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高热惊厥在医院门诊中的急救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2024-02-25于颖

婚育与健康 2024年2期
关键词: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

于颖

【摘要】目的:评析小儿高热惊厥在医院门诊中的急救护理干预效果。方法:2022年2月—2023年2月,选取74例高热惊厥患儿。以奇偶分组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各组37例。参照组:常规医院门诊急救护理对策。试验组:针对性急救护理方案。评析两组急救护理结果。结果:试验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惊厥持续时间、发病次数等高热惊厥症状改善情况等均比参照组优异(P<0.05)。结论:小儿高热惊厥的医院门诊救治期间,应用急救护理干预方案,能够加快患儿的退热速度,并且还可减少其发病的频率,有助于提高其家长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小儿高热惊厥;医院门诊;急救护理

Analysis of emergency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ediatric febrile seizures in outpatient clinics of health centers

YU Ying

Pediatric Department of Shand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 Shandan, Gansu 7341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emergency nursing interventions for pediatric febrile seizures in outpatient clinics of health centers.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22 to February 2023, 74 children with febrile seizures were selected. Divide the children into two groups using the parity grouping method, with 37 cases in each group. Reference group: Routine outpatient emergency nursing strategies. Experimental group: Targeted emergency care plan. Evaluate the results of emergency care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atisfaction of parents, duration of seizures, frequency of onset, and improvement of symptoms of febrile seizur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uperior to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During the outpatient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febrile seizures in a health hospital, the application of emergency nursing intervention plans can accelerate the rate of fever reduction in children, and also reduce the frequency of their onset, which helps to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their parents.

【Key Words】Pediatric febrile seizures; Outpatient clinics of health centers; Emergency care

高热惊厥属于幼儿的常见疾病之一。患儿发病后,机体的体温会有激增的表现,进而导致神经细胞代谢出现异常。受此影响,患儿的血氧消耗量增多,致使其机体代谢量增加。若患儿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则其神经功能有异常性改变的可能。就当前来看,医学界有关高热惊厥的致病原因仍没有明确的论断。大多数研究认为,遗传因素属于造成小儿高热惊厥的主要因素[1]。同时,患儿的年龄较小,神经功能尚不成熟,无法对外界的刺激进行有效识别,最终以神经异常放电为表现。为降低该病所致的脑出血、神经功能障碍等疾病的发生风险,还应重视急诊护理的开展,从而保障患儿的安全[2-3]。本研究评析小儿高热惊厥在医院门诊中的急救护理干预效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入高热惊厥患儿,总计74例。时间:2022年2月—2023年2月。分组:奇偶分组法,各组均为37例。参照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1~4岁,平均年龄(2.55±0.16)岁;试验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1~3岁,平均年龄(2.54±0.19)岁。两组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确诊为高热惊厥的患儿;②患儿家长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伴有先天性疾病者;②存在肿瘤疾病者。

1.2 方法

参照组:应用常规医院门诊急救护理对策。将患儿的衣服脱去,让其保持平卧的姿势。同时,帮助患儿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并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针对有严重抽搐症状的患儿,还应在其口中放入纱布,并采取合适的保护性方案。

试验组:采取针对性急救护理方案,如下:(1)急救处理、药物应用。针对有窒息症状出现的患儿,及时开展人工呼吸。掐握患儿的合谷穴、人中穴等。若患儿的高热惊厥表现严重,则需要遵医合理使用地西泮、苯巴比妥等。帮助患儿建立静脉通道,注意选择较粗的静脉血管。若患儿有持续性的抽搐症状,则还应使用甘露醇。为患儿提供合适的降温干预方案。利用冰块、冷盐水灌肠等方式,帮助患儿降低机体的体温。针对持续性高烧的患儿,需要综合评估其病情,并结合其实际情况开展药物退热干预。值得注意的是,在實施药物静脉注射期间,需要对注射速度进行合理控制,不可过快,以免造成血压、呼吸频率、心率的波动。在应用抗痉挛药物过程中,应采取间接性的给药方面,避免诱发其他并发症。(2)症状监护。对患儿的临床症状进行监护,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重点统计患儿的惊厥次数、单次惊厥的持续时长、两次惊厥发生的间隔时间等。与此同时,观察患儿的呼吸状况。(3)心理疏导。患儿病情稳定后,需要评估其年龄、患病情况等,并结合其性格特征,开展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具体实施期间,可采取轻抚患儿背部的方式,让其获得安全感,进而保持稳定的情绪。对于年龄稍大,可有一定认知能力的患儿,可为其讲故事,陪同其玩游戏,或让其观看动画片等,旨在帮助其战役注意力,进而减少其哭闹次数,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4)健康指导。对于一些患儿家长而言,对患儿的健康问题重视程度极高,并且不信任医护人员,临床配合度较差。针对此种情况,及时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健康宣教非常必要。除为其耐心讲解治疗的过程、治疗方法外,还应将治疗期间可能需要面临的问题向其说明,以此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5)皮肤护理。对患儿的皮肤情况进行观察,确保其皮肤处于干燥的状态。同时,定期更换患儿的床单、被褥等,以免造成细菌感染的发生。针对出汗量较大的患儿,还应在知晓其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采取静脉滴注补液的干预形式。

