日用而不觉的论述,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的特性出发去启发和引导学生。果真如此,我们的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金耀基.中国文化传统与发展[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3):10-15.

[2]习近平在江苏考察时强调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J].人民日报,2023-07-08(1).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53.

[4][5]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5,241-242.

[6]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

[7]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45-46.

[8]马一浮.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马一浮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725.

[9]陆九渊集(卷二十二)[M].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276.

责任编辑︱刘 洁

①2017年两办文件中三者的顺序是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2021年《指南》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表述作了调整。

猜你喜欢

日用中华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基于竹材料在当下日用器皿中的应用研究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王素娟:让日用之美,构建出我们的生活美学
老传统当传承
《日用俗字》词语考释九则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