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例视疲劳患者中医证候学研究
2024-02-26许李娜
许李娜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疗系,安徽 芜湖 241000)
视疲劳是眼科的一种常见病,是一种自觉症状。随着科学等方面的进步,生活和工作压力都随之提升,人们需要利用越来越先进的仪器设备来看书和学习,以汲取知识。这样的状况造成现在社会大多数人身心疲惫,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视疲劳症状会给大部分人带来生活和工作压力,严重影响其视力和生活。本研究不仅为视疲劳的辨证分型提供有力依据,也为中医药防治视疲劳提供有力的支撑。
本次研究通过横断面调查问卷的方式,全面采集413 例视疲劳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证候要素、四诊信息等,探讨本病的中医证候规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观察的所有病例为2021年1月—2022年4月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有视疲劳症状的学生和芜湖市中医院眼科门诊中有视疲劳症状的患者。
1.2 诊断标准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参考《中医诊断学》[1],并结合近几年的文献资料,制定视疲劳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1)肝火炽盛.主证: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口干口苦,急躁易怒,耳鸣如潮,吐血。次证:失眠,噩梦,便结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2)肝阳上亢.主证:眩晕胀痛,面红目赤,耳鸣耳聋,急躁易怒,腰膝酸软,头重脚轻。次证:失眠多梦,舌红少津,脉弦细数或弦有力。
1.3 纳入标准 符合肝气偏亢型视疲劳症状者;具有中医四诊资料详细记录者;能够清楚表达主观感受,配合证候信息采集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接受本研究的治疗方法、服从研究安排者。
1.4 排除标准 有异常精神疾病者;合并其他脏器(如心、肝、肾等)的严重原发性疾病者[2]。
1.5 研究方法 首先,查阅与视疲劳患者有关的文献,设计出视疲劳患者调查问卷的初稿。视疲劳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般资料、个人史、生活史、家族史、既往史,以及中医四诊收集的资料等辅助检查内容[3]。其次,在预调查过程中,对调查问卷进行修订,最终形成视疲劳患者调查问卷的正式表格。最后进行调查,由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师和芜湖市中医院眼科门诊的主治以上医生对病例进行详细的问诊,在此基础上填写视疲劳病例调查表。由副主任及以上医师根据本课题拟定中医辨证标准,对患者审证、察色、望舌、诊脉、辨证,来确定证型[4]。
1.6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的数据收集汇总后,进行复核及整理,再输入计算机数据库,并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及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研究的413 例视疲劳患者中,男性198 例,占47.94%;女性215 例,占52.06%;男女比例为0.92∶1。
本次研究视疲劳患者年龄18~54 岁,平均年龄(36.92±10.64)岁;30岁以下共124例,占30.02%;30~39 岁的共163 例,占39.47%;40~49 岁共109 例,占26.39%;50 岁以上的共17 例,占4.12%。故本次研究的视疲劳患者主要集中在30~39 年龄段,占总人数的39.47%(163/413)。
本次研究中,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的视疲劳患者共127 例,占30.75%;有家族高血压病史的视疲劳患者共231例,占55.93%。
2.2 主要症状分布情况 对本次研究413 例视疲劳患者的症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出现超过50%的症状依次为头晕胀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耳鸣如潮、失眠、舌红苔黄、脉弦。
2.3 中医证候分布情况 本次研究413 例视疲劳患者中,肝火炽盛证者198 例,男性90 例、女性108 例,占所有视疲劳病例的47.94%;肝阳上亢证者215 例,男性108例、女性107例,占所有视疲劳病例的52.06%。故视疲劳患者中,肝阳上亢证患者多于其他证型,其次为肝火炽盛证。见表1。
表1 各证型视疲劳男女分布情况 [例(%)]
3 讨论
3.1 视疲劳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在中医学古代的文献中,并没有视疲劳这个病名,但根据近距离久视过劳,出现眼部的酸胀、疼痛、干涩、不耐久视、畏光流泪、头昏眠差等症状,并根据《素问·解精微论》“夫心者,五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素问·金匮真言论》“肝,开窍于目”,《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等中医理论,笔者认为视疲劳与中医古文记载的眼科“肝劳”一症很相似。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七窍病》中记载过“肝劳”的病名,书中言:“其读书博弈等过度患目者,名曰肝劳”。到了明代以后,《医学入门》也记载:“读书、针刺过度而(目)痛者,名曰肝劳”。可见古代中医对视疲劳就有深刻的认识,也采用了分型论治。