1.3 观察指标

(1)患儿家长满意度。调查患儿家长的满意程度。分数高于80分,提示非常满意。分数区间为60~79分,表示一般满意。分数不足60分,证明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率+一般满意率。(2)高热惊厥症状改善情况。对患儿的惊厥持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等进行记录。统计患儿的发病次数、退热时间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患儿家长满意度

试验组满意度比参照组更高(P<0.05),见表1。

2.2 高热惊厥症状改善情况

高热惊厥症状改善情况方面,试验组的惊厥持续时间、发病次数等相关指标均比参照组更低(P<0.05),见表2。

小儿高热惊厥在临床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属于常见急症之一。该病的病情发展快速,在干预不及时,处理方法不恰当的情况下,存在造成患儿神经功能永久性损伤的可能,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就小儿高热惊厥而言,上呼吸道感染属于多见的诱发因素之一。在患儿发病后,其意识丧失,存在眼球上翻的症状。同时,患儿还会有不同程度的全身肌肉强直性或阵挛性的抽搐[4-5]。为降低疾病的危害,需要尽早进行干预。高热惊厥患儿接受医院门诊常规治疗期间,还应重视急救护理的实施,旨在帮助患儿控制高热、惊厥、抽搐等症状。

急救护理以患儿为中心,从患儿的各症状、体征角度出发,可为其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在具体实施期间,重视对患儿的降温急救,借助于物理、药物等方案,能够使患儿的体温控制在合理水平。此外,在监测患儿体温、肛温的基础上,合理调整降温的方案,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控温效果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对患儿进行急救护理、皮肤管理、口腔护理、心理疏导等,对促进高热惊厥患儿的医院门诊护理质量提升意义显著。就小儿高热惊厥而言,临床的症状较为明显,尤其是抽搐、痉挛的发生相对剧烈,这就导致其家属的焦虑、紧张程度加 剧[6-7]。而急救护理的应用,通过绿色通道的形式,可缩短患儿家长的等候时间。在此情况下,患儿家长的情绪能够得到改善。与此同时,将治疗的进展、流程、疾病有关知识等告诉患儿家长,有助于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进而提升配合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儿家长满意度为94.59%,比参照组的78.37%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惊厥持续时间、发病次数、惊厥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分别为(2.56±0.27)min、(2.80±0.17)次、(4.61±1.11)d、(3.12±0.50)h,低于参照组的(5.72±1.32)min、(4.11±0.74)次、(6.22±1.12)d、(4.20±1.01)h,组间差异明显(P<0.05)。由此可见,急救护理的应用,能够加快患儿惊厥的消失时间,减少惊厥的发作频率,并且还可促进其家长满意度提高。相较于传统常规护理而言,应用针对性地急救护理能够进一步改善患儿的症状。通过稳定患儿本人、家长情绪的方式,能够确保护理工作顺利开展,进而缩短各项救治工作的时间。与此同时,注意观察高热惊厥患儿的体温变化情况、炎性反应情况等,并在其体温迅速升高、高烧不退时调整急救护理的方案等,可避免出现不良事件,这就使得患儿的治疗安全得到保证[8]。此外,对于高热惊厥患儿而言,年龄较小,身体的各项机能发育尚不完善,所以疾病对其的损伤相对严重。而急救护理的开展,重视各护理环节的细节,对改善患儿预后作用显著。

综上所述,小儿高热惊厥在医院门诊中的急救护理的应用价值显著,可加快患儿症状的改善速度,提高其家长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杨健茵.急诊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应用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的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22,28(18):175-178.

[2] 周敏,顾玲燕,孙玲.基于降温急救措施的综合护理在呼吸道感染所致高热惊厥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5):9-12.

[3] 朱亚琼,朱晓宇,弋曼.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对小儿高热惊厥停止时间及退热时间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13):193-196.

[4] 孔颖.小儿高热惊厥患兒的急诊护理中采用针对性急救护理的疗效探究[J].智慧健康,2022,8(2):161-163.

[5] 张丽月,吕丽敏.急诊高热惊厥儿童采用早期预警评分、分级护理综合运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34):4-6,10.

[6] 林淑娟,李婷婷,郑丽萍.针对性急救护理对小儿高热惊厥患儿退热时间及惊厥停止时间的影响[J].中外医疗,2021,40(30):177-180,185.

[7] 周颖瑜,彭晶.以降温急救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效果[J].实用医技杂志,2021,28(8):1059-1061.

[8] 吴凤,梁静仪,吴爵慧,等.分阶段健康教育对高热惊厥患儿家属疾病认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2):181-183.

猜你喜欢

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
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高热惊厥急诊处理的临床效果
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护理干预的应用评价
针对性急救护理用于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研究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
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的急救护理体会
肩部垫高在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院前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效果
小儿热性惊厥的急救与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急救护理