陆绵绵教授认为,视疲劳的发病在中医上的病因与肝阳上亢、阴虚火旺、气虚清阳不升有关[5]。廖品正教授认为,视疲劳在中医上的解释是久视劳心,日久以后损血耗气,不能濡养目窍导致[6]。此外,患者素体亏虚,气血两亏也容易发为本症。崔燕琨等[7]根据“久视伤血”和“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的理论,指出视疲劳的发生,与用眼过度从而引起伤津耗气、体内阴血不足,且局部组织失于濡养有关。赵亚茹[8]认为,视疲劳的病因有三个方面,一方面是肝阴不足、肝火旺盛,目失润泽;另一个方面是脾气虚弱、清阳不升,目不得清阳温煦;最后一个方面是肾精不足、精不养目。
3.2 视疲劳的中医内治法 赵志崇[9]观察126 例使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视疲劳的患者,对比其使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前后的体征、症状等,同时观察此种滴眼液的不良反应,然后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4.5%,平均用药12 d;停药后视疲劳反复发生者,再次用药仍然有效。润洁萘扑维滴眼液是维生素复合制剂和血管收缩剂,主要成分是维生素B12、盐酸萘甲唑林和马来酸氯苯那敏。刘祖国等[10]应用润洁萘扑维滴眼液治疗视疲劳42 例患者,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的1、3、7、14 d 评估视疲劳患者的所有症状和体征,并观察患者使用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与用药前相比,患者异物感、眼痛、充血的症状积分以及总积分于用药后1 d 下降,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睑痉挛、头晕头痛、畏光的症状积分于用药后3 d 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头痛头晕的积分在一定时间有反弹外,其余指标的积分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林颖等[11]使用麝珠明目滴眼液治疗视疲劳40 例,总有效率为95%,证明该滴眼液能使视疲劳患者自觉眼部症状明显改善。笔者指出麝珠明目滴眼液由麝香、珍珠、冬虫夏草、冰片等10余味中药配制,其作用是活血散结、清热益阴、安神定志、开窍通络、平肝明目。麝珠明目滴眼液含20 多种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还具有扩张血管、解除痉挛等作用[12]。
3.3 视疲劳的中医外治法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学也是人体针灸和按摩的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枢·口问》言:“目者,宗脉之所聚也”。《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言:“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因此,医生运用双手在患者的眼眶附近及远处肢体的相关穴位上进行按摩,利用经络的传输功能,使其眼部气血流畅、经络畅通,达到扶正祛邪、消滞散瘀、治愈眼部疾病的目的。在临床上,针对眼部疾病的选穴法,有局部取穴和循经取穴两种。局部取穴包括阿是穴、患者眼眶周围的穴位,如太阳穴、睛明穴、印堂穴、攒竹穴等;循经取穴就根据病变部位、疾病属于哪个经脉来确定穴位。
侯曙红[13]采用按摩手法,按摩精明、攒竹等穴位治疗视疲劳患者200 例;通过治疗前后的对比,发现手法按摩30 d 可以使患者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孔伟等[14]研究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眼周穴位按摩联合针刺可明显缓解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疼痛症状,降低其眼压及眼房水流量,改善相关生化指标,效果确切。按摩的治疗方法可分为眼周局部取穴按摩和躯干肢体循经取穴按摩。侯曙红团队详细地介绍了各种各样的按摩手法以及按摩所取穴位的具体位置和取穴方法。眼睛的周围分布着很多穴位,通过医师的按摩手法不断地进行机械性刺激,从而达到增强抗病能力、抵御疾病、消除疲劳的目的[13]。并且,按摩的方法在临床上容易上手,且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从而达到调整气血经络脏腑循行的功能[15]。十二经脉、十二络脉和奇经八脉大多上走于头,并且这些经络上的穴位都集散在眼和眼周。而人体中不直接上走于头的经脉,通过表里结合以及与旁支别络之间的联络,亦与眼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以上理论可以证明,针灸疗法在视疲劳的防治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4 研究结果分析 本次研究的视疲劳患者发病与肝火炽盛、肝阳上亢相关,由肝阳上亢、阴虚火旺,导致气虚清阳不升、肝阴不足,肝火旺盛,津液亏虚,目失润泽,而出现视疲劳[16]。与各作者研究的病因相关。本次研究显示,肝火是视疲劳患者的常见致病因素。
此外,413 例患者中,肝火炽盛证198 例,占比47.94%;肝阳上亢证215例,占比52.06%。患者证见头晕胀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耳鸣如潮、失眠、舌红苔黄、脉弦。另外,病机演变可出现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故研究表明,肝火、津亏与视疲劳的病机关系密切。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视疲劳的病机特点为多肝火,病程日久则成